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


背景技术:

2.天气进入寒冷期时,由于羽绒服轻便,是最轻的天然保暖材料,且和棉花比较,保暖程度相同的羽绒比棉花要轻2/3,羽绒具有其他保暖材料所不具备的吸湿发散的良好性能,羽绒能不断吸收并排放人体释放出的汗水,使身体没有潮湿和闷热感,在棉花、羊毛、蚕丝和羽绒四大天然保暖材料中,羽绒的保暖性能是最佳的,所以人们常常使用羽绒服进行保暖,羽绒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充绒机进行充绒,但是,经过上述充绒机充填后的羽绒制品中,每个裁片中的羽绒容易集结在一处,从而使得羽绒制品厚薄不一,舒适度较差,从而需要对羽绒服进行拍绒处理,如申请号为cn201922059293.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羽绒服生产用拍绒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安装的第一电机上连接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轮上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上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机体上部连接的拍绒箱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一端连接的旋转块上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一端连接的连杆通过连接块与拍杆活动连接,所述拍杆一端活动连接的固定块与拍绒箱固定连接,这种拍绒装置虽然提高了拍绒的工作效率,但是在拍绒过程中,拍绒装置的可调节性差,无法适应不同厚度的羽绒服,降低了拍绒装置的实用性,并且硬性拍绒容易造成羽绒服损坏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成本,拍绒装置移动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拍绒过程中产生的漂浮物容易扩散到空气中从而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5.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输送带;
6.移动组件;
7.横梁;
8.螺纹套管;
9.螺杆;
10.升降电机;
11.拍绒组件;
12.其中,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底座中,所述横梁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螺纹套管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两端的下方,所述螺杆的上端与螺纹管套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下端连接,所述拍绒组件设置在横梁上。
13.所述拍绒组件还包括:
14.拍绒电机;
15.转盘;
16.连杆;
17.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中滑动设置在升降杆;
18.两个弹性组件;
19.拍绒板;
20.其中,所述拍绒电机固定设置在横梁上,所述转盘的中心点与拍绒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套管设置在横梁一侧竖直面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转盘的外缘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通过连接板与升降杆的下端连接,两个弹性组件对称设置在连接板的左右两端,所述拍绒板与弹性组件下端连接。
21.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
22.外管;
23.弹簧;
24.伸缩杆;
25.其中,所述外管的顶端与连接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上端活动设置在外管中,所述弹簧位于外管与伸缩杆之间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管和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下端位于外管的外部且与拍绒板连接。
26.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
27.若干移动轮;
28.若干升降缸;
29.支撑板;
30.其中,若干移动轮均匀分布在底座的下表面,若干升降缸均匀设置在底座中且升降缸的输出端竖直朝下,所述支撑板与升降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1.还包括:
32.防尘箱体;
33.吸风机;
34.吸尘管;
35.其中,所述防尘箱体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且将拍绒工作区域完全覆盖,所述防尘箱体的两侧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吸风机设置在底座的侧壁上,所述吸风机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连接有除尘袋,所述进风口与吸尘管连接,所述吸尘管分别设置在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上方。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拍绒装置能够拍绒组件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羽绒服,提高了拍绒装置的可调节性,从而提高了拍绒装置的实用性,并且在拍绒过程中通过弹性组件降低了羽绒服出现损坏的现象,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拍绒装置移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弹性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实施例1:
4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44.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输送带;
45.移动组件2;
46.横梁3;
47.螺纹套管4;
48.螺杆5;
49.升降电机6;
50.拍绒组件7;
51.其中,所述移动组件2设置在底座1的下表面,所述升降电机6设置在底座1中,所述横梁3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螺纹套管4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3两端的下方,所述螺杆5的上端与螺纹管套4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5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升降电机6的输出端与螺杆5下端连接,所述拍绒组件7设置在横梁3上。
52.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羽绒服放置在输送带上,羽绒服随着输送带向拍绒组件移动,拍绒组件对羽绒服进行拍绒加工,从而将羽绒拍匀,通过升降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得螺纹套管带动横梁进行升降,从而间接带动拍绒组件升降,适应不同厚度的羽绒服,提高了拍绒装置的可调节性,从而提高了拍绒装置的实用性,移动组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拍绒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53.实施例2:
54.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拍绒组件7还包括:
55.拍绒电机71;
56.转盘72;
57.连杆73;
58.固定套管74,所述固定套管74中滑动设置在升降杆75;
59.两个弹性组件76;
60.拍绒板77;
61.其中,所述拍绒电机71固定设置在横梁3上,所述转盘72的中心点与拍绒电机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套管74设置在横梁3一侧竖直面上,所述连杆73的一端与转盘72的外缘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杆75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76通过连接板78与升降杆75的下端连接,两个弹性组件76对称设置在连接板78的左右两端,所述拍绒板77与弹性组件76下端连接。
62.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羽绒服移动至拍绒组件处时,拍绒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与其偏心连接的连杆移动,连杆移动带动升降杆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从而使得拍绒板对羽绒服进行拍打,将羽绒服中的羽绒拍匀,弹性组件能够将硬性拍绒转变为弹性拍绒,从而减少了羽绒服出现损坏的现象,降低了生产成本。
63.实施例3:
64.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76还包括:
65.外管761;
66.弹簧762;
67.伸缩杆763;
68.其中,所述外管761的顶端与连接板78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763的上端活动设置在外管761中,所述弹簧762位于外管761与伸缩杆763之间且弹簧762的两端分别与外管761和伸缩杆763连接,所述伸缩杆763的下端位于外管761的外部且与拍绒板77连接。
69.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拍绒电机带动拍绒板拍向羽绒服时,伸缩杆受到冲击向外管中收缩从而将弹簧挤压,通过弹簧产生的弹性力使得拍绒板对羽绒服进行拍绒时不会产生硬性冲击,减少了羽绒服出现损坏的现象,减低了生产成本。
70.实施例4:
71.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2还包括:
72.若干移动轮21;
73.若干升降缸22;
74.支撑板23;
75.其中,若干移动轮21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下表面,若干升降缸22均匀设置在底座1中且升降缸22的输出端竖直朝下,所述支撑板23与升降缸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76.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若干升降缸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使得支撑板与地面接触并将底座抬起,底座抬起后若干移动轮与地面分离,从而将拍绒装置固定放置在地面,当需要移动拍绒装置时,只需通过升降缸将支撑板升起使得移动轮重新与地面接触,便可对拍绒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77.实施例5:
78.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还包括:
79.防尘箱体8;
80.吸风机9;
81.吸尘管10;
82.其中,所述防尘箱体8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且将拍绒工作区域完全覆盖,所述防
尘箱体8的两侧设置有进料口81和出料口82,所述吸风机9设置在底座1的侧壁上,所述吸风机9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连接有除尘袋91,所述进风口与吸尘管10连接,所述吸尘管10分别设置在进料口81和出料口82的上方。
83.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拍绒产生的漂浮物散布在防尘箱体中,吸风机产生吸力并传递至吸尘管,吸尘管能够将由防尘箱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处逸散出来的漂浮物吸收并集中到除尘袋中,从而减少漂浮物散布到工作环境中造成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现象。
84.实施例6:
85.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还包括:
86.刷毛辊11,所述刷毛辊11转动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且位于拍绒组件7的后侧。
87.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一种羽绒服加工用拍绒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刷毛辊能够将羽绒服表面附着的羽绒清除,方便工作人员对羽绒服的后续操作。
8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