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日常生活中,有时衣物清洗后需要快速晾干,但自然晾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此时需要借助烘干装置对衣物进行烘干。对衣物的快速晾干需求在出差旅行时尤其明显,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外出携带的烘干装置。
3.目前已有的烘干装置大多体积和重量比较大,不方便收纳与外出携带,使用场合灵活性差。通过设计可折叠的烘干装置,可以减小烘干装置不使用时的体积。然而现有的烘干装置大多采用电加热搭配风机的形式,使热空气在限定空间内循环,从而起到烘干物品的效果。由于受到电加热装置和风机体积的限制,这种形式的烘干装置通过折叠可减小的体积有限,且电加热装置和风机的重量造成烘干装置整体重量较大,不方便携带。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通过折叠减小体积的烘干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7.一种烘干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壁,连接两个侧壁的连接件,以及向两个侧壁之间提供热量的辐射发热装置,所述连接件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连接件展开/折叠带动两个所述侧壁相互靠近/远离。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柔性材料制成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发生折叠,带动两个所述侧壁相互靠近。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壁的表面固定贴合至少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相邻的支撑板之间具有间隙;
10.所述支撑板绕所述间隙转动,与相邻的支撑板重叠,带动所述连接壁发生折叠,使两个所述侧壁相互靠近。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壁的表面固定设置至少一条竖梁,所述连接壁沿所述竖梁发生折叠;
12.优选地,所述竖梁的两侧分别设置与所述竖梁垂直的横梁,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连接壁的表面;
13.所述横梁的端部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竖梁上,与所述竖梁可转动连接;或者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所述竖梁之间存在一定间距。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可转动连接的折叠部,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折叠部的转轴,所述折叠部与所述侧壁可转动的连接;
15.所述折叠部绕所述转轴转动,与相邻的折叠部重叠,带动两个所述侧壁相互靠近。
16.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用于挂置待烘干物品的晾物杆,所述晾物杆与所述侧壁和/或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17.优选地,所述侧壁和/或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晾物杆两端设置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
18.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侧壁平行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一个或多个,将两个所述侧壁之间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的烘干空间。
19.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的两侧表面固定安装辐射发热板;或者,所述分隔板为辐射发热板。
2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上,所述侧壁和所述连接件共同围成中空腔体;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可打开/封闭所述中空腔体的顶盖。
21.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上设有贴合部,所述顶盖封闭所述中空腔体时,所述贴合部与所述侧壁的表面贴合设置;
22.所述贴合部上设置磁吸开关,所述侧壁的对应位置上设置磁性件,所述贴合部贴合于侧壁的表面时,所述磁吸开关在磁性件的作用下接通/断开;
23.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磁吸开关和所述辐射发热装置电连接。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发明通过设置具有可折叠结构的连接件连接两个侧壁,使两个侧壁可以相互靠近,从而在烘干装置不使用时减小其占用的空间,便于收纳与外出携带。
26.本发明通过设置晾物杆,可以将待烘干物品更合理的分布在烘干装置内,烘干效果更好,同时安装晾物杆后,晾物杆的两端可以对烘干装置起到支撑作用,使烘干装置展开后结构更加稳定。
27.本发明通过设置分隔板将烘干装置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若干烘干空间,不同烘干空间之间不存在气体流通,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物品放置在不同的烘干空间中,防止了不同类型物品烘干时发生交叉污染。
28.本发明在分隔板上设置辐射加热板,或采用辐射加热板作为分隔板,提高了烘干效率。
29.本发明通过设置顶盖将烘干装置内部的辐射发热装置与外部隔开,在顶盖上设置磁吸开关,控制系统分别与辐射发热装置和磁吸开关电连接,只有在顶盖封闭中空腔体时,辐射发热装置才通电进行发热,避免了用户与发热中的辐射发热装置接触发生烫伤或触电等危险。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31.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3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顶盖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3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顶盖关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3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侧壁;2、连接壁;200、支撑板;201、折叠部;202、第一转轴;3、辐射加热板;4、分隔板;5、顶盖;500、贴合部;6、晾物杆;7、电源开关;8、磁吸开关。
37.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1.实施例一
4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壁1,连接两个侧壁的连接件,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放置待烘干物品的空间。烘干装置还包括向两个侧壁1之间提供热量的辐射发热装置。烘干装置的连接件具有可折叠结构,所述连接件展开/折叠带动两个侧壁1相互靠近/远离。
4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可折叠结构的连接件连接两个侧壁1,使两个侧壁1可以相互靠近,从而在烘干装置不使用时减小其占用的空间,便于收纳与外出携带。
44.具体地,所述辐射发热装置包括安装在侧壁1内表面的辐射发热板3,辐射发热板3与侧壁1的内表面贴合设置。采用辐射发热板3作为烘干装置中的发热机构,并将其贴合于第一侧壁1内表面设置,利用辐射发热板3的轻薄的特点,有效减小了烘干装置整体的重量与体积。
4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柔性材料制成的连接壁2,连接壁2发生折叠,带动两个侧壁1相互靠近,进而烘干装置整体占用的空间减少。优选地,连接壁2包括两个,连接壁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侧壁1上,侧壁1和连接壁2共同围成中空腔体,作为放置待烘干物品的空间。
46.本实施例中,辐射发热板3贴合于侧壁1内表面设置,不占用两个侧壁1之间的空间。如此在连接壁2发生折叠时,两个侧壁1可以尽可能的靠近,使得烘干装置收纳时体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进而最大程度的减少其占用的空间。
47.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连接壁2的表面固定贴合至少两个支撑板200,相邻的两块支撑板200之间具有间隙。支撑板200绕所述间隙转动,与相邻的支撑板200重叠,带动连接壁2发生折叠,使两个侧壁1相互靠近。
48.上述方案中,通过支撑板200对连接壁2进行支撑,提高了连接壁2的稳定性,同时限定了连接壁2发生折叠时的折痕位置,用户对连接壁2进行折叠时更加方便。
49.本实施例中,用户折叠烘干装置时,向侧壁1之间翻折支撑板200,带动连接壁2发生折叠,进而带动两侧的侧壁1相互靠近。当相邻的支撑板200重叠在一起时,即完成了烘干装置的折叠收拢,从而减小了烘干装置占用的空间,便于收纳与携带。
50.使用烘干装置前,用户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两侧的侧壁1,带动连接壁2展开,然后可将需要烘干的物品放入烘干装置中,开启烘干装置进行烘干。
51.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中,连接壁2的表面固定设置至少一条竖梁,连接壁2沿所述竖梁发生折叠。竖梁的两侧分别设置与所述竖梁垂直的横梁,所述横梁固定在连接壁2的表面。横梁的端部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竖梁上,与所述竖梁可转动连接。或者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所述竖梁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可绕所述竖梁发生转动。
52.在上述方案中,位于竖梁两侧的横梁绕竖梁相向转动,带动连接壁2发生折叠,进而带动两个侧壁1相互靠近,实现了烘干装置的折叠收拢。竖梁和横梁的设置对连接壁2起到了支撑作用,保证了烘干装置结构的稳定。
53.本实施例中,用户折叠烘干装置时,向侧壁1之间推动竖梁,进而竖梁两侧的横梁绕竖梁相向转动,带动连接壁2发生折叠,两侧的侧壁1相互靠近,使烘干装置折叠收拢,从而减小了烘干装置占用的空间,便于收纳与携带。
54.使用烘干装置前,用户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两侧的侧壁1,带动连接壁2展开,然后可将需要烘干的物品放入烘干装置中,开启烘干装置进行烘干。
55.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案中,侧壁1和连接壁2由一块完整的柔性材料形成。两个辐射加热板3平行放置,柔性材料包裹在两个辐射加热板3外侧。与辐射加热板3贴合的部分在辐射加热板3的支撑作用下形成侧壁1,在两个辐射加热板3之间的部分形成连接壁2,将两个辐射加热板3连接起来。
56.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烘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用于支撑待烘干物品的晾物杆6,晾物杆6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晾物杆6与壳体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具体如下:
57.连接壁2的上部设有安装槽,晾物杆6的两端设置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需要使用晾物杆6时,用户将两端的安装部分别插入对应的安装槽中,即可实现晾物杆6的安装。晾物杆6安装于壳体内部后,两端分别与同侧的连接壁2固定,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限制连接壁2发生折叠,使烘干装置展开状态下的结构更加稳定。
58.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中,两个侧壁1之间还设有与侧壁1平行的分隔板4。分隔板4与连接壁2的内表面连接,将两个侧壁1之间的中空腔体分隔成独立的两个烘干空间。
59.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可打开/封闭所述中空腔体的顶盖5,顶盖5与后侧的侧壁1可转动连接。顶盖5关闭时,其下表面与侧壁1、连接壁2及分隔板4的上边沿贴合,使两个烘干空间相互独立,之间不会产生气体流通。
60.上述方案中,用户使用烘干装置时,将不同类型的物品分别放入不同的烘干空间中。烘干装置工作时,两个烘干空间内分别形成独立的空气循环,避免了不同类型的物品同
时烘干时发生交叉污染。
61.同时,顶盖5的设置将内部的辐射发热板3与外部隔开,避免了用户与发热中的辐射发热板3接触发生烫伤或触电等危险。
62.本实施例中的分隔板4还可以平行设置多个,使烘干装置内部具有更多独立的烘干空间,从而可以同时烘干更多类型的物品。
63.在上述方案中,连接壁2位于分隔板4与两侧的侧壁1之间的部分可以分别发生折叠,带动两个侧壁1向中间的分隔板4靠近,从而实现烘干装置的折叠收拢。
64.优选地,分隔板4的两侧表面固定安装辐射发热板3,或者直接将辐射发热板3作为分隔板4安装在两个侧壁1之间。如此分隔板4也具有发热功能,提高了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
65.当烘干装置内的分隔板4设置多个时,若各个分隔板4也具有发热功能,且各个分隔板4的发热效率相当,则可以使不同的烘干空间之间存在一定温度差,从而满足不同类型物品对烘干温度的需求。
66.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顶盖5上还设有贴合部500,当顶盖5封闭中空腔体时,贴合部500从顶盖5边沿竖直向下延伸,与前侧的侧壁1的外表面贴合。烘干装置的电源开关7设置在顶盖5的顶面。贴合部500上设置磁吸开关8,侧壁1上与磁吸开关8对应位置设置磁性件(图中未示出)。贴合部500与侧壁1的外表面贴合时,磁吸开关8在磁性件的作用下接通/断开。顶盖5打开时,磁性件不再作用于磁吸开关8,使得磁吸开关8断开/接通。
67.烘干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电源开关7、磁吸开关8和辐射发热板3电连接。
68.下面以顶盖5封闭中空腔体时,磁吸开关8在磁性件作用下接通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烘干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69.用户将烘干装置展开,根据需要安装晾物杆6,然后将待烘干物品分类放入不同的烘干区域。之后扣合顶盖5,通过电源开关7启动烘干装置。控制系统接收到电源开关7被触发的信号后,若判定磁吸开关8为接通状态,则控制辐射发热板3开始发热进行烘干。
70.在烘干装置工作的过程中,若控制系接收到磁吸开关8断开的信号,则判定顶盖5被打开,此时控制辐射发热板3暂停加热。
71.辐射发热板3暂停加热后,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磁吸开关8接通的信号,则判定顶盖5已被扣合,此时控制辐射发热板3继续发热。
72.上述方案中,当用户启动烘干装置时,控制系统通过获取磁吸开关8的状态,对顶盖的打开/封闭状态进行判断。只有在判定顶盖为封闭状态时,才控制辐射发热板3开始发热。在烘干装置工作过程中,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磁吸开关8的状态发生变化,说明磁吸开关8不再受磁性件的作用,也即顶盖5被打开,此时控制辐射发热板3暂停发热。
73.通过获取磁吸开关8的状态,对顶盖5的状态进行判断,确保辐射发热板3在顶盖5扣合后才开始发热,并且在顶盖5被打开时立即暂停发热,避免了用户与发热中的辐射发热板3接触发生烫伤或触电等危险。
74.在辐射发热板3暂停加热后,当磁吸开关8的状态再次发生变化,说明此时顶盖5已被关闭,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辐射发热板3继续发热,而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更加方便。
75.实施例二
7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可转动连接的折叠部201,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折叠部201的第一转轴202,折叠部201与侧壁1可转动的连接。折叠部201绕第一转轴202转动,与相邻的折叠部201重叠,带动两个侧壁1相互靠近,实现烘干装置的折叠收拢。
77.本实施例中,折叠部201与两侧的侧壁1通过设置在侧壁1侧边上的第二转轴(图中未示出)实现可转动连接。折叠部201为水平设置的杆状,将两侧的侧壁1和贴合于侧壁1内表面的辐射发热板3连接起来。
78.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侧壁1上。折叠部201设置为与侧壁1具有相同高度的折叠板,从而侧壁1和所述连接件共同围成中空腔体,作为放置待烘干物品的空间。
79.当烘干装置中设置分隔板4时,侧壁1与分隔板4之间至少设置两个折叠部201,折叠部201与分隔板4同样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
80.具体地,如图4所示,以烘干装置中设置一个分隔板4为例进行说明。烘干装置两侧的侧壁1与分隔板4之间分别设置两个折叠部201。侧壁1和分隔板4的侧边分别设置第二转轴,两个折叠部201相互远离的两侧分别安装于第二转轴上,与相邻的侧壁1或分隔板4可转动连接。两个折叠部201相邻的两边通过第一转轴202可转动连接。
81.收纳时,用户向侧壁1与分隔板4之间推动第一转轴202,使两个折叠部201绕第一转轴202相向转动,发生重叠,带动两侧的侧壁1向分隔板4靠近,使烘干装置折叠收拢,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收纳与携带。
82.使用前,用户向远离分隔板4方向拉动两侧的第一侧壁1,带动折叠部201绕第一转轴202转动,使相邻的两个折叠部201转动展开,从而在侧壁1与分隔板4之间形成容纳待烘干物品的烘干空间。用户可将需要烘干的物品放入烘干装置中,开启烘干装置,设置在侧壁1内表面上的辐射加热板3开始加热进行烘干。
83.本实施例中,通过若干可转动连接的折叠部201组成连接件,通过折叠部201的转动与相邻的折叠部201重叠,可实现烘干装置的折叠收拢,可以在烘干装置不需要使用时减少其占用空间,便于烘干装置的收纳和外出携带。
8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