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飞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2.相关技术中,无人机一般为多旋翼无人机(四轴、六轴等)、无人直升机和固定翼无人机。其中,多旋翼无人机载荷较小,飞行时间短,对于大范围的飞行任务无法胜任;无人直升机操作难度大,维护保养复杂,对于非专业的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学习无法控制使用;固定翼无人机需要固定起飞跑道,或者是弹射系统进行起飞,在实际使用中的便携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使用不便和不便于起飞的缺陷,提供一种飞行器及其使用方法。所述一种飞行器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使用方便和起飞方便等特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主体,所述机身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机身主体作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翼,两个所述机翼的前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机身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泡沫垫,所述机身主体顶面靠近后侧处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机身主体头部设置顶板,所述顶板呈弧形设置,所述顶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顶板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机身主体内腔靠近头部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横杆贯穿平板上螺纹孔,所述横杆与平板活动连接,所述横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平板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固定连接有在机身主体内腔,所述双头电机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主轴,所述主轴远离双头电机一端贯穿固定壳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固定壳内腔设置有圆管,所述圆管内腔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延伸出圆管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旋翼,所述转轴远离第一旋翼延伸出圆管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转轴位于圆管和第二锥齿轮之间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另一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设置,所述固定壳远离主轴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另一端与圆管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轴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侧壁的通槽,所述通槽内活动连接有竖板,所述活动轴上套设有另一第二锥齿轮,所述竖板与第二锥齿轮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远离圆管一侧的侧壁中心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另一端与固定壳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圆壳,所述圆壳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上固定连接有竖轴,所述竖轴的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与分布开设有三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侧壁上活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弧形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旋翼,所述圆壳的底面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
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圆环板,所述圆环板与连接杆之间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上连接有电池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上连接有中央处理装置,所述中央处理装置分别与双头电机和第一电机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通过遥控装置进行控制。
8.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远离圆管一侧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插杆,所述固定壳位于活动轴一侧均匀分布开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插杆与插槽相互匹配设置。
9.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圆孔,所述圆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圆孔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一弹簧一端延伸出圆孔并固定连接有卡齿,所述凹槽靠近连接杆中心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齿插入卡槽。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开设有竖孔,所述竖孔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竖轴插入竖孔,所述竖轴靠近顶端的侧壁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之间活动连接。
11.一种飞行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本装置在起飞阶段,通过遥控装置发送信号到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通过中央处理装置对双头电机、第一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控制;s2: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推动竖板带动第二锥齿轮在活动轴上运动,使得活动轴上的第二锥齿轮与转轴上的第二锥齿轮啮合,与此同时,通过双头电机带动主轴上的第一锥齿轮啮合转轴上的另一第一锥齿轮转动,实现对第一旋翼的转动,并且通过转轴的转动使得两个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活动轴带动圆管一起转动,实现对第一旋翼的方向进行调节,使得第一旋翼朝上设置,然后通过中央处理装置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收回,两个第二锥齿轮之间脱离啮合;s3: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推动连接杆上移运动,使得竖轴上的滑块在连接杆上的滑槽内运动,将连接杆和第二旋翼推出圆壳到合适位置,此时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竖轴转动,竖轴带动连接杆一起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使得第二旋翼展开,并通过卡齿插入卡槽实现对第二旋翼的定位;s4:通过第一旋翼和第二旋翼均朝上设置,可以实现对本装置的上升运动操作;s5:当本装置进入飞行状态时,通过遥控装置发送信号到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通过中央处理装置对双头电机、第一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再次进行控制;s6:此时在第二旋翼的转动下保持本飞行器的悬停状态,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第二锥齿轮再次啮合,双头电机反向转动,使得第一旋翼朝向前侧设置,然后再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作用使得两个第二锥齿轮脱离啮合,此时通过控制双头电机再次正转,确保飞行器飞行;s7:在第一旋翼旋转朝前的同时,通过中央处理装置对第一电机进行停机,并通过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拉动连接杆向圆壳内腔运动,将连接杆及其上侧的第二旋翼收回到圆壳内腔;s8:伴随着连接杆的运动,使得第二旋翼与圆壳顶面接触,圆壳顶面推动第二旋翼
转动,使得卡齿脱离卡槽,解除对第二旋翼的锁定,并使得第二旋翼处于竖直状态被收回到圆壳内腔,避免第二旋翼对飞行器正常飞行的影响,提高飞行效率;s9:当飞行器需要降落时,重复上述步骤1到4,使得第一旋翼和第二旋翼均朝上设置,并逐渐的降低双头电机和第一电机的转速,实现对飞行器的降落操作,并可以通过顶板内部的第二弹簧对可能产生的撞击进行缓冲,防护效果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调节机构进行调节操作,从而实现对第一旋翼的方向进行调节操作,不仅可以便于垂直起降,还可以便于对飞行进行控制,使得使用方便,提高飞行效率;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活动机构,通过活动机构可以实现对第二旋翼进行调节操作,通过第二旋翼的展开可以便捷的实现垂直起降操作,使得起飞防,通过对第二旋翼的收回可以提高飞行器的续航,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2的a-a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2的b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图3的c处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连接杆的顶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控制系统示意图。
14.图中标号:1、机身主体;2、机翼;3、固定壳;4、调节机构;5、泡沫垫;6、活动机构;7、双头电机;8、主轴;9、第一锥齿轮;10、圆管;11、转轴;12、第一旋翼;13、第二锥齿轮;14、活动轴;15、竖板;16、第一电动伸缩杆;17、圆壳;18、第一电机;19、竖轴;20、连接杆;21、固定轴;22、弧形板;23、定位机构;24、第二旋翼;25、第二电动伸缩杆;26、圆环板;27、信号接收装置;28、中央处理装置;29、遥控装置;30、插杆;31、插槽;32、圆孔;33、第一弹簧;34、活动杆;35、卡齿;36、卡槽;37、滑槽;38、滑块;39、控制系统;40、电池组;41、顶板;42、横杆;43、平板;4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主体1,机身主体1的内腔设置有控制系统39,控制系统39包括信号接收装置27,信号接收装置27内设置有深度学习模块,此模块可以学习识别不同物体,如骑车、船、以及一些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等,信号接收装置27上连接有电池组40,信号接收装置27上连接有中央处理装置28,中央处理装置28分别与双头电机7和第一电机18连接,信号接收装置27通过遥控装置29进行控制,实
现对飞行器的控制操作,机身主体1作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翼2,两个机翼2的前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壳3,固定壳3内设置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双头电机7,双头电机7固定连接有在机身主体1内腔,双头电机7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主轴8,主轴8远离双头电机7一端贯穿固定壳3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固定壳3内腔设置有圆管10,圆管10内腔活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前端延伸出圆管10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旋翼12,转轴11远离第一旋翼12延伸出圆管10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转轴11位于圆管10和第二锥齿轮13之间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另一第一锥齿轮9,两个第一锥齿轮9之间相互啮合设置,固定壳3远离主轴8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4,活动轴14另一端与圆管10固定连接,活动轴14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侧壁的通槽,通槽内活动连接有竖板15,活动轴14上套设有另一第二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3远离圆管10一侧的侧壁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插杆30,固定壳3位于活动轴14一侧均匀分布开设有若干个插槽31,插杆30与插槽31相互匹配设置,实现对活动轴14的定位固定操作,使得使用效果好,竖板15与第二锥齿轮1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竖板15远离圆管10一侧的侧壁中心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6,第一电动伸缩杆16另一端与固定壳3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对第一旋翼12的方向进行调节操作,便于垂直起降和飞行操作,使用效果好。机身主体1的底面靠近后侧处固定连接有尾翼5,机身主体1顶面靠近后侧处设置有活动机构6,活动机构6包括圆壳17,圆壳17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的转子上固定连接有竖轴19,竖轴19的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底端开设有竖孔,竖孔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37,竖轴19插入竖孔,竖轴19靠近顶端的侧壁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38,滑块38与滑槽37之间活动连接,连接杆20的顶端均与分布开设有三个凹槽,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1,固定轴21的侧壁上活动连接有弧形板22,弧形板22上设置有定位机构23,定位机构23包括圆孔32,圆孔32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4,活动杆34与圆孔32之间活动连接,活动杆34远离第一弹簧33一端延伸出圆孔32并固定连接有卡齿35,凹槽靠近连接杆20中心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36,卡齿35插入卡槽36,可以实现对第二旋翼24进行定位,便于第二旋翼24的转动使用,弧形板2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旋翼24,圆壳17的底面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25,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2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圆环板26,圆环板26与连接杆20之间活动连接,可以实现对第二旋翼24的展开和收回进行控制,便于起降和提高飞行效率,机身主体1头部设置顶板41,顶板41呈弧形设置,顶板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杆42,横杆42远离顶板4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机身主体1内腔靠近头部固定连接有平板43,横杆42远离顶板4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横杆42贯穿平板43上螺纹孔,横杆42与平板43活动连接,横杆4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44,第二弹簧44一端与顶板41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4另一端与平板43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对冲击力的缓冲,提高防护性。
17.一种飞行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本装置在起飞阶段,通过遥控装置29发送信号到信号接收装置27,信号接收装置27通过中央处理装置28对双头电机7、第一电机18、第一电动伸缩杆1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5进行控制;s2: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推动竖板15带动第二锥齿轮13在活动轴14上运动,使得活动轴14上的第二锥齿轮13与转轴11上的第二锥齿轮13啮合,与此同时,通过双头电机7带动主轴8上的第一锥齿轮9啮合转轴11上的另一第一锥齿轮9转动,实现对第一旋翼12的
转动,并且通过转轴11的转动使得两个第二锥齿轮13转动,第二锥齿轮13通过活动轴14带动圆管10一起转动,实现对第一旋翼12的方向进行调节,使得第一旋翼12朝上设置,然后通过中央处理装置28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16收回,两个第二锥齿轮13之间脱离啮合;s3: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5推动连接杆20上移运动,使得竖轴19上的滑块38在连接杆20上的滑槽37内运动,将连接杆20和第二旋翼24推出圆壳17到合适位置,此时通过第一电机18的转动带动竖轴19转动,竖轴19带动连接杆20一起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使得第二旋翼24展开,并通过卡齿35插入卡槽36实现对第二旋翼24的定位;s4:通过第一旋翼12和第二旋翼24均朝上设置,可以实现对本装置的上升运动操作;s5:当本装置进入飞行状态时,通过遥控装置29发送信号到信号接收装置27,信号接收装置27通过中央处理装置28对双头电机7、第一电机18、第一电动伸缩杆1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5再次进行控制;s6:此时在第二旋翼24的转动下保持本飞行器的悬停状态,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第二锥齿轮13再次啮合,双头电机7反向转动,使得第一旋翼12朝向前侧设置,然后再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作用使得两个第二锥齿轮13脱离啮合,此时通过控制双头电机7再次正转,确保飞行器飞行;s7:在第一旋翼12旋转朝前的同时,通过中央处理装置28对第一电机18进行停机,并通过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25拉动连接杆20向圆壳17内腔运动,将连接杆20及其上侧的第二旋翼24收回到圆壳17内腔;s8:伴随着连接杆20的运动,使得第二旋翼24与圆壳17顶面接触,圆壳17顶面推动第二旋翼24转动,使得卡齿35脱离卡槽36,解除对第二旋翼24的锁定,并使得第二旋翼24处于竖直状态被收回到圆壳17内腔,避免第二旋翼24对飞行器正常飞行的影响,提高飞行效率;s9:当飞行器需要降落时,重复上述步骤1到4,使得第一旋翼12和第二旋翼24均朝上设置,并逐渐的降低双头电机7和第一电机18的转速,实现对飞行器的降落操作,并可以通过顶板41内部的第二弹簧44对可能产生的撞击进行缓冲,防护效果好。
18.工作原理:本装置在起飞阶段,通过遥控装置29发送信号到信号接收装置27,信号接收装置27通过中央处理装置28对双头电机7、第一电机18、第一电动伸缩杆1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5进行控制,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推动竖板15带动第二锥齿轮13在活动轴14上运动,使得活动轴14上的第二锥齿轮13与转轴11上的第二锥齿轮13啮合,与此同时,通过双头电机7带动主轴8上的第一锥齿轮9啮合转轴11上的另一第一锥齿轮9转动,实现对第一旋翼12的转动,并且通过转轴11的转动使得两个第二锥齿轮13转动,第二锥齿轮13通过活动轴14带动圆管10一起转动,实现对第一旋翼12的方向进行调节,使得第一旋翼12朝上设置,然后通过中央处理装置28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16收回,两个第二锥齿轮13之间脱离啮合,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5推动连接杆20上移运动,使得竖轴19上的滑块38在连接杆20上的滑槽37内运动,将连接杆20和第二旋翼24推出圆壳17到合适位置,此时通过第一电机18的转动带动竖轴19转动,竖轴19带动连接杆20一起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使得第二旋翼24展开,并通过卡齿35插入卡槽36实现对第二旋翼24的定位,通过第一旋翼12和第二旋翼24均朝上设置,可以实现对本装置的上升运动操作,当本装置进入飞行状态时,通过遥控装置29发送
信号到信号接收装置27,信号接收装置27通过中央处理装置28对双头电机7、第一电机18、第一电动伸缩杆1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5再次进行控制,此时在第二旋翼24的转动下保持本飞行器的悬停状态,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第二锥齿轮13再次啮合,双头电机7反向转动,使得第一旋翼12朝向前侧设置,然后再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6作用使得两个第二锥齿轮13脱离啮合,此时通过控制双头电机7再次正转,确保飞行器飞行,在第一旋翼12旋转朝前的同时,通过中央处理装置28对第一电机18进行停机,并通过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25拉动连接杆20向圆壳17内腔运动,将连接杆20及其上侧的第二旋翼24收回到圆壳17内腔,伴随着连接杆20的运动,使得第二旋翼24与圆壳17顶面接触,圆壳17顶面推动第二旋翼24转动,使得卡齿35脱离卡槽36,解除对第二旋翼24的锁定,并使得第二旋翼24处于竖直状态被收回到圆壳17内腔,避免第二旋翼24对飞行器正常飞行的影响,提高飞行效率,当飞行器需要降落时,重复上述步骤,使得第一旋翼12和第二旋翼24均朝上设置,并逐渐的降低双头电机7和第一电机18的转速,实现对飞行器的降落操作,并可以通过顶板41内部的第二弹簧44对可能产生的撞击进行缓冲,防护效果好。
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