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机电设备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装卸机电设备管理运输台。
背景技术:2.机电设备通常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总称,机电设备则是应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设备,而通常所说的机械设备又是机电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五金,多指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成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机电设备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即产业类机电设备、信息类机电设备和民生类机电设备,运输台是机电设备常用的运输工具之一。
3.有些机电设备较为笨重,现有的机电设备运输台在需要将机电设备转移时,通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人员抬至运输台上或运输台下,耗时耗力,十分不便,运输效率低,不易装卸;在运输过程中,机电设备会因路面不平或其他外界原因导致设备晃动,甚至运输一些精密设备时晃动而导致机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装卸机电设备管理运输台,解决了现有机电设备运输台运输效率低,耗时耗力,不易装卸以及会因外界原因晃动损坏的问题。
5.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易装卸机电设备管理运输台,包括底板、侧板、背板、辅助运送组件、上部固定组件和转向板,所述底板的顶部端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侧板,所述两个侧板的一端面固定有背板,且背板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一侧转动铰接有转向板,所述两个侧板相背的一面设置有上部固定组件和侧部固定组件;所述辅助运送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顶部的两个第一滑轨和转向板顶部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靠近底板的一端面固定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的一侧与第一滑轨接触,所述第一滑轨的外壁滑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滑块及与第一滑块对应设置的若干个承载杆,所述承载杆与承载杆之间转动铰接。
6.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的顶部端面开设有两个空槽,所述空槽内部滑动设置有铰接块及与铰接块一侧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杆,所述两个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块,所述空槽靠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块,所述铰接块与底板上的铰接座转动铰接配合,所述铰接块和固定杆与空槽滑动配合,并通过从动块和限位块进行限位,所述空
槽的顶部由螺丝固定有盖板。
7.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靠近底板的两侧由阻尼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动卡块,所述底板顶部端面开设有与第一转动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所述转动板远离底板的两侧由阻尼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动卡块,所述两侧板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而转动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
8.更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承载杆中靠近转动板的一个承载杆一侧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均由阻尼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承载杆的一侧。
9.辅助运送组件辅助机电设备运送到运输台上,通过若干个承载杆、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的配合实现机电设备的快速装卸;滑动滑轨的方式相较于直接人工搬运要更为省时省力,容易装卸,在将机电设备装载至运输台上时,将转动板转动至两侧板的一侧固定,可以保证在运输台上的稳定性,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固定操作。
10.当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先将转动板的一侧旋转至与地面接触,并推动转动板至其上部安装的第三滑轨与第一滑轨的一端接触,再通过旋转转动板两侧的第一转动卡块与底板上开设的卡槽卡合,使转动板固定;其次将承载杆从装置内滑出,工作人员将机电设备抬至承载杆上,并将承载杆一侧的转动杆旋转至与承载杆垂直,避免机电设备从承载杆上滑下;然后工作人员推动机电设备至运输台的内部,由于承载杆底部滑块和滑轨的配合,因此在装卸时会十分省力、快速;最后,转动板两侧的第一转动卡块使其脱离锁定,将转动板微微抬起并向后拉动,当空槽内的从动块与限位块接触时再大幅度的转动转动板至两侧板的一侧,此时,第三滑轨不会对转动的铰接座造成阻碍,再通过第二转动卡块与两侧板外壁的卡槽卡接,完成对转动板的固定,由此完成机电设备在运输台上的放置。
11.其中,在转动板空槽内安装的固定条和从动块与限位块配合,使转动板和底板转动配合时,可以通过拉伸缩进的方式与其配合的更好,且通过缩进可使第三滑轨与第一滑轨接触,在滑动承载杆和辅助运送机电设备至装置内时更为顺畅。承载杆与承载杆之间通过转动铰接的方式连接,可纵向弯曲一定角度,与第二、第三滑轨配合更为顺畅。
12.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侧板相背离一端面的限位杆及与限位杆滑动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块,所述两个安装块相对的一面固定有弹力带,所述齿条的一侧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在侧板的外壁,所述齿轮背离侧板的一端面设置有固定盘及与固定盘外端面固定连接的转动把手。
13.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数量为八个,且以两个为一组中心对称分布固定在侧板的外壁,相应的,所述与限位杆滑动配合的齿条数量为四,且中心对称分布在侧板的外壁。
14.上部固定组件将对机电设备的顶部进行固定,给予机电设备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其稳定在运输台上。弹力带可根据机电设备的顶部形状发生形变,与其机电设备顶部贴合,转动转动把手,弹力带尽可能的给予机电设备压力,使机电设备不易晃动,并与侧部固定组件配合,让机电设备稳固在运输台内,在运输过程中更为稳定,避免了设备因晃动而导致损坏的问题。
15.使用时,工作人员站在两个转动把手的中间位置,手握转动把手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转动把手,此时,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会纵向向下移动;工作人员根据机电设备的高度判断向下移动的距离,在转至另一侧的两个转动把手中间同样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转动把手,直
至将弹力带与机电设备贴合并能给予其向下的一定的压力为止,由此使机电设备在运输台中不再晃动。相应的,在不需要对机电设备时施加压力时向相对的方向旋转转动把手,与上述操作方式相反。
16.更进一步地,所述齿条的背离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与齿条设置方向一致的限位齿,所述限位齿所在位置的侧板外壁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横置有导向杆及与导向杆滑动配合的滑动限位块,所述滑动限位块靠近齿条的一端面设置有与限位齿卡合的凸起块,所述导向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动限位块背离侧板的一端面设置安装有拨动块,所述滑动限位块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及第二滑块顶端的滑动卡块,所述侧板外壁开设有与滑动卡块卡接配合的凹槽。
17.当齿条由工作人员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拨动滑动限位块顶部的滑动卡块,使其不与侧板外壁开设的凹槽卡合,由此滑动限位块会在导向杆和第一弹簧的配合下横向移动并与齿条一侧的限位齿卡合,完成对齿条的限位;再需要解除限位时,横向拉动拨动块,将滑动限位块顶部的滑动卡块与凹槽对其,并滑动滑动卡块与凹槽卡合。
18.更进一步地,所述侧部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侧板外端面的若干个对称设置的u形块,所述u形块和侧板上开设有纵向延伸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安装有夹持块,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外壁固定有圆盘片,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圆形空槽,所述圆形空槽内转动设置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背离第一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圆盘片接触,另一端与u形块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外壁固定有从动卡块,所述从动卡块呈环形,且在环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起,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侧板的一端设置有拉动把手。
19.侧部固定组件安装在靠近侧板外壁靠近底板位置,将对机电设备的侧面进行夹持固定,使机电设备的底盘稳定,在运输过程中更为可靠。在第二活动杆的外壁安装有从动卡块,且从动卡块的环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起,在u形块的中心处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贯穿孔,在进行夹持时,旋转拉动把手,使卡在u形块外壁的从动卡块与贯穿孔形状对应,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对机电设备的快速夹持,简单方便,效率高。
20.在未将机电设备推送到运输台上时,夹持块由第二活动杆外壁的从动卡块卡接在u形块的外壁,需要夹持时,旋动拉动把手即可。其中,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块,第二活动杆通过圆形块与第一活动杆转动配合;第二弹簧的直径要大于从动卡块的直径,因此二者不会互相影响。另外,在夹持块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软垫,避免夹持块的刚性结构划伤机电设备。
21.更进一步地,所述u形块所在位置的贯穿孔开设形状与从动卡块一致,所述贯穿孔孔径要大于从动卡块的直径,所述夹持块背离第一活动杆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软垫。
22.更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内部端面设置有第一软垫,所述背板的外部端面设置有移动把手,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双刹轮;所述承载杆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或防滑纹。
23.在背板内壁设置第一软垫,可以避免在推动机电设备时设备撞到背板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移动把手方便工作人员拉动或推动运输台;双刹轮方便运输台移动和停止;承载杆顶部的橡胶垫和防滑纹可以增大机电设备和承载杆二者的摩擦力,当机电设备放置在承载杆上推动时不会打滑。
24.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辅助运送组件可将机电设备快速的运送到运输台的内部,通过上部固定组件和侧部固定组件可对机电设备的顶部和底部侧面进行固定,使其在运输过程中更为稳定,并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以实现机电设备的快速装卸。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视角及a-a'线所在图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线所截图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辅助运送组件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辅助运送组件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b在所在图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位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c在所在图中位置及d在所在图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位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d位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e在所在图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e位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侧部固定组件顶部平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底板;2、侧板;3、背板;4、辅助运送组件;5、上部固定组件;6、侧部固定组件;7、转动板;8、第一软垫;401、第一滑轨;402、第二滑轨;403、第三滑轨;404、第一滑块;405、承载杆;406、转动杆;407、固定杆;408、从动块;409、限位块;410、第一转动卡块;411、第二转动卡块;412、盖板;501限位杆、;502、齿条;503、齿轮;504、固定盘;505、转动把手;506、限位齿;507、安装块;508、弹力带;509、导向杆;510、第一弹簧;511、滑动限位块;512、拨动块;513、第二滑块;514、滑动卡块;601、第一活动杆;602、夹持块;603、圆形块;604、第二活动杆;605、圆盘片;606、第二弹簧;607、从动卡块;608、拉动把手;609、第二软垫;610、u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29.本实施例的一种易装卸机电设备管理运输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包括底板1、侧板2、背板3、辅助运送组件4、上部固定组件5和转向板7,底板1的顶部端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侧板2,两个侧板2的一端面固定有背板3,且背板3的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底板1的一侧转动铰接有转向板7,两个侧板2相背的一面设置有上部固定组件5和侧部固定组件6;辅助运送组件4包括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两个第一滑轨401和转向板7顶部的第二滑轨402,第二滑轨402靠近底板1的一端面固定有第三滑轨403,第三滑轨403的一侧与第一滑轨401接触,第一滑轨401的外壁滑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滑块404及与第一滑块404对应设置的若干个承载杆405,承载杆405与承载杆405之间转动铰接。
30.转动板7的顶部端面开设有两个空槽,空槽内部滑动设置有铰接块及与铰接块一侧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杆407,两个固定杆407的一端设置有从动块408,空槽靠近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块409,铰接块与底板1上的铰接座转动铰接配合,铰接块和固定杆407与空槽滑动配合,并通过从动块408和限位块409进行限位,空槽的顶部由螺丝固定有盖板412。
31.转动板7靠近底板1的两侧由阻尼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动卡块410,底板1顶部端面开设有与第一转动卡块410卡接配合的卡槽,转动板7远离底板1的两侧由阻尼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动卡块411,两侧板1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而转动卡块411卡接配合的卡槽。若干个承载杆405中靠近转动板7的一个承载杆405一侧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转动杆406,转动杆406均由阻尼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承载杆405的一侧。
32.当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先将转动板的一侧旋转至与地面接触,并推动转动板至其上部安装的第三滑轨与第一滑轨的一端接触,再通过旋转转动板两侧的第一转动卡块与底板上开设的卡槽卡合,使转动板固定;其次将承载杆从装置内滑出,工作人员将机电设备抬至承载杆上,并将承载杆一侧的转动杆旋转至与承载杆垂直,避免机电设备从承载杆上滑下;然后工作人员推动机电设备至运输台的内部,由于承载杆底部滑块和滑轨的配合,因此在装卸时会十分省力、快速;最后,转动板两侧的第一转动卡块使其脱离锁定,将转动板微微抬起并向后拉动,当空槽内的从动块与限位块接触时再大幅度的转动转动板至两侧板的一侧,此时,第三滑轨不会对转动的铰接座造成阻碍,再通过第二转动卡块与两侧板外壁的卡槽卡接,完成对转动板的固定,由此完成机电设备在运输台上的放置。
33.其中,在转动板空槽内安装的固定条和从动块与限位块配合,使转动板和底板转动配合时,可以通过拉伸缩进的方式与其配合的更好,且通过缩进可使第三滑轨与第一滑轨接触,在滑动承载杆和辅助运送机电设备至装置内时更为顺畅。承载杆与承载杆之间通过转动铰接的方式连接,可纵向弯曲一定角度,与第二、第三滑轨配合更为顺畅。
34.辅助运送组件辅助机电设备运送到运输台上,通过若干个承载杆、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的配合实现机电设备的快速装卸;滑动滑轨的方式相较于直接人工搬运要更为省时省力,容易装卸,在将机电设备装载至运输台上时,将转动板转动至两侧板的一侧固定,可以保证在运输台上的稳定性,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固定操作。
35.如图8、图9、图10所示,上部固定组件5包括设置在两侧板2相背离一端面的限位杆
501及与限位杆501滑动配合的齿条502,齿条502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安装块507,两个安装块507相对的一面固定有弹力带508,齿条502的一侧啮合有齿轮503,齿轮502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在侧板2的外壁,齿轮502背离侧板2的一端面设置有固定盘504及与固定盘504外端面固定连接的转动把手505。限位杆501数量为八个,且以两个为一组中心对称分布固定在侧板2的外壁,相应的,与限位杆滑动配合的齿条502数量为四,且中心对称分布在侧板2的外壁。
36.齿条502的背离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与齿条502设置方向一致的限位齿506,限位齿506所在位置的侧板2外壁开设有空槽,空槽内横置有导向杆509及与导向杆509滑动配合的滑动限位块511,滑动限位块511靠近齿条502的一端面设置有与限位齿506卡合的凸起块,导向杆509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弹簧510,滑动限位块511背离侧板2的一端面设置安装有拨动块512,滑动限位块51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513及第二滑块513顶端的滑动卡块514,侧板2外壁开设有与滑动卡块514卡接配合的凹槽。
37.使用时,工作人员站在两个转动把手的中间位置,手握转动把手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转动把手,此时,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会纵向向下移动;工作人员根据机电设备的高度判断向下移动的距离,在转至另一侧的两个转动把手中间同样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转动把手,直至将弹力带与机电设备贴合并能给予其向下的一定的压力为止,由此使机电设备在运输台中不再晃动。相应的,在不需要对机电设备时施加压力时向相对的方向旋转转动把手,与上述操作方式相反。
38.当齿条由工作人员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拨动滑动限位块顶部的滑动卡块,使其不与侧板外壁开设的凹槽卡合,由此滑动限位块会在导向杆和第一弹簧的配合下横向移动并与齿条一侧的限位齿卡合,完成对齿条的限位;再需要解除限位时,横向拉动拨动块,将滑动限位块顶部的滑动卡块与凹槽对其,并滑动滑动卡块与凹槽卡合。
39.上部固定组件将对机电设备的顶部进行固定,给予机电设备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其稳定在运输台上。弹力带可根据机电设备的顶部形状发生形变,与其机电设备顶部贴合,转动转动把手,弹力带尽可能的给予机电设备压力,使机电设备不易晃动,并与侧部固定组件配合,让机电设备稳固在运输台内,在运输过程中更为稳定,避免了设备因晃动而导致损坏的问题。
40.如图11、图12、图13所示,侧部固定组件6包括设置在两侧板2外端面的若干个对称设置的u形块610,u形块610和侧板2上开设有纵向延伸的贯穿孔,贯穿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活动杆601,第一活动杆601的一端安装有夹持块601,第一活动杆601的外壁固定有圆盘片605,第一活动杆601的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圆形空槽,圆形空槽内转动设置有圆形块603,圆形块603的背离第一活动杆6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杆604,第二活动杆604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弹簧606,第二弹簧606的一端与圆盘片605接触,另一端与u形块610的内壁接触,第二活动杆604的外壁固定有从动卡块607,从动卡块607呈环形,且在环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起,第二活动杆604远离侧板2的一端设置有拉动把手608。
41.u形块610所在位置的贯穿孔开设形状与从动卡块607一致,贯穿孔孔径要大于从动卡块607的直径,夹持块602背离第一活动杆601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软垫609。
42.侧部固定组件安装在靠近侧板外壁靠近底板位置,将对机电设备的侧面进行夹持固定,使机电设备的底盘稳定,在运输过程中更为可靠。在第二活动杆的外壁安装有从动卡
块,且从动卡块的环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起,在u形块的中心处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贯穿孔,在进行夹持时,旋转拉动把手,使卡在u形块外壁的从动卡块与贯穿孔形状对应,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对机电设备的快速夹持,简单方便,效率高。
43.在未将机电设备推送到运输台上时,夹持块由第二活动杆外壁的从动卡块卡接在u形块的外壁,需要夹持时,旋动拉动把手即可。其中,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块,第二活动杆通过圆形块与第一活动杆转动配合;第二弹簧的直径要大于从动卡块的直径,因此二者不会互相影响。另外,在夹持块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软垫,避免夹持块的刚性结构划伤机电设备。
44.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辅助运送组件可将机电设备快速的运送到运输台的内部,通过上部固定组件和侧部固定组件可对机电设备的顶部和底部侧面进行固定,使其在运输过程中更为稳定,并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以实现机电设备的快速装卸。
4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