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品 专利正文
可折叠支撑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可折叠支撑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支撑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柔性显示屏具有折叠、大角度弯曲、卷曲等特殊产品形态,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折叠式显示屏,在显示屏展平状态下,可以使得显示面积较大;在显示屏折叠状态下,可以使得整个装置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从而得到广泛的关注。
3.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支撑件以及柔性屏,柔性屏固定在支撑件上,支撑件具有机械强度,可以对柔性屏起到支撑作用,以避免柔性屏被按压时凹陷,影响用户的触控体验。
4.然而,上述显示装置的柔性屏在反复弯折后,容易导致柔性屏展平后存在折痕,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支撑装置和显示装置,能够有效消除柔性屏上的折痕,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支撑装置,应用于柔性屏,可折叠支撑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用于与柔性屏贴合,可折叠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平面支撑部、至少一个弯折支撑部和驱动组件;弯折支撑部连接在相邻两个平面支撑部之间,弯折支撑部包括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分别与相邻两个平面支撑部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
8.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一弯折支撑件连接,第二驱动件与第二弯折支撑件连接;
9.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弯折支撑件的靠近第二弯折支撑件的端部朝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弯折支撑件的靠近第一弯折支撑件的端部朝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弯折支撑件靠近第一表面一侧的面和第二弯折支撑件靠近第一表面一侧的面共同形成弯折面,弯折面朝向第一表面的方向弯折,弯折面的弯折方向与柔性屏的折痕的弯折方向相反,弯折面用于与位于弯折区内的柔性屏抵接,形成可折叠支撑装置的展平调整状态。
10.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支撑装置,应用于柔性屏,可折叠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支撑部和至少两个平面支撑部,弯折支撑部连接在相邻两个平面支撑部之间,以对柔性屏形成支撑。弯折支撑部包括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分别与相邻两个平面支撑部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通过在可折叠支撑装置中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弯折支撑部运动,弯折支撑部的弯折面对柔性屏的弯折区进行支撑,弯折面的弯折方向与柔性屏的折痕的弯折方向相反,从而对折痕进行校正,缓解柔
性屏上的折痕,以提升该柔性屏,以及具有柔性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和用户视觉体验。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包括驱动部和从动部,从动部与安装部转动连接,驱动部和从动部相互联动;
12.第一弯折支撑件的靠近第二弯折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一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第二弯折支撑件的靠近第一弯折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
13.第一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与第一驱动件的从动部活动连接,第一驱动件的驱动部用于带动第一驱动件的从动部朝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朝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移动;
14.第二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与第二驱动件的从动部活动连接,第二驱动件的驱动部用于带动第二驱动件的从动部朝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朝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移动。
15.这样,第一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和第二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均朝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运动,从而形成弯折面,弯折面的弯折方向与柔性屏的折痕的弯折方向相反,从而对折痕进行校正,缓解柔性屏上的折痕,以提升该柔性屏,以及具有柔性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和用户视觉体验。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部靠近第一表面的一侧具有驱动面,从动部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端与驱动面抵接;
17.优选地,驱动面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沿第一弯折支撑件至第二弯折支撑件的方向延伸,从动部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端与限位槽的内壁面抵接。
18.这样,驱动部可以通过驱动面带动从动部运动,且驱动面对从动部形成了支撑。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面为第一倾斜面;从动部靠近驱动部一侧的面为与驱动面相适配的第二倾斜面;
20.第一驱动件的驱动面的靠近第二弯折支撑件的端部,相比于第一驱动件的驱动面的远离第二弯折支撑件的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一表面;
21.第二驱动件的驱动面的靠近第一弯折支撑件的端部,相比于第二驱动件的驱动面的远离第一弯折支撑件的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一表面;
22.第一驱动件的驱动部和第二驱动件的驱动部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上往复移动;
23.其中,第一驱动件的驱动部和第二驱动件的驱动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形成可折叠支撑装置的展平调整状态;
24.第一驱动件的驱动部和第二驱动件的驱动部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形成可折叠支撑装置的展平状态;
25.两个平面支撑部均朝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移动,以使两个平面支撑部折叠,形成可折叠支撑装置的折叠状态;
26.优选的,驱动面为倾斜设置的平面;
27.或,驱动面为倾斜设置的弧面,驱动面朝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弯曲。
28.这样,可以实现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展平状态和展平调整状态之间的切换。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件的从动部与第一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之间,以及第二驱动件的从动部与第二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之间均通过滑动组件连接;
30.滑动组件包括滑槽和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中;
31.滑槽设置在第一驱动件的从动部与第一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中的一者上,以及设置在第二驱动件的从动部与第二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中的一者上;
32.滑块设置在第一驱动件的从动部与第一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中的另一者上,以及设置在第二驱动件的从动部与第二弯折支撑件的活动端中的另一者上;
33.优选的,滑槽为弧形槽,滑槽朝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弯曲。
34.这样,通过滑动组件实现显示装置的展开和折叠操作,其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方便。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弯折支撑件远离第一表面一侧的至少部分面为倾斜面;
36.和/或,第二弯折支撑件远离第一表面一侧的至少部分面为倾斜面。
37.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在折叠过程中对显示装置中的其余结构造成干扰,且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的强度较高,对柔性屏的支撑较好。
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可折叠支撑装置处于展平调整状态时,第一弯折支撑件靠近第一表面一侧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弯折支撑件靠近第一表面一侧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不大于5度;
39.优选的,第一弯折支撑件靠近第一表面一侧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弯折支撑件靠近第一表面一侧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40.这样,当上述两个夹角不大于5度时,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对柔性屏的影响较小。
4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件的从动部与和第二驱动件的从动部之间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
42.至少两个平面支撑部为第一平面支撑件和第二平面支撑件,第一平面支撑件和第二平面支撑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43.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在第一平面支撑件的靠近第二平面支撑件的一侧,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二平面支撑件的靠近第一平面支撑件的一侧;
44.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二转动件连接;
45.优选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结构相同;
46.优选的,在沿可折叠支撑装置的第二延伸方向上,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点,和第一驱动件的从动部与和第二驱动件的从动部的连接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其中,第二延伸方向和第一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均与第一表面平行。
47.这样,通过设置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使得柔性屏受到的平面支撑部和弯折支撑部的作用力较为均衡,保证对柔性屏的稳定支撑效果。
4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表面上具有柔性屏放置区,柔性屏放置区用于与柔性屏对应,至少部分平面支撑部和至少部分弯折支撑部位于柔性屏放置区内;
49.柔性屏放置区与驱动组件之间具有间距。
50.这样,可以避免驱动组件在运动过程中对柔性屏产生干扰。
51.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柔性屏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可折叠支撑装置,柔性屏和可折叠支撑装置均位于壳体中,且可折叠支撑装置位于柔性屏的背光侧。
52.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可折叠支撑装置,可折叠支撑装置应用于柔性屏,可折叠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支撑部和至少两个平面支撑部,弯折支撑部连接在相邻两个平面支撑部之间,以对柔性屏形成支撑。弯折支撑部包括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分别与相邻两个平面支撑部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通过在可折叠支撑装置中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弯折支撑部运动,弯折支撑部的弯折面对柔性屏的弯折区进行支撑,弯折面的弯折方向与柔性屏的折痕的弯折方向相反,从而对折痕进行校正,缓解柔性屏上的折痕,以提升该柔性屏,以及具有柔性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和用户视觉体验。
53.本发明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5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支撑装置处于展平状态的俯视图;
5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支撑装置处于展平状态的正视图;
5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支撑装置处于折叠状态的正视图;
5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处于折叠状态的正视图;
5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处于展平状态的正视图;
6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弯折支撑件处于展平调整状态的简要的结构示意图;
6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支撑装置处于展平调整状态的正视图;
6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弯折面的结构示意图;
63.图9为图7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64.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部的俯视图。
65.附图标记说明:
66.100-可折叠支撑装置;100a-第一表面;
67.100b-第二表面;11-第一平面支撑件;
68.12-第二平面支撑件;21-第一弯折支撑件;
69.211-第一活动端;212-第一连接端;
70.22-第二弯折支撑件;221-第二活动端;
71.222-第二连接端;23-弯折面;
72.21a-第一转动连接部;22a-第二转动连接部;
73.30-第一驱动件;301-限位槽;
74.31-第一驱动部;32-第一从动部;
75.32a-第三转动连接部;33-第一驱动面;
76.40-第二驱动件;41-第二驱动部;
77.42-第二从动部;42a-第四转动连接部;
78.51-第一滑动组件;511-第一滑槽;
79.512-第一滑块;60-第一转动件;
80.71-第一连接件;72-第二连接件;
81.73-第二转动件;80-柔性屏;
82.81-第一平面区;82-第二平面区;
83.83-弯折区;841-中间折痕;
84.842-过渡折痕;9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85.相关技术中,柔性屏为了满足可折叠应用,其内部的各个功能膜层,可使用柔性材料制成,以降低柔性屏的刚度,提高其柔性,以便于折叠。柔性屏的背光侧可以设置支撑件,支撑件具有机械强度,可对柔性屏形成支撑。另外,支撑件在外力作用下,可带动柔性屏转动,从而实现柔性屏的折叠和展平功能。
86.然而,柔性屏在折叠状态时,其弯折部分受应力作用发生变形,且柔性屏中各个功能膜层的形变恢复能力有限,使得柔性屏在展平状态时,柔性屏弯折部分出现折痕,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降低用户视觉体验。
87.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支撑装置和显示装置,可折叠支撑装置应用于柔性屏,可折叠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支撑部和至少两个平面支撑部,弯折支撑部连接在相邻两个平面支撑部之间,以对柔性屏形成支撑。弯折支撑部包括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第一弯折支撑件和第二弯折支撑件分别与相邻两个平面支撑部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通过在可折叠支撑装置中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弯折支撑部运动,弯折支撑部的弯折面对柔性屏的弯折区进行支撑,且弯折面的弯折方向与柔性屏的折痕的弯折方向相反,从而对折痕进行校正,缓解柔性屏上的折痕,以提升该柔性屏,以及具有柔性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和用户视觉体验。
8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8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是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超级个人计算机、导航仪等具有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移动或固定终端。
90.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壳体90、可折叠支撑装置100和柔性屏80,柔性屏80固定在可折叠支撑装置100上,可折叠支撑装置100位于柔性屏80的背光侧。可折叠支撑装置100可以带动柔性屏80折叠,且对柔性屏80形成支撑。柔性屏80和可折叠支撑装置100均位于壳体90。
91.柔性屏80包括弯折区83和两个平面区,两个平面区分别为第一平面区81和第二平
面区82,第一平面区81和第二平面区82通过弯折区83连接。其中,柔性屏80的第一平面区81和第二平面区82可以为平面,柔性屏80的弯折区83可以被弯折。
92.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柔性屏80的位置状态可以包括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柔性屏80的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也是显示装置和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
93.如图2所示,展平状态是指柔性屏80的各个部分大致处于同一平面的状态。此时,第一平面区81、第二平面区82和弯折区83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平面区81、第二平面区82之间的夹角为大致呈180度。在展平状态下,柔性屏80的显示面积较大,以保证较好用户体验。
94.如图3和图4所示,折叠状态是指柔性屏80的弯折区83被弯折,弯折区83分别与第一平面区81、第二平面区82连接的两端被折叠,且在柔性屏80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叠。此时,第一平面区81、第二平面区82之间在柔性屏80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叠,第一平面区81、第二平面区82之间的夹角大致为0度。在折叠状态下,柔性屏80,以及具有该柔性屏80的显示装置的体积较小,方便显示装置的收纳和携带。
95.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在使用显示装置时,柔性屏80可以是处于折叠状态、展平状态以及两者之间的任意状态,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96.可折叠支撑装置100与柔性屏80连接后,用户向可折叠支撑装置100施力,以实现可折叠支撑装置100带动柔性屏80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97.如图2所示,可折叠支撑装置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00a和第二表面100b,第一表面100a用于与柔性屏80贴合,以对柔性屏80产生支撑。第二表面100b为背离第一表面100a的另一面。
98.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可以为内折叠显示装置,即,当柔性屏80处于折叠状态时,被折叠的柔性屏80位于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内侧,可折叠支撑装置100可以保护柔性屏80。此时,第一平面区81、第二平面区82相对设置。
99.如图4所示,当柔性屏80处折叠状态时,柔性屏80的弯折区83被弯折会产生形变。柔性屏80产生形变的部分集中在弯折区83的中间区c(图4中虚线框c中的部分),以及弯折区83与平面区之间的过渡区d(图4中虚线框d中的部分)。
100.柔性屏80在使用中被反复折叠和展平,而柔性屏80中的各个功能膜层的形变恢复能力有限,从而导致柔性屏80在展平状态下,柔性屏80上的形变未能恢复而产生折痕,将会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降低用户视觉体验。
101.如图4和图5所示,柔性屏80产生的折痕包括位于中间区c的中间折痕841,以及位于过渡区d的过渡折痕842,各个折痕的弯折方向与柔性屏80折叠状态时的弯折方向一致。中间折痕841朝向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方向弯折,过渡折痕842朝背离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方向弯折。
102.柔性屏80在折叠时,中间区c的柔性屏较过渡区d的柔性屏的弯折角度和弯折范围大,因此,中间折痕841与过渡折痕842相比,其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影响更大。本技术实施例主要针对中间折痕841进行校正,并且对过渡折痕842也具有一定的校正效果。
10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针对一个弯折区和两个平面区的柔性屏进行了说明。在一些示例中,柔性屏可以包括更多的平面区和弯折区,相邻的两个平面区通过一个
弯折区连接。只要在柔性屏中存在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内折叠导致的中间折痕841,均可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撑装置100来对该中间折痕841进行校正。
104.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位置状态还可以包括展平调整状态。如图6和图7所示,展平调整状态是指,在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展平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可折叠支撑装置100带动柔性屏80的弯折区83向背离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方向运动,使得柔性屏80的弯折区83朝背离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方向弯折,其与中间折痕841的弯折方向相反,从而对中间折痕841进行校正,改善柔性屏80的平整度,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和用户的视觉体验。
10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支撑装置100进行详细的说明。
106.需要说明的是,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第一延伸方向即图1中的x方向,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第二延伸方向即图1中的y方向;其中,第一延伸方向x和第二延伸方向y可以垂直,且均与第一表面100a平行。
107.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安装部,安装部可以是一个安装结构,例如安装板、安装框或安装槽等,本实施例对该安装结构的具体类型并不加以限制。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部分部件可以装配在该安装结构上。装配可折叠支撑装置100时,可以将该安装结构与柔性屏80或壳体90进行装配。此外,安装部还可以是柔性屏80或壳体90的至少部分,这样,可以将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部分部件直接装配在柔性屏80或壳体90上。本技术实施例对安装部的具体设置方式不作限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
108.本实施例以安装部为壳体90为例进行说明。
109.可折叠支撑装置100包括两个平面支撑部和弯折支撑部,两个平面支撑部与两个平面区一一对应。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时,两个平面支撑部沿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第一延伸方向x间隔排布,平面支撑部用于支撑平面区,且带动平面区转动以实现折叠。弯折支撑部用于支撑弯折区83。
110.可以理解的是,平面支撑部和平面区一一对应设置,弯折支撑部与弯折区83一一对应设置,若平面区和弯折区83数量更多时,平面支撑部和弯折支撑部数量也相应增多。
111.其中,平面支撑部可以安装在壳体90上,以对平面支撑部进行固定。这样,用户通过操作壳体90,以带动平面支撑部转动。
112.弯折支撑部连接在两个平面支撑部之间,即弯折支撑部位于两个平面支撑部之间,且弯折支撑部分别与平面支撑部连接。具体的,如图2所示,弯折支撑部包括第一弯折支撑件21和第二弯折支撑件22,两个平面支撑部包括第一平面支撑件11和第二平面支撑件12。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时,第一弯折支撑件21和第二弯折支撑件22沿第一延伸方向x排布,且第一弯折支撑件21和第一平面支撑件11转动连接,第二弯折支撑件22和第二平面支撑件12转动连接。
113.如此,如图3和图4所示,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时,第一弯折支撑件21和第一平面支撑件11之间的夹角角度,第二弯折支撑件22和第二平面支撑件12之间的夹角角度,可与过渡区d的柔性屏80弯折角度相等,减小对过渡区d的柔性屏80产生的应力。
114.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可折叠支撑装置100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弯折支撑部朝向远离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方向运动,弯折支撑部带动柔性屏80的弯折区83朝向远离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方向运动,以校正折痕,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115.其中,驱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驱动件30和第二驱动件40,第一驱动件30与第一弯折支撑件21连接,第二驱动件40与第二弯折支撑件22连接。
116.如此,第一驱动件30驱动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靠近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端部朝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驱动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靠近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端部朝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弯折支撑件21靠近第一表面100a一侧的面和第二弯折支撑件22靠近第一表面100a一侧的面共同形成弯折面23(图8中),弯折面23用于与位于弯折区83内的柔性屏80抵接,以使弯折区83内的柔性屏80呈现与弯折面23相同的弯折状态。此时,形成了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展平调整状态,弯折面23朝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弯折,即弯折面23朝向柔性屏80的方向弯折,以使柔性屏80的弯折区83朝向背离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方向弯折,该弯折方向与中间折痕841的弯折方向相反,以对中间折痕841进行校正,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117.其中,如图8所示,弯折面23由第一弯折支撑件21和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朝向柔性屏80一侧的面共同形成。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朝向柔性屏80一侧的面和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朝向柔性屏80一侧的面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弯折面23,或者,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朝向柔性屏80一侧的面和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朝向柔性屏80一侧的面之间可以具有间距,从而形成断开的弯折面23。
11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30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当第一驱动件30的数量为1个时,第一驱动件30可以位于第一弯折支撑件21沿第二延伸方向y的一端。当第一驱动件30的数量为2个时(图1中),第一驱动件30可以分别位于第一弯折支撑件21沿第二延伸方向y的两端。如此,第一驱动件30位于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端部,可以减小第一驱动件30对其他结构的布局影响。
119.第二驱动件40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其设置方式可以与第一驱动件30相同,原理与第一驱动件30类似,不再赘述。
120.第一驱动件30和第二驱动件40的结构可以相同,或者,第一驱动件30和第二驱动件40的结构也可以不相同。在第一驱动件30和第二驱动件40的结构相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件30和第二驱动件40均包括驱动部和从动部,从动部与安装部转动连接,安装部对从动部具有定位和支撑作用。
121.其中,驱动部和从动部相互联动,驱动部带动从动部运动,以使从动部带动弯折支撑部运动。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件30的驱动部为第一驱动部31,第一驱动件30的从动部为第一从动部32,第二驱动件40的驱动部为第二驱动部41,第二驱动件40的从动部为第二从动部42。
122.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靠近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一端为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第一活动端211;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远离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另一端为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第一连接端212,第一连接端212即与第一平面支撑件11转动连接的一端。当第一弯折支撑件21绕第一连接端212转动时,第一活动端211可以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往复运动,以带动柔性屏80运动。
123.第一活动端211与第一从动部32活动连接,第一驱动部31用于带动第一从动部32朝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活动端211朝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移动。
124.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靠近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一端为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第二
活动端221,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远离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另一端为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第二连接端222,第二连接端222即与第二平面支撑件12转动连接的一端。当第二弯折支撑件22绕第二连接端222转动时,第二活动端221可以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往复运动,以带动柔性屏80运动。
125.第二活动端221与第二从动部42活动连接,第二驱动部41用于带动第二从动部42朝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活动端221朝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移动。
126.如图6和图7所示,可折叠支撑装置100在展平调整状态时,第一活动端211和第二活动端221均朝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移动。第一活动端211与第二活动端221带动弯折区83的柔性屏80朝背离可折叠支撑装置100方向运动,以对中间折痕841进行校正,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127.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活动端211和第二活动端221均朝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接端212和第二连接端222将会朝靠近第二表面100b的方向运动,从而对过渡折痕842起到校正作用,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128.如图6所示,第一弯折支撑件21靠近第一表面100a一侧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θ的角度可以小于等于5度。当θ的角度大于5度时,第一弯折支撑件21对柔性屏80产生的作用力过大,可能导致柔性屏80与可折叠支撑装置100之间连接部分脱离。其中,与柔性屏80处于展平状态时所在的平面平行的面为水平面。其中,夹角θ的角度可为小于等于4度。例如,夹角θ的角度可为1度、2度、3度、4度或5度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129.第二弯折支撑件22靠近第一表面100a一侧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小于等于5度。其原理与上述夹角θ类似,不再赘述。
130.一些示例中,第一弯折支撑件21靠近第一表面100a一侧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弯折支撑件22靠近第一表面100a一侧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如此,柔性屏80受到第一弯折支撑件21和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作用力较为一致。
131.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驱动件中,驱动部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一侧具有驱动面,从动部远离第一表面100a的一端与驱动面抵接。如此,驱动部可以通过驱动面带动从动部运动,且驱动面对从动部形成了支撑。
132.一些示例中,驱动面上设置有限位槽301,如图10所示,可以在第一驱动部31的驱动面上设置限位槽301,也可以在第二驱动部41的驱动面上设置限位槽301。这样,从动部远离第一表面100a的一端与限位槽301的内壁面抵接,限位槽301可以限制从动部沿第二延伸方向y的运动。限位槽301沿第一弯折支撑件21至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方向延伸,如此,从动部可以通过限位槽301沿第一延伸方向x往复运动。
133.如图8和图9所示,以第一驱动件30为例,第一驱动部31的驱动面为第一驱动面33,第一驱动面33为倾斜面,第一从动部32靠近第一驱动部31一侧的面为与第一驱动面33相适配的倾斜面,第一驱动面33的靠近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端部,相比于第一驱动面33的远离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端部,更靠近第一表面100a。
134.如此,在需要对柔性屏80进行折痕校正时,第一驱动部31朝背离第二驱动部41运动,第一从动部32受到第一驱动部31朝向第一表面100a的作用力,使得第一从动部32朝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运动,第一从动部32带动第一弯折支撑件21运动,以使柔性屏80的弯折区83朝向背离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方向运动,对中间折痕841进行校正。
135.第一从动部32的远离第二从动部42的一端与安装部转动连接,以使第一从动部32的靠近第二从动部42的一端在第一驱动部31的作用下,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第一活动端211运动,以带动柔性屏80运动。
136.第二驱动件40的驱动面的靠近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端部,相比于第二驱动件40的驱动面的远离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端部,更靠近第一表面100a。其原理与第一驱动件30的类似,不再赘述。如此,第一驱动部31和第二驱动部41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形成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展平调整状态,从而对柔性屏80的折痕进行校正。
137.在对柔性屏80折痕校正结束之后,第一驱动部31朝向第二驱动部41运动,第一弯折支撑件21受到柔性屏80下压的作用力,使得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第一活动端211向第二表面100b的方向运动,带动第一从动部32靠近第二从动部42的一端向第二表面100b运动,以使部分柔性屏80回到展平状态。
138.第二驱动部41的原理与第一驱动部31的原理类似,不再赘述。如此,第一驱动部31和第二驱动部41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形成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展平状态。
139.当需要对柔性屏80进行折叠时,两个平面支撑部均朝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移动,以使两个平面支撑部折叠,形成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折叠状态。
140.一些示例中,驱动面为倾斜设置的平面;或者,驱动面为倾斜设置的弧面,驱动面朝远离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弯曲。如此,可以根据需求对驱动面进行选择。
141.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0的第一从动部32与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第一活动端211之间,通过滑动组件连接。第一从动部32和第一弯折支撑件21之间通过滑动组件相互滑动。
142.如图9所示,第一从动部32和第一弯折支撑件21之间的滑动组件为第一滑动组件51。具体的,第一滑动组件51包括第一滑槽511和第一滑块512,第一滑块512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511中。如此,第一滑块512可以沿第一滑槽51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滑动。
143.一些示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滑槽511设置在第一从动部32上,第一滑块512设置在第一活动端211上。如此,第一滑块512沿第一滑槽51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滑动时,带动第一活动端211沿第一滑槽51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滑动。第一滑槽511的长度的延伸方向为第一延伸方向x。
144.当显示装置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滑块512位于第一滑槽511靠近第二活动端221的一端。将显示装置进行折叠时,第一滑块512带动第一活动端211沿第一滑槽511滑动,第一滑块512向远离第二活动端221的方向滑动。当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滑块512运动至第一滑槽511远离第二活动端221的一端。
145.示例性的,第一滑槽511为弧形槽,第一滑槽511朝远离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弯曲。显示装置展开或折叠过程中,第一活动端211运动轨迹与弧形槽的形状类似,第一滑块512与第一滑槽511之间的滑动较为顺畅。
146.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滑槽511设置在第一活动端211上,第一滑块512设置在第一从动部32上。其原理与第一滑槽511设置在第一从动部32上,第一滑块512设置在第一活动端211上原理类似,不再赘述。
147.另外,第二驱动件40的从动部与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活动端之间通过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第二滑槽设置在第二从动部42与第二活
动端221中的一者上;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从动部42与第二活动端221中的另一者上。其原理与第一滑动组件51类似,不再赘述。
148.示例性的,第二滑槽为弧形槽,第二滑槽朝远离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弯曲。其原理与第一滑槽511类似,不再赘述。
149.如图3所示,当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活动端211位于第一从动部32远离第二从动部42的一端,第二活动端221位于第二从动部42远离第一从动部32的一端。第一弯折支撑件21与第二弯折支撑件22之间形成了类水滴型,使得弯折区83的柔性屏80形成了水滴型。如此,第一平面区81与第二平面区82之间贴合较为紧密,可以避免外部的灰尘等异物进入到第一平面区81和第二平面区82之间,对第一平面区81和第二平面区82的柔性屏80造成磨损。
150.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弯折支撑件21远离第一表面100a一侧的至少部分面为倾斜面。例如,第一弯折支撑件21靠近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一端,相比于第一弯折支撑件21远离第二弯折支撑件22的一端,朝靠近第一表面100a的方向倾斜。即将靠近第一活动端211的部分设置得较薄。如此,在显示装置折叠过程中,可以避免由于第一活动端211过厚,而在其运动过程中对显示装置中的其余结构造成干扰。另外,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其余部分可以设置得较厚,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强度较高,对柔性屏80的支撑效果较好。
151.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弯折支撑件21远离第一表面100a一侧的面整体为倾斜面。可以进一步避免第一弯折支撑件21在折叠过程中对显示装置中的其余结构造成干扰。
152.第二弯折支撑件22远离第一表面100a一侧的至少部分面为倾斜面。其原理与第一弯折支撑件21类似,不再赘述。
153.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8所示,第一从动部32与和第二从动部42之间通过第一转动件60连接。例如,第一转动件60可以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对。第一从动部32和第二从动部42可以通过第一转动件60同步运动。如此,第一从动部32和第二从动部42带动第一弯折支撑件21和第二弯折支撑件22同步运动,两个弯折支撑件对柔性屏80的作用力较为均衡。
154.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如图1和图9所示,第一平面支撑件11和第二平面支撑件12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其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第一连接件71设置在第一平面支撑件11的靠近第二平面支撑件12的一侧,第二连接件72设置在第二平面支撑件12的靠近第一平面支撑件11的一侧。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之间通过第二转动件73连接。一些示例中,第二转动件73可以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对,第一平面支撑件11和第二平面支撑件12可以同步运动,第一平面支撑件11和第二平面支撑件12对柔性屏80产生的作用力较为均衡,且齿轮对的结构较为简单。另一些示例中,第二转动件73还可以为铰链结构,铰链结构的控制更为精密。
155.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弯折支撑件21可以通过第一转动连接部21a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件71上,第一连接件71固定在第一平面支撑件11上,从而使得第一弯折支撑件21与第一平面支撑件11间接转动连接。
156.其中,第一平面支撑件11可以固定在壳体90上,相当于第一弯折支撑件21间接转动连接在壳体90上,这样,第一弯折支撑件21能够得到壳体90的间接支撑和固定,从而实现第一弯折支撑件21的转动。
157.第二弯折支撑件22可以通过第二转动连接部22a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件72上。其
原理与第一弯折支撑件21类似,不再赘述。
158.继续参考图7和图8,,第一从动部32可以通过第三转动连接部32a转动连接在壳体90上,这样,第一从动部32可以得到壳体90的支撑和固定,从而实现第一从动部32的转动。
159.第二从动部42可以通过第四转动连接部42a转动连接在壳体90上,其原理与第一从动部32类似,不再赘述。
160.如图1所示,在沿可折叠支撑装置100的第二延伸方向y上,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的连接点,以及第一从动部32与和第二从动部42的连接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即均位于图1中所示的虚线aa。
161.如此,第一连接件71和第二连接件72,以及第一从动部32与和第二从动部42在相互转动的过程中,对图1中虚线aa两侧的柔性屏80的作用力较为均衡。
162.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00a上具有柔性屏放置区,柔性屏放置区用于与柔性屏80对应,柔性屏放置区用于固定和支撑柔性屏80。
163.如图1中,虚线方框p示出柔性屏放置区。可以理解是,柔性屏放置区还可以是比虚线方框p所示的更大或更小的范围。
164.至少部分平面支撑部和至少部分弯折支撑部位于柔性屏放置区内。如此,柔性屏80的两个平面区和弯折区83均能够得到支撑部的支撑。
165.其中,沿第二延伸方向y,柔性屏放置区与驱动组件之间具有间距。驱动组件可以位于柔性屏放置区的外侧。如此,可以避免驱动组件的从动部在运动过程中与柔性屏80摩擦或挤压,对柔性屏80造成损坏。
166.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件71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71分别位于第一平面支撑件11的沿第二延伸方向y的两端上。沿第二延伸方向y,第一驱动件30可以位于第一连接件71与第一弯折支撑件21之间,第一驱动件30与第一连接件71之间可以具有间距。如此,可以避免第一驱动件30和第一连接件71在折叠或展平过程中相互影响。
167.第二连接件72与第一连接件71的设置方式和原理类似,不再赘述。
16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