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勘探船上的可移动载重平台。


背景技术:

2.综合改造的海上勘探船,一般会在船上设置月池,方便勘探仪器向海域的投入,月池边的甲板上会设有起重装置,用于吊装勘探仪器。完成作业后,就需要设备将沉重的勘探仪器装载移动离开月池。比如,对于需要完成静探作业的勘探船,海床式(cpt)静探仪在被起重装置吊离或吊入海域时,路径往往是固定的,即总是位于月池中心。因此,如何实现静探仪能够精准、快速、安全的装载移动到该指定位置或移动到月池中心之外船甲板等工作区域,并且能够在整个静力触探过程中,完成安拆探杆的同时承受静探仪本身30t的巨大负荷,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在综合勘探船上使用,方便静探仪完成海上吊装作业的可移动载重平台。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包括齿条轨道和沿齿条轨道移动的载重平台;齿条轨道位于船体月池上方的船甲板上并沿月池相对两侧的边沿铺设且延伸至月池外;载重平台底部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通过电机驱动载重平台驶入或驶离月池上方。
6.进一步的,齿条轨道包括h型钢和齿条;h型钢底面与船甲板焊接固定,h型钢顶面远离月池的一侧焊接固定齿条。
7.进一步的,h型钢顶面靠近月池的一侧焊接有钢条用以限位固定。
8.进一步的,载重平台包括外框以及纵横交错布置在外框内的纵向钢骨和横向钢骨;纵向钢骨和横向钢骨端部与外框内侧连接。
9.进一步的,载重平台上表面铺设有防滑钢板。
10.进一步的,载重平台的底部还设有减速器;齿轮分为主动轮和从动轮,每个主动轮、减速器和电机之间通过连接轴呈对应连接关系。
11.进一步的,齿轮为4个且分别设置在载重平台的四角;齿轮按载重平台的移动方向两两分为一组,其中一组为主动轮,另一组为从动轮。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海上静探作业的勘探船,不仅能够解决在指定位置静探仪的装载移动,而且能够在静力触探中完成安拆探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适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载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载重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载重平台的俯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条轨道的俯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勘探船的月池平面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19.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齿条轨道1和沿齿条轨道1移动的载重平台2。由于本技术方案适用于勘探船,尤其是配合海上静力探触作业,因此勘探船的船头会设有中空月池3,齿条轨道1位于船体月池3上方的船甲板上并处于月池3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齿条轨道1选在安装在月池3的左右两侧,月池3为6米
×
6米的方形。特别的,齿条轨道1沿着月池3的边沿铺设,且端部延伸出月池3向船身方向延长5m,这样载重平台2就可以移动至月池30之外。齿条轨道1包括h型钢10和齿条11,其中h型钢10底面与船甲板焊接固定。h型钢10顶面远离月池的一侧焊接齿条11,顶面靠近月池3的一侧则焊接有钢条12用以限位固定,辅助载重平台2沿轨道的移动。
20.载重平台2的长宽呈6.8米
×
4.2米,包括方形外框25以及纵横交错布置在外框25内的纵向钢骨26和横向钢骨27;纵向钢骨26和横向钢骨27端部与外框25内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外框25、纵向钢骨26和横向钢骨27均选用250h型钢,纵向钢骨26平行外框的长边为2根,横向钢骨27平行外框的宽边为3根。在载重平台2的上表面还铺设有防滑钢板28,可以选用厚度为6mm的花格钢板。
21.载重平台2的底部设有齿轮、减速器24和电机23。齿轮为4个且分别设置在载重平台的四角,根据载重平台2的移动方向两两分为一组。其中,靠近船头4的2个齿轮为从动轮,靠近船尾的2个齿轮为主动轮。每个主动轮20都连接有对应的减速器24和电机23。具体地,主动轮2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21与减速器24连接,减速器24通过第二连接轴22与电机23连接,从而形成单套驱动载重平台2。2个主动轮20的驱动电机23,通过电缆引到同一个前进或后退开关上。
22.本技术方案的工作过程为:通过前进或后退开关启动主动轮的2个电机23,2个电机23通过减速器24传递到主动轮20,通过前进或后退开关,控制主动轮再带动从动轮,使载重平台按需要完成前后移动的过程。当勘探船就位做静力触探时,把载重平台移动至月池中心30;当静探仪穿过月池3缓慢放入海底时,以及当静探仪探头深入海底土层工作时,利用载重平台2不断接长,使探杆延长到船甲板载重平台2以上高度。当静探仪工作完成,起拔探杆期间,利用载重平台2拆除孔内探杆;当静探仪吊出海面放回到载重平台2上时,通过设置在载重平台2上电机23驱动齿轮,把载重平台2位移至月池3之外。
23.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轨道和沿所述齿条轨道移动的载重平台;所述齿条轨道位于船体月池上方的船甲板上并沿所述月池相对两侧的边沿铺设且延伸至所述月池外;所述载重平台底部两侧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载重平台驶入或驶离所述月池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轨道包括h型钢和齿条;所述h型钢底面与所述船甲板焊接固定,所述h型钢顶面远离所述月池的一侧焊接固定所述齿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顶面靠近所述月池的一侧焊接有钢条用以限位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平台包括外框以及纵横交错布置在外框内的纵向钢骨和横向钢骨;所述纵向钢骨和横向钢骨端部与所述外框内侧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平台上表面铺设有防滑钢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平台的底部还设有减速器;所述齿轮分为主动轮和从动轮,每个所述主动轮、所述减速器和所述电机之间通过连接轴呈对应连接关系。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4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载重平台的四角;所述齿轮按所述载重平台的移动方向两两分为一组,其中一组为主动轮,另一组为从动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载重装置,包括齿条轨道和沿齿条轨道移动的载重平台;齿条轨道位于船体月池上方的船甲板上并沿月池相对两侧的边沿铺设且延伸至月池外;载重平台底部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通过电机驱动载重平台驶入或驶离月池上方。本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海上静探作业的勘探船,不仅能够解决在指定位置静探仪的装载移动,而且能够在静力触探中完成安拆探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适用性。济适用性。济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启云 王鹏 牛美峰 张祖国 叶晓平 吴有钱 赵苏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9
技术公布日:20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