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伞兵海上救援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伞兵海上救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海上救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伞兵海上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2.伞兵,也称空降兵,是指以伞降、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或部队,他们的特点是装备轻型化、高度机动化、兵员精锐化。
3.伞兵作战的目标地区是不确定的,其空降场地可能是森林、谷底、山地、村镇甚至是海上。而当伞兵空降位置是海上时,由于海上环境与陆地环境相差非常大,因此,为了保证战士在降落海上后能正常行动,伞兵战士在从飞机上跳落之前,需要提前穿戴好用于海上使用的潜泳装备,包括潜水服装、潜水设备以及潜水脚蹼。
4.但是,上述的潜水装备只适用于海上使用,尤其是潜水脚蹼穿戴时,由于其占地面积大的原因,对伞兵战士在移动行走造成非常不便的影响,因此,在跳落前以及登陆时,潜泳装备都会对战士行动造成影响,导致在完成登陆后,还需要及时将潜水脚蹼拆除,影响作战效率,不便于行动的及时展开,从而影响作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对战士行动影响、有效提高作战效果的伞兵海上救援系统。
6.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伞兵海上救援系统,包括:潜水服装组件,包括:潜水服、潜水鞋、潜水手套、潜水头套、潜水镜以及呼吸管;浮力背心,浮力背心套设于潜水服外表并用于提供浮力;以及便行脚蹼,包括:与潜水鞋匹配的半包脚式鞋套、通过弹性扭簧铰接设于鞋套上的蹼翼组件以及连接鞋套与蹼翼组件的弹性连接组件;弹性扭簧对蹼翼组件产生始终朝远离鞋套方向旋转的弹性作用力,弹性作用力使弹性连接组件始终处于绷紧状态;通过弹性连接组件使蹼翼组件相对鞋套向上倾斜。
7.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便行脚蹼还包括:与鞋套两侧端铰接的固定带组件。
8.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固定带组件包括:与鞋套一侧端连接的脚蹼快拆扣以及与脚蹼快拆扣和鞋套另一侧端连接的脚蹼固定带。
9.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弹性连接组件包括:一端与蹼翼组件连接的橡胶连接带以及设置于鞋套前端的连接卡口,橡胶连接带套设于连接卡口。
10.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橡胶连接带上设置有用于人体手指穿过的快拆环。
11.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潜水服在其对应膝部、肘部、臀部设置有耐磨层。
1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潜水服以及潜水头套的接缝处覆盖有橡胶保护涂层。
1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浮力背心背部具有与伞兵伞包匹配的嵌合凹槽。
14.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伞兵海上救援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浮力背心上的应急
呼吸器组件,应急呼吸器组件用于为伞兵战士提供水下应急呼吸。
15.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伞兵海上救援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潜水服装组件上的多功能刀具。
16.本发明的伞兵海上救援系统配备的便行脚蹼,利用弹性扭簧及弹性连接组件的作用,使得在初始状态时蹼翼组件相对鞋套向上倾斜,在进行潜水时蹼翼组件自动展开至预设位置,实现便行脚蹼的水陆两用功能,大大提高伞兵战士在行走移动时的便利性以及机动性,便于行动的及时展开,从而提高作战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中伞兵海上救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中潜水服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中潜水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中潜水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中浮力背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中便行脚蹼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中便行脚蹼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中便行脚蹼的伸展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请参考图1所示。
27.本发明提供一种伞兵海上救援系统,主要用于伞兵空降至海上环境时使用,从而使得伞兵空降后可直接展开救援行动,并且在无需拆卸状态下可直接进行正常行走移动,以便于迅速展开救援、作战行动。
28.伞兵海上救援系统主要包括潜水服装组件100、浮力背心200以及便行脚蹼300。
29.请一并参考图2至4所示。
30.潜水服装组件100用于伞兵战士穿戴,从而便于伞兵战士空降至海上环境时可直接展开潜水或水上游动,潜水服装组件100主要包括潜水服110、潜水鞋120、潜水手套130、潜水头套140、潜水镜150以及呼吸管160。潜水服110对应人体躯干部分,潜水鞋120对应人体脚部,潜水手套130对应人体手部,潜水头套140对应人体头部,潜水镜150对应人体面部,呼吸管160对应人体嘴部呼吸。其中潜水服110、潜水鞋120、潜水手套130、潜水头套140的缝合、接缝处覆盖有橡胶保护涂层,通过橡胶保护涂层对接缝处实现保护,使得潜水服装组件100在穿戴过程中结构更加可靠稳定。
31.潜水服110主要采用海绵与高弹织物贴合布制作,例如潜水服110厚度制作为3mm,
使得整体潜水服110具有高弹性,使得穿着后更加贴近人体体型并有效降低水流阻力,并且具有较高保暖性,适应于15℃及以上的潜水作业。潜水服110在其对应膝部、肘部、臀部设置有耐磨层111,其中膝部、肘部、臀部是潜水作业中交易发生磕碰磨损部位,通过耐磨层111有效增强潜水服110整体耐磨性,从而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潜水鞋120、潜水手套130以及潜水头套140主要采用发泡氯丁橡胶海绵贴合布制作,潜水鞋120、潜水手套130以及潜水头套140均可制作为1.5mm~2.0mm厚度,其中潜水鞋120鞋底部分设置有横纹凹槽,利用横纹凹槽有效增大潜水鞋120底面的摩擦力,使得伞兵战士即使踩在湿滑的礁岩上不容易滑倒,并且潜水鞋120具有向上延伸的鞋帮,通过鞋帮对人体脚部起到全面覆盖的保护作用,为了便于增加手部抓持能力,潜水手套130掌面部位设置有防滑耐磨区域131,防滑耐磨区域131上涂覆有防护橡胶材料,利用防滑耐磨区域131增强潜水手套130的耐磨性、防滑性能。
32.通过潜水服110、潜水鞋120、潜水手套130、潜水头套140对人体实现保护、保温作用,从而增强伞兵在海上环境的适应性。其中利用潜水镜150使得伞兵战士可清除观察水面下的环境,从而便于作出及时的施救判断或行动。呼吸管160由供气浮子、呼吸器和输气软管等三部分组成,利用呼吸管160可以使伞兵战士在不必把头抬离水面也能进行呼吸,其中在进行水肺潜水时,伞兵战士在水面休息或游动时可通过呼吸管来呼吸,可有效免去外部气瓶的装备。
33.请一并参考图5所示。
34.浮力背心200套设于潜水服110外表并用于提供浮力,实现在水中对伞兵战士提供正浮力,节省潜水员体力支出。其中浮力背心200由内外层为海绵贴合布、中间层为浮力海绵组成,浮力背心200主体正面设置有快速拉链以及安全插扣设计,利用快速拉链以及安全插扣可实现浮力背心200的快速拆卸。
35.值得注意的是,浮力背心200背部具有与伞兵伞包匹配的嵌合凹槽210,利用嵌合凹槽210对伞兵伞包进行部分形状避让,进而使得在伞兵战士穿戴浮力背心200后接着穿戴伞包时,有助于对伞包位置进行限位固定,同时避免穿戴浮力背心200对搭载伞兵伞包造成影响。
36.请一并参考图6至8所示。
37.便行脚蹼300包括与潜水鞋120匹配的半包脚式鞋套310、通过弹性扭簧铰接设于鞋套310上的蹼翼组件320以及连接鞋套310与蹼翼组件320的弹性连接组件330。其中弹性扭簧对蹼翼组件320产生始终朝远离鞋套310方向旋转的弹性作用力,在上述的弹性作用力下,使弹性连接组件330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如此一来,通过弹性连接组件330的连接作用,使蹼翼组件320相对鞋套310向上倾斜,穿戴时,通过潜水鞋120直接插设在鞋套310实现便行脚蹼300的穿戴。
38.伞兵战士装备本技术的伞兵海上救援系统后,在行走移动时,直接通过便行脚蹼300与地面接触行走,其中蹼翼组件320在弹性连接组件330及弹性扭簧的弹性作用下相对鞋套向上倾斜,因此,行走过程中,伞兵战士是通过潜水鞋及鞋套与地面发生接触,避免传统潜水脚蹼行走时蹼翼会发生与地面接触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伞兵战士的行动便利性,而在进行潜水时,在水流作用下,蹼翼组件320会自动旋转伸展开,此时弹性连接组件330发生形变伸长,弹性连接组件330对蹼翼组件320及鞋套310产生相向的弹性作用力,从而使得蹼翼组件320相对鞋套310保持一定的展开形态,实现便行脚蹼300对潜水的辅助效果,当停
止潜水时,蹼翼组件320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
39.同时在进行空降过程中,由于蹼翼组件320相对鞋套310向上倾斜,大大降低传统潜水脚蹼的蹼翼横向固定结构带来的风阻,从而有效提高伞兵战士空降过程的稳定性。
40.便行脚蹼300还包括与鞋套310两侧端铰接的固定带组件340,其中固定带组件包括:与鞋套310一侧端连接的脚蹼快拆扣341以及与脚蹼快拆扣341和鞋套310另一侧端连接的脚蹼固定带342,利用固定带组件340实现对潜水鞋310穿设鞋套310后进行限位固定,并且利用脚蹼快拆扣341对脚蹼固定带342的伸缩固定,实现对脚蹼固定带342的长度进行快速调节,进而使得便行脚蹼300对适用不同使用者。
41.为了进一步提高作战效率,弹性连接组件330包括一端与蹼翼组件320连接的橡胶连接带331以及设置于鞋套310前端的连接卡口332,通过将橡胶连接带331套设于连接卡口332,进而实现弹性连接组件330对鞋套310和蹼翼组件320两者进行快速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橡胶连接带331上还设置有用于人体手指穿过的快拆环333,连接橡胶连接带331与连接卡口332时,通过手指穿过快拆环333对橡胶连接带331进行拉扯,使得连接过程更加省力省时。
42.进一步的,伞兵海上救援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浮力背心200上的应急呼吸器组件400,其中应急呼吸器组件400用于为伞兵战士提供水下应急呼吸,具体的,应急呼吸器组件400包括:依序连接的气瓶410、一级减压器420、连接管430以及二级减压440,浮力背心200上设置有用于气瓶410的固定槽位,通过应急呼吸器组件400使得,伞兵战士跳入水中浮出水面的这段时间为伞兵战士提供水下应急呼吸,从而大大防止溺水现象发生,进而保证伞兵战士的作战安全性。
43.又进一步的,伞兵海上救援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潜水服装组件100上的多功能刀具500,其中多功能刀具500具有刀刃部以及捶击部,通过刀刃部可实现割、砍、刺等功能,尤其是可在发生降落伞网绳发生缠绕情况下,可使得伞兵战士对网绳进行迅速割断,利用捶击部可实现锤击功能,满足不用场景的锤击需求。
4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伞兵海上救援系统配备的便行脚蹼,利用弹性扭簧及弹性连接组件的作用,使得在初始状态时蹼翼组件相对鞋套向上倾斜,在进行潜水时蹼翼组件自动展开至预设位置,实现便行脚蹼的水陆两用功能,大大提高伞兵战士在行走移动时的便利性以及机动性,便于行动的及时展开,从而提高作战效果。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
ꢀ“
上”、“下”、“前”、“后”、
ꢀ“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7.虽然对本发明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