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跳板装置及客滚船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跳板装置及客滚船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跳板装置及客滚船。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客滚船应用越来越多,通常客滚船的中/下甲板设置车辆装载舱,用于装载车辆,在甲板上方设置客位,用于装载乘客,从而能更好的实现船舶的经济价值,避免空间的浪费。
3.无论乘客还是运载的车辆的通行,均需要借助连接码头与船体的通道进行通行,该通道称为跳板。当船舶运行时,跳板立放并收起,当到达码头时,跳板展开并与地面抵接以进行支撑,从而便于人/车辆在码头和船舶之间通行。
4.受到季节、时间、天气、码头单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潮水位置有所不同,而船舶停靠在码头后,船体与支撑地面的水平距离、高度均会有所不同,现有技术中,跳板一端与船体铰接,驱动装置能驱动跳板相对于船体转动,以使跳板的另一端(支撑端)与码头的地面抵接,从而进行支撑。且通过调节跳板相对于船体转动的角度,可以调节跳板的支撑端与船体的水平距离和高度,但是此距离和高度具有对应关系,当水平距离确定后高度自然确定,当高度确定后距离也自然确定,从而使跳板的调节灵活性差,使用范围局限性大。
5.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跳板装置及客滚船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跳板装置,能灵活调节伸出船体的水平距离及高度,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7.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客滚船,通过设置上述的跳板装置,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且操作方便。
8.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跳板装置,包括:
10.大臂,其一端被配置为与船体铰接;
11.小臂,其第一端与所述大臂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小臂的第二端被配置为与地面抵接;
12.支撑架,一端与所述大臂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延展至所述小臂上方;
13.若干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顶桩和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呈夹角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小臂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顶板,各个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所述顶桩高度及所述夹角不相同。
14.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跳板装置还包括固定座组件,所述固定座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小臂上,所述固定座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小臂的上表面平行设置的插槽,所述底板能插接于所述插槽内。
15.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座组件包括:
16.底座,与所述小臂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小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
17.两个盖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盖板遮挡至少部分所述凹槽的开口以和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插槽。
18.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跳板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底板、所述固定座组件以锁紧所述小臂和所述角度调节组件。
19.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顶桩固定连接。
20.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顶桩为管状件。
21.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跳板装置还包括翼板,所述翼板与所述小臂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翼板包括抵接平面,所述抵接平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地面抵接。
22.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不与所述大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所述顶板贴合抵接。
23.一种客滚船,包括船体和所述的跳板装置,所述大臂与所述船体铰接连接。
24.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客滚船还包括:
25.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船体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大臂相对于所述船体转动;
26.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船体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小臂相对于所述大臂转动。
27.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28.本发明的跳板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先通过调节大臂相对于船体的转动角度,来调节小臂的第二端(小臂用于与地面抵接的一端)与船体的水平距离、高度,接着通过调节小臂相对于大臂的转动角度能进一步调节小臂的第二端与船体的水平距离、高度,从而更为灵活地调整整个跳板装置的伸出船体的水平距离和高度,以满足在不同天气、码头单位、使用时间、季节等条件下的正常使用,提高跳板装置的适用范围;此外,通过更换不同的角度调节组件,使得支撑架能够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对小臂施加向下的压紧力,而在小臂两端的地面和大臂对小臂提供的向上的支撑力作用下,使小臂能被稳定的支撑在特定角度,进而保证整个跳板装置的结构稳定,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源保持对小臂的支撑,结构简单、成本低;而角度调节组件与小臂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使得整体跳板装置的使用过程操作简单。
29.本发明的客滚船,通过设置上述的跳板装置,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跳板装置在两个工作位置下的对比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跳板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2中的a处放大图;
33.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角度调节组件的俯视图。
34.图中:
35.100

船体;200

第一驱动组件;201

第一绞车;202

第一绳索;300

第二驱动组件;301

第二绞车;302

第二绳索;400

地面;
[0036]1‑
大臂;
[0037]2‑
小臂;
[0038]3‑
支撑架;31

抵接板;32

支撑本体;
[0039]4‑
角度调节组件;41

顶板;42

顶桩;43

底板;431

第三通孔;44

扶手;
[0040]5‑
固定座组件;51

底座;52

盖板;53

插槽;
[0041]6‑
紧固件;
[0042]7‑
翼板;
[0043]
81

第一滑轮;82

第二滑轮;83

第三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6]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7]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4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跳板装置及客滚船,其中,客滚船包括船体100和跳板装置,跳板装置用于连接码头的地面400与船体100,以供旅客、车辆或其他货物通过。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跳板装置包括大臂1、小臂2、支撑架3及若干角度调节组件4,大臂1的一端与船体100铰接,小臂2的第一端与大臂1的另一端铰接,小臂2的第二端用于与码头的地面400抵接,支撑架3的一端与大臂1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延展至小臂2上方,角度调节组件4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41、顶桩42和底板43,顶板41与底板43呈夹角设置,底板43与小臂2可拆卸连接,支撑架3的另一端抵接于顶板41,各个角度调节组件4的顶桩42高度及夹角不相同。
[0049]
本实施例的客滚船及跳板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先通过调节大臂1相对于船体100的转动角度,来调节小臂2的第二端(小臂2用于与地面400抵接的一端)与船体100的水平距离及高度,接着通过调节小臂2相对于大臂1的转动角度能进一步调节小臂2的第二端与船体100的水平距离和高度,从而更为灵活地调整整个跳板装置伸出船体100的水平距离
和高度,以满足在不同天气、码头单位、使用时间、季节等条件下的正常使用,提高跳板装置和客滚船的适用范围;此外,通过更换不同的角度调节组件4,使得支撑架3能够通过角度调节组件4对小臂2施加向下的压紧力,同时在小臂2两端的地面400和大臂1分别对小臂2提供的向上的支撑力作用下,保证小臂2能被稳定的支撑在特定角度,进而保证整个跳板装置的结构稳定,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源保持对小臂2的支撑,结构简单、成本低;而角度调节组件4与小臂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使得整体跳板装置的使用过程操作简单;此外,在将跳板装置收起至船体100时,大臂1和小臂2可进行折叠,从而使跳板装置收起状态的结构更为紧凑。
[0050]
优选地,如图1所示,客滚船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200,第一驱动组件200设置在船体100上,第一驱动组件200用于驱动大臂1相对于船体100转动,从而实现大臂1的自动收放。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200包括第一绞车201和第一绳索202,支撑架3上设置有第一滑轮81,第一绳索202的一端固定在船体100上,另一端绕设第一滑轮81后与第一绞车201连接,第一绞车201通过收放绳索可以使大臂1和支撑架3一起相对于船体100转动,且大臂1从收起向展开的运动过程借助于自身的重力,从而能减少能耗。
[0051]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客滚船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300,第二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小臂2相对于大臂1转动,从而实现小臂2的自动角度调整。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二绞车301和第二绳索302,支撑架3上设置有第二滑轮82,小臂2上设置有第三滑轮83,第二绳索302一端固定在支撑架3上,另一端依次绕设第三滑轮83、第二滑轮82后与第二绞车301连接,第二绞车301收卷第二绳索302可以驱动小臂2相对于大臂1转动。本实施例的跳板装置在调整大臂1相对于船体100的角度时,能同时调节小臂2相对于大臂1的角度,提高跳板装置的收起、展开速度。
[0052]
优选地,如图1所示,跳板装置还包括翼板7,翼板7与小臂2的第二端铰接,翼板7包括抵接平面,抵接平面被配置为与地面400抵接。通过将翼板7与小臂2铰接设置,使翼板7上的抵接平面的角度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抵接平面与地面400良好的接触,进而保证跳板装置与码头地面400支撑的稳定性。
[0053]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顶桩42为管状件,从而可以降低整个角度调节组件4的重量,从而便于进行搬运和更换。可选地,顶桩42可以为方管也可以为圆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0054]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角度调节组件4还包括扶手44,扶手44与顶桩42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握持扶手44处进行角度调节组件4的搬运,从而提高操作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组件4包括两个扶手44,两个扶手44设置在顶住相对设置的两侧,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三个或者更多的扶手44,在此不做限定。
[0055]
优选地,如图3所示,支撑架3包括支撑本体32和抵接板31,支撑本体32一端与大臂1连接,抵接板31设置在支撑本体32的另一端,抵接板31与顶板41贴合抵接。从而保证支撑架3对角度调节组件4支撑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抵接板31和顶板41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另一个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凸起能插接与定位凹槽内,从而保证支撑架3对小臂2支撑的稳定性和配合位置的准确性。
[0056]
为了实现角度调节组件4与小臂2的可拆卸连接,如图3所示,跳板装置还包括固定座组件5,固定座组件5固定设置在小臂2上,固定座组件5上设置有与小臂2的上表面平行设置的插槽53,底板43能插接于插槽53内,从而实现角度调节组件4与小臂2的连接,而将底板
43从插槽53内取出可以实现调节调节组件与小臂2的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选地,固定座组件5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小臂2连接,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座组件5也可以借助螺钉等固定在小臂2上,在此不做限定。
[0057]
具体地,如图4所示,固定座组件5包括底座51和两个盖板52,底座51与小臂2固定连接,底座51远离小臂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两个盖板52分别连接在底座51的两端,盖板52遮挡至少部分凹槽的开口以形成插槽53,从而对底板43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底座51与小臂2之间焊接连接,两个盖板52与底座51之间焊接连接。进一步的,底座5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有多个板件焊接而成,在此不做限定。
[0058]
优选地,如图3所示,跳板装置还包括紧固件6,紧固件6穿设底板43、固定座组件5以锁紧小臂2和角度调节组件4。本实施例中,盖板5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底座51上与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如图4所示,底板43上与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通孔431,小臂2上设置有第四通孔,紧固件6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依次穿设第一通孔、第三通孔431、第二通孔及第四通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角度调节组件4锁定在固定座组件5上,保证角度调节组件4的位置稳定性,进而保证整个跳板装置的支撑稳定性。
[0059]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