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的种植显得尤为重要。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但是要想作物快速生长,生长健壮是需要依赖于优良的肥料以及合理的施肥。如果肥料配施不合理,施肥不当则就如同人饮食不均衡一样,会导致身体不健康,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变弱,容易生病。现有技术用于水稻种植时的肥料仍然存在配施不合理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配施合理,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提高水稻品质的肥料来满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施合理,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提高水稻品质的肥料,尤其涉及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专用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6.粪便50~60份,秸秆50~60份、微生物菌剂1~3份、尿素26~30份、磷酸氢二钙8~10份、磷酸氢二铵8~10份、氯化钾10~14份、黄腐酸钾3~6份、谷氨酸1~2份、氨基酸螯合锌1~2份、氨基酸螯合硒3~6份。
7.作为优选,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8.粪便52~58份,秸秆52~58份、微生物菌剂1.5~2.5份、尿素27~29份、磷酸氢二钙8.5~9.5份、磷酸氢二铵8.5~9.5份、氯化钾11~13份、黄腐酸钾4~5份、谷氨酸1.2~1.8份、氨基酸螯合锌1.2~1.8份、氨基酸螯合硒4~5份。
9.作为优选,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10.粪便55份,秸秆55份、微生物菌剂2份、尿素28份、磷酸氢二钙9份、磷酸氢二铵9份、氯化钾12份、黄腐酸钾4.5份、谷氨酸1.5份、氨基酸螯合锌1.5份、氨基酸螯合硒4.5份。
11.作为优选,所述粪便为牛粪和/或鸡粪;
12.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和/或大豆秸秆。
13.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木霉菌菌剂;
14.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与木霉菌菌剂的重量比为1:6~8;
15.每克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活菌数》200亿;
16.每克木霉菌菌剂的活菌数》10亿。
17.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水稻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1)将粪便、秸秆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得发酵料,将所述发酵料堆积发酵26~30d得到腐熟有机料;
19.(2)将腐熟有机料与尿素、磷酸氢二钙、磷酸氢二铵、氯化钾、黄腐酸钾、谷氨酸、氨
基酸螯合锌和氨基酸螯合硒混合,造粒,得到水稻专用肥。
20.作为优选,所述堆积发酵时发酵料的含水量为61~65%;
21.所述堆积发酵时发酵堆的中心温度为30~60℃;
22.当发酵堆的中心温度》60℃时立即翻堆。
23.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水稻专用肥在提高水稻产量和/或提高水稻品质方面的应用。
24.作为优选,所述水稻专用肥在提高水稻产量和/或提高水稻品质时的使用方法为:
25.(1)在种植水稻前5~7d作为基肥使用;
26.(2)在水稻分蘖期、重穗期作为追肥使用;
27.作为优选,所述水稻专用肥作为基肥使用时的施肥量为58~60kg/亩;
28.所述水稻专用肥在水稻分蘖期使用时的施肥量为8~10kg/亩;
29.所述水稻专用肥在水稻重穗期使用时的施肥量为10~12kg/亩;
30.所述水稻专用肥在水稻分蘖期使用时的施入时机为水稻刚进入分蘖期时;
31.所述水稻专用肥在水稻重穗期使用时的施入时机为水稻刚进入重穗期时。
3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水稻专用肥中尿素、磷酸氢二钙、磷酸氢二铵、氯化钾和黄腐酸钾提供水稻生长必需的氮、磷、钾元素;黄腐酸钾和谷氨酸配合会在水稻根系部位形成保护层,保护水稻根系免受不良环境的破坏,同时还能调节根系ph;氨基酸螯合锌和氨基酸螯合硒的加入用来提高稻米的品质。水稻专用肥中还加入为水稻生长提供蛋白质的粪便,有机质的秸秆以及促进水稻生长,抑制水稻病原菌的微生物发酵菌剂。将这些物质配合制备成水稻专用肥用于水稻中,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还可显著提高稻米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专用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34.粪便50~60份,优选为52~58份,进一步优选为55份;
35.秸秆50~60份,优选为52~58份,进一步优选为55份;
36.微生物菌剂1~3份,优选为1.5~2.5份,进一步优选为2份;
37.尿素26~30份,优选为27~29份,进一步优选为28份;
38.磷酸氢二钙8~10份,优选为8.5~9.5份,进一步优选为9份;
39.磷酸氢二铵8~10份,优选为8.5~9.5份,进一步优选为9份;
40.氯化钾10~14份,优选为11~13份,进一步优选为12份;
41.黄腐酸钾3~6份,优选为4~5份,进一步优选为4.5份;
42.谷氨酸1~2份,优选为1.2~1.8份,进一步优选为1.5份;
43.氨基酸螯合锌1~2份,优选为1.2~1.8份,进一步优选为1.5份;
44.氨基酸螯合硒3~6份,优选为4~5份,进一步优选为4.5份。
45.在本发明中,所述粪便为牛粪和/或鸡粪;
46.所述牛粪和鸡粪混用时以任意比例混用;
47.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和/或大豆秸秆;
48.所述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混用时以任意比例混用。
49.在本发明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木霉菌菌剂;
50.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与木霉菌菌剂的重量比为1:6~8,优选为1:7;
51.每克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活菌数》200亿;
52.每克木霉菌菌剂的活菌数》10亿。
53.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水稻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4.(1)将粪便、秸秆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得发酵料,将所述发酵料堆积发酵26~30d得到腐熟有机料;
55.(2)将腐熟有机料与尿素、磷酸氢二钙、磷酸氢二铵、氯化钾、黄腐酸钾、谷氨酸、氨基酸螯合锌和氨基酸螯合硒混合,造粒,得到水稻专用肥。
56.在本发明中,所述堆积发酵的时间优选为27~29d,进一步优选为28d;所述堆积发酵时发酵料的含水量为61~65%,优选为62~64%,进一步优选为63%;
57.所述堆积发酵时发酵堆的中心温度为30~60℃,优选为40~50℃,进一步优选为45℃;
58.当发酵堆的中心温度》60℃时立即翻堆。
59.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水稻专用肥在提高水稻产量和/或提高水稻品质方面的应用。
60.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稻专用肥在提高水稻产量和/或提高水稻品质时的使用方法为:
61.(1)在种植水稻前5~7d作为基肥使用;
62.(2)在水稻分蘖期、重穗期作为追肥使用;
63.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稻专用肥作为基肥使用的时间优选为种植水稻前6d;所述水稻专用肥作为基肥的施肥量为58~60kg/亩,优选为59kg/亩;
64.所述水稻专用肥在水稻分蘖期使用时的施肥量为8~10kg/亩,优选为9kg/亩;所述水稻专用肥在水稻分蘖期使用时的施入时机为水稻刚进入分蘖期时;
65.所述水稻专用肥在水稻重穗期使用时的施肥量为10~12kg/亩,优选为11kg/亩;所述水稻专用肥在水稻重穗期使用时的施入时机为水稻刚进入重穗期时。
66.所述水稻专用肥作为基肥或追肥使用时的具体方法为撒施于种植田中。
6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68.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各组分的来源:
69.粪便、秸秆来源于周边村民的生活废弃物;
70.其余组分均为市售。
71.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是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承包的实验基地中进行的。
72.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所用的水稻品种为富源4号。
73.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种植水稻的方法为插秧法,每平方米20穴,每穴插入3个秧苗,每亩地按栽植1.4万穴的量设置实验;
74.每个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实验地面积为2亩。
75.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每穗平均总粒数和结实粒数采用数数的方法进行测定;
76.千粒重和产量利用称重的方法测定,千粒重为测定1000粒稻米得到的重量;
77.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粗蛋白含量按ny/t83-2017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78.稻米中总硒含量按gb/t 5009.93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79.实施例1
80.取牛粪50kg、玉米秸秆30kg、大豆秸秆30kg、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2kg、木霉菌菌剂1.2kg,混匀,得到发酵料。将发酵料在含水量为61%的情况下堆积发酵,保持发酵堆的中心温度在30~60℃之间,当发酵堆的中心温度大于60℃时,立即翻堆,当发酵堆的中心温度低于30℃时,覆膜保温。将发酵料堆积发酵26d后得到腐熟有机料。
81.在腐熟有机料中加入28kg尿素、8kg磷酸氢二钙、10kg磷酸氢二铵、12kg氯化钾、3kg黄腐酸钾、2kg谷氨酸、1.5kg氨基酸螯合锌、6kg氨基酸螯合硒,混合均匀,加入造粒机中,造粒,得到水稻专用肥。
82.在水稻插秧前5d,将水稻专用肥按60kg/亩的量撒入稻田中作为基肥使用;在水稻刚进入分蘖期时按8kg/亩的量施入水稻专用肥;在水稻刚进入重穗期时按11kg/亩的量施入水稻专用肥。其余时期按常规的方法管理。
83.待水稻收获时,从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以及水稻中心部位随机取样,测定每穗平均总粒数、结实粒数、千粒重,稻米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84.测定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以及稻米中粗蛋白含量、总硒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85.实施例2
86.取鸡粪56kg、大豆秸秆58kg、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25kg、木霉菌菌剂1.75kg,混匀,得到发酵料。将发酵料在含水量为62%的情况下堆积发酵,保持发酵堆的中心温度在30~60℃之间,当发酵堆的中心温度大于60℃时,立即翻堆,当发酵堆的中心温度低于30℃时,覆膜保温。将发酵料堆积发酵30d后得到腐熟有机料。
87.在腐熟有机料中加入30kg尿素、10kg磷酸氢二钙、9kg磷酸氢二铵、10kg氯化钾、6kg黄腐酸钾、1kg谷氨酸、2kg氨基酸螯合锌、5kg氨基酸螯合硒,混合均匀,加入造粒机中,造粒,得到水稻专用肥。
88.在水稻插秧前6d,将水稻专用肥按60kg/亩的量撒入稻田中作为基肥使用;在水稻刚进入分蘖期时按9kg/亩的量施入水稻专用肥;在水稻刚进入重穗期时按12kg/亩的量施入水稻专用肥。其余时期按常规的方法管理。
89.待水稻收获时,从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以及水稻中心位置随机取样,测定每穗平均总粒数、结实粒数、千粒重,稻米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90.测定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以及稻米中粗蛋白含量、总硒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91.实施例3
92.取牛粪20kg、鸡粪40kg、玉米秸秆50kg、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3kg、木霉菌菌剂2.4kg,混匀,得到发酵料。将发酵料在含水量为65%的情况下堆积发酵,保持发酵堆的中心温度在30~60℃之间,当发酵堆的中心温度大于60℃时,立即翻堆,当发酵堆的中心温度低
于30℃时,覆膜保温。将发酵料堆积发酵28d后得到腐熟有机料。
93.在腐熟有机料中加入26kg尿素、9kg磷酸氢二钙、8kg磷酸氢二铵、14kg氯化钾、4kg黄腐酸钾、1.5kg谷氨酸、1kg氨基酸螯合锌、3kg氨基酸螯合硒,混合均匀,加入造粒机中,造粒,得到水稻专用肥。
94.在水稻插秧前7d,将水稻专用肥按58kg/亩的量撒入稻田中作为基肥使用;在水稻刚进入分蘖期时按10kg/亩的量施入水稻专用肥;在水稻刚进入重穗期时按10kg/亩的量施入水稻专用肥。其余时期按常规的方法管理。
95.待水稻收获时,从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以及水稻中心位置随机取样,测定每穗平均总粒数、结实粒数、千粒重,稻米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96.测定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以及稻米中粗蛋白含量、总硒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97.对比例1
98.本对比例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设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对比例1的发酵料不进行堆积发酵,直接与剩余物质混合造粒得到肥料。
99.按实施例1的施用方法施入对比例1的肥料。待水稻收获时测定每穗平均总粒数、结实粒数、千粒重,稻米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100.测定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以及稻米中粗蛋白含量、总硒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101.对比例2
102.本对比例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设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对比例2利用亚硒酸钠替换实施例1的氨基酸螯合硒。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103.待水稻收获时测定每穗平均总粒数、结实粒数、千粒重,稻米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104.测定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以及稻米中粗蛋白含量、总硒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105.对比例3
106.本对比例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设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对比例3利用等量的氯化钾替换黄腐酸钾,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107.待水稻收获时测定每穗平均总粒数、结实粒数、千粒重,稻米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108.测定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以及稻米中粗蛋白含量、总硒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109.对比例4
110.本对比例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设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对比例4的肥料中未添加谷氨酸,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111.待水稻收获时测定每穗平均总粒数、结实粒数、千粒重,稻米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112.测定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以及稻米中粗蛋白含量、总硒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113.表1不同肥料对水稻每穗平均总粒数、结实粒数、千粒重的影响
[0114][0115]
表1显示,不进行堆肥发酵、替换黄腐酸钾以及去除谷氨酸后每穗水稻中平均稻米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稻米产量下降明显,说明堆肥发酵、黄腐酸钾和谷氨酸的加入影响着水稻的生长性能。表1还显示将亚硒酸钠替换氨基酸螯合硒后水稻中平均稻米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稻米产量下降不太明显,说明氨基酸螯合硒的加入对水稻的生长性能的影响不大。
[0116]
表2不同肥料对稻米中各指标的影响
[0117][0118][0119]
虽然亚硒酸钠替换氨基酸螯合硒不影响稻米产量,但是从表2来看,亚硒酸钠替换氨基酸螯合硒后严重影响了稻米中的硒含量,说明本发明的氨基酸螯合硒更适宜作为水稻硒肥使用。
[0120]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本发明的肥料用于水稻种植,会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以及稻米的品质。
[012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