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一种跑鞋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跑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跑鞋。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服饰搭配,以及服饰的舒适性。跑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跑鞋一般是跑步锻炼的选择,需要鞋具有良好的缓震性和支撑性来对人脚的脚踝进行保护,防止跑步锻炼途中人脚脚踝的扭伤和受冲击过大导致受伤。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跑鞋,往往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造成运动受伤的现象时常发生。
3.基于上述现状,亟待我们设计一种跑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跑鞋,能够提高鞋帮对脚踝的支撑性和缓震性。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跑鞋,包括:
7.鞋身,用于包裹人脚,所述鞋身包括鞋帮,所述鞋帮的内侧设置有支撑部,所述鞋帮的外侧设置有缓冲部,所述支撑部能够支撑所述人脚的脚踝,所述缓冲部能够吸收冲击力;
8.鞋底,所述鞋身固定于所述鞋底上,所述鞋底用于支撑所述鞋身。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部的材料为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鞋底内嵌装有传导件,所述传导件从所述鞋底的鞋跟部延伸至所述鞋底的鞋前部。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导件设置为碳纤维片。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鞋身还包括鞋面和弹性件,所述鞋面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鞋底。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设置为织带,所述织带来回穿设于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之间以将所述鞋面固定于所述鞋底上。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鞋底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能够增大所述鞋底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滑层在所述鞋底的鞋前部内侧沿靠近所述鞋身的方向上翻。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鞋身的前端设置有内靴,所述内靴固定于所述鞋底上,所述内靴设置为掌袜式结构,所述内靴能够包裹所述人脚的脚趾。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鞋底的鞋跟部延伸出所述鞋身的后端。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跑鞋,鞋身用于包裹人脚,鞋底用于支撑鞋
身,当鞋底的鞋跟部着地时,一方面,鞋帮的支撑部能够支撑脚踝,防止人脚的脚跟不稳、晃动或者是内外翻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鞋帮的缓冲部能够吸收鞋跟部落地时受到的冲击力,为脚踝提供缓震作用。
附图说明
19.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图1为跑鞋的俯视图;
21.图2为鞋底的剖视图;
22.图3为跑鞋的侧视图;
23.图4为跑鞋的仰视图。
24.图1至图4中:
25.1、鞋身;11、鞋帮;111、支撑部;112、缓冲部;12、鞋面;13、弹性件;14、内靴;
26.2、鞋底;21、中底;22、大底;
27.3、传导件;
28.4、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3.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跑鞋,包括鞋身1和鞋底2,鞋身1用于包裹人脚,鞋身1包括鞋帮11,鞋帮1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部111,鞋帮11的外侧设置有缓冲部112,支撑部111能够支撑人脚的脚踝,缓冲部112能够吸收冲击力;鞋身1固定于鞋底2上,鞋底2用于支撑鞋身1。当用户跑步,鞋底2的鞋跟部着地时,一方面,硬质的支撑部111直接接触脚踝以支撑脚踝,防止人脚的脚跟不稳、晃动或者内外翻情况的发生;一方面,外侧软质的缓冲
部112能够吸收鞋跟部落地时受到的冲击力,为脚踝提供了缓震作用,进而保障了用户的运动健康。
34.具体地,缓冲部112的材料为tpu。可以理解的是,tpu材料具有高耐磨性、硬度范围广、加工性能好、耐油、耐水、耐霉菌以及良好的再生利用性,能够提高跑鞋的综合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缓冲部112也可以由其他软质材料制成。
3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鞋底2包括中底21和大底22,中底21位于鞋身1与大底22之间,鞋身1、中底21和大底22依次连接,并且中底21的内侧高度大于外侧高度,能够防止人脚落地时过度内旋,起到了保护人脚的作用。
3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鞋底2内嵌装有传导件3,传导件3从鞋底2的鞋跟部延伸至鞋底2的鞋前部。鞋底2的中底21和大底22之间设置有传导件3,传导件3可以设置为碳纤维片或者其他弹性塑胶板,本实施例的传导件3为碳纤维片,碳纤维片从鞋跟部延伸至鞋前部。由于碳纤维片具有良好的韧性,在跑步过程中鞋底2落地时,碳纤维片能够将鞋跟部受到的地面冲击力沿靠近鞋前部的方向传递,减少了能量损失,保证了鞋底2在运动时的一致性,避免鞋弓部和人脚的脚弓过度拉伸以及大幅度扭转。
37.于本实施例中,鞋身1还包括鞋面12和弹性件13,鞋面12通过弹性件13连接在鞋底2。在鞋身1的两侧,弹性件13连接鞋面12于鞋底2上,在跑步过程中,人脚往左侧偏移,弹性件13能够将人脚往右侧拉拽;人脚往右侧偏移,弹性件13能够将人脚往左侧拉拽,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3能够减少人脚在鞋身1内的左右晃动。
38.具体地,弹性件13设置为织带,织带来回穿设于鞋面12与鞋底2之间以将鞋面12固定于鞋底2上。锯齿状的织带连接鞋面12与鞋底2,能够更加全面地覆盖鞋面12与鞋底2之间的间隙,提高了织带对人脚的动态支撑性,而且造型美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13也可以是橡皮绳,能够起到同样的动态支撑作用。
3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鞋底2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层4,防滑层4能够增大鞋底2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摔跤。
40.具体地,防滑层4在鞋底2的鞋前部内侧沿靠近鞋身1的方向上翻。在跑步过程中,人脚即将迈步脱离地面时,上翻的防滑层4能够增大鞋前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鞋前部与地面打滑从而造成用户摔倒。
41.于本实施例中,鞋身1的前端设置有内靴14,内靴14固定于鞋底2上,内靴14设置为掌袜式结构,内靴14能够包裹人脚的脚趾。在跑步过程中,前端的内靴14能够包裹人脚的脚趾和前脚掌,减少人脚在鞋身1内的前后窜动。
42.于本实施例中,鞋底2的鞋跟部延伸出鞋身1的后端。可以理解的是,在跑步过程中,人脚和鞋底2即将着地时,鞋底2延长的鞋跟部能够提前与地面接触,触发身体的反馈机制为着地做好准备,而且面积更大的鞋跟部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冲击力相同的情况下减小了鞋跟部受到的冲击强度,提高了稳定性。
43.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5.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