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


背景技术:

2.鞋套制作工艺简单,需求量也很大,最大特点就是方便使用,而且应用范围广,鞋套省去了用户脱鞋的麻烦,而且能够使得环境不受污染,材质的不同,相应的功能也不同,可以防滑,防静电,防尘等等。
3.传统的鞋套密封性和贴合性较差,鞋子和鞋套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使得鞋子表面上的灰尘和细菌容易从鞋套中跑出,此外,鞋子和鞋套容易因间隙过大发生错位,从而造成鞋套的破裂,导致手术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包括鞋套本体,所述鞋套本体的内侧开设有鞋腔,所述鞋套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转动座的下侧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内侧安装有单向进气阀,所述排气孔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壳体。
7.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柱塞,所述柱塞和排气孔之间存在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壳体内侧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
8.优选的,所述转动座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左侧安装有挡环,所述挡环和转动轴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安装。
9.优选的,所述挡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挡环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绳子。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外端面,所述外端面的内侧设置有内端面。
11.优选的,所述转动座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鞋套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和排气孔通过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相互配合固定安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一、该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用户穿上鞋套本体后,通过旋转转动座,转动座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固定柱外侧固定连接的绳子进行收紧,又通过转动轴一端设置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壳体内侧设置的第一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使得旋转后的转动座得到固定,使得鞋腔处于密封状态,防止鞋内的灰尘和细菌跑出鞋套本体外。
14.二、该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通过将第一壳体旋转打开,使用气筒对排气孔进行抽气,又排气孔的内侧安装有单向进气阀,外在气体无法进入鞋腔内部,减小鞋腔内的气体,使得鞋套本体能够更好的与用户的鞋子进行贴合,解决了鞋子和鞋套本体之间因间隙过大发生错位,导致鞋套本体的破裂而污染手术室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的轴侧视图一;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的轴侧视图二;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的转动座的局部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的第一壳体的局部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的第二壳体的局部视图。
20.图中:1、鞋套本体;2、鞋腔;3、转动座;301、转动轴;302、挡环;303、第一外螺纹;304、固定柱;305、绳子;4、第一壳体;401、第二外螺纹;402、排气孔;403、单向进气阀;404、第二内螺纹;405、柱塞;5、第二壳体;501、外端面;502、内端面;503、第一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图5所示,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包括鞋套本体1,鞋套本体1的内侧开设有鞋腔2,鞋套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转动座3,转动座3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壳体5,转动座3的下侧设置有排气孔402,排气孔402的内侧安装有单向进气阀403,排气孔40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401,第二外螺纹40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壳体4。
23.第一壳体4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柱塞405,柱塞405和排气孔402之间存在过盈配合,第一壳体4内侧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404。
24.转动座3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01,转动轴301的左侧安装有挡环302,挡环302和转动轴301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安装。
25.挡环30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303,挡环302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柱304,固定柱3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绳子305,通过绳子305对鞋套本体1的束缚,使得鞋腔2处于密封状态,防止鞋内的灰尘和细菌跑出鞋套本体1外。
26.第二壳体5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螺纹503,第二壳体5的前侧设置有外端面501,外端面501的内侧设置有内端面502。
27.转动座3和第二壳体5通过第一外螺纹303和第一内螺纹503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鞋套本体1的一侧,第一壳体4和排气孔402通过第二内螺纹404和第二外螺纹401相互配合固定安装,排气孔402能够排出鞋套本体1内的空气,减小鞋子和鞋套本体1之间的间隙大小,使得鞋子和鞋套本体1更加贴合。
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在使用时,用户穿上鞋套本体1后,转动座3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01,转动轴301的左侧安装有挡环302,挡环30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303,挡环302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柱304,固定柱3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绳子305,通过旋转转动座3,转动座3带动转动轴301进行旋转,从而带动
固定柱304外侧固定连接的绳子305进行收紧,又通过转动轴301一端设置的第一外螺纹303和第二壳体5内侧设置的第一内螺纹503的相互配合,使得旋转后的转动座3得到固定,使得鞋腔2处于密封状态,防止鞋内的灰尘和细菌跑出鞋套本体1外,通过将第一壳体4旋转打开,第一壳体4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柱塞405,柱塞405和排气孔402之间存在过盈配合,第一壳体4内侧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404,转动座3和第二壳体5通过第一外螺纹303和第一内螺纹503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鞋套本体1的一侧,使用气筒对排气孔402进行抽气,又排气孔402的内侧安装有单向进气阀403,外在气体无法进入鞋腔2内部,减小鞋腔2内的气体,使得鞋套本体1能够更好的与用户的鞋子进行贴合,解决了鞋子和鞋套本体1之间因间隙过大发生错位,导致鞋套本体1的破裂而污染手术室环境的问题。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包括鞋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套本体(1)的内侧开设有鞋腔(2),所述鞋套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转动座(3),所述转动座(3)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壳体(5),所述转动座(3)的下侧设置有排气孔(402),所述排气孔(402)的内侧安装有单向进气阀(403),所述排气孔(40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401),所述第二外螺纹(40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壳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4)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柱塞(405),所述柱塞(405)和排气孔(402)之间存在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壳体(4)内侧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4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3)内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01),所述转动轴(301)的左侧安装有挡环(302),所述挡环(302)和转动轴(301)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30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303),所述挡环(302)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柱(304),所述固定柱(3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绳子(3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5)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螺纹(503),所述第二壳体(5)的前侧设置有外端面(501),所述外端面(501)的内侧设置有内端面(5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3)和第二壳体(5)通过第一外螺纹(303)和第一内螺纹(503)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鞋套本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4)和排气孔(402)通过第二内螺纹(404)和第二外螺纹(401)相互配合固定安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室防污染专用鞋套,包括鞋套本体,鞋套本体的内侧开设有鞋腔,鞋套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壳体,转动座的下侧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的内侧安装有单向进气阀,排气孔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外螺纹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壳体;通过旋转转动座,转动座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固定柱外侧固定连接的绳子进行收紧,使得鞋腔处于密封状态,防止鞋内的灰尘和细菌跑出鞋套本体外,通过将第一壳体旋转打开,使用气筒对排气孔进行抽气,减小鞋腔内的气体,使得鞋套本体能够更好的与用户的鞋子进行贴合,解决了鞋子和鞋套本体之间因间隙过大发生错位,导致鞋套本体易破裂的问题。导致鞋套本体易破裂的问题。导致鞋套本体易破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巧 余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