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日用品 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压力模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全自动压力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自动压力模。


背景技术:

2.杯刷用于日常中的被子清洗,优势是口小的杯子手伸不进去杯刷能进去,比较深的杯子手够不到,杯刷能够刷到;杯刷通常包括刷头、刷杆和握把,在将握把安装在刷杆上时,通常采用人工按压,但是人工按压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同时也会出现安装不到底的情况。
3.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省力、安装精确的全自动压力模。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压力模,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第一气缸、刷杆模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握把模,第一气缸固定至安装座、且包括固定至握把模的第一伸缩杆,刷杆模固定至安装座;
6.握把模上端面设有握把槽,握把槽靠近刷杆模的一端开口;刷杆模上端面设有刷杆槽,刷杆槽两端均开口,刷杆模靠紧近握把模的一端还设有环绕开口的限位槽。
7.安装座上还设有下压握把和刷杆的压紧装置以及上抬刷杆的起挑装置。
8.跟此模具配套的杯刷其刷杆靠近握把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槽适配环形限位板,用于限制刷杆的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刷杆对位上握把后放手,压紧装置下压使握把和刷杆分别嵌至握把槽和刷杆槽内,而后压紧装置抬起,控制第一气缸的第一伸缩端将握把模推向刷杆模,同时握把带动刷杆继续向刷杆模推进,带限位板卡至限位槽内后,刷杆不能移动而握把继续移动,此时刷杆便会被插至握把内,待第一伸缩端回复握把模后,起挑装置上升将压合后的杯刷从握把槽和刷杆槽内挑起,使用者便能将压合后的杯刷进行收取了,最终达到了高效省力、安装精确的目的。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紧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升降块和第一下压杆,第二气缸包括固定至升降块并控制其升降的第二伸缩杆,第一下压杆固定至升降块。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升降块还固定有第二下压杆,第一下压杆置于握把模上方,第二下压杆置于刷杆模上方。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被设置第一下压杆和第二下压杆于握把模和刷杆模上方进行压下,能保证握把和刷杆的更好嵌合,防止握把、刷杆未嵌合完全出现的压合不对准的情况,最终达到了安装精确的目的。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刷杆模远离握把模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至安装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板设置的螺纹连接结构中的螺丝能正面抵抗握把
模压合刷杆模时造成的冲击力,有效避免了刷杆模的移动,最终达到了刷杆模固定牢固的目的;同时通过螺纹连接将刷杆模与安装座之间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方便使用者对损坏的刷杆模进行更换,避免刷杆模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产品,最终达到了经济节约的目的。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起挑装置包括第三气缸和上抬杆,第三气缸置于固定板远离刷杆模的一侧并固定至安装座,第三气缸包括固定至上抬杆的第三伸缩杆。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握把模和刷杆模互相靠近的一端端面两侧均设有弹力槽,握把模和刷杆模之间还设有氮气弹簧,氮气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至两端面的弹力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氮气弹簧可以极大减缓握把模压合刷杆模时的冲击力,在尽量避免对握把模和刷杆模互相靠近的一端端面造成损害的同时,也减轻了固定板螺纹连接结构中螺丝承受的弯曲应力,最终达到了本实用新型更耐用的目的。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握把模和刷杆模等结构的设置,达到了高效省力、安装精确的有益效果;通过压紧装置的设置,能保证握把和刷杆的更好嵌合,防止握把、刷杆未嵌合完全出现的压合不对准的情况,达到了安装精确的有益效果;通过固定板及螺纹连接结构的设置,达到了刷杆模固定牢固以及经济节约的有益效果;通过弹力槽和氮气弹簧的设置,尽量避免对握把模和刷杆模互相靠近的一端端面造成损害的同时,也减轻了固定板螺纹连接结构中螺丝承受的弯曲应力,达到了本实用新型更耐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施例适配的杯刷结构示意图。
20.附图说明:1、安装座;2、第一气缸;3、刷杆模;4、握把模;5、第一伸缩杆;6、握把槽;7、刷杆槽;8、限位槽;9、握把;10、刷杆;11、第二气缸;12、升降块;13、第一下压杆;14、第二伸缩杆;15、第二下压杆;16、固定板;17、第三气缸;18、上抬杆;19、第三伸缩杆;20、弹力槽;21、氮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3.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压力模,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上设有第一气缸2、刷杆模3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握把模4,第一气缸2固定至安装座1、且包括固定至握把模4的第一伸缩杆5,刷杆模3固定至安装座1;
24.握把模4上端面设有握把槽6,握把槽6靠近刷杆模3的一端开口;刷杆模3上端面设有刷杆槽7,刷杆槽7两端均开口,刷杆模3靠紧近握把模4的一端还设有环绕开口的限位槽8。
25.安装座1上还设有下压握把和刷杆的压紧装置以及上抬刷杆的起挑装置。
26.跟此模具配套的杯刷其刷杆10靠近握把9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槽8适配环形限位
板,用于限制刷杆10的移动,使用者将刷杆10对位上握把9后放手,压紧装置下压使握把9和刷杆10分别嵌至握把槽6和刷杆槽7内,而后压紧装置抬起,控制第一气缸2的第一伸缩端将握把模4推向刷杆模3,同时握把带动刷杆继续向刷杆模3推进,带限位板卡至限位槽8内后,刷杆不能移动而握把继续移动,此时刷杆便会被插至握把内,待第一伸缩端回复握把模4后,起挑装置上升将压合后的杯刷从握把槽6和刷杆槽7内挑起,使用者便能将压合后的杯刷进行收取了。
27.压紧装置包括第二气缸11、升降块12和第一下压杆13,第二气缸11包括固定至升降块12并控制其升降的第二伸缩杆14,第一下压杆13固定至升降块12。
28.升降块12还固定有第二下压杆15,第一下压杆13置于握把模4上方,第二下压杆15置于刷杆模3上方。
29.分别设置第一下压杆13和第二下压杆15于握把模4和刷杆模3上方进行压下,能保证握把和刷杆的更好嵌合,防止握把、刷杆未嵌合完全出现的压合不对准的情况。
30.刷杆模3远离握把模4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至安装座1。
31.在固定板16设置的螺纹连接结构中的螺丝能正面抵抗握把模4压合刷杆模3时造成的冲击力,有效避免了刷杆模3的移动,最终达到了刷杆模3固定牢固的目的;同时通过螺纹连接将刷杆模3与安装座1之间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方便使用者对损坏的刷杆模3进行更换,避免刷杆模3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产品。
32.起挑装置包括第三气缸17和上抬杆18,第三气缸17置于固定板16远离刷杆模3的一侧并固定至安装座1,第三气缸17包括固定至上抬杆18的第三伸缩杆19。
33.握把模4和刷杆模3互相靠近的一端端面两侧均设有弹力槽20,握把模4和刷杆模3之间还设有氮气弹簧21,氮气弹簧21两端分别固定至两端面的弹力槽20。
34.设置氮气弹簧21可以极大减缓握把模4压合刷杆模3时的冲击力,在尽量避免对握把模4和刷杆模3互相靠近的一端端面造成损害的同时,也减轻了固定板16螺纹连接结构中螺丝承受的弯曲应力。
35.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