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行李挂钩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行李挂钩的制作方法
行李挂钩
分案申请说明
1.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19年07月03日,申请号为201980039377.9,发明名称为“行李挂钩”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婴儿车或购物车且用于钩挂皮包或购物袋等行李的行李挂钩,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方便性提高的行李挂钩。


背景技术:

3.当使用婴儿车或购物车时,常常将皮包或购物袋悬挂于把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安装可自由装卸的行李挂钩,并将皮包钩挂于该行李挂钩的话,将会非常方便。因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行李挂钩。
4.这样的行李挂钩通过组合固定于把手的安装部件、以及安装于该安装部件的s形或下侧为半s形的挂钩部件而构成。挂钩部件摆动自如地安装于安装部件,并使皮包以所期望的方向悬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然而,一个挂钩部件只能钩挂一件行李,在有多件行李的情况下需要准备另外的行李挂钩。此外,如果固定了挂钩部件,则悬挂行李的方向也将被固定,因此人们提出了一种能够绕垂直轴旋转的行李挂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5.然而,由于行李的重心位置不同,存在挂钩部件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导致行李不稳定的问题。另外,也存在当固定于把手时,使用面粘扣件(hook-and-loop fastener)的类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然而,虽然其结构简单,但使用者每次缠绕时,都必须确认面粘扣件的表面和里面,当行李较多或匆匆忙忙时,不便于使用。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4528号公报(第[0023]段、图5以及图7)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14/030402小册子(第[0007]段以及图35)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305286号公报(第[0019]段以及图3~图5)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以往,对于这样的行李挂钩,人们虽然开发出了各种类型,但存在使用方便性不好、难以使用的问题。
[000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的行李挂钩。
[0009]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被安装部的行李挂钩,其特征在于,具备基座(20)、带部(10)、主挂钩部件(60)以及副挂钩部件(70),上述带部(10)安装于上述基座(20),并且缠绕于上述被安装部,上述主挂钩部件(60)具有基端部安装于上述基座(20)的圆柱状的主颈部(61)、和安装于该主颈部(61)的下端并朝上方敞开的主挂钩主体(64),上述副挂钩部件(70)具有安装于上述主颈部(61)的副颈部(72)、和安
装于该副颈部并朝上方敞开的副挂钩主体(73),上述主挂钩主体(64)与副挂钩主体(73)形成为:其中任一者或两者相对于上述基座(20)相对旋转,并且,虽然设置为上述高度方向上的位置部分重叠,但即使在使其中任一者或两者相对于上述基座(20)相对旋转的情况下,也不会相互干扰,并且,在使旋转方向的位置相互一致的情况下,上述副挂钩主体(73)缩窄上述主挂钩主体(64)的敞开部(65)。
[0010]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行李挂钩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0012]
图2为表示图1的行李挂钩的俯视图。
[0013]
图3为表示图1的行李挂钩的俯视图。
[0014]
图4为表示图2的行李挂钩的安装基座以及挂钩单元的立体图。
[0015]
图5为用于说明图2的行李挂钩的使用方法的补充图。
[0016]
图6为表示图2的行李挂钩的带单元的缠绕方法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7]
图7为表示图2的行李挂钩的带单元的缠绕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8]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行李挂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图1为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行李挂钩10的婴儿车k的立体图,图2、图3为表示行李挂钩10的俯视图,图4为表示行李挂钩10的基座主体30以及挂钩单元50的立体图,图5为用于说明行李挂钩10的使用方法的补充图。应予说明,在这些图中,w表示皮包或购物袋等行李。图2表示副挂钩主体73与主挂钩主体64朝向同一方向的状态,图3表示副挂钩主体73与主挂钩主体64朝向相反方向的状态。
[0020]
如图1所示,行李挂钩1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婴儿车k的把手(被安装部)ka。如图2、图3所示,行李挂钩10具备安装基座20、挂钩单元50、带部81、以及加强带83,上述安装基座20与把手ka相向配置,上述挂钩单元50设置为相对于该安装基座20绕旋转轴r旋转自如,上述带部81安装于安装基座20,并且缠绕于把手ka,上述加强带83用于加强缠绕于把手ka的带部81的结合部分。
[0021]
安装基座20具备板状的基座主体30、以及相对于该基座主体30以摆动自如的方式安装的摆动基座40。基座主体30具有板状的板部件31。在板部件31形成有被后述的带部81穿过的第1孔32以及第2孔33、和被后述的连接销62穿过的贯通孔34。
[0022]
摆动基座40具备板部件41。该板部件41在基端侧通过棒状的摆动销42而摆动自如地安装于板部件31。
23.在板部件41形成有第1孔43、以及横孔44,上述第1孔43沿板部件41的厚度方向开口并被后述的带部81穿过,上述横孔44与该第1孔43连通,并且沿板部件41的长度方向朝向前端侧开口并被后述的加强带83穿过。
[0024]
挂钩单元50具备主挂钩部件60以及副挂钩部件70。主挂钩部件60具有圆柱状的主颈部61、以及与主颈部61的下端连接的一部分敞开的圆环状的主挂钩主体64。在主颈部61的上端面形成有销孔。在使销孔对准基座主体30的贯通孔34的状态下,通过连接销62,将主
挂钩部件60与基座主体30几乎垂直且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基座主体30。主颈部61的中心线为旋转中心轴r。
[0025]
在此,在连接销62的外径与贯通孔34的内径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由此,可以通过人手使上述主挂钩部件60整体相对于上述基座主体30绕中心轴r旋转。此外,当旋转主挂钩部件60时,优选需要一定的转矩。例如,可以通过将上述连接销62与贯通孔34的嵌合设为过渡配合,或通过调整上述连接销62的紧固力来实现其阻力。在该实施方式中,旋转上述主挂钩部件60所需要的转矩为5~40cn
·
m,进一步优选为10~35cn
·
m,更进一步优选为15~30cn
·
m,再进一步优选为20~25cn
·
m。在此,如图2所示,从上述中心轴r至主挂钩部件60的力点的距离h1为4cm,这个例子的转矩为24cn
·
m。
[0026]
应予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主颈部61与主挂钩主体64一体地构成,上述主颈部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基座主体30,但也可以使主颈部与基座主体30一体地形成,并且将上述主挂钩主体与主颈部安装为能够相互旋转。
[0027]
在主颈部61的圆周面形成有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63。凸缘部63具有支承上述副挂钩部件70的功能。为了防止行李w脱落,主挂钩主体64的敞开部65形成为略微朝上。此外,主挂钩主体64的圆环的中心位置c1从旋转中心轴r略微向敞开部65侧偏移。
[0028]
副挂钩部件70具有圆筒状的副颈部71。副颈部71的内径与主颈部61的外径相等或略大于主颈部61的外径。由此,副颈部71旋转自如地嵌于主颈部61。在此,为了使副颈部件70旋转,也优选需要一定的转矩,在该实施方式中,为5~40cn
·
m,进一步优选为10~35cn
·
m,更进一步优选为15~30cn
·
m,再进一步优选为20~25cn
·
m。在此,如图2所示,上述中心轴r至主挂钩部件60的力点的距离h2为3.5cm,这个例子的转矩为20cn
·
m。
[0029]
副颈部71具有从圆周面突出的支架72。在该支架72连接有一部分敞开的圆环状的副挂钩主体73。为了防止行李脱落,副挂钩主体73的敞开部74形成为略微朝上。此外,副挂钩主体73的圆环的中心位置c2从旋转中心轴r偏移。
[0030]
主挂钩部件60的主颈部61与副挂钩部件70的副颈部71绕旋转中心轴r相互旋转自如。
[0031]
由此,在主挂钩主体64与副挂钩主体73朝向不同方向的情况下,副挂钩主体73远离主挂钩主体64的敞开部65(参见图5的实线)。在主挂钩主体64与副挂钩主体73朝向同一方向的情况下,即,当主挂钩主体64与副挂钩主体73对齐时,为了使副挂钩主体73缩窄主挂钩主体64的敞开部65,副挂钩主体73比主挂钩主体64更小,并且具有与主挂钩主体64的上部部分地重叠的形状(重叠的量为图2所示的t1)(参见图5的虚线)。具体而言,从副挂钩部件70的上端至下端的高度与主颈部61的高度大致相等或略高于主颈部61的高度。
[0032]
在此,优选将在主挂钩主体64与副挂钩主体73朝向同一方向的情况下的、副挂钩主体73缩窄主挂钩主体64的敞开部65的缩窄尺寸d2设定为原敞开尺寸d1的50%以下,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在该实施方式中,原敞开尺寸为2cm,将被缩窄时的敞开尺寸设定为4mm。
[0033]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从支架72至副挂钩主体73的连续的直线部分相对于旋转中心轴r倾斜。换言之,通过副挂钩主体73的最低点g2与副挂钩主体73的圆环中心c2的直线相对于旋转中心轴r倾斜。由此,当副挂钩主体73旋转时,副挂钩主体73不干扰主挂钩部件60(参见图2的尺寸d3)。
[0034]
带部81与加强带83共同构成带单元80。带部81整体上具有用于缠绕于把手ka的足够的长度。在带部81的结合部p处,加强带83的一端缝在带部81的表面并与之结合。应予说明,由于在结合部p处,加强带83缝合于带部81的表面,因此结合部份变厚,带部81不会从第2孔33脱离,可以防止带单元80从安装基座20脱落。
[0035]
在带部81的表面81a的整个面形成面粘扣件的环(loop)面,在里面81b的整个面形成面粘扣件的钩(hook)面。应予说明,图中81c表示带部81的一端,81d表示另一端。通过将面粘扣件的钩面与环面按在一起而使之结合并具有一定的结合力,如需撕开,则需要一定的强力。
[0036]
加强带83的表面83a没有形成任何上述结构,在里面83b的前端83c侧形成有面粘扣件的钩面。应予说明,图中83c表示加强带83的前端。加强带83的长度形成为大于从结合部p至带部81的另一端81d的长度。
[0037]
这样构成的行李挂钩10例如以如图6所示的方式来使用。首先,将行李挂钩10固定于婴儿车k的把手ka。固定时,使安装基座20靠近把手ka,并将带部81的一端81c侧缠绕于把手ka。从缠绕于把手ka的带部81的一端81c侧的上方缠绕带部81的另一端81d侧。此时,带部81的另一端81d侧的里面81b的钩面与带部81的一端81c侧的表面81a的环面卡合而结合。进而,如果从其上方将加强带83缠绕于把手ka,则加强带83的里面83b的钩面在前端83c侧与带部81的另一端81d侧的表面81a的环面卡合而结合。
[0038]
即,带部81的表面81a与里面81b结合,并且带部81的表面81a与加强带83的里面83b结合,带单元80整体缠绕并固定于把手ka。图6为示意性地表示这种状态的说明图。
[0039]
参照图6,对先将带部81的一端81c侧缠绕于把手ka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先将带部81的另一端81d侧缠绕于把手ka。如图7所示,在固定时,使安装基座20靠近把手ka,并将带部81的另一端81d侧缠绕于把手ka。从缠绕于把手ka的带部81的另一端81d侧上方缠绕带部81的一端81c侧。此时,带部81的一端81c侧的里面81b的钩面与带部81的另一端81d侧的表面81a的环面卡合而结合。进而,如果从其上方将加强带83缠绕于把手ka,则加强带83的里面83b的钩面在前端83c侧与带部81的一端81c侧的表面81a的环面卡合而结合。
[0040]
接着,将行李w钩挂于位于图5中实线所示的位置的主挂钩部件60的主挂钩主体64。行李w的负荷施加于主挂钩主体64的最低点g1。如图2、图3所示,最低点g1位于通过圆环中心c1的垂直轴上。因此,最低点g1与旋转中心轴r之间存在偏移,因而主挂钩主体64向图5中f所示的方向摆动,并移动至图5中虚线的位置。此时,连接销62在贯通孔34内倾斜。由于在连接销62的外径与贯通孔34的内径之间仅存在微小的间隙,因而连接销62将钩挂于贯通孔34的内壁,连接销62的自由旋转被限制。因此,挂着行李w的主挂钩主体64的主颈部61不会发生旋转,比较稳定。
[0041]
另一方面,相对于主颈部61旋转自如地安装的副颈部71由于支架72以及副挂钩主体73的自重而发生旋转,并旋转移动至图5中虚线的位置。即,如前文所述,主挂钩主体64与副挂钩主体73朝向同一方向并保持稳定。此时,由于副挂钩主体73缩窄主挂钩主体64的敞开部65,因此可以抑制行李w从敞开部65脱落。此外,由于副挂钩主体73的旋转位置也保持稳定,因而使用者不需要为了钩挂其他的行李而改变副挂钩主体73的朝向,使用方便性好。
[0042]
对于如此构成的行李挂钩10,当缠绕于把手ka时,带部81在表面和里面形成有面粘扣件,因而无论先将带部81的哪一侧缠绕于把手ka均没有问题。因此,使用者可以不需要
在意方向地进行固定操作。应予说明,通过在更上侧缠绕加强带83,可以增大面粘扣件的结合部位的面积,从而可以更加稳定地进行固定,提高使用方便性。
[0043]
此外,通过将行李w钩挂于主挂钩部件60的主挂钩主体64,主挂钩主体64发生倾斜并限制主颈部61的旋转,从而能够保持稳定。此外,此时,通过利用副挂钩部件70的副挂钩主体73阻塞主挂钩主体64的敞开部65,可以进一步抑制行李w的脱落。另外,可以通过副挂钩主体73钩挂其他的行李,提高使用方便性。
[0044]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中,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0045]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主挂钩主体64与副挂钩主体73的形状设为一部分敞开的圆环体,但挂钩的形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为一部份敞开的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也可以为一部份敞开的椭圆环体。
[0046]
此外,也可以如图8所示,将上述挂钩主体64的形状设为管道状。
[004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摆动基座40通过销42与安装基座20连结,但如图8所示,两者无需相互连结。符号说明
[0048]
10

行李挂钩、20

安装基座、30

基座主体、31

板部件、32

第1孔、33

第2孔、34

贯通孔、40

摆动基座、41

板部件、42

摆动销、43

第1孔、44

横孔、50

挂钩单元、60

主挂钩部件、61

主颈部、62

连接销、63

凸缘部、64

主挂钩主体、65

敞开部、70

副挂钩部件、71

副颈部、72

支架、73

副挂钩主体、74

敞开部、80

带单元、81

带部、81a

表面、81b

里面、81c

一端、81d

另一端、83

加强带、83a

表面、83b

里面、83c

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