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纺织压光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纺织压光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压光机,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纺织压光机,属于压光机领域。


背景技术:

2.纺织压光机是上光涂布机的配套设备,是用于提高织物光泽度的设备。涂布在织物表面的涂料层干燥后,再经压光机压光,可大大提高上光涂层的平滑度和光泽度。压光机是主要由织物输送机构、压光机构等部分组成,压光机对纺织品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纺织品整体的优劣。现有纺织压光机在压光时,一般使织物通过两根相互作用的辊之间,通过辊压实现压光,但是,这种一次性的辊压作用往往达不到预定的压光要求,压光加工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纺织压光机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具有多个压光单元的压光装置的纺织压光机方案,解决了现有同类产品压光加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纺织压光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端上设有待压光织物辊,待压光织物辊上设有待压光织物卷,工作台的另一端上设有压光织物辊,压光织物辊上设有压光织物卷,待压光织物辊与压光织物辊间的工作台上设有导向辊、加热辊、压光装置,压光装置包括多个压光单元,压光单元包括可调上压辊部件、固定下压辊,待压光织物辊上的待压光织物卷的待压光织物依次绕经导向辊、加热辊进入压光装置,进入压光装置的织物经上述多个压光单元压光处理形成压光织物,压光织物绕设在压光织物辊上形成压光织物卷。
5.进一步,本方案的待压光织物辊的上方设有待压光织物清理部件,待压光织物清理部件包括筒状外壳,筒状外壳的上端与工作台上方的设备梁架连接,筒状外壳的下端开口内设有清理刷柄,清理刷柄与筒状外壳形成滑动连接,伸出筒状外壳的下端开口的清理刷柄的一端端头上设有清理刷头,清理刷头的刷毛与待压光织物辊上的待压光织物卷的顶部出料侧形成接触滑动连接。
6.更进一步,本方案的清理刷柄的外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刷柄滑条,筒状外壳的内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刷柄滑槽,刷柄滑条与刷柄滑槽配合形成滑动导向连接。
7.进一步,本方案的加热辊包括加热辊筒,加热辊筒的两端开口处盖设有加热辊筒盖,加热辊筒盖的外侧的中央设有加热辊转轴,加热辊筒内设有多个红外加热棒,红外加热棒的端头通过螺栓与相对的加热辊筒盖的内侧连接。
8.进一步,本方案的可调上压辊部件包括上压辊,上压辊的一端的中轴甲的端头与立柱甲的下端连接,伸入工作台上方的设备梁架上的升降导筒甲的下端开口的立柱甲的上端通过回位弹簧甲与升降导筒甲内的底部连接,上压辊的另一端的中轴乙的端头与立柱乙的下端连接,伸入工作台上方的设备梁架上的升降导筒乙的下端开口的立柱乙的上端通过回位弹簧乙与升降导筒乙内的底部连接。
9.传动架的一端与中轴甲连接,传动架的另一端与中轴乙连接,传动架的中部设在上压辊的上方,传动架的中部的上方设有梁基板,梁基板的一端与升降导筒甲的外侧连接,梁基板的另一端与升降导筒乙的外侧连接,梁基板与调节螺栓形成轴向定位连接,向下穿过梁基板的调节螺栓与传动架的中部形成螺纹传动连接。
10.更进一步,本方案的立柱甲的外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条甲,升降导筒甲的内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甲,滑条甲与滑槽甲配合形成滑动导向连接,立柱乙的外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条乙,升降导筒乙的内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乙,滑条乙与滑槽乙配合形成滑动导向连接。
11.更进一步,本方案的上压辊、固定下压辊是空心筒状结构,上压辊、固定下压辊内沿轴向设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加强内筋板,加强内筋板上设有多个减重孔。
12.本实用新型纺织压光机采用具有多个压光单元的压光装置的纺织压光机方案,具有压光加工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13.图1是纺织压光机的示意图。
14.图2是待压光织物清理部件的内部示意图。
15.图3是加热辊的主视内部示意图。
16.图4是加热辊的左视示意图。
17.图5是可调上压辊部件的主视内部示意图。
18.图6是可调上压辊部件的左视内部示意图。
19.图7是加强内筋板的示意图。
20.其中,100是工作台,101是待压光织物辊,102是压光织物辊,103是导向辊,104是加热辊,105是压光装置,106是待压光织物清理部件,201是螺栓,210是加热辊筒,220是加热辊筒盖,221是加热辊转轴,230是红外加热棒,300是可调上压辊部件,310是上压辊,320是立柱甲,321是滑条甲,330是升降导筒甲,331是滑槽甲,340是回位弹簧甲,350是立柱乙,351是滑条乙,360是升降导筒乙,361是滑槽乙,370是回位弹簧乙,380是传动架,390是梁基板,391是调节螺栓,400是固定下压辊,510是筒状外壳,511是刷柄滑槽,520是清理刷柄,521是刷柄滑条,530是清理刷头,610是加强内筋板,611是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纺织压光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端上设有待压光织物辊,待压光织物辊上设有待压光织物卷,工作台的另一端上设有压光织物辊,压光织物辊上设有压光织物卷,待压光织物辊与压光织物辊间的工作台上设有导向辊、加热辊、压光装置,压光装置包括多个压光单元,压光单元包括可调上压辊部件、固定下压辊,待压光织物辊上的待压光织物卷的待压光织物依次绕经导向辊、加热辊进入压光装置,进入压光装置的织物经上述多个压光单元压光处理形成压光织物,压光织物绕设在压光织物辊上形成压光织物卷。上述方案采用具有多个压光单元的压光装置的纺织压光机方案,利用多个压光单元对织物进行压光处理,提高了压光处理的效果,具有压光加工效果好的特点。
22.为了满足压光处理前清理织物表面的要求,提高压光质量,如图1、2所示,本方案
的待压光织物辊的上方设有待压光织物清理部件,待压光织物清理部件包括筒状外壳,筒状外壳的上端与工作台上方的设备梁架连接,筒状外壳的下端开口内设有清理刷柄,清理刷柄与筒状外壳形成滑动连接,伸出筒状外壳的下端开口的清理刷柄的一端端头上设有清理刷头,清理刷头的刷毛与待压光织物辊上的待压光织物卷的顶部出料侧形成接触滑动连接。上述方案利用清理刷头自身的重量,随着待压光织物卷的厚度变化自动维持刷毛与织物卷的接触滑动连接关系。基于以上方案,为了保持清理刷柄滑动的稳定性,避免清理刷头晃动,影响清理质量,如图2所示,本方案的清理刷柄的外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刷柄滑条,筒状外壳的内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刷柄滑槽,刷柄滑条与刷柄滑槽配合形成滑动导向连接。
23.为了实现加热辊的功能,提高加热料率和效果,如图1、3、4所示,本方案的加热辊包括加热辊筒,加热辊筒的两端开口处盖设有加热辊筒盖,加热辊筒盖的外侧的中央设有加热辊转轴,加热辊筒内设有多个红外加热棒,红外加热棒的端头通过螺栓与相对的加热辊筒盖的内侧连接。红外加热棒采用远红外加热的原理,具有加热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
24.为了实现可调上压辊部件的功能,针对具有不同厚度和加工要求的织物满足压力可调的要求,同时便于操作,如图1、5、6所示,本方案的可调上压辊部件包括上压辊,上压辊的一端的中轴甲的端头与立柱甲的下端连接,伸入工作台上方的设备梁架上的升降导筒甲的下端开口的立柱甲的上端通过回位弹簧甲与升降导筒甲内的底部连接,上压辊的另一端的中轴乙的端头与立柱乙的下端连接,伸入工作台上方的设备梁架上的升降导筒乙的下端开口的立柱乙的上端通过回位弹簧乙与升降导筒乙内的底部连接。传动架的一端与中轴甲连接,传动架的另一端与中轴乙连接,传动架的中部设在上压辊的上方,传动架的中部的上方设有梁基板,梁基板的一端与升降导筒甲的外侧连接,梁基板的另一端与升降导筒乙的外侧连接,梁基板与调节螺栓形成轴向定位连接,向下穿过梁基板的调节螺栓与传动架的中部形成螺纹传动连接。操作时,只需要扭转调节螺栓即可实现升降上压辊的技术目的,从而调节压力。
25.基于以上方案,为了满足机构运行稳定的要求,避免压力不均,如图5所示,本方案的立柱甲的外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条甲,升降导筒甲的内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甲,滑条甲与滑槽甲配合形成滑动导向连接,立柱乙的外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条乙,升降导筒乙的内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乙,滑条乙与滑槽乙配合形成滑动导向连接。同时,为了减轻压辊的质量,利于驱动,保证压辊的结构性能,如图5、7所示,本方案的上压辊、固定下压辊是空心筒状结构,上压辊、固定下压辊内沿轴向设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加强内筋板,加强内筋板上设有多个减重孔。
26.本方案公开的机构、结构、零部件等,除特别说明外,均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通用、惯用的方案实现。本方案纺织压光机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内容,实施例中出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方案结合公知常识作出的简单替换方案也属于本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