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前段格栅及客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前段格栅及客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段格栅及客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客车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并且客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更高,通常客车具有方形车厢,且可以至少乘坐9人。客车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这类车型主要用于公共交通和团体运输使用。
3.相关技术中,客车主要有车身总成、发动机总成、底盘总成构成。车身总成包括车架、骨架和格栅。格栅用于连接车架和骨架。格栅包括前段格栅、中段格栅和后段格栅。其中,前段格栅是由多根方管构成的框架结构。车架对应两个前段格栅,两个前段格栅分别位于车架的两侧。前段格栅与车架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水平设置的方管的端部与车架的侧面固定连接。
4.然而,在客车运行过程中,安装在车架上的发动机总成会振动以及产生交变载荷,从而使得前段格栅与车架的连接处会出现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段格栅及客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段格栅与车架的连接处会出现断裂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前段格栅,包括第一横梁以及第一连接件;
7.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侧围骨架紧固连接;
8.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
9.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均为平板结构;
10.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紧固连接;
11.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横梁紧固连接且面接触;
12.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车架面接触且紧固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二主体段以及弯折段;
14.所述第二主体段用于与车架紧固连接;
15.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弯折段的背面紧固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弯折段的背面和部分所述第二主体段的背面均紧固连接。
16.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与车架螺纹连接。
17.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连接件;
18.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底板以及侧板;
19.两个所述侧板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并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底板紧固连接;
20.所述第一底板以及所述侧板构造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横梁的端部的安装空腔;
21.所述第一底板用于与侧围骨架紧固连接。
22.可选地,还包括第三连接件;
23.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一梁段以及第一连接段;
24.所述第一梁段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侧围骨架紧固连接;
25.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梁段紧固连接;
26.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第二段用于与车架的底端紧固连接。
27.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斜撑杆;
28.所述第一斜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底端紧固连接;
29.所述第一斜撑杆的第二端用于与侧围骨架紧固连接。
30.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包括横板以及连接板;
31.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两块并排设置的所述横板之间并垂直于所述横板设置,并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横板紧固连接。
32.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背面上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
33.所述第一横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且所述横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紧固连接。
34.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多边形段以及第二多边形段;
35.所述第一多边形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多边形段的第一端紧固连接;
36.所述第二多边形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背面紧固连接;
37.所述横板与所述第一多边形段紧固连接,或者,所述横板与所述第一多边形段和所述第二多边形段均固定连接。
3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客车,包括:侧围骨架、车架以及上述的前段格栅;所述前段格栅用于连接所述侧围骨架以及所述车架。
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段格栅及客车,包括第一横梁以及第一连接件;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侧围骨架紧固连接;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均为平板结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紧固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横梁紧固连接且面接触;第二连接部用于与车架面接触且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段格栅及客车,通过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置为平板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横梁面接触以及第二连接部与车架面接触,从而提高了第一连接件与车架连接处的连接刚度,避免了前段格栅与车架的连接处断裂,提高了客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40.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4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前段格栅的正视图;
4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段格栅的正视图;
43.图3为图2中第一连接件处的局部示意图;
4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轴测图;
4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
4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横梁的轴测图。
47.附图标记:
48.10-第一横梁;11-横板;12-连接板;13-弧形连板;
49.20-第一连接件;
50.21-第一连接部;
51.22-第二连接部;221-第二主体段;222-弯折段;
52.30-第二连接件;31-第一底板;32-侧板;
53.40-第三连接件;41-第一梁段;42-第一连接段;
54.50-第一斜撑杆;
55.60-侧围骨架;
56.70-车架;
57.80-底架;
58.91-第一方管;92-第二方管;93-第三方管;94-第四方管;95-第五方管;96-第六方管;97-第七方管。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背”、“内”、“上”、“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紧固”、“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5.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前段格栅的正视图。
66.在相关技术中,客车主要有车身总成、发动机总成、底盘总成构成。车身总成包括车架70、骨架和格栅。格栅用于连接车架70和骨架。格栅包括前段格栅、中段格栅和后段格栅。其中,前段格栅是由多根方管构成的框架结构。车架70对应两个前段格栅,两个前段格栅分别位于车架70的两侧。前段格栅与车架70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水平设置的方管的端部与车架70的侧面固定连接。然而,在客车运行过程中,安装在车架70上的发动机总成会振动以及产生交变载荷,从而使得前段格栅与车架70的连接处会出现断裂的问题。
67.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前段格栅包括第一方管91、第二方管92、第三方管93、第四方管94、第五方管95、第六方管96以及第七方管97。其中,第一方管91的两端分别与侧围骨架60以及车架70的侧面紧固连接。第二方管92的一端与车架70的顶端紧固连接,另一端与底架80的底端抵触。第三方管93的一端与第二方管92紧固连接,另一端与侧围骨架60紧固连接;第三方管93位于第一方管91的上方。第四方管94的一端与第二方管92紧固连接,另一端与侧围骨架60的下部紧固连接,第四方管94倾斜设置。第五方管95的一端与第一方管91靠近车架70的一端底部紧固连接,另一段与侧围骨架60的下部紧固连接并靠近第四方管94。第六方管96和第七方管97设置在第一方管91和第三方管93之间,第六方管96垂直于第一方管91设置,第七方管97倾斜设置。
68.发明人进一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方管与车架为线接触,即前段格栅与车架连接处的连接面积较小,从而前段格栅与车架的连接刚度较小。受发动机总成的振动以及其产生的交变载荷的影响,前段格栅与车架的连接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产生疲劳破坏,使得前段格栅与车架的连接处断裂。
69.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车架与前段格栅连接处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车架与前段格栅的连接刚度。为此,发明人首先想到的是在与车架连接的方管端部紧固连接一个连接方管或者连接板,连接方管的侧面或者连接板与车架的侧面接触,以此增加前段格栅与车架的连接面积。然而,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增加连接面积,但连接板或连接方管与现有技术中的前段格栅的连接处依然是线接触,在振动以及交变载荷的影响下,连接方管或连接板与现有前段格栅的连接处也可能出现断裂的问题。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前段格栅为由方管构造成的框架结构,构成框架结构的各个方管间的连接处为线接触,使得现有技术中的前段格栅整体的刚度较小,在增加前段格栅与车架连接处的连接刚度后,反而会使得前段格栅的内部连接处出现断裂的问题,也无法保证客车的安全性。
70.考虑到现有前段格栅的结构存在缺陷以致于无法匹配增加格栅与车架连接处的连接面积的解决方案,本公开摒弃了现有技术中连接侧围骨架和车架的格栅结构,替换为第一横梁和第一连接件。该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客车两侧的侧围骨架紧固连接,第一横梁为一体式结构,其刚度较现有的前段格栅的刚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再通过第一连接件连
接车架与第一横梁,以实现侧围骨架与车架的连接。为了使第一连接件与车架的连接处不出现断裂的问题,第一连接件与车架面接触并紧固连接;同时,为了避免第一连接件在发动机总成的振动以及交变载荷的影响下,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横梁的连接处出现断裂,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横梁面接触并紧固连接,面接触使得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横梁连接处的局部刚度得到提升,以适应第一连接件与车架的面接触。
71.具体而言,本公开发明人将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客车两侧的侧围骨架紧固连接,底架通过垫块或垫板等垫件与第一横梁的顶端抵触,以支撑底架。每个车架均通过一个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横梁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均为平板结构,以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横梁面接触并紧固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车架面接触并紧固连接,从而避免了因应力集中而导致前段格栅与车架的连接处出现断裂的现象,提升了客车的安全性。
7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段格栅及客车进行详细说明。
73.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段格栅的正视图。
7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段格栅,包括第一横梁10以及第一连接件20。其中,第一横梁10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侧围骨架60紧固连接。第一连接件20包括第一连接部21以及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以及第二连接部22均为平板结构。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22紧固连接;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横梁10紧固连接且面接触。第二连接部22用于与车架70面接触且紧固连接。
75.第一横梁10的两端分别与客车两侧的侧围骨架60紧固连接,即第一横梁10是横跨车架70并位于车架70和底架8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横梁10为一体式结构,使得第一横梁10的刚度较大,能够承载较大的力,有效支撑底架80的同时可便于第一连接件20与第一横梁10的连接布设,使得第一连接件20对第一横梁10施加的作用力被分散开来,使得第一横梁10与第一连接件20的连接刚度得到提高,从而使前段格栅与车架70的连接刚度得到提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横梁10与侧围骨架6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紧固连接,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76.图3为图2中第一连接件处的局部示意图。
77.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21为平板结构并与第一横梁10紧固连接,使得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横梁10面接触,增加了第一连接件20与第一横梁10的连接面积,除了提高第一连接件20与第一横梁10连接处的局部刚度之外,还可将第一连接件20与第一横梁10的连接处的应力分散,使得第一连接件20与第一横梁10的连接处不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
78.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22为平板结构并与车架70紧固连接,使得第二连接部22与车架70面接触,从而增加了第一连接件20与车架70的连接面积,以此增加了第一连接件20与车架70的连接处的连接刚度。
79.综上所述,通过第一连接件20分别与车架70和第一横梁10面接触,增加了由第一连接件20和第一横梁10构造的前段格栅与车架70的连接刚度,进而在发动机总成的振动以及交变载荷的影响下,前段格栅与车架70的连接处不会断裂。
80.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轴测图。
81.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22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二主体段221以及弯折段222。其中,第二主体段221用于与车架70紧固连接。第一连接部21与弯折段
222的背面紧固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21与弯折段222的背面和部分第二主体段221的背面均紧固连接。第二主体段221和弯折段222的设置,实现第二连接部22与车架70面接触并与第一连接部21紧固连接。
82.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主体段221为平板结构的基础上,其形状可以根据与车架70的安装位置而定,使得第二主体段221与车架70的连接面积较大为原则。例如,第二主体段221可以为矩形平板、三角形平板或者是异形平板等结构,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应当理解的是,第一主体段是与车架70面接触的面为与第二主体段221的背面相对的面。
83.弯折段222的设置,其目的是实现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22的紧固连接,并且弯折段222还能在增加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面积的前提下,减小第二连接部22的整体体积大小,从而避免第一连接件20过多占据客车内有限的空间。
84.第二主体段221与弯折段222一体设置,使得第二连接部22自身的强度有保障,示意性地,第二连接部22可以由一块金属板通过折弯工艺制作而成。
85.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22与车架70螺纹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有助于减少第二连接部22与车架70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
86.现有前段格栅与车架70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很容易造成焊接区域的焊接缺陷,结构可靠性的整体效果较差。焊接缺陷会使得应力集中在焊接区域内,在发动机总成的振动以及交变载荷的影响下,前段格栅与车架70的连接处会更容易断裂。因此,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第二连接部22与车架70,可以使得第二连接部22与车架70的连接处的应力分散开,避免应力集中。示意性地,第二连接部22可以通过螺栓与车架70紧固连接,螺栓的数量可以根据固定需求而定,并且可以采用多种规格的螺栓,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87.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
88.如图2和图5所示,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0。其中,第二连接件30包括第一底板31以及侧板32。两个侧板32并排设置在第一底板31上并垂直于第一底板31,侧板32与第一底板31紧固连接。第一底板31以及侧板32构造出用于容纳第一横梁10的端部的安装空腔。第一底板31用于与侧围骨架60紧固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30,可以增加第一横梁10与侧围骨架60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前段格栅与侧围骨架60的连接刚度。
89.具体而言,第一底板31与侧围骨架60面接触,增加了第一横梁10与侧围骨架60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加了第一横梁10与侧围骨架60的连接刚度。同时,第一底板31和侧板32构造出的安装空腔便于调整第一横梁10的位置,在第一横梁10与第二连接件30紧固连接之前,第一横梁10可相对车架70作往复直线运动,使得第一横梁10的位置处于预定位置。
90.第一横梁10可与侧板32紧固连接,或者,第一横梁10与侧板32和第一底板31同时紧固连接,以实现第一横梁10与第二连接件30的紧固连接。其中,第一横梁1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件20紧固连接,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例如,第一横梁10通过塞焊工艺与侧板32紧固连接,侧板32上开设有塞焊孔,以实现第一横梁10与侧板32的焊接。
9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底板31可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侧围骨架60紧固连接,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92.还应当说明的是,侧板32和第一底板31均为多边形结构,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
限制。例如,侧板32和第一底板31均为矩形平板。
93.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连接件40。其中,第三连接件40包括第一梁段41以及第一连接段42。第一梁段41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侧围骨架60紧固连接;第一连接段42的第一端与第一梁段41紧固连接;第一连接段42的第二段用于与车架70的底端紧固连接。第三连接件40的设置,增加了底架80和车架70的整体扭转刚度,从而有效降低前段格栅的扭转变形量。
94.第一梁段41的设置,使得客车两侧的侧围骨架60下部被有效固定,侧围骨架60之间的间距能够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并且避免侧围骨架60受到振动时对格栅产生影响。
95.第一连接段42的设置,使得第一梁段41与车架70紧固连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避免第一梁段41波动而导致侧围骨架60产生波动,从而对侧围骨架60与第一横梁10的连接处产生影响。
96.第一连接段42和第一梁段41构造出的第三连接件40,可以防止车架70底部镂空而导致车架70和底架80的整体扭转刚度不足,以致于连接车架70和底架80的前段格栅的整体扭转变形量增大。
97.还应当说明的是,第一梁段41和第一连接段42均可以采用方管、圆管或直杆等结构,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第一梁段41和第一连接段42可以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紧固连接,第一梁段41可以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侧围骨架60紧固连接,第一连接段42可以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车架70紧固连接,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98.为了提高第一连接段42与车架70的连接刚度,第一连接段42可通过第一平板与车架70的底端紧固连接。其中,第一平板分别与第一连接段42和车架70焊接。
99.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斜撑杆50;第一斜撑杆50的第一端与第一横梁10的底端紧固连接;第一斜撑杆50的第二端用于与侧围骨架60紧固连接。
100.第一斜撑杆50的设置,使得底架80对侧围骨架60的作用力传递路径更加均匀,也间接支撑第一横梁10,提升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段格栅的使用寿命。
10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斜撑杆50与侧围骨架60之间的夹角根据第一横梁10的结构以及底架80下方的空间而定,例如,45
°
或者60
°
等角度,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第一斜撑杆50可以为圆管、方管或者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的直杆,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第一斜撑杆5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侧围骨架60以及第一横梁10紧固连接。
102.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横梁的轴测图。
103.如图3和图6所示,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横梁10包括横板11以及连接板12;连接板12设置在两块并排设置的横板11之间并垂直于横板11设置,并且连接板12与横板11紧固连接。由横板11和连接板12构造成的第一横梁10,与第一连接件20的可连接面积较大,可有效增加第一横梁10与第一连接的连接刚度。
104.通过横板11和连接板12构造出来的第一横梁10结构简单,同时其整体的刚度和强度得到增强,从而增加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段格栅的使用寿命。
105.需要说明的是,横板11与连接板12的外形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例如,横板11和连接板12均为矩形平板结构,或者,连接板12为矩形平板结构,横板11为异形平板结构。举例而言,异形平板结构的横板11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段以及弧形段,第一段为矩形状,弧形段
类似于等腰三角形,弧形段的底端与第一段连接。弧形段的设置,使得第一横梁10有充足的区域与第一连接件20面接触并紧固连接,同时在确保第一横梁10的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减小第一横梁10的体积。
106.连接板12位于两块横板11之间,连接板12可位于横板11的上部,以便于第一连接件20与横板1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紧固连接。其中,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有助于减小第一连接件20与第一横梁10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107.如图3所示,因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第一连接件20与第一横梁10的紧固连接,还可在两块侧板32之间设置弧形连板13,弧形连板13位于横板11的下部,即弧形连板13位于连接板12的下方。弧形连板13的设置,可避免横板11的下部向内弯曲。其中,弧形连板13的外形与部分弧形环的弧形适配,在不影响第一连接件20与第一横梁10螺纹连接的前提下,支撑两块横板11的弧形段。
108.还应当说明的是,横板11与连接板12可一体设置或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制造。弧形连板13与横板11焊接或螺纹连接,例如,采用螺栓固定弧形连板13与横板11。
109.如图4所示,可选地,两个第一连接部21并排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2的背面上并且第一连接部21垂直于第二连接部22设置;第一横梁10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21之间,且横板11与第一连接部21紧固连接。两个第一连接部21的设置,使得第一连接件20能够与由横板11和连接板12构造出来的第一横梁10紧固连接。
110.两个第一连接部21并排设置,第一横梁10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21之间,使得第一横梁10的两块横板11均受力,可提升第一横梁10与第一连接件20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连接件20通过两个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横梁10两次面接触并紧固连接,有效提高了第一连接件20与第一横梁10的连接刚度。
11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21为平板结构即可,具体外形形状,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112.如图4所示,示意性地,第一连接部21包括第一多边形段以及第二多边形段;第一多边形段的第一端与第二多边形段的第一端紧固连接;第二多边形段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部22的背面紧固连接;横板11与第一多边形段紧固连接,或者,横板11与第一多边形段和第二多边形段均固定连接。第一多边形段和第二多边形段的设置,使得第一横梁10能够与第一连接件20紧固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21能够与第二连接部22紧固连接。
11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多边形段的形状与第二连接部22的形状适配,在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例如,上述的第二连接部22包括第二主体段221和弯折段222,第二多边形段与弯折段222的背面以及部分第二主体段221的背面紧固连接,实现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的紧固连接。
114.第一多边形段的作用是与横板11面接触并与横板11紧固连接,以增加第一连接件20与第一横梁10的连接刚度。其中,第一多边形段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焊接与横板11紧固连接。例如,第一多边形段通过多个螺栓与横板11紧固连接,以减少应力集中。
115.可以理解的是,横板11与第一多边形段面接触的情况下,横板11还与部分第二多边形段面接触,增加横板11与第一连接部21的连接面积,以提升横板11与第一连接件20的连接刚度。
11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客车,包括:侧围骨架60、车架70以及上述的前段格栅;前段
格栅用于连接侧围骨架60以及车架70。
117.本实施例采用的前段格栅结构与上述的前段格栅的结构相同,具有使用寿命长、与车架70的连接刚度大,前段格栅与车架70的连接处不易断裂,客车的安全性高。
1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