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及汽车行李箱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及汽车行李箱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及汽车行李箱盖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当前的汽车领域中,行李箱盖铰链由于空间包络及安装因素等方面的考虑,均采用鹅颈形状类似的铰链。其中,又以扭杆弹簧为动力配置的鹅颈铰链最多,由于其成本低,安装方便,可靠度高,获得大多车企的青睐。然而,采用鹅颈铰链方式所带来的弊端也很明显:第一,鹅颈铰链因为避让车厢衣帽架及行李箱导水槽,形状做的非常夸张,形成类似半圆形,从受力情况来看其受力强度存在安全隐患,行李箱盖在关闭时径向的刚度较弱,整体动态性能特性较低,导致行车过程中行李箱盖在路面震动作用下会和车身侧围出现干涉引起嗑漆现象。第二,行李箱盖锁的线路是布置在鹅颈铰链上的,鹅颈铰链在行李箱空间处于外露的状态,在行李占用空间较多时,铰链在开关过程中会导致线束与行李摩擦,从而导致线束的破损,不能满足实际生活中的需求,上述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及汽车行李箱盖结构,包括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其包括:
5.鹅颈铰链;
6.固定座;
7.连杆;
8.扭杆,所述鹅颈铰链、所述固定座、所述连杆与所述扭杆构成多连杆机构;以及
9.防护板,连接于所述鹅颈铰链的外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板包括:
11.第一连接部;
12.第二连接部;以及
13.弧形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弧形部的两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部远离其开口的一侧边缘位置处可凸设有折弯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弯部呈圆弧形状。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防护板之间相对应设置。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相向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加强筋。
1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于所述连杆表面凹陷,所述加
强筋之间形成连杆通道。
1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杆通道的出口与所述连接口导通。
2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通道的进口,设置在所述连杆靠近所述连杆通道的出口一侧位置处。
2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2.行李箱盖板;以及
23.至少一个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其包括:
24.鹅颈铰链;
25.固定座;
26.连杆;
27.扭杆,所述鹅颈铰链、所述固定座、所述连杆与所述扭杆构成多连杆机构;以及
28.防护板,连接于所述鹅颈铰链的外壁;
29.其中,所述固定座与车身连接,所述鹅颈铰链与所述行李箱盖板连接。
3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及汽车行李箱盖结构,通过在鹅颈铰链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板,增加了鹅颈铰链的强度。通过在防护板的弧形部远离其开口的一侧边缘位置处可凸设有折弯部,折弯部起到对线束包裹保护的作用。通过在两个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增加了连杆的结构强度,同时的,加强筋于所述连杆表面凹陷,所述加强筋之间形成连杆通道。连杆通道的出口与所述连接口导通,连杆通道内设置有润滑脂,起到减小第一扭杆和连杆之间的摩擦,解决了因扭簧机构磨损出现的开关异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板的左视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杆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杆通道示意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行李箱盖板示意图;
37.图中:1、第一扭杆;11、扭杆;2、第二扭杆;3、固定座;4、连杆;41、连接口;42、连杆通道;43、安装孔;44、加强筋;5、鹅颈铰链;501、直线部;502、鹅颈部;6、线束;7、防护板;71、弧形部;72、第一连接部;73、第二连接部;74、孔洞;75、弯折部;8、螺栓;9、行李箱盖板;10、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3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4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有扭杆11、固定座3、连杆4、鹅颈铰链5和防护板7,固定座3可固定安装于车身上,鹅颈铰链5的一端可转动安装于固定座3上,鹅颈铰链5的另一端可固定安装于行李箱盖上,鹅颈铰链5上可转动连接有连杆4,固定座3和连杆4可位于鹅颈铰链5的同一侧,扭杆11可包括有第一扭杆1和第二扭杆2,其中,第一扭杆1可与连杆4转动连接,第二扭杆2可与固定座3相连接,第一扭杆1和第二扭杆2远离固定座3和连杆4的一端,可连接于车厢内的另一旋转副上。扭杆11、固定座3、连杆4、鹅颈铰链5可构成多连杆机构,例如,扭杆11、固定座3、连杆4、鹅颈铰链5可构成四连杆机构。其中,鹅颈铰链5可包括有直线部501和鹅颈部502,鹅颈部502与直线部501之间可光滑过渡连接。鹅颈铰链5外壁上可安装有防护板7,其中,防护板7安装于鹅颈铰链5上的具体位置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板7可安装于直线部501的外壁,防护板7可安装于鹅颈部502的外壁,或者是防护板7可安装于整个鹅颈铰链5的外壁上,例如,防护板7可安装于鹅颈部502的外壁上。其中,防护板7和鹅颈铰链5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板7和鹅颈铰链5之间可通过卡扣连接、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等,例如,防护板7和鹅颈铰链5之间可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其中,防护板7和鹅颈铰链5之间还可设置有线束6,防护板7加强了鹅颈铰链5的强度,同时,防护板7在不占据过多空间的基础上,能够对行李箱线束6进行保护,避免可能造成的开关过程中,线束6和货物之间发生摩擦损坏的情况,增加了行李箱盖的性能。
41.请参阅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板7的具体数量不加以限制,防护板7的数量可至少为两块,两块防护板7可相对应的安装在鹅颈铰链5的外壁上。防护板7可包括有第一连接部71、第二连接部72和弧形部73,其中,第一连接部71和第二连接部72可分别设置于弧形部73的两端位置处,弧形部73可设置于鹅颈部502的外壁上,弧形部73可与鹅颈部502的外型相适应,其中,第一连接部71和第二连接部72可开设有孔洞74,螺栓8可贯穿孔洞74与鹅颈铰链5固定连接。其中孔洞74的具体形状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孔洞74可为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等形状,例如,孔洞74可为圆形形状。两个弧形部73远离弧形部73的开口一侧可设有弯折部75,折弯部75的具体形状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弯部73可为折线结构或者是弧形结构,例如,折弯部73可为弧形结构。折弯部75的具体位置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弯部75可设置于,弧形部73远离弧形部73的开口一侧的边缘位置,或者是折弯部75可设置于,弧形部73远离弧形部73开口一侧靠近边缘的位置,例如,折弯部75可设置于弧形部73远离弧形部73的开口一侧的边缘位置,即弧形部73远离其开口的一侧边缘位置可凸设有折弯部75,在两个防护板7将鹅颈铰链5夹紧,通过螺栓8连接之后,防护板7起到加强鹅颈铰链5的强度的作用,两个防护板7上的折弯部75刚好起到可以将线束6包裹起来,从而起到保护线束6的作用。
42.请参阅图4~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4的具体数量不加以限制,连杆4的数量可至少为两个,两个连杆4相向的一侧表面可设置有加强筋44。连杆4的一端可开设有安装孔43,连杆4可通过安装孔43与鹅颈铰链5转动连接,连杆4的另一端可开设有连接口41,连接口41
内可转动设置有第一扭杆1。其中,加强筋44的具体形状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44可于连杆4的表面凹陷,,两个加强筋44之间可形成连杆通道42,连杆通道42的出口可与连接口41导通,连杆通道42的进口,可设置在连杆4上靠近连杆通道42出口的一侧位置处,连杆通道42内可设置有润滑脂,润滑脂起到润滑的作用,可减少连杆4和第一扭杆1之间的摩擦,润滑脂在连杆通道42内静止,在行李箱盖打开、关闭的过程中,第一扭杆1和连杆4可产生转动摩擦,润滑脂会从连杆通道42中被带出,保证第一扭杆1和连杆4的摩擦润滑,润滑脂的牌号可以根据粘稠度,以及行李箱盖开启的次数来进行选定。连杆通道42的具体形状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例中,连杆通道42可为直线型、圆弧型等,例如,连杆通道42的出口可与连接口41垂直,连杆通道42的进口可与连杆4的侧壁垂直,连杆通道42位于其进口和出口之间可圆滑过渡。
43.请参考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行李箱盖板9和至少一个上述所述的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可包括有鹅颈铰链5;固定座3;连杆4;扭杆11和防护板7,所述鹅颈铰链5、固定座3、连杆4与扭杆11可构成多连杆机构;防护板7可连接于鹅颈铰链5的外壁,防护板7可与鹅颈铰链5外型相适应。鹅颈铰链5可与行李箱盖板9进行固定连接,固定座3可与车身10进行固定连接。该汽车行李箱盖结构比现有技术中的行李车厢,在结构上更加的牢固,性能增强,成本更低,使用更可靠,同时解决了因扭簧机构磨损出现的开关异响的问题。
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结构及汽车行李箱盖结构,通过在鹅颈铰链5的外壁可套设有防护板7,防滑板7可与鹅颈铰链5的外型相适应,从而防护板7的设置,可间接的加强了鹅颈铰链5的强度。同时,在防护板7远离其开口的一侧边缘位置处,可凸设有弯折部75,弯折部75可对线束6起到包裹保护的作用,解决了鹅颈铰链5强度低,导致的行李箱盖和车身干涉磕漆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行李车厢满载行李,线束6与行李之间发生磨损破坏的问题。通过将连杆4可设置成两个,两个连杆4相互靠近的一侧可设置有加强筋44,加强筋44向内凹陷可形成连杆通道42,连杆通道42可与连接口41导通,通过在连杆通道42内设置有润滑脂,润滑脂起到润滑的作用,减少连杆4和第一扭杆1之间的摩擦,解决了因扭簧机构磨损出现的开关异响的问题。
45.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46.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