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增殖放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增殖放流船。
背景技术:2.增殖放流就是人类为了实现某一区域渔业增产、保护渔业水域环境和修复生态目的,人为地向这一水系投放在池塘和相对静水环境中培育出的鱼苗,或者投放性成熟、即将繁殖生产的成鱼,让它们在这个水系中自然繁殖,从而达到增殖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行为。
3.目前增殖放流都是将鱼苗放在放流袋内,然后冲入氧气,将放流袋扎紧堆放在甲板上,放流船航行至指定放流点后,戳破放流袋将鱼苗倒入水中,在大面积水域多点放流过程中时,鱼苗长时间在放流袋内容易使鱼苗缺氧,降低了鱼苗的存活率;此外,鱼苗突然进入一个新的水域中,由于外界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其活力下降甚至死亡,影响放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增殖放流船,本发明能够使鱼苗提前适应放流水域的温度,增加鱼苗的成活率。
5.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增殖放流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上设有养殖箱,所述养殖箱的两侧均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阀门;
7.两个放流装置,两个所述放流装置分别设置在船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放流装置具有:第一u型弯板、第二u型弯板和第三u型弯板,所述第一u型弯板通过两个第一转动杆铰接在船体的侧边,所述第二u型弯板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u型弯板的后端内,所述第三u型弯板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二u型弯板的后端内;钢丝网板,所述钢丝网板固设在第三u型弯板的后端面上;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设置在第一u型弯板的前端面上,所述启闭机构能够启闭第一u型弯板的前端面;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u型弯板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二u型弯板和第三u型弯板同向滑动;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第一转动杆上,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第一u型弯板沿高度方向来回滑动;
8.两个转动机构,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均设置在船体上,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和两个第一u型弯板一一对应,所述转动机构能够带动相对应的第一u型弯板上的两个第一转动杆转动。
9.在上述的一种增殖放流船中,所述启闭机构包括:
10.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第一u型弯板的前端面上,所述活动挡板的上侧边固设有竖直板;
11.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u型弯板的上端开口的两侧边水平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板上,另一端铰接在竖直板上。
12.在上述的一种增殖放流船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13.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一转动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转动杆上,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水平固设有固定杆;
14.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铰接在船体的甲板上,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设有第二支撑板;
15.主螺杆,所述主螺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靠近第二支撑板的第一支撑板上,另一端穿过钢丝网板且端部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主螺杆和钢丝网板螺纹连接;
16.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设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三电机与主螺杆传动连接。
17.在上述的一种增殖放流船中,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外端固连有固定杆。
18.在上述的一种增殖放流船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19.两个升降结构,两个所述升降结构和两个第一转动杆一一对应,所述升降结构具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插设在相对应的第一转动杆远离船体的一端,所述第一滑杆的上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杆的上方且端部固设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一滑杆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杆的下方且端部与第一u型弯板的外侧壁固连;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在相对应的第一转动杆上,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杆的上方且端部固设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杆的下方且端部转动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固设在第一支撑板的上侧边上;
20.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转动杆上,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延伸至第二转动杆的上方且端部固设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延伸至第二转动杆的下方且端部转动设置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固设在第二支撑板的上侧边上;
21.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第二螺杆和两个第一螺杆同时同向转动。
22.在上述的一种增殖放流船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23.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水平转动设置在第二转动杆和两个第一转动杆上,所述第一转轴上同轴固设有第二齿轮和两个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和两个第一螺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齿轮和相对应的第一螺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螺杆啮合连接;
24.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设在其中一个第一转动杆上,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转轴传动连接。
25.在上述的一种增殖放流船中,所述船体的甲板上通过第一立柱水平固设有第一水平梁,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26.第一绞车,所述第一绞车固设在船体的甲板上,所述第一绞车的卷筒上绕设有第一钢丝绳;
27.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固设在第一水平梁一端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一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第一定滑轮且端部固连在其中一个第一转动杆上。
28.在上述的一种增殖放流船中,所述第一u型弯板靠近船体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三u型弯板后端靠近船体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当第一u型弯板的开口竖直朝上时,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轮面均与船体的侧面相接触。
29.在上述的一种增殖放流船中,所述第二u型弯板的内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有两个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一端贯穿第二u型弯板的后端面,所述第三滑槽的底部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三u型弯板的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滑条,两个所述第二滑条和两个第三滑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滑条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条的前端延伸至第三u型弯板的前端面且端部外侧固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设置在第四滑槽内。
30.在上述的一种增殖放流船中,所述第一u型弯板的内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贯穿第一u型弯板的后端面,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u型弯板的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条,两个所述第一滑条和两个第一滑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滑条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条的前端延伸至第二u型弯板的前端面且端部外侧固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2.1、初始状态,第一u型弯板位于船体的甲板之上且开口水平朝向船体的中部,启闭机构将第一u型弯板的前端面关闭,鱼苗被暂养在养殖箱内,并不断加入氧气,减少运输过程中鱼苗的死亡数量,当放流船达到指定水域后,通过转动机构,带动两个第一转动杆和第一u型弯板逆时针转动,最终使第一u型弯板的开口朝上,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第一u型弯板竖直向下滑动,使第一u型弯板的底部没入水下,水通过第三u型弯板后端面的钢丝网板进入到第一u型弯板内,同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二u型弯板和第三u型弯板向后滑动,增加鱼苗的活动空间,然后打开连通管上的阀门,使养殖箱内的鱼苗流入到第一u型弯板内,鱼苗提前适应外界的水域环境,提高成活率,当鱼苗在第一u型弯板内暂养一段时间后,通过启闭机构打开第一u型弯板的前端面,同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三u型弯板和第二u型弯板向前滑动,使第一u型弯板内的鱼苗游动至外界水域中,提高鱼苗的放流效率;
33.2、当需要打开第一u型弯板的前端面时,启动第一液压油缸使其缩短,带动竖直板绕着铰接轴顺时针转动,使活动挡板的下侧边逐渐远离第一u型弯板的前端面,第一u型弯板内的鱼苗可以快速游动至外界水域,避免直接将鱼苗倒入水中对其造成的伤害;
34.3、当鱼苗数量较多时,启动第三电机,带动主螺杆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三u型弯板后端面上的钢丝网板和主螺杆螺纹连接,使得钢丝网板和第三u型弯板不会发生转动,仅能沿长度方向向后滑动,增大第一u型弯板内的活动空间,当活动挡板打开后,启动第三电机,带动主螺杆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三u型弯板后端面上的钢丝网板和主螺杆螺纹连接,使得钢丝网板和第三u型弯板仅能沿长度方向向前滑动,减小第一u型弯板内的活动空间,使鱼苗快速游出,操作简单;
35.4、由于第二转动杆和两个第一转动杆的外端通过固定杆连接在一起,当转动机构带动两个第一转动杆转动时,第二转动杆跟着同步转动,使第一u型弯板、第二u型弯板和第三u型弯板平稳转动,结构简单;
36.5、当第一u型弯板转动至开口竖直朝上时,通过驱动结构,带动第二螺杆和两个第一螺杆同时向下转动,两个第一螺杆推动第一u型弯板向下滑动,第二螺杆推动主螺杆向下滑动,使第一u型弯板的底部没入水下,第一u型弯板内的鱼苗可以提前适应外界水域环境,提高成活率;
37.6、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通过两个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
两个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向下转动,使第一u型弯板向下滑动没入水下;同理,当鱼苗放流结束后,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通过两个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两个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向上转动,使第一u型弯板向上滑动远离水面,减小放流船航行的阻力;
38.7、初始状态,第一u型弯板的开口朝船体的中部,且位于船体甲板的上方,减小放流船航行的阻力,当需要放流鱼苗时,启动第一绞车,释放第一钢丝绳,使两个第一转动杆逆时针向下转动,将第一u型弯板转动至开口竖直朝上,便于养殖箱内的鱼苗流入第一u型弯板内;
39.8、当第一u型弯板的开口竖直朝上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轮面接触船体的外侧面,避免第一u型弯板、第三u型弯板与船体的外板发生碰撞;
40.9、当主螺杆转动时,带动钢丝网板向后滑动时,第三u型弯板外侧的第二滑条沿着第三滑槽滑动,第二滑条外侧的第二限位块沿着第四滑槽滑动,第四滑槽可以限制第二限位块和第三u型弯板的滑动范围,当第三u型弯板滑动至最后端时,第三u型弯板带动第二u型弯板继续向后滑动,操作简单;
41.10、当第三u型弯板上的第二限位块滑动至第四滑槽的后端时,第三u型弯板带动第二u型弯板向后滑动,第二u型弯板外侧的第一滑条沿着第一滑槽向后滑动,第一滑条外侧的第一限位块沿着第二滑槽滑动,第二滑槽可以限制第一限位块和第二u型弯板的滑动范围,当第一限位块滑动至第二滑槽的后端时,第二u型弯板停止滑动,此时第一u型弯板内的活动空间达到最大。
附图说明
4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是放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是图1中a
‑
a处的剖视图;
45.图4是图1中b
‑
b处的剖视图;
46.图5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47.图6是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48.图7是图2中e
‑
e处的剖视图;
49.图8是图3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50.图9是第一u型弯板转动至开口朝船体中部的结构示意图。
51.图中,1、船体;11、第一水平梁;111、第一立柱;12、第二水平梁;121、第二立柱;13、第一绞车;131、第一钢丝绳;132、第一定滑轮;14、第一转动杆;141、第一螺杆;142、第一顶板;143、第一底板;144、第一支撑板;145、第一齿轮;146、第一滑杆;147、第一封板;148、第一支撑块;15、第二转动杆;151、第二螺杆;152、第二顶板;153、第二底板;154、第二支撑板;155、第二齿轮;156、第一转轴;157、第二支撑块;16、第二绞车;161、第二钢丝绳;162、第二定滑轮;17、固定杆;2、第一u型弯板;21、活动挡板;211、竖直板;212、铰接轴;22、连接板;221、第一液压油缸;23、第一滑槽;24、第二滑槽;25、第一滚轮;3、第二u型弯板;31、第三滑槽;32、第四滑槽;33、第一滑条;34、第一限位块;4、第三u型弯板;41、钢丝网板;42、第二滑条;43、第二限位块;44、第二滚轮;5、主螺杆;51、固定杆;6、导向杆;61、第一固定板;62、第
一导向板;63、第二导向板;64、第二封板;7、养殖箱;71、连通管;71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52.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53.如图1至9所示,一种增殖放流船,包括船体1、两个放流装置和两个转动机构。
54.所述船体1上设有养殖箱7,所述养殖箱7的两侧均设有连通管71,所述连通管71上设有阀门711。
55.两个所述放流装置分别设置在船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放流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转动杆14、第一u型弯板2、第二u型弯板3、第三u型弯板4、钢丝网板41、启闭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
56.两个所第一转动杆14的一端铰接在船体1上,两个第一所述第一u型弯板2通过两个第一转动杆14铰接在船体1的侧边,所述第二u型弯板3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u型弯板2的后端内,所述第三u型弯板4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二u型弯板3的后端内,所述船体1的外侧边沿固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块148,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148和两个第一转动杆14一一对应,当第一转动杆14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杆14与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块148相接触,起到支撑限位作用。
57.所述钢丝网板41固设在第三u型弯板4的后端面上。
58.所述启闭机构设置在第一u型弯板2的前端面上,所述启闭机构能够启闭第一u型弯板2的前端面。
59.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u型弯板2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二u型弯板3和第三u型弯板4同向滑动。
60.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两个第一转动杆14上,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第一u型弯板2沿高度方向来回滑动。
61.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均设置在船体1上,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和两个第一u型弯板2一一对应,所述转动机构能够带动相对应的第一u型弯板2上的两个第一转动杆14转动。
62.初始状态,第一u型弯板2位于船体1的甲板之上且开口水平朝向船体1的中部,启闭机构将第一u型弯板2的前端面关闭,鱼苗被暂养在养殖箱7内,并不断加入氧气,减少运输过程中鱼苗的死亡数量,当放流船达到指定水域后,通过转动机构,带动两个第一转动杆14和第一u型弯板2逆时针转动,最终使第一u型弯板2的开口朝上,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第一u型弯板2竖直向下滑动,使第一u型弯板2的底部没入水下,水通过第三u型弯板4后端面的钢丝网板41进入到第一u型弯板2内,同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二u型弯板3和第三u型弯板4向后滑动,增加鱼苗的活动空间,然后打开连通管71上的阀门711,使养殖箱7内的鱼苗流入到第一u型弯板2内,鱼苗提前适应外界的水域环境,提高成活率,当鱼苗在第一u型弯板2内暂养一段时间后,通过启闭机构打开第一u型弯板2的前端面,同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三u型弯板4和第二u型弯板3向前滑动,使第一u型弯板2内的鱼苗游动至外界水域中,提高鱼苗的放流效率。
63.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网板2两个外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61,所述第二u型弯板3后端的两个外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板62,所述第三u型弯板4后端的两个
外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导向板63,所述第一导向板62和第二导线板63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导向板63的通孔内插设有导向杆6,所述导向杆6的前端穿过第一导向板62的通孔且端部固连在第一固定板61上,所述导向杆6的后端固设有第二封板64,所述第二封板64的尺寸大于通孔的孔径。
64.当第二u型弯板3和第三u型弯板4前后滑动时,导向杆6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避免第二u型弯板和第三u型弯板偏移。
65.具体来说,所述启闭机构包括活动挡板21和第一液压油缸221。
66.所述活动挡板21的中部通过铰接轴212铰接在第一u型弯板2的前端面上,所述活动挡板21的上侧边固设有竖直板211。
67.所述第一u型弯板2的上端开口的两侧边水平设有连接板22,所述第一液压油缸221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板22上,另一端铰接在竖直板211上。
68.当需要打开第一u型弯板2的前端面时,启动第一液压油缸221使其缩短,带动竖直板211绕着铰接轴212顺时针转动,使活动挡板21的下侧边逐渐远离第一u型弯板2的前端面,第一u型弯板2内的鱼苗可以快速游动至外界水域,避免直接将鱼苗倒入水中对其造成的伤害。
69.具体来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144、第二转动杆15、主螺杆5和第三电机51。
70.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44和两个第一转动杆14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144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转动杆14上,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44之间水平固设有固定杆51。
71.所述第二转动杆15的一端铰接在船体1的甲板上,所述第二转动杆15上设有第二支撑板154,所述船体1的外侧边沿固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块157,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157和两个第二转动杆15一一对应,当第二转动杆15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二转动杆15与第二支撑块157相接触,起到支撑限位作用。
72.所述主螺杆5的一端转动设置在靠近第二支撑板15的第一支撑板14上,另一端穿过钢丝网板41且端部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54上,所述主螺杆5和钢丝网板41螺纹连接,所述主螺杆5和固定杆51同轴。
73.所述第三电机51固设在第二支撑板154上,所述主螺杆5的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154且端部与第三电机51的输出轴固连。
74.当鱼苗数量较多时,启动第三电机51,带动主螺杆5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三u型弯板4后端面上的钢丝网板41和主螺杆5螺纹连接,使得钢丝网板41和第三u型弯板4不会发生转动,仅能沿长度方向向后滑动,增大第一u型弯板2内的活动空间,当活动挡板21打开后,启动第三电机51,带动主螺杆5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三u型弯板4后端面上的钢丝网板41和主螺杆5螺纹连接,使得钢丝网板41和第三u型弯板4仅能沿长度方向向前滑动,减小第一u型弯板2内的活动空间,使鱼苗快速游出,操作简单。
75.具体来说,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的外端固连有固定杆17。
76.由于第二转动杆15和两个第一转动杆14的外端通过固定杆17连接在一起,当转动机构带动两个第一转动杆14转动时,第二转动杆15跟着同步转动,使第一u型弯板2、第二u型弯板3和第三u型弯板4平稳转动,结构简单。
77.具体来说,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升降结构、第二螺杆151和驱动结构。
78.两个所述升降结构和两个第一转动杆14一一对应,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滑杆146和第一螺杆141。
79.所述第一滑杆146插设在相对应的第一转动杆14远离船体1的一端,所述第一滑杆146的上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杆14的上方且端部固设有第一封板147,所述第一滑杆146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杆14的下方且端部与第一u型弯板2的外侧壁固连。
80.所述第一螺杆141螺纹连接在相对应的第一转动杆14上,所述第一螺杆141的上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杆14的上方且端部固设有第一顶板142,所述第一螺杆141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转动杆14的下方且端部转动设置有第一底板143,所述第一底板143固设在第一支撑板144的上侧边上。
81.所述第二螺杆151螺纹连接在第二转动杆15上,所述第二螺杆151的上端延伸至第二转动杆15的上方且端部固设有第二顶板152,所述第二螺杆151的下端延伸至第二转动杆15的下方且端部转动设置有第二底板153,所述第二底板153固设在第二支撑板154的上侧边上。
82.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之间,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第二螺杆151和两个第一螺杆141同时同向转动。
83.当第一u型弯板2转动至开口竖直朝上时,通过驱动结构,带动第二螺杆151和两个第一螺杆141同时向下转动,两个第一螺杆141推动第一u型弯板2向下滑动,第二螺杆151推动主螺杆5向下滑动,使第一u型弯板2的底部没入水下,第一u型弯板2内的鱼苗可以提前适应外界水域环境,提高成活率。
84.具体来说,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一转轴156和第一电机144。
85.所述第一转轴156水平转动设置在第二转动杆15和两个第一转动杆14上,所述第一转轴156上同轴固设有第二齿轮155和两个第一齿轮145,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45和两个第一螺杆14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齿轮145和相对应的第一螺杆141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55和第二螺杆151啮合连接。
86.所述第一电机144固设在其中一个第一转动杆14上,所述第一转轴156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44的输出轴固连。
87.启动第一电机144,带动第一转轴156逆时针转动,通过两个第一齿轮145和第二齿轮155带动两个第一螺杆141和第二螺杆151向下转动,使第一u型弯板2向下滑动没入水下;同理,当鱼苗放流结束后,启动第一电机144,带动第一转轴156顺时针转动,通过两个第一齿轮145和第二齿轮155带动两个第一螺杆141和第二螺杆151向上转动,使第一u型弯板2向上滑动远离水面,减小放流船航行的阻力。
88.具体来说,所述船体1的甲板上通过第一立柱111水平固设有第一水平梁11,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绞车13和第一定滑轮132。
89.所述第一绞车13固设在船体1的甲板上,所述第一绞车13的卷筒上绕设有第一钢丝绳131。
90.所述第一定滑轮132固设在第一水平梁11一端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一钢丝绳131的自由端绕过第一定滑轮132且端部固连在其中一个第一转动杆14上,所述第一转动杆14、第一定滑轮132和第一绞车1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91.初始状态,第一u型弯板2的开口朝船体的中部,且位于船体1甲板的上方,减小放
流船航行的阻力,当需要放流鱼苗时,启动第一绞车13,释放第一钢丝绳131,使两个第一转动杆14逆时针向下转动,将第一u型弯板2转动至开口竖直朝上,便于养殖箱7内的鱼苗流入第一u型弯板2内。
92.优选地,所述船体1的甲板上通过第二立柱121水平固设有第二水平梁12,所述船体1上还设有第二绞车16,所述第二绞车16的卷筒上绕设有第二钢丝绳161,所述第二水平梁12一端的下侧面设有第二定滑轮162,所述第二钢丝绳161的自由端绕过的第二定滑轮162且端部固连在第二转动杆15上。
93.第一绞车13和第二绞车16同步启动,使第一u型弯板2转动的更加稳定和顺畅,还能提高第一u型弯板2转动的速度。
94.具体来说,所述第一u型弯板2靠近船体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25,所述第三u型弯板4后端靠近船体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44,当第一u型弯板2的开口竖直朝上时,所述第一滚轮25和第二滚轮44的轮面均与船体1的侧面相接触。
95.当第一u型弯板2的开口竖直朝上时,第一滚轮25和第二滚轮44的轮面接触船体1的外侧面,避免第一u型弯板2、第三u型弯板4与船体1的外板发生碰撞。
96.具体来说,所述第二u型弯板3的内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三滑槽31,所述第三滑槽31的一端贯穿第二u型弯板3的后端面,所述第三滑槽31的底部开设有第四滑槽32,所述第三u型弯板4的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滑条42,两个所述第二滑条42和两个第三滑槽31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滑条42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三滑槽31内,所述第二滑条42的前端延伸至第三u型弯板4的前端面且端部外侧固设有第二限位块43,所述第二限位块43滑动设置在第四滑槽32内。
97.当主螺杆5转动时,带动钢丝网板41向后滑动时,第三u型弯板4外侧的第二滑条42沿着第三滑槽31滑动,第二滑条42外侧的第二限位块43沿着第四滑槽32滑动,第四滑槽32可以限制第二限位块43和第三u型弯板4的滑动范围,当第三u型弯板4滑动至最后端时,第三u型弯板4带动第二u型弯板3继续向后滑动,操作简单。
98.具体来说,所述第一u型弯板2的内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23,所述第一滑槽23的一端贯穿第一u型弯板2的后端面,所述第一滑槽2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4,所述第二u型弯板3的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条33,两个所述第一滑条33和两个第一滑槽2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滑条33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滑槽23内,所述第一滑条33的前端延伸至第二u型弯板3的前端面且端部外侧固设有第一限位块34,所述第一限位块34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24内。
99.当第三u型弯板4上的第二限位块43滑动至第四滑槽32的后端时,第三u型弯板4带动第二u型弯板3向后滑动,第二u型弯板3外侧的第一滑条33沿着第一滑槽23向后滑动,第一滑条33外侧的第一限位块34沿着第二滑槽24滑动,第二滑槽24可以限制第一限位块34和第二u型弯板3的滑动范围,当第一限位块34滑动至第二滑槽24的后端时,第二u型弯板3停止滑动,此时第一u型弯板2内的活动空间达到最大。
100.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10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