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三角形浮式LNG传输平台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三角形浮式LNG传输平台的制作方法
一种三角形浮式lng传输平台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ng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角形浮式 lng传输平台。


背景技术:

2.常规陆上lng接收终端站址及港址的选择受周边环境和土地资源限制影响较大。一般陆上lng接收终端必须设有一个传输结构以确保lng从lng运输船顺利地输送到陆上lng储罐。现有lng传输码头包括码头结构,装载平台,系泊和栈桥,以支撑lng管道,卸载是通过卸料臂进行的。虽然全国沿海新增布局了多处港址,但受制于与规划的符合性、水域条件、陆域条件、船舶航行条件等多因素影响,需开展码头选址研究,部分站址通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可以实现传统 lng接收终端模式的布局。但也存在部分站址通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后,结论是不具备布局传统的码头lng接收终端条件。有些码头能够停靠的船舶吨位有限,不能停靠大型lng船舶,如果想进行大型lng 船舶的货物传输,现有码头无法匹配。受制于与规划的符合性、水域条件、陆域条件、船舶航行条件、工期、经济性等多因素影响,陆地码头部分站址不具备建设传统的lng接收终端码头的条件。这将造成有些区域无法往返传输来自海上和岸基的lng,对促进lng产业发展和推进lng市场非常不利。因此,现亟需一种方便移动、不占用码头资源,能够实现在浅水码头将lng在船岸之间双向传输的浮式传输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方便移动、不占用码头资源,能够实现在浅水码头将lng在船岸之间双向传输的浮式传输平台。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三角形浮式lng传输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由上箱型浮体、立柱和下箱型浮体组成,上箱型浮体由上下两层三角形甲板和内部的桁架结构构成,立柱呈三角形分布固定设置在上箱型浮体底部,下箱型浮体与各立柱底部固定,下箱型浮体由三个柱状的箱体环形连接构成,三个箱体内设置有环形的压载管网,上箱型浮体的甲板设置有控制压载管网的压载水泵;
6.所述上箱型浮体各角顶端均具有过渡导边,上箱型浮体靠船侧的舷外对称的固定设置有电磁吸盘、碰垫,上箱型浮体的靠船侧两端均布置有快速脱缆钩,上箱型浮体的靠船侧和靠岸侧均布置有带缆桩,上箱型浮体在靠船侧与靠岸侧之间设置有跨越甲板的传输管汇,传输管汇、电磁吸盘和快速脱缆钩均通过甲板上的船岸连接系统控制,上箱型浮体的靠船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跨接软管托架,上箱型浮体的靠岸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漂浮软管托架和脐带缆托架;
7.所述跨接软管托架上设置有用于与lng船传输的液相跨接软管和气相跨接软管,漂浮软管托架上设置有用于与lng接收设施传输的漂浮软管,脐带缆托架上设置有用于实现平台与岸上传输电力和信号的脐带缆;所述传输管汇包括与液相跨接软管连通的接收管
道,与漂浮软管连通的输送管道,以及直接将气相跨接软管与漂浮软管连通的气相管道,接收管道和输送管道之间连通有缓冲横管,接收管道、缓冲横管和输送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各管道与上箱型浮体隔离的 lng集液盘。
8.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吸盘采用电液操作,且在上箱型浮体的甲板配备有液压蓄能器。
9.进一步的,所述上箱型浮体的甲板艏艉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防爆灯具。
10.进一步的,所述上箱型浮体在传输管汇处布置有自动泡沫灭火系统,上箱型浮体还设置有ups和软管储存托架。
11.进一步的,所述跨接软管的管径为4
”‑
10”,由2

4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
12.进一步的,所述漂浮软管的管径为12
”‑
20”,由1

2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
13.进一步的,所述lng集液盘和缓冲横管均由耐受

163℃的不锈钢制成。
14.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管汇周围配套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和灭火器。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lng输送需求的变化,能够将整个浮式平台重新拖拽部署到新位置,无需拆除大型码头结构或其他固定基础设施,对成本和环境影响较小。以三角形的上箱型浮体任意一个三角边作为靠船侧,便于将数量相对较多的接收管道全部集中在靠船侧。以靠船侧对侧的角顶端过渡导边作为靠岸侧,便于将数量相对较少的输送管道集中在靠岸侧,便于lng的整体传输。平台作业时水面线位于立柱处,能够减少受波面积,降低海上波浪对平台整体的影响。平台通过上箱型浮体顶面的压载水泵对下箱型浮体内的环形压载管网调节压载,并调节电磁吸盘对lng船的连接位置,增加平台作业的稳定性。环形的压载管网可使三角形的下箱型浮体内的压载水分布更均衡,提高下箱型浮体的耐波性。平台连接的lng船舶适用范围广,可以通过船岸连接系统控制平台上的lng传输流量大小,从而适应小型和大型船舶。平台的对船、对岸通讯,以及对传输管汇、电磁吸盘和快速脱缆钩的控制均通过甲板上的船岸连接系统负责,可通过陆上控制室对所有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实现无人值守遥控,仅在将软管由 lng船连接到岸或将软管从lng船上收回时才需要人员上平台操作,从而降低总投资成本和人力。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箱型浮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立柱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的侧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系泊状态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
上箱型浮体,2

立柱,3

下箱型浮体,4

压载管网,5

电磁吸盘,6

碰垫,7

快速脱缆钩,8

带缆桩,9

船岸连接系统,10

跨接软管托架,11

漂浮软管托架,12

脐带缆托架,13

压载水泵,14
‑ꢀ
接收管道,15

输送管道,16

气相管道,17

缓冲横管,18

lng集液盘,19

防爆灯具,20

ups,21

软管储存托架,22

跨接软管,23
‑ꢀ
漂浮软管,24

脐带缆,25

lng接收
设施,26

拖轮,27

液压蓄能器, 28

自动灭火系统,29

灭火器,30

lng船,31

系泊浮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6]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三角形浮式lng传输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由上箱型浮体1、立柱2和下箱型浮体3组成,上箱型浮体1由上下两层三角形甲板和内部的桁架结构构成,立柱2呈三角形分布固定设置在上箱型浮体1底部,下箱型浮体3与各立柱2 底部固定,下箱型浮体3由三个呈长方体柱状的箱体环形连接构成,三个箱体内设置有环形的压载管网4,上箱型浮体1的甲板设置有控制压载管网4的压载水泵13。
[0027]
所述上箱型浮体1各角顶端均具有过渡导边,上箱型浮体1靠船侧的舷外对称的固定设置有电磁吸盘5、碰垫6,上箱型浮体1的靠船侧两端均布置有快速脱缆钩7,上箱型浮体1的靠船侧和靠岸侧均布置有带缆桩8,上箱型浮体1在靠船侧与靠岸侧之间设置有跨越甲板的传输管汇,传输管汇、电磁吸盘5和快速脱缆钩7均通过甲板上的船岸连接系统9控制,上箱型浮体1的靠船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跨接软管托架10,上箱型浮体1的靠岸侧布置有配合传输管汇的漂浮软管托架11和脐带缆托架12。
[0028]
所述跨接软管托架10上设置有用于与lng船30传输的液相跨接软管22和气相跨接软管22,漂浮软管托架11上设置有用于与lng 接收设施25传输的漂浮软管23,脐带缆托架12上设置有用于实现平台与岸上传输电力和信号的脐带缆24;所述传输管汇包括与液相跨接软管22连通的接收管道14,与漂浮软管23连通的输送管道15,以及直接将气相跨接软管22与漂浮软管23连通的气相管道16,接收管道14和输送管道15之间连通有缓冲横管17,接收管道14、缓冲横管17和输送管道1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各管道与上箱型浮体1 隔离的lng集液盘18。
[0029]
本实用新型由上箱型浮体1、立柱2和下箱型浮体3组成,可通过拖轮26拖拽调整平台在离岸作业的位置。平台作业时水面线位于立柱2处,能够减少受波面积,降低海上波浪对平台整体的影响。平台通过上箱型浮体1顶面的压载水泵13对下箱型浮体3内的环形压载管网4调节压载,并调节电磁吸盘5对lng船30的连接位置,增加平台作业的稳定性。环形的压载管网4可使三角形的下箱型浮体3 内的压载水分布更均衡,提高下箱型浮体3的耐波性。以三角形的上箱型浮体1任意一个三角边作为靠船侧,便于将数量相对较多的接收管道14全部集中在靠船侧。以靠船侧对侧的角顶端过渡导边作为靠岸侧,便于将数量相对较少的输送管道15集中在靠岸侧,便于lng 的整体传输。上箱型浮体1靠船侧有两个电磁吸盘5,采用电液操作,设备本身带有液压蓄能器27,布置在电磁吸盘5附近靠船侧。靠船侧舷外悬挂两个碰垫6,用于防止平台与lng船30之间的碰撞。
[0030]
平台的对船、对岸通讯,以及对传输管汇、电磁吸盘5和快速脱缆钩7的控制均通过甲板上的船岸连接系统9负责,可通过陆上控制室对所有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靠船侧两端分别布置快速脱缆钩 7,每个快速脱缆钩7采用双钩设置,并配有手动液压补偿泵,作业时lng船30上的缆绳系泊于平台的快速脱缆钩7,一旦有系泊脱钩信号,液压力释放、缆绳钩脱开,与浮筒之间的缆绳脱钩;快速脱缆钩7的释放与电磁吸盘5的工作紧密不可分离,通常情况下,两者均为系泊状态,进行系泊的双保险,紧急情况下,平台上的电磁吸盘5 能够快速卸掉吸力,相应地,快速脱缆钩7能够紧急脱钩,实现lng 船30与平台的脱离。
[0031]
如图5所示,上箱型浮体1的靠船侧和靠岸侧均布置有带缆桩8,用于闲置时将平台系泊在码头附近的系泊浮筒31上,平台能够采用两点系泊、三点系泊或四点系泊方式系泊在浮筒上,本实施例采用四点系泊方式。所述上箱型浮体1的甲板中部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防爆灯具19,用于夜间货物传输。
[0032]
如图6所示,平台与lng船30之间采用跨接软管22连接,所述跨接软管22的管径为4
”‑
10”,由2

4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本实施例的跨接软管22共由4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平台与岸连接端之间采用漂浮软管23连接,所述漂浮软管23的管径为 12
”‑
20”,由2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组成,或者采用1个液相管和1个气相管,具体可根据lng货物传输速率确定。平台配置1根脐带缆24,实现平台与岸上的电力、信号、通讯供应。平台中部布置跨越靠船侧和靠岸侧之间的传输管汇,传输管汇由接收管道14、输送管道15和从上箱型浮体1的靠船侧贯穿至靠岸侧的气相管道16构成,分别负责由跨接软管22接收lng,向漂浮软管23传输lng,以及将向lng接收设施25传输过程中lng气化形成的天然气返回输送至lng船30上,从而就近处理天然气防止安全事故和污染。上箱型浮体1上设置有连通接收管道14和输送管道15的缓冲横管17,缓冲横管17和各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各管道与上箱型浮体1隔离的lng集液盘18。所述lng集液盘18和缓冲横管17均由耐受

163℃的不锈钢制成,耐低温效果较好,不会引起lng接触后发生冷脆。缓冲横管17采用大直径,能够将4个接收管道14于上箱型浮体1中部汇集成一个缓冲通道,并连接2根输送管道15。上箱型浮体1分别设有跨接软管托架10、漂浮软管托架11和脐带缆托架12,用于传输作业时各软管和脐带缆24的形状光滑过度。所述上箱型浮体1在传输管汇处布置有自动泡沫灭火系统28,用于防止lng泄漏时引起火灾。上箱型浮体1还设置有ups20和软管储存托架21,用于作为备用电源和在需要时盘绕装卸后多余的软管。
[0033]
脐带缆24中包含有以下功能,以完成转接驳的各项功能:
[0034]
1、船岸连接系统9的连接,以sea technik公司为主流的船岸连接系统9岸基部分和船基部分,在传输驳连接后,包含在脐带缆 24中,船基和岸基的信号往来传送;
[0035]
2、电力传输线缆:380v、50hz,线缆面积以实际传输功率确定,电力由岸基提供,由电力电缆传输到转接驳,供转接驳所有电力负荷使用。传输电力负荷主要有压载水泵13工作和电磁吸盘5、防爆灯具19的负荷,其它如阀门遥控、cctv监控等小负荷不与上述负荷同时使用,忽略不计;
[0036]
3、cctv信号传输,可采用海康威视等品牌的产品,在转接驳上布置云台摄像头,采集信号后,由光纤缆传输到岸基中控;
[0037]
4、遥控操作信号传输,采用采用西门子imas,kongsberg k

chief 公司的产品,在岸基中控可以操作电磁吸盘5的通断电、压载管网4 的压载阀开关,压载水泵13的启停、快速脱缆钩7的主动释放功能;
[0038]
5、警报信号采集,转接驳上感烟、感温、可燃气体探测,电磁吸盘5、压载水泵13故障,压载阀不能正常开关等信号,采用西门子imas,kongsberg k

chief公司的产品,传输到岸基中控。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