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航空用充气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航空用充气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航空救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航空用充气救生衣。


背景技术:

2.航空救生bai衣又称飞机救生du衣、飞行救生衣,是飞机在水面迫降后,供单人使用的水上救生器材,可以确保紧急情况下旅客在水中的安全。
3.航空救生衣放在每个旅客的座椅下,标有使用说明,乘务员也会给旅客示范怎么使用航空救生衣。大多采用水浸自动充气膨胀,来在飞机水上迫降或者水上跳伞跳绳时给使用者提供足够的浮力,从而提升航空器乘坐者落水后的生存率,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航空用充气救生衣大多结构简单,穿戴后的使用稳定性比较差,导致乘客在落水后使用很不方便,安全性也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航空用充气救生衣,解决目前市面上的航空用充气救生衣大多结构简单,穿戴后的使用稳定性比较差,导致乘客在落水后使用很不方便,安全性也十分有限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用充气救生衣,包括主衣体、led灯和安装在主衣体两侧的水浸充气装置,所述的主衣体由强度高防水材料tpu尼龙复合布材质制作而成的前置充气气囊和后置充气气囊,所述的前置充气气囊和后置充气气囊内部开设下端具有穿戴豁口的头部穿戴口,所述的前置充气气囊和后置充气气囊通过头部穿戴口内部的一体结构连接带相互黏贴固定,所述的前置充气气囊后侧位于头部穿戴口左侧和后置充气气囊前侧位于头部穿戴口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给内部充气的充气气管,所述的后置充气气囊后表面上端位于头部穿戴口两侧均黏贴固定有后置顶部连接带,所述的后置充气气囊后表面下端位于头部穿戴口两侧均黏贴固定有后置底部连接带,所述的后置顶部连接带和后置底部连接带上均连接有用于提升底部漂浮稳定性的裆部安装绑带,所述的后置顶部连接带底端、后置底部连接带顶端和裆部安装绑带外侧端均缝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弹性卡扣装置,所述的弹性卡扣装置外侧面上套有用于提升穿戴舒适性的外部海绵装配套。
6.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接触端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所述外部海绵装配套内部缝接有由强度高防水材料tpu尼龙复合布材质制作而成内部充气气囊,所述后置顶部连接带上的内部充气气囊通过外置输气管道与后置充气气囊内部相连通,所述后置底部连接带上的内部充气气囊通过外置输气管道与前置充气气囊内部相连通。
7.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放气,所述的前置充气气囊和后置充气气囊上端均具有用于放气的气嘴,所述的气嘴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led灯的安装内腔。
8.进一步地,为了降低成本,方便生产,所述的前置充气气囊和后置充气气囊大小相同。
9.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套装,所述后置顶部连接带上的外部海绵装配套外直径大于后置底部连接带上的外部海绵装配套外直径,所述的裆部安装绑带通过包边缝接套在对应位置后置顶、底部连接带和后置顶、底部连接带活动连接。
10.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警示效果,所述的气嘴上侧面上通过连接绑绳连接有用于报警的高频口哨。
11.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夜间使用安全性,所述的前置充气气囊和后置充气气囊外侧边缘位置均黏贴有用于提升夜间警示性的反光胶条。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的一种航空用充气救生衣由大小相同的前置充气气囊和后置充气气囊通过一体结构连接带相互黏贴组成,通过后置充气气囊后表面的后置顶部连接带、后置底部连接带以及套在后置顶、底部连接带上的裆部安装绑带相互卡接,从而将救生衣穿戴固定在佩戴者身上,从而大大提升航空救生衣穿戴牢固度和稳定性,同时提升其在漂浮状态下的底部支撑性,保证使用者漂浮状态下的稳定性,使其安全性大大提升;
14.(2)在后置顶部连接带、后置底部连接带以及裆部安装绑带连接端缝接有外侧套有外部海绵装配套的弹性卡扣装置,使其装卸操作简单方便,同时配合外部海绵装配套内侧的内部充气气囊,大大提升穿戴状态下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18.图3是本发明中水浸充气装置2装配端的内部剖视图。
19.图中:1.主衣体,2.水浸充气装置,3.前置充气气囊,4.后置充气气囊,5.穿戴豁口,6.头部穿戴口,7.连接带,8.后置顶部连接带,9.后置底部连接带,10.裆部安装绑带,11.弹性卡扣装置,12.外部海绵装配套,13.内部充气气囊,14.外置输气管道,15.气嘴,16.高频口哨,17.反光胶条,18.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21.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航空用充气救生衣,包括主衣体1、led灯和安装在主衣体1两侧的水浸充气装置2,主衣体1由强度高防水材料tpu尼龙复合布材质制作而成的前置充气气囊3和后置充气气囊4,前置充气气囊3和后置充气气囊4内部开设下端具有穿戴豁口5的头部穿戴口6,前置充气气囊3和后置充气气囊4通过头部穿戴口6内部的一体结构连接带7相互黏贴固定,前置充气气囊3后侧位于头部穿戴口6左侧和后置充气气囊4前侧位于头部穿戴口6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给内部充气的充气气管,后置充气气囊4后表面上端位于头部穿戴口6两侧均黏贴固定有后置顶部连接带8,后置充气气囊4后表面下端位于头部穿戴口6两侧均黏贴固定有后置底部连接带9,后置顶部连接带8和后置底部连接带9上均连接有用于提升底部漂浮稳定性的裆部安装绑带10,后置顶部连接带8底端、后置底部连接带9
顶端和裆部安装绑带10外侧端均缝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弹性卡扣装置11,弹性卡扣装置11外侧面上套有用于提升穿戴舒适性的外部海绵装配套12。
22.实施例:先将头部套在头部穿戴口6内部,然后后置底部连接带9上的弹性卡扣装置插入后置顶部连接带8上的弹性卡扣装置内部,使得后置顶部连接带8和后置底部连接带9固定连接,这样就在穿戴者的下腋部形成一个侧向支撑绑带,然后再将后置顶部连接带8和后置底部连接带9上的裆部安装绑带10从裆部穿过,利用弹性卡扣装置11固定,从而形成一个底部支撑绑带,同时在充气时,利用外置输气管道14向内部充气气囊13内部充气,从而提升侧向支撑绑带和底部支撑绑带内部的缓冲性和舒适性。
23.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接触端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外部海绵装配套12内部缝接有由强度高防水材料tpu尼龙复合布材质制作而成内部充气气囊13,后置顶部连接带8上的内部充气气囊13通过外置输气管道14与后置充气气囊4内部相连通,后置底部连接带9上的内部充气气囊13通过外置输气管道14与前置充气气囊3内部相连通,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放气,前置充气气囊3和后置充气气囊4上端均具有用于放气的气嘴15,气嘴15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led灯18的安装内腔。
24.进一步地,为了降低成本,方便生产,前置充气气囊3和后置充气气囊4大小相同,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套装,后置顶部连接带8上的外部海绵装配套外直径大于后置底部连接带9上的外部海绵装配套外直径,裆部安装绑带10通过包边缝接套在对应位置后置顶、底部连接带和后置顶、底部连接带活动连接。
25.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警示效果,气嘴15上侧面上通过连接绑绳连接有用于报警的高频口哨16,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夜间使用安全性,前置充气气囊3和后置充气气囊4外侧边缘位置均黏贴有用于提升夜间警示性的反光胶条17。
26.本发明的一种航空用充气救生衣由大小相同的前置充气气囊3和后置充气气囊4通过一体结构连接带相互黏贴组成,通过后置充气气囊4后表面的后置顶部连接带8、后置底部连接带9以及套在后置顶、底部连接带上的裆部安装绑带10相互卡接,从而将救生衣穿戴固定在佩戴者身上,从而大大提升航空救生衣穿戴牢固度和稳定性,同时提升其在漂浮状态下的底部支撑性,保证使用者漂浮状态下的稳定性,使其安全性大大提升;在后置顶部连接带8、后置底部连接带9以及裆部安装绑带10连接端缝接有外侧套有外部海绵装配套12的弹性卡扣装置11,使其装卸操作简单方便,同时配合外部海绵装配套12内侧的内部充气气囊13,大大提升穿戴状态下的舒适度。
27.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