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航拍无人机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水下航拍无人机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航拍无人机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研发水下无人机,用于水下景象的拍摄或水下搜寻等功能,民用方面已经有作为娱乐用途水下无人机,例如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水下无人机(如“小海鳐”系列产品),小海鳐系列产品的水下无人机可以在水中下潜30

40米,并能实时拍摄水下画面。
3.然而在水下航拍无人机使用时,通常会在其底部安装监测装置,用来对航线环境的监测,由于监测装置与无人机之间相固定,当无人机出现故障不能返航时,监测装置不能进行自救,随着无人机一同沉于水底。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水下航拍无人机监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救功能的水下航拍无人机监测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航拍无人机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底部安装有雷达探测器,且外壳体一端安装有监控摄像头;自救组件,所述自救组件设置于外壳体另一端。
7.优选的,所述自救组件包括连接壳体,所述外壳体远离监控摄像头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中部设置有塑料罩盖,所述连接壳体内部安装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中部设置有点火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外侧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下侧通过导管连接有气囊,且气囊与连接壳体之间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外壳体靠近连接壳体的一端固定粘接有密封圈,所述连接壳体通过其内侧凹槽与密封圈相互卡合。
9.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点火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有信号传输模块。
10.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雷达探测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输出端与信号传输模块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上表面固定粘接有橡胶垫块。
12.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橡胶锁条,所述外壳体一侧连接有橡胶锁条,所述外壳体另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上侧设置有卡条,所述橡胶锁条端部开设有卡口,且橡胶锁条通过卡口与卡条卡合连接。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航拍无人机监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自救组件的设置,可远程控制,使气囊充气而形成足够大的浮
力,从而带动水下航拍无人机及监测装置向上浮起,有效的防止了该装置和无人机因故障而沉于水底,提高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方便该装置与无人机之间的连接,使用时操作简单、快捷,且在橡胶锁条材质的特性下,使该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型号无人机的连接安装,并且牢固性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航拍无人机监测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外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的自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所示的控制组件电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外壳体;2、雷达探测器;3、监控摄像头;4、自救组件;41、连接壳体;42、塑料罩盖;43、气体发生器;44、点火器;45、过滤器;46、气囊;5、控制组件;51、数据处理模块;52、控制模块;53、信号传输模块;6、密封圈;7、橡胶垫块;8、固定组件;81、橡胶锁条;82、插槽;83、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一种水下航拍无人机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底部安装有雷达探测器2,且外壳体1一端安装有监控摄像头3;自救组件4,自救组件4设置于外壳体1另一端。
23.需要说明:该装置内置电源,在使用时,通过雷达探测器2,对经过的下侧水域进行雷达探测,从而实现对水下航拍无人机下侧环境的监测,有利于水下航拍无人机对水下障碍物的躲避,同时通过监控摄像头3,对无人行进方向进行实时监控,雷达探测器2和监控摄像头3将所收集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51处理,然后通过信号传输模块53发送到地面控制器,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监测数据的获取。
24.还需要说明:该监测装置配备有自救组件4,当水下航拍无人机出现故障不能航行时,可通过远程控制启动自救组件4,使得水下航拍无人机及监测装置上浮于水面。
25.参考图1和图3所示,自救组件4包括连接壳体41,外壳体1远离监控摄像头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壳体41,连接壳体41中部设置有塑料罩盖42,连接壳体41内部安装有气体发生器43,气体发生器43中部设置有点火器44,气体发生器43外侧连接有过滤器45,过滤器45下侧通过导管连接有气囊46,且气囊46与连接壳体41之间固定连接。
26.需要说明:气体发生器43内加注有足量的叠氮化钠,在点火器44启动后,引爆叠氮化钠,使其瞬间产生大量的氮气,然后通过过滤器45的过滤降温,使氮气通过导管进入气囊46内,在氮气气压的作用下,瞬间将气囊46填充,使其冲破塑料罩盖42并弹出;
27.还需要说明:充气后的气囊46会形成足够大的浮力,从而带动水下航拍无人机及监测装置向上浮起,从而实现对无人机和该监测装置的自救,通过自救组件4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该装置和无人机因故障而沉于水底,提高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28.参考图1所示,外壳体1靠近连接壳体41的一端固定粘接有密封圈6,连接壳体41通过其内侧凹槽与密封圈6相互卡合。
29.需要说明:密封圈6为橡胶材质制成,在自救组件4与外壳体1连接时,连接壳体41内侧的凹槽与密封圈6卡合并紧密贴合,然后在外壳体1内侧使用螺栓将连接壳体41固定,从而保证了自救组件4在安装后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30.参考图2和图4所示,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5,控制组件5包括控制模块52,点火器44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52,控制模块52输入端电性连接有信号传输模块53。
31.需要说明:控制组件5安装在外壳体1内部的pcb板上,使用时,操作人员从地面控制器发出点火信号,然后通过信号传输模块53接收点火信号,并传输到控制模块52,然后控制模块52发出点火指令,使点火器44执行点火,通过该组件的设置,方便了对自救组件4的远程控制。
32.参考图2和图4所示,控制组件5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51,雷达探测器2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51,数据处理模块51输出端与信号传输模块53电性连接。
33.需要说明:雷达探测器2和监控摄像头3的输出端均与数据处理模块51电性连接,且他们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52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模块52控制雷达探测器2和监控摄像头3的启停,然后雷达探测器2和监控摄像头3将所收集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51处理,再通过信号传输模块53发送到地面控制器。
34.参考图1所示,外壳体1上表面固定粘接有橡胶垫块7。
35.需要说明:橡胶垫块7为合成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可塑性,通过橡胶垫块7与外壳体1上表面的固定粘接,有利于该装置与无人机更好的贴合,并能在其安装后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
36.参考图1所示,外壳体1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8,固定组件8包括橡胶锁条81,外壳体1一侧连接有橡胶锁条81,外壳体1另一侧开设有插槽82,插槽82上侧设置有卡条83,橡胶锁条81端部开设有卡口,且橡胶锁条81通过卡口与卡条83卡合连接。
37.需要说明:固定组件8用于该装置与水下航拍无人机之间的连接安装,使用时,将该装置贴合于无人机底部,然后将橡胶锁条81从无人机上侧绕过,再将橡胶锁条81端部的卡口与外壳体1另一侧的卡条83卡合,然后将橡胶锁条81尾部插入到插槽82内收纳,并能防止橡胶锁条81固定后的滑脱,该固定组件8使用时操作简单、快捷,且在橡胶锁条81材质的特性下,使该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型号无人机的连接安装,并且牢固性好。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