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排水沟预制混凝土盖板倒运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国内市政道路在新建或改扩建过程中,多在道路两侧或单侧增设排水边沟。一般情况下,道路排水边沟多采用矩形断面、混凝土现浇而成。为保证行车或行人安全,排水沟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覆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受限于排水沟尺寸影响,其盖板多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按照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工作思路,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在预制厂内加工完成,采用小型运输车辆运送至铺装现场堆存点。综合考虑各项施工因素,铺装现场预制盖板堆存点间距多为50-100m;由于道路施工为线性工程,预制盖板自堆存点至铺装点之间,均由人工进行二次倒运。
3.以往人工二次倒运基本上采用两轮手推斗车完成。在倒运过程中预制盖板装卸以及在安装过程中对位调整,全靠人工手抬肩扛完成;由于预制盖板重量较大(单块重量多在30kg以上)、倒运距离较远(多在30~50m),在二次倒运过程及对位安装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作业工人体能消耗大,进而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成本;2,盖板保护不到位、易磕碰,导致盖板掉角、破裂等情况频发,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增加施工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简易的二次倒运工具,来避免作业工人手抬肩扛的重体力操作,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排水沟预制混凝土盖板倒运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转运混凝土预制盖板时,需要人工搬运对齐,费时费力,消耗人力较多,且容易损坏盖板本体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可以有效避免人工作业的重体力劳动,且可以减少作业人数、提高施工效率的特点。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排水沟预制混凝土盖板倒运装置,包括车架,车架一端连接有起吊机构,另一端连接有把手;车架上表面设置有配重机构,车架两侧连接有车轮。
6.优选地,车架包括表面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两侧的车梁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框架结构可以有效节省原料,并减轻车体重量,加强筋可以有效增加车架强度,整体框架结构可以利用施工场地的边角废料加工而成,大幅节约了装置的制造成本。
7.优选地,车梁上表面开设有滑槽与配重机构配合。
8.优选地,配重机构包括滑动板,滑动板上表面开设有置物槽,下表面与滑槽滑动连接;配重机构可以在一定行程内滑动,从而调整车辆在转运过程中的重心,便于在上下坡时获得较合适的重心,以减小车体转运的难度;且置物槽内可以放置多块混凝土预制板或者相关作业工具作为配重物,无需单独设置配重,即实现了重心调整,又增加了运力。
9.优选地,配重机构包括设置在滑动板两侧的多个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10.优选地,限位滑块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锁紧螺栓与车梁上表面抵触配合。
11.优选地,起吊机构包括动滑轮组,动滑轮组的绳索一端与车架下表面的耳座连接,另一端与车架下表面的自锁绞盘连接。
12.优选地,动滑轮组下端通过多段绳索与支撑板挂接。
13.优选地,支撑板为框架结构,支撑板设置于待转运的混凝土板下方;绳索穿过混凝土板表面的排水孔与动滑轮组下端连接;使用时,支撑板可以有效提供支撑,减小压强,保证混凝土板转运和对准时的稳定性;且自锁绞盘可以提供较平稳的收放,便于将混凝土预制板放置对齐到指定位置。
14.优选地,把手为伸缩套管结构;车轮设置有刹车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可轻易将预制盖板抬起、放下。
17.2,本装置下部为行走轮,可轻易推送至铺装点;吊杆顶端把手长度可调,便于上坡道路多人推拉;行走轮装有手刹制动系统,保证下坡道路行走安全。
18.3,本装置吊杆通过套管与支撑相连,可根据运送物重量调节杠杆动、阻力臂比。
19.4,本装置可适用于其他短距重物运送。
20.5,本装置前段吊链可改为钢丝绳等其他绳具;吊链底端设有吊钩,可调整为吊环等其他钩具。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起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附图标记为:车架1,车轮11,车梁12,加强筋13,滑槽14,起吊机构2,动滑轮组21,耳座22,自锁绞盘23,支撑板24,把手3,配重机构4,滑动板41,置物槽42,限位滑块43,锁紧螺栓44。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图4中,一种道路排水沟预制混凝土盖板倒运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一端连接有起吊机构2,另一端连接有把手3;车架1上表面设置有配重机构4,车架1两侧连接有车轮11。
27.优选地,车架1包括表面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两侧的车梁1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3;框架结构可以有效节省原料,并减轻车体重量,加强筋13可以有效增加车架1强度,整体框架结构可以利用施工场地的边角废料加工而成,大幅节约了装置的制造成本。
28.优选地,车梁12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4与配重机构4配合。
29.优选地,配重机构4包括滑动板41,滑动板41上表面开设有置物槽42,下表面与滑
槽14滑动连接;配重机构4可以在一定行程内滑动,从而调整车辆在转运过程中的重心,便于在上下坡时获得较合适的重心,以减小车体转运的难度;且置物槽42内可以放置多块混凝土预制板或者相关作业工具作为配重物,无需单独设置配重,即实现了重心调整,又增加了运力。
30.优选地,配重机构4包括设置在滑动板41两侧的多个限位滑块43,限位滑块43与滑槽14滑动连接。
31.优选地,限位滑块43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锁紧螺栓44与车梁12上表面抵触配合。
32.优选地,起吊机构2包括动滑轮组21,动滑轮组21的绳索一端与车架1下表面的耳座22连接,另一端与车架1下表面的自锁绞盘23连接。
33.优选地,动滑轮组21下端通过多段绳索与支撑板24挂接。
34.优选地,支撑板24为框架结构,支撑板24设置于待转运的混凝土板下方;绳索穿过混凝土板表面的排水孔与动滑轮组21下端连接;使用时,支撑板24可以有效提供支撑,减小压强,保证混凝土板转运和对准时的稳定性;且自锁绞盘23可以提供较平稳的收放,便于将混凝土预制板放置对齐到指定位置。
35.优选地,把手3为伸缩套管结构;车轮11设置有刹车器。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7.将混凝土预制板放置在支撑板24上,将支撑板24上绑扎的多条绳索从混凝土预制板的排水孔中穿出,与车架1下方的动滑轮底端连接,调整起吊装置的高度至合适位置,然后放置作业工具或者多块混凝土预制板进置物槽42作为配重,调整配重机构4的位置以获得较舒适的重心位置,然后手推车辆至作业现场,多人配合将混凝土预制板下放;当只有一人作业时,可以将配重机构4滑动至最近端,使车辆前端在杠杆作用下自然翘起,把手3端与地面接触,然后人员移动至起吊机构2处,一手调整混凝土预制板的下放位置,一手控制自锁绞盘23下放混凝土预制板,实现单人转运和对齐的一体化作业,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人力消耗。
38.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