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基于北斗系统的便携式渔船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基于北斗系统的便携式渔船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系统的便携式渔船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3.中国是渔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渔船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共有渔船86.4万艘,捕捞渔民160多万人,约占全球渔船渔民总数的1/4。其中,海洋机动渔船23.3万艘,海洋捕捞渔民100余万人。渔船数量大、作业渔民多,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很重、责任很大。渔业面临庞大基数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商渔船碰撞海事事故、海上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等原因造成人员伤亡,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行业。2016年,我国明确将渔业生产列为安全生产领域八大高危行业之一。同时船上的渔民缺乏安全意识,为了贪图工作方便,舱面作业时通常不穿救生衣,甚至于有的连基本的救生设备都没有配备,以至于作业时落水失踪的案例时有发生。所以为保障渔民人身安全,研发一款适用于海上作业的救生设备很有必要。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早期也称作:compass)是由我国研制的一款全球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继美国(gps)、俄国(glonass)之后第三个已经投入实际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双向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拥有并运营唯一同时提供卫星移动业务(mss),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rnss)和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dss)的卫星网络,且上述服务可由bds同时提供实时服务。随着系统的持续建设,bds服务区域将扩大到全球。如今海上遇险求救终端日常情况下能够接收海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发布的航行、天气、警示、通告信息;在发生险情时,可以主动或被动发出求救信号,并持续上报遇险者位置信息,便于搜救人员对其准确发现和定位,可将次技术应用于渔民海上救生遇险报警。
5.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系统的便携式渔船救生装置,适便于渔民实际生产作业、应对海事事故、保障生命安全,能够实现海上搜救定位。
7.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北斗系统的便携式渔船救生装置,包括:
8.外壳体,外壳体两对应侧分别设有能够扣搭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
9.第二箱体,第二箱体设于外壳体内部,第二箱体内设有气瓶,
10.气囊,气囊设于外壳体,且气囊通过输气管与气瓶连通,气囊为双层结构。
11.输气管上设有装配件,装配件为柱套状,其两端部分别连接输气管,装配件中部设有用于堵塞两端输气管管口的密封塞,装配件外侧设有与密封塞连接且能够将密封塞移动使装配件内两输气管气路连通的拉杆。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对装配件限位的限位块,限位块环绕装配件间隔布设。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两表带的方案与外壳体连接,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人员可将装置佩戴于手腕或手臂等部位以便于在落水后进行紧急自救,其中设计了气瓶和气囊的方案,在紧急情况下连通气囊和气瓶即可实现将气瓶内部的压缩气体输入到气囊内使气囊膨胀获得浮力,可承载110公斤体重的人,所用于大多数成年人的体重,其中通过输气管将气囊与气瓶进行连通并设计组装配件进行控制输气管的连通或关闭,另将输气管的启闭通过拉杆和密封塞进行封堵设计,以此方式可实现拉动拉杆快速实现输气管的连通或关闭,能够快速响应并使气囊充气,使佩戴救生装置的人员在水中获得浮力,浮于水面,对气囊设计成双层结构的方式用于加强气囊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单层气囊被划破的风险出现,提升设备的救生安全性能。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装配件内设有开槽用于限制密封塞移动间距。开槽的设计实现了装配件内的密封塞在被拉动后不会被拉出装配件,仅是实现两端的输气管气路连通实现压实气体向气囊方向流动,而限位块的设计用于对装配件在外壳体的位置进行限位。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气瓶内充填有压缩气体,气瓶与第二箱体之间充填有间隔布设的支撑块,第二箱体上部通过第二箱盖和紧固件对第二箱体上部封口。压缩气体可以是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在气瓶和第二箱体之间充填的支撑块的方式能够实现避免气瓶与第二箱体碰撞,以防气瓶发生爆炸,另支撑块能够相对隔绝温度的传递至气瓶,以实现降低气瓶受高温引起爆炸的风险。
1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外壳体侧方开设有通孔,拉杆设于通孔外侧,通孔配设有对应的防护盖且防护盖与通孔之间设有密封环。将拉杆设计于外壳体外侧便于人员快速且便捷的拉动拉杆,而防护盖的设计用于避免误触,当然防护盖采用插接方式实现与通孔的连接,人员需要施加一定力气将防护盖打开即可对内部的拉杆进行操作,密封环的设计用于实现密封避免水体进入到外壳体内。
1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外壳体上部配设有壳盖,壳盖一侧边与外壳体侧边铰接,壳盖另一侧设有与外壳体侧面贴合的盖封侧板,盖封侧板及壳盖内侧面与外壳体接触部分均设有密封胶条,盖封侧板内侧面还设有磁块。壳盖及其盖封侧板的设计用于实现对外壳体上部开口的封口处理,在出现紧急情况下课打开壳盖以便于气囊膨胀,另壳盖及其盖封侧板内侧设计有的密封胶条用于实现密封避免水体进入到外壳体内,在气囊膨胀状态下,其体积增大对上部的壳盖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力,此推力大于磁块与外壳体的吸附力后能够使壳盖自动打开,当然也可以人员直接打开壳盖,上述设计较为便捷的实现了壳盖的开启,使气囊快速膨胀起到救生功能。
17.壳盖外表面内嵌有指南针,用于实现人员落水后的位置指向,当然还可在外壳体内放置哨子、便携灯等工具以便于落水人员自救利用。
1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外壳体内设有卫星定位模块以及与卫星定位模块连接的蓄电池。卫星定位模块的设计用于实现落水后设备自动开机、定位、发送求救信息的功
能。并且可以通过短报文通信这项北斗导航系统独有的功能,与搜救方建立联系。改变目前拉网式搜救的传统方法,实现即时准确定位,大大地缩短了搜救时间,提高了遇险者的生还率,同时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个人求助终端具有防水功能,所配电源为高性能锂电池,能够在单攻状态下(每15分钟向卫星发送位置信息)持续工作90小时。双攻状态下(与它台进行短报文通讯)持续工作不少于48小时。
19.北斗卫星报警终端包括:射频接收通道、射频发射通道、射频收发芯片和基带芯片。射频收发芯片产生数字中频信号:符号位sign信号和幅值位mag信号,同时提供采样时钟信号clk。基带芯片输出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信号给射频芯片,把调制信号发射出去。射频发射通道在发射大功率信号之前,受到基地芯片输出的ten使能信号控制,ten使能信号为高电平时,才能发射出去。射频接收部分工作在s波段,接收天线接收北斗卫星信号,首先进行滤波,然后经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射频芯片把射频信号下变频至中频信号,同时转换成2比特数字信号,基带芯片负责解调解码。射频发射部分工作在l波段,基带芯片首先进行扩频调制,产生调制后的码流送给射频芯片进行射频调制,射频芯片调制后的射频信号再经功率放大器放大,推至天线发射。同时减小终端体积。
2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表带表面间隔开设有的扣孔,第二表带端部设有与第一表带上的扣孔配设的带扣。扣孔和带扣的设计用于实现人员将设备佩戴到手部上甚至颈部等位置。
2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表带两侧边内设有第二金属条,两第二金属条之间间隔连接有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和第一金属条的设计用于实现表带强度的提升避免其断裂。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两表带的方案与外壳体连接,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人员可将装置佩戴于手腕或手臂等部位以便于在落水后进行紧急自救,其中设计了气瓶和气囊的方案,在紧急情况下连通气囊和气瓶即可实现将气瓶内部的压缩气体输入到气囊内使气囊膨胀获得浮力,可承载110公斤体重的人,所用于大多数成年人的体重,其中通过输气管将气囊与气瓶进行连通并设计组装配件进行控制输气管的连通或关闭,另将输气管的启闭通过拉杆和密封塞进行封堵设计,以此方式可实现拉动拉杆快速实现输气管的连通或关闭,能够快速响应并使气囊充气,使佩戴救生装置的人员在水中获得浮力,浮于水面,对气囊设计成双层结构的方式用于加强气囊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单层气囊被划破的风险出现,提升设备的救生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23.图1为基于北斗系统的便携式渔船救生装置示意图;
24.图2为第一表带示意图;
25.图3为外壳体内部示意图;
26.图4为装配件内部示意图;
27.图5为外壳体与壳盖等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壳盖、盖封侧板内侧示意图;
29.图7为第二箱体内部示意图;
30.图8为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号:10

外壳体;11

指南针;12

防护盖;13

第一表带;14

第二表带;15

带扣;16

第一金属条;17

扣孔;18

第二金属条;19

密封环;20

气囊;21

输气管;22

拉杆;23

装配件;24

限位块;25

密封塞;30

第二箱体;31

第二箱盖;33

紧固件;34

支撑块;40

卫星定位模块;41

蓄电池;50

壳盖;51

盖封侧板;52

密封胶条;53

磁块;60

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3.实施例1:
34.参见附图1

8所示,
35.基于北斗系统的便携式渔船救生装置,包括:
36.外壳体10,外壳体10两对应侧分别设有能够扣搭的第一表带13和第二表带14,
37.第二箱体30,第二箱体30设于外壳体10内部,第二箱体30内设有气瓶60,
38.气囊20,气囊20设于外壳体10,且气囊20通过输气管21与气瓶60连通,气囊20为双层结构。
39.输气管21上设有装配件23,装配件23为柱套状,其两端部分别连接输气管21,装配件23中部设有用于堵塞两端输气管21管口的密封塞25,装配件23外侧设有与密封塞25连接且能够将密封塞25移动使装配件23内两输气管21气路连通的拉杆22。外壳体10内设有用于对装配件23限位的限位块24,限位块24环绕装配件23间隔布设。
4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两表带的方案与外壳体10连接,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人员可将装置佩戴于手腕或手臂等部位以便于在落水后进行紧急自救,其中设计了气瓶60和气囊20的方案,在紧急情况下连通气囊20和气瓶60即可实现将气瓶60内部的压缩气体输入到气囊20内使气囊20膨胀获得浮力,可承载110公斤体重的人,所用于大多数成年人的体重,其中通过输气管21将气囊20与气瓶60进行连通并设计组装配件23进行控制输气管21的连通或关闭,另将输气管21的启闭通过拉杆22和密封塞25进行封堵设计,以此方式可实现拉动拉杆22快速实现输气管21的连通或关闭,能够快速响应并使气囊20充气,使佩戴救生装置的人员在水中获得浮力,浮于水面,对气囊20设计成双层结构的方式用于加强气囊20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单层气囊20被划破的风险出现,提升设备的救生安全性能。
41.装配件23内设有开槽用于限制密封塞25移动间距。开槽的设计实现了装配件23内的密封塞25在被拉动后不会被拉出装配件23,仅是实现两端的输气管21气路连通实现压实气体向气囊20方向流动,而限位块24的设计用于对装配件23在外壳体10的位置进行限位。
42.气瓶60内充填有压缩气体,气瓶60与第二箱体30之间充填有间隔布设的支撑块34,第二箱体30上部通过第二箱盖31和紧固件33对第二箱体30上部封口。压缩气体可以是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在气瓶60和第二箱体30之间充填的支撑块34的方式能够实现避免气瓶60与第二箱体30碰撞,以防气瓶60发生爆炸,另支撑块34能够相对隔绝温度的传递至气瓶60,以实现降低气瓶60受高温引起爆炸的风险。
43.外壳体10侧方开设有通孔,拉杆22设于通孔外侧,通孔配设有对应的防护盖12且防护盖12与通孔之间设有密封环19。将拉杆22设计于外壳体10外侧便于人员快速且便捷的拉动拉杆22,而防护盖12的设计用于避免误触,当然防护盖12采用插接方式实现与通孔的连接,人员需要施加一定力气将防护盖12打开即可对内部的拉杆22进行操作,密封环19的
设计用于实现密封避免水体进入到外壳体10内。
44.外壳体10上部配设有壳盖50,壳盖50一侧边与外壳体10侧边铰接,壳盖50另一侧设有与外壳体10侧面贴合的盖封侧板51,盖封侧板51及壳盖50内侧面与外壳体10接触部分均设有密封胶条52,盖封侧板51内侧面还设有磁块53。壳盖50及其盖封侧板51的设计用于实现对外壳体10上部开口的封口处理,在出现紧急情况下课打开壳盖50以便于气囊20膨胀,另壳盖50及其盖封侧板51内侧设计有的密封胶条52用于实现密封避免水体进入到外壳体10内,在气囊20膨胀状态下,其体积增大对上部的壳盖50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力,此推力大于磁块53与外壳体10的吸附力后能够使壳盖50自动打开,当然也可以人员直接打开壳盖50,上述设计较为便捷的实现了壳盖50的开启,使气囊20快速膨胀起到救生功能。
45.壳盖50外表面内嵌有指南针11,用于实现人员落水后的位置指向,当然还可在外壳体10内放置哨子、便携灯等工具以便于落水人员自救利用。
46.外壳体40内设有卫星定位模块40以及与卫星定位模块40连接的蓄电池41。卫星定位模块的设计用于实现落水后设备自动开机、定位、发送求救信息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短报文通信这项北斗导航系统独有的功能,与搜救方建立联系。改变目前拉网式搜救的传统方法,实现即时准确定位,大大地缩短了搜救时间,提高了遇险者的生还率,同时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个人求助终端具有防水功能,所配电源为高性能锂电池,能够在单攻状态下(每15分钟向卫星发送位置信息)持续工作90小时。双攻状态下(与它台进行短报文通讯)持续工作不少于48小时。
47.北斗卫星报警终端包括:射频接收通道、射频发射通道、射频收发芯片和基带芯片。射频收发芯片产生数字中频信号:符号位sign信号和幅值位mag信号,同时提供采样时钟信号clk。基带芯片输出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信号给射频芯片,把调制信号发射出去。射频发射通道在发射大功率信号之前,受到基地芯片输出的ten使能信号控制,ten使能信号为高电平时,才能发射出去。射频接收部分工作在s波段,接收天线接收北斗卫星信号,首先进行滤波,然后经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射频芯片把射频信号下变频至中频信号,同时转换成2比特数字信号,基带芯片负责解调解码。射频发射部分工作在l波段,基带芯片首先进行扩频调制,产生调制后的码流送给射频芯片进行射频调制,射频芯片调制后的射频信号再经功率放大器放大,推至天线发射。同时减小终端体积。
48.第一表带13表面间隔开设有的扣孔17,第二表带14端部设有与第一表带13上的扣孔17配设的带扣15。扣孔17和带扣15的设计用于实现人员将设备佩戴到手部上甚至颈部等位置。
49.第一表带13两侧边内设有第二金属条18,两第二金属条18之间间隔连接有第一金属条16。第二金属条18和第一金属条16的设计用于实现表带强度的提升避免其断裂。
5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得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