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度识别标签。
背景技术:2.感温变色颜料能够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由此可掌握设备的温度变化,但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感温变色颜料的耐光性及耐热性较差,故极易出现失效的情况;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相关技术对其进行有效性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识别标签,其自身能够进行有效性检测,从而能够避免对设备的测温失效。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识别标签,温度识别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变色层、底色层以及导热层;
6.变色层包括涂覆形成在底色层上的第一分区层以及涂覆形成在底色层上的第二分区层;第一分区层用于在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行可逆感温变色,第二分区层用于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
7.导热层用于粘接于被测设备,并引导被测设备的热量向第二分区层传递;
8.其中,第一分区层的材料为可逆感温材料,第二分区层的材料为不可逆感温材料,且,第一分区层和第二分区层间隔设置。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温度识别标签还包括包覆第一分区层及第二分区层的紫外线膜。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分区层至少包括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及第三测量部;
11.第一测量部用于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第二测量部用于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第三测量部用于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
12.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及第三测量部均间隔设置。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分区层还包括第一指示标记、第二指示标记及第三指示标记;第一指示标记、第二指示标记及第三指示标记分别用于指示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及第三测量部。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第一分区层至第二分区层的方向,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及第三测量部依次设置。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温度为75℃,第二预设温度为105℃,第三预设温度为120℃。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分区层为圆形结构,第二分区层为绕第一分区层的中心设置于第一分区层外周的环形结构。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及第三测量部为绕第一分区层的中心依次间隔设置的弧形段;或,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及第三测量部为沿第一分区层的径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环形。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色层正对于第二分区层的区域均与导热层连接。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21.该温度识别标签包括依次设置的变色层、底色层以及导热层;其中,变色层包括涂覆形成在底色层上的第一分区层以及涂覆形成在底色层上的第二分区层;第一分区层用于在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行可逆感温变色,第二分区层用于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导热层用于粘接于被测设备,并引导被测设备的热量向第二分区层传递;其中,第一分区层的材料为可逆感温材料,第二分区层的材料为不可逆感温材料,且,第一分区层和第二分区层间隔设置。
22.由于第一分区层涂覆有可逆感温材料,故该温度识别标签能够通过第一分区层进行温度识别标签的感温的有效性检测,从而能够避免温度识别标签出现感温失效的情况,从而能够确保该温度识别标签在对设备进行测温时,能够对设备进行有效测温。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识别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识别标签的分解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色层的结构示意图。
27.图标:100-温度识别标签;110-变色层;120-底色层;130-导热层;111-第一分区层;112-第二分区层;140-紫外线膜;113-第一测量部;114-第二测量部;115-第三测量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请参照图1-图3,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识别标签的结构,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色层的结构;
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识别标签100,温度识别标签100包括依次设置的变色层110、底色层120以及导热层130;
36.变色层110包括涂覆形成在底色层120上的第一分区层111以及涂覆形成在底色层120上的第二分区层112;第一分区层111用于在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行可逆感温变色,第二分区层112用于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
37.导热层130用于粘接于被测设备,并引导被测设备的热量向第二分区层112传递;
38.其中,第一分区层111的材料为可逆感温材料,第二分区层112的材料为不可逆感温材料,且,第一分区层111和第二分区层112间隔设置。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在设置导热层130时,导热层130可以是导热背胶,并且可以使得底色层120正对于第二分区层112的区域均与导热层130连接,即,导热层130覆盖第二分区层112与底色层120连接的部分,以使得被测设备的热量向第二分区层112传递。
40.其次,在设置第一分区层111及第二分区层112时,可逆感温材料及不可逆感温材料均为感温变色颜料的一种,其不同之处在于,形成第一分区层111的可逆感温材料在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其感温变色为可逆感温变色,而形成第二分区层112的不可逆感温材料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其感温变色为不可逆感温变色;由此,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温度则可以是环境温度,从而能够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对第一分区层111的感温变色进行观察,从而对温度识别标签100的有效性进行检测,即,当第一分区层111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能够发生变色,则说明温度识别标签100有效,而当第二分区层112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不能发生变色,则说明温度识别标签100失效。同理,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指的是设备温度,而设备温度大于环境温度。
41.该温度识别标签100的工作原理是:
42.请参照图1-图3,该温度识别标签100包括依次设置的变色层110、底色层120以及
导热层130;其中,变色层110包括涂覆形成在底色层120上的第一分区层111以及涂覆形成在底色层120上的第二分区层112;第一分区层111用于在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行可逆感温变色,第二分区层112用于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导热层130用于粘接于被测设备,并引导被测设备的热量向第二分区层112传递;其中,第一分区层111的材料为可逆感温材料,第二分区层112的材料为不可逆感温材料,且,第一分区层111和第二分区层112间隔设置。
43.由于第一分区层111涂覆有可逆感温材料,故该温度识别标签100能够通过第一分区层111进行温度识别标签100的感温的有效性检测,从而能够避免温度识别标签100出现感温失效的情况;由于在导热层130粘接于被测设备时,被测设备的热量在导热层130的作用下会向第二分区层112传递,故,在第一分区层111检测该温度识别标签100有效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分区层112能够对设备进行有效测温。
4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感温变色颜料的耐光性及耐热性较差,在强烈阳光下暴晒下会很快褪色失效,由此,温度识别标签100还包括包覆第一分区层111及第二分区层112的紫外线膜140,通过紫外线膜140能够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并对变色层110起到保护的作用,满足即使在偶尔有阳光暴晒的情况下也能保护好变色层110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该温度识别标签100在户外使用时,其变色层110的分子结构不易被破坏,延长变色层110的使用有效期等。
45.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分区层112对设备进行测温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分区层112是在底色层120涂覆不可逆感温材料所形成,故由此,为使得第二分区层112能够对设备的不同温度进行测量,故,第二分区层112至少包括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部115;第一测量部113用于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第二测量部114用于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第三测量部115用于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为75℃,第二预设温度为105℃,第三预设温度为120℃。
46.由此,当设备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测量部113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第二测量部114和第三测量部115颜色不变;
47.当设备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一测量部113及第二测量部114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第三测量部115颜色不变;
48.当设备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部115进行不可逆感温变色。
49.而为便于观察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部115的变色,故,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部115均间隔设置。且沿第一分区层111至第二分区层112的方向,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部115依次设置。另外,为在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变色时对其进行区分,以便于确定设备的温度,故,第二分区层112还包括第一指示标记、第二指示标记及第三指示标记;第一指示标记、第二指示标记及第三指示标记分别用于指示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部115。
50.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在设置第一分区层111及第二分区层112时,第一分区层111还也可以为圆形结构,而第二分区层112还可以为绕第一分区层111的中心设
置于第一分区层111外周的环形结构。并且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部115可以为绕第一分区层111的中心依次间隔设置的弧形段;或,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部115可以为沿第一分区层111的径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环形。
51.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3,为在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变色时便于确定设备的温度,故第一测量部113、第二测量部114及第三测量部115感温变色后的颜色均与底色层120的颜色不同,且,第一测量部113感温变色后的颜色、第二测量部114感温变色后的颜色及第三测量部115感温变色后的颜色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颜色对温度进行区分时,通过制定温度色卡,便可快速确定设备的温度。
5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