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窗帘及窗帘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窗帘及窗帘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帘及窗帘限位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应用在两段式窗帘的窗帘及窗帘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2.窗帘是常见的一种居家设备,一般而言,窗帘的设置目的除了具有遮挡日光的效果以外,窗帘也具有遮蔽性以适时提供屋内必要的隐私,甚或提供装饰作用。窗帘的种类很多,例如:百叶帘(venetian blinds)、罗马帘(roman shades)或蜂巢帘(cellular shades)等。百叶帘是由一条一条貌似叶片的细长条状素材所构成,通过拉绳,使帘片的角度产生变化,进而控制采光的强弱。罗马帘于帘布适距分别穿设有多个横杆,这些横杆使罗马帘的帘布的重量增加,借此防止帘布因风吹而飘动。蜂巢帘又称风琴帘,是近年来针对窗帘节能的新开发结构,在窗帘构造中设计独特的中空蜂巢,使其具有隔热与保温的功效,能维持室内恒温并降低因外部环境而导致的室内温度剧烈变化。
3.以上下方向拉动开合的窗帘中,渐渐衍生出一种两段式窗帘,此种两段式窗帘通常具有独立控制的上帘及下帘,当使用者希望避免外人窥视室内情况,又希望上方窗户能透入光线时,使用者可依需求可分别调整上帘、下帘遮蔽窗户的面积,达到使用者需求。
4.一般来说,窗帘设有拉绳,通过拉绳的操作可上拉或下降窗帘,使窗帘收合或展开。而在两段式窗帘中,第一传动模块及第二传动模块能够个别控制中轨与下轨升降的行程,以达到上帘及下帘个别独立控制的目的。
5.上帘及下帘两者分开操作控制开合时,在某些状况下容易有绳线打结的问题。举例而言,上帘、下帘均处于展开的状态时,借由控制第二传动模块使得下轨上升以收合下帘,若在完全收合下帘后,继续控制第二传动模块,再让下轨持续上升,导致下轨接触甚或推挤到中轨,进而强制让中轨及上帘向上收合,也就是并未是借由控制中轨的第一传动模块来控制中轨的上升行程。由于此时控制中轨的第一传动模块内的绳线并未有任何卷动,造成牵动中轨的绳线呈松弛状态,当下一次使用者卷动第一传动模块中的线轮时,此松弛状态的绳线会在线轮上形成不规则地任意缠绕,进而交叠打结,更甚者会造成该线轮无法卷动,增加传动模块卡死故障的机率。由此可知,现有技术的两段式窗帘存在者操控窗帘于展开或收合的过程中绳线发生交叠、缠绕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可让窗帘故障,甚或造成使用安全的疑虑,故现有技术的两段式窗帘仍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6.因此,如何改良并能提供一种窗帘与窗帘限位装置来改善上述所遭遇到的问题,将是业界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提供一种窗帘与窗帘限位装置,借由窗帘限位装置来限制与控制窗帘升降行程,不但可以防止在操控窗帘于展开或收合的过程中卷线装置上的绳线发生交叠、缠绕。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窗帘轨道;
11.一中轨;
12.一下轨,其中该中轨设置于该窗帘轨道与该下轨之间;
13.一帘体,设置于该窗帘轨道与该下轨之间,该帘体包括一上帘与一下帘,其中该上帘连接于该窗帘轨道与该中轨之间,该下帘连接于该中轨与该下轨之间;
14.一第一传动模块与一第二传动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窗帘轨道之内,该第一传动模块控制该中轨上升或下降,该第二传动模块控制该下轨上升或下降,其中该第一传动模块与该第二传动模块分别包括一变速装置、一传动杆与一对卷线装置,该传动杆连动于该变速装置与该对卷线装置,该第一传动模块的该变速装置与该第二传动模块的该变速装置分别对应连接一拉绳,该第一传动模块的该对卷线装置与该第二传动模块的该对卷线装置分别用以连接一绳线,该第一传动模块的该对卷线装置的各该绳线一端连接于该中轨,该第二传动模块的该对卷线装置的各该绳线一端连接于该下轨;以及
15.一窗帘限位装置,设置于该窗帘轨道之内,且该窗帘限位装置连接于该第一传动模块与该第二传动模块之间,且该第一传动模块、该第二传动模块与该窗帘限位装置位于该窗帘轨道内的一轴线上,该窗帘限位装置包括:
16.一第一转动件,连动于该第一传动模块中的该传动杆,该第一转动件包括一第一头部与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连接该第一头部,该第一结合部的表面具有一外螺纹;
17.一第二转动件,该第一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之内,且第二转动件连动于该第二传动模块中的该传动杆,该第一转动件与该第二转动件是一公母配合的结构,该第二转动件包括一第二头部、一第二结合部与一螺孔,该第二结合部连接该第二头部,该第一头部面对该第二头部,且该第一结合部的表面的该外螺纹能与该螺孔之内的一内螺纹相配合,使得该第一结合部能通过旋转方式在该螺孔之内移动,使该第一转动件与该第二转动件之间具有一第一转动行程,且该第二结合部的表面具有一外螺纹;及
18.一固定座体,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之外,该第二转动件与该固定座体是另一个公母配合的结构,该固定座体包括一穿孔,该穿孔用以供该第二转动件中的该第二结合部穿设,该第二结合部的表面的该外螺纹能与该穿孔之内的一内螺纹相配合,使得该第二结合部能通过旋转方式在该穿孔之内移动,使该固定座体与该第二转动件之间具有一第二转动行程。
19.所述的窗帘,其中:该第一转动件、该第二转动件与该固定座体分别位于该轴线上。
20.所述的窗帘,其中:该第一头部的一端面面对于该第二头部的一端面,且该第一头部的该端面的尺寸等于该第二头部的该端面的尺寸。
21.所述的窗帘,其中:该第一转动件与该第二转动件分别包括一止挡部,借由各该止挡部相互卡固,以限制该第一转动件与该第二转动件相互转动。
22.所述的窗帘,其中:该第二转动件与该固定座体分别包括一止挡部,借由各该止挡部相互卡固,以限制该第二转动件与该固定座体相互转动。
23.一种窗帘限位装置,用于一窗帘,其特征在于:该窗帘包括一窗帘轨道、一中轨、一下轨、一帘体、一第一传动模块与一第二传动模块,其中该中轨设置于该窗帘轨道与该下轨
之间,该帘体设置于该窗帘轨道与该下轨之间,该帘体包括一上帘与一下帘,该上帘连接于该窗帘轨道与该中轨之间,该下帘连接于该中轨与该下轨之间,该第一传动模块与该第二传动模块分别设置于该窗帘轨道之内,该第一传动模块控制该中轨上升或下降,该第二传动模块控制该下轨上升或下降,该第一传动模块与该第二传动模块分别包括一变速装置、一传动杆与一对卷线装置,该传动杆连动于该变速装置与该对卷线装置,该第一传动模块的该变速装置与该第二传动模块的该变速装置分别对应连接一拉绳,该第一传动模块的该对卷线装置与该第二传动模块的该对卷线装置分别用以连接一绳线,该第一传动模块的该对卷线装置的各该绳线一端连接于该中轨,该第二传动模块的该对卷线装置的各该绳线一端连接于该下轨,该窗帘限位装置设置于该窗帘轨道之内,且该窗帘限位装置连接于该第一传动模块与该第二传动模块之间,且该第一传动模块、该第二传动模块与该窗帘限位装置位于该窗帘轨道内的一轴线上,该窗帘限位装置包括:
24.一第一转动件,用以连动于该第一传动模块中的该传动杆,该第一转动件包括一第一头部与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连接该第一头部,该第一结合部的表面具有一外螺纹;
25.一第二转动件,该第一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之内,且该第二转动件用以连动于该第二传动模块中的该传动杆,该第一转动件与该第二转动件是一公母配合的结构,该第二转动件包括一第二头部、一第二结合部与一螺孔,该第二结合部连接该第二头部,该第一头部面对该第二头部,且该第一结合部的表面的该外螺纹能与该螺孔之内的一内螺纹相配合,使得该第一结合部能通过旋转方式在该螺孔之内移动,使该第一转动件与该第二转动件之间具有一第一转动行程,且该第二结合部的表面具有一外螺纹;以及
26.一固定座体,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之外,该第二转动件与该固定座体是另一个公母配合的结构,该固定座体包括一穿孔,该穿孔用以供该第二转动件中的该第二结合部穿设,该第二结合部的表面的该外螺纹能与该穿孔之内的一内螺纹相配合,使得该第二结合部能通过旋转方式在该穿孔之内移动,使该固定座体与该第二转动件之间具有一第二转动行程。
27.所述的窗帘限位装置,其中:该第一转动件、该第二转动件与该固定座体分别位于该轴线上。
28.所述的窗帘限位装置,其中:该第一头部的一端面面对于该第二头部的一端面,且该第一头部的该端面的尺寸等于该第二头部的该端面的尺寸。
29.所述的窗帘限位装置,其中:该第一转动件与该第二转动件分别包括一止挡部,借由各该止挡部相互卡固,以限制该第一转动件与该第二转动件相互转动。
30.所述的窗帘限位装置,其中:该第二转动件与该固定座体分别包括一止挡部,借由各该止挡部相互卡固,以限制该第二转动件与该固定座体相互转动。
31.基于上述,本发明可借由窗帘限位装置,限制与控制窗帘的之中轨及下轨的升降行程,防止卷线装置内的绳线上的绳线发生交叠、缠绕。
32.为让本发明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的窗帘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34.图2为图1的窗帘轨道内局部构件的示意图。
35.图3为图2的卷线装置与窗帘限位装置分离于窗帘轨道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的窗帘限位装置的示意图。
37.图5为图4的窗帘限位装置的爆炸图。
38.图6a为本发明的窗帘限位装置一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39.图6b为本发明的窗帘限位装置另一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40.图6c为本发明的窗帘限位装置又一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12、14-拉绳;50-窗帘;51-帘体;51a-上帘;51b-下帘;52-窗帘轨道;522-容置槽;54-中轨;55-下轨;56-第一传动模块;562-变速装置;564-传动杆;5641、5642-杆体;565、566-卷线装置;5661-卷线座体;5662、5664-固定件;568、569-绳线;58-第二传动模块;582-变速装置;584-传动杆;5841、5842-杆体;585、586-卷线装置;5861-卷线座体;5862、5864-固定件;588、589-绳线;100-窗帘限位装置;110-第一转动件;111-止挡部;112-第一头部;112a、112b-端面;114-第一结合部;116-孔洞;118-内孔洞;120-第二转动件;121、123-止挡部;122-第二头部;122a、122b-端面;124-第二结合部;126、128-螺孔;129-孔洞;130-固定座体;130a-表面;131-止挡部;132-穿孔;134-内螺纹;d1-中轨移动行程;d2-下轨移动行程;l-轴线;l1-下降方向;l2-上升方向;g1-第一方向;g2-第二方向;p1-第一转动行程;p2-第二转动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3.需说明的是,在各个实施例的说明中,所谓的「左」、「右」等的描述仅是以图式的方向进行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谓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用以描述不同的元件,这些元件并不因为此类谓辞而受到限制。此外,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和明确,图式中各元件的厚度或尺寸,以夸张或省略或概略的方式表示,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且各元件的尺寸并未完全为其实际的尺寸,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仍应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
44.图1为本发明的窗帘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窗帘50至少包括一帘体51、一窗帘轨道52、一中轨54、一下轨55、一第一传动模块56、一第二传动模块58以及一窗帘限位装置100。帘体51设置于窗帘轨道52与下轨55之间,帘体51包括上帘51a与下帘51b,其中上帘51a连接于窗帘轨道52与中轨54之间,下帘51b连接于中轨54与下轨55之间。本实施例的窗帘50不限制任何型态,帘体51可依实际产品调整为百叶帘、罗马帘、蜂巢帘或任意型态的帘体,当然帘体51的材质也可依据实际需求来调整,本实施例不对帘体51的材质加以限制。
45.图2为图1的窗帘轨道内局部构件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卷线装置与窗帘限位装置分离于窗帘轨道的示意图。需说明的是,由于图1中卷线装置565、566是类似元件,卷线装置585、586是类似元件,为了放大图面以便于说明,图2与图3分别均省略卷线装置565与卷线装置585。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窗帘轨道52内设置用来控制中轨54朝上升方向
l2上升或朝下降方向l1下降的第一传动模块56,以及控制下轨55朝上升方向l2上升或朝下降方向l1下降的第二传动模块58,其中左边的拉绳12连接第一传动模块56并控制中轨54具有一中轨移动行程d1,中轨移动行程d1由窗帘轨道52的底侧至中轨54的顶侧的距离,也就是中轨54可移动的行程,也即上帘51a可卷放的范围;右边的拉绳14连接第二传动模块58并控制下轨55具有一下轨移动行程d2,下轨移动行程d2由中轨54的底侧至下轨55的顶侧的距离,也就是下轨55可移动的行程,也即下帘51b可卷放的范围。
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模块56及第二传动模块58设置在窗帘轨道52的容置槽522内的两侧并位于同一个轴线l上。第一传动模块56包括变速装置562、传动杆564与一对卷线装置565、566,其中传动杆564分别穿设卷线装置566、565与变速装置562,传动杆564的一端的杆体5641连动于变速装置562与卷线装置566、565,传动杆564的另一端的杆体5642连动于卷线装置566与窗帘限位装置100。同理,第二传动模块58包括变速装置582、传动杆584、卷线装置585、586,其中传动杆584分别穿设卷线装置585、586与变速装置582,传动杆584的一端的杆体5841连动于变速装置582与卷线装置586、585,传动杆584的另一端的杆体5842连动于卷线装置586与窗帘限位装置100。
47.在一实施例中,参酌图2与图3,卷线装置566可包含一卷线座体5661与设置其两侧的固定件5662、5664,卷线座体5661可固定在窗帘轨道52的容置槽522内,固定件5662、5664分别设置于卷线座体5661的两侧,卷线装置566容置于卷线座体5661之内,且固定件5662、5664夹持于卷线装置566的两侧。传动杆564的一端的杆体5641穿设于固定件5662与卷线装置566,传动杆564的另一端的杆体5642由卷线装置566与固定件5664穿出。同理,卷线装置565可依据上述卷线装置566内的构件进行配置,即卷线装置565同样具有卷线座体与设置其两侧的固定件。然,上述固定卷线装置566的卷线座体5661与固定件5662、5664,其仅为一具体实施态样,本发明不对上述固定卷线装置566的构件加以限制。上述另外,本实施例借由设置供拉绳12连动传动杆564的变速装置562,变速装置562内例如设有变速齿轮组,以将拉绳12拉动的距离转换成所对应传动杆564适当的转速。卷线装置565、566用以卷收或卷放(收放)相对应的绳线569、568,其中绳线569、568一端连接于中轨54。
48.同理,在一实施例中,卷线装置586可包含一卷线座体5861与设置其两侧的固定件5862、5864,卷线座体5861可固定在窗帘轨道52的容置槽522内,固定件5862、5864分别设置于卷线座体5661的两侧,卷线装置586容置于卷线座体5861之内,且固定件5862、5864夹持于卷线装置586的两侧。传动杆584的一端的杆体5841穿设于固定件5862与卷线装置586,传动杆584的另一端的杆体5842由卷线装置586与固定件5864穿出。同理,卷线装置585可依据上述卷线装置586内的构件进行配置,即卷线装置585同样具有卷线座体与设置其两侧的固定件。然,上述固定卷线装置586的卷线座体5861与固定件5862、5864,其仅为一具体实施态样,本发明不对上述固定卷线装置586的构件加以限制。另外,本实施例借由设置供拉绳14连动传动杆的变速装置582,变速装置582内例如设有变速齿轮组,以将拉绳14拉动的距离转换成所对应传动杆584适当的转速。卷线装置586、585用以卷收或卷放(收放)相对应的绳线588、589,绳线588、589一端连接于下轨55。
49.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动模块56的绳线569、568由相对应的卷线装置565、566向下延伸以悬吊中轨54,第二传动模块58的绳线589、588由相对应的卷线装置585、586向下延伸以悬吊下轨55。举例而言,当第一传动模块56及第二传动模块58中的任一拉绳12、14分
别通过变速装置562、582带动相对应的传动杆564、584旋转时,借由变速装置562与传动杆564的作动,可让卷线装置565、566同步旋转以收放相对应的绳线569、568,以带动两段式帘体51中之中轨54升降,使上帘51a开合;同理,借由变速装置582与传动杆584的作动,可让卷线装置585、586同步旋转以收放相对应的绳线589、588,以带动两段式帘体51中的下轨55升降,使下帘51b开合。通过上述作动方式,达成分别控制两段式帘体51的上帘51a与下帘51b开合的基本功能。
50.在本实施例中,窗帘限位装置100连接于第一传动模块56与第二传动模块58之间。详细而言,请并参酌图4与图5。窗帘限位装置100包括一第一转动件110、一第二转动件120与一固定座体130。第一转动件11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转动件120之内,固定座体13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转动件120的外。第一传动模块56中的传动杆564的杆体5642连接于第一转动件110的孔洞116之内,使得传动杆564连动于第一转动件110。第二传动模块58中的传动杆584的杆体5842连接于第二转动件120的孔洞129之内,使得传动杆584连动于第二转动件120。
5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模块56、第二传动模块58、第一转动件110、第二转动件120与固定座体130为位于窗帘轨道52内的同一个轴线l上,即第一传动模块56、第二传动模块58、第一转动件110、第二转动件120与固定座体130为同轴,其中第一传动模块56及第二传动模块58设置在窗帘轨道52的容置槽522内的两侧,第一转动件110、第二转动件120与固定座体130位于第一传动模块56及第二传动模块58之间。
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10与第二转动件120是一公母配合的结构,第一转动件110与第二转动件120相互可旋转螺合;第二转动件120与固定座体130为另一个公母配合结构,第二转动件120与固定座体130相互可旋转螺合,形成一组公件、母件、公件、母件的结合型态,其中第二转动件120本身具有母件与公件的结构。
53.详细而言,第一转动件110包括一第一头部112与一第一结合部114,第一头部112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一结合部114的直径尺寸,第一结合部114连接第一头部112,第一头部112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面112a、112b,且第一结合部114由第一头部112的端面112b沿该轴线l延伸形成,第一结合部114为一螺栓或一螺纹柱,其表面具有外螺纹。第一头部112具有一孔洞116,孔洞116自端面112a的表面穿孔并沿着轴线l贯穿至端面112b之外,孔洞116用以供第一传动模块56中的传动杆564的杆体5642穿设,并使得传动杆564的杆体5642固定于孔洞116。
54.另一方面,第一结合部114内尚有一内孔洞118,内孔洞118沿着轴线l穿孔贯穿于第一结合部114之内,该内孔洞118连通于孔洞116,且内孔洞118的尺寸大于孔洞116的尺寸。需说明的是,当传动杆564的杆体5642穿过并设置在孔洞116时,杆体5642的一端可能端视实际长度而可能位于内孔洞118之内,但本实施例的杆体5642的形状为四方形杆件,配合孔洞116的四方形孔洞,使得传动杆564的杆体5642被拘束在孔洞116,使得传动杆564转动时,第一转动件110能跟随传动杆564沿着轴线l一同转动。
5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120包括一第二头部122与一第二结合部124,第二头部122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结合部124的直径尺寸,第二结合部124连接第二头部122,第二头部122具有相对地两个端面122a、122b,且第二结合部124由第二头部122的端面122b沿该轴线l延伸形成,第二结合部124为一螺栓或一螺纹柱,其表面具有外螺纹。第二头部122具有
螺孔126,螺孔126自端面122a的表面穿孔并沿着轴线l贯穿于端面122b的外。第二结合部124具有螺孔128,其沿着轴线l穿孔并局部贯穿于第二头部122之内,螺孔126、螺孔128彼此相连通,螺孔126、螺孔128的尺寸与第一结合部114的尺寸相符合,使得第一结合部114能位于螺孔126、128之内,更重要的是,第一结合部114的表面的外螺纹能与螺孔126、128之内的内螺纹相配合,即,第一结合部114能螺设于螺孔126、128之内,使得第一结合部114能通过旋转(旋入或旋出)方式在螺孔126、128之内移动,形成一公件(第一转动件110中的第一结合部114)与一母件(第二转动件120中的螺孔126、128)的公母配合的结构。并且,由于第一结合部114能通过旋转方式在螺孔126、128之内移动,使第一转动件110的第一头部112与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之间可具有第一转动行程(如图6b的第一转动行程p1)。
56.此外,第二结合部124内尚有一孔洞129,孔洞129沿着轴线l穿孔并局部贯穿于第二结合部124之内,该孔洞129连通于螺孔128内,孔洞129的尺寸小于螺孔128。同理,需说明的是,当传动杆584的杆体5842穿过并设置在孔洞129时,杆体5842的一端可能端视实际长度而可能位于内螺孔128之内,但本实施例的杆体5842的形状为四方形杆件,配合孔洞129的四方形孔洞,使得传动杆584的杆体5842被拘束在孔洞129,使得传动杆584转动时,第二转动件120能跟随传动杆584沿着轴线l一同转动。
5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10中的第一头部112的端面112b面对第二转动件120中的第二头部122的端面122a,且第一转动件110中的第一头部112的端面112b的尺寸等于第二转动件120中的第二头部122的端面122a的尺寸(如图5所示),使得第一转动件110或第二转动件120旋转以相互螺合时,第一头部112的端面112b的尺寸与第二头部122的端面122a的尺寸相同,使得第一头部112的端面112b与第二头部122的端面122a的受力能平均分配而能降低转动件(指第一转动件110或第二转动件120)因位移造成的损害发生。
58.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体130设置于窗帘轨道52的容置槽522内,固定座体130包括一穿孔132,穿孔132用以供第二转动件120中的第二结合部124穿设,第二结合部124的尺寸与穿孔132的尺寸相符合,且穿孔132内设置有内螺纹134,第二结合部124的表面的外螺纹能与穿孔132之内的内螺纹134相配合,使得第二结合部124能通过旋转(旋入或旋出)方式在穿孔132之内移动,形成一公件(第二转动件120中的第二结合部124)与一母件(固定座体130中的穿孔132)的公母配合的结构。并且,由于第二结合部124能通过旋转方式在穿孔132之内移动,使固定座体130与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之间可具有第二转动行程(如图6a的第二转动行程p2)。
59.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一转动件110与第二转动件120是一公母配合的关系,第二转动件120与固定座体130为另一个公母配合的关系,形成一组公件、母件、公件、母件的结合型态,其中第二转动件120本身可作为母件(螺孔126、128)与公件(第二结合部124)。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座体130可移动地设置在窗帘轨道52的容置槽522内,使第一转动件110、第二转动件120与固定座体130可沿着轴线l左右移动。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座体130固定在窗帘轨道52的容置槽522内,第一转动件110、第二转动件120可沿着轴线l左右移动。
6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转动件120的端面122a与第一转动件110的端面112b分别更包括一止挡部,使得第一转动件110相对于第二转动件120转动,或第二转动件120相对于第一转动件110转动时,可通过第一转动件110的止挡部与第二转动件120的止挡部相互卡固,以限制第一转动件110与第二转动件120相互转动的转动行程,同时限制卷线装置566、565、
586、585同步旋转以收放相对应的绳线568、569、588、589上升或下降的行程,来控制窗帘50的帘体51闭合与开启的位置。需说明的是,止挡部的型态不限制,例如图5或图6b,在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的端面122a上设置一止挡部121,止挡部121例如为凸块,其由端面122a的表面向外凸出形成,而相对应在第一转动件110的第一头部112的端面112b也同样设置止挡部,如图6b所示,第一转动件110的第一头部112的端面112b上设置一止挡部111,止挡部111例如为凸块,其由端面112b的表面向外凸出形成,以达到上述相互卡固的功能。同理,如图5或图6a所示,固定座体130的表面130a可设置止挡部131,而相对应在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的端面122b也同样设置止挡部123,使得第二转动部120相对于固定座体130转动时,可借由上述止挡部131、123达到相互卡固的功能,以限制第二转动件120与固定座体130相互转动的转动行程。
61.以下借由图6a至图6c来说明本实施例的窗帘的作动方式。
62.图6a为本发明的窗帘限位装置一实施态样的示意图。请并参酌图6a与图1。图6a表示将图1所示的上帘51a与下帘51b均被收合的状态,使得中轨54的两侧会接触于窗帘轨道52的底侧与下轨55的顶侧,也就是,下轨55被移动并接触至中轨54的底侧,以收合下帘51b;而中轨54被移动并接触于窗帘轨道52的底侧,以收合上帘51a。在此上帘51a与下帘51b均被收合的状态中,第一转动件110与第二转动件120分别处在一上限位置,此时如前述所提中轨54已移动至窗帘轨道52的底侧,导致中轨54被窗帘轨道52挡住而无法再继续上升,进而使得第一转动件110中的第一头部112无法继续往左方(在此指如图6a远离第二转动件120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已被移动并接触于第一转动件110的第一头部112,使得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无法继续再往左方(在此指如图6a朝第一转动件110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下轨55无法再继续上升,也就是借由本实施例的窗帘限位装置100,可避免下轨55继续上升推挤到中轨54。
63.在本实施例中,由图6a上帘51a与下帘51b均被收合的状态可知,第二转动件120位于第一转动件110与固定座体130之间,第二转动件120可移动行程会被第一转动件110与固定座体130所拘束,即,第二转动件120可移动的上限位置会被第一转动件110的位置所界定,进一步,本实施例更通过第二转动件120的止挡部121与第一转动件110的止挡部111相互卡固,以限制第一转动件110与第二转动件120相互转动。而第二转动件120可移动的下限位置会被固定座体130的位置所界定。进一步,本实施例更通过第二转动件120的止挡部123与固定座体130的止挡部131相互卡固,以限制第二转动件120与固定座体130相互转动。
64.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转动件120被移动至上限位置时,如图6a所示,固定座体130与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之间可具有第二转动行程p2,该第二转动行程p2由第二头部122的端面122b计算到固定座体130的表面130a之间的距离,代表第二转动件120可移动至固定座体130之间的距离。
65.在本实施例中,当拉绳14通过变速装置582带动传动杆584朝一第二方向g2旋转时,卷线装置585、586用以卷放相对应的绳线589、588,以让下轨55朝下降方向l1下降,使得下帘51b展开一距离。另一方面,传动杆584的杆体5842连动于第二转动件120,使得第二转动件120同时朝第二方向g2相对于第一转动件110旋转,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沿着轴线l朝远离第一转动件110的第一头部112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二转动件120中的第二结合部124也相对于固定座体130之内旋转移动,使得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沿着
轴线l朝固定座体130的方向移动,进而改变第二转动行程p2的距离。当第二转动件120持续被转动至如图6b所示的下限位置时,相较于图6a的第二转动行程p2,此时第一转动件110与第二转动件120之间具有一第一转动行程p1。
66.此外,由于此时第二转动件120被固定座体130所挡住而无法继续转动,让拉绳14无法继续拉动,进而让下轨55处于下限位置,即让下帘51b展开的最大距离。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的下轨55最大的移动行程为下轨移动行程d2,其由下轨55的顶侧至中轨54的底侧之间的距离。对比至图6a至图6b的移动行程,图6b的第二转动行程p2对应至图1的下轨移动行程d2。
67.反之,当要卷收下帘51b时,可通过拉绳14通过变速装置582带动传动杆584朝一第一方向g1旋转时,卷线装置585、586用以卷放相对应的绳线589、588,让下轨55朝上升方向l2上升,此时,下轨55的上升距离被限制在前述第二转动行程p2的范围内,换言之,本实施例可借由窗帘限位装置100的第二转动行程p2来限制下轨55的移动行程,这第二转动行程p2的距离是基于下轨55的上升或下降移动行程而定。当下轨55被移动至中轨54的底侧时,由于此时第二转动件120被转动至上限位置而无法继续转动,让拉绳14无法继续拉动,如此得以避免下轨55持续再上升而产生推挤中轨54,借此避免牵动到中轨54的绳线569、568,进而避免使中轨54的绳线569、568因呈现松弛状态所产生后续交叠、缠绕的情况。
6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举例而言,如前述过程中,若第二转动件120经转动后,使得第一转动件110与第二转动件120之间具有一第一转动行程p1,第一转动件110可移动的下限位置会被第二转动件120的位置所界定。另一方面,第一转动件110可移动的上限位置依据中轨54被移动至窗帘轨道52的底侧的位置而界定,也即,当中轨54被移动至窗帘轨道52的底侧,中轨54被窗帘轨道52挡住而无法再继续上升,此时相对应的第一转动件110也无法再继续往左方(指如图6b第一转动件110朝远离第二转动件120的方向)移动的位置来界定此上限位置。
69.在本实施例中,当拉绳12通过变速装置562带动传动杆564朝第二方向g2旋转时,卷线装置565、566用以卷放相对应的绳线569、568,以让中轨54朝下降方向l1下降,使得上帘51a展开一距离,该距离会被上述的第一转动件110与第二转动件120之间形成的第一转动行程p1所限制。另一方面,传动杆564的杆体5642连动于第一转动件110,使得第一转动件110同时朝第二方向g2相对于第二转动件120旋转,使得第一转动件110的第一头部112沿着轴线l朝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的方向移动,进而改变第一转动行程p1的距离。当第一转动件110持续被转动至如图6c所示的下限位置时,由于此时第一转动件110被第二转动件120所挡住而无法继续转动,让拉绳12无法继续拉动,进而让中轨54处于下限位置,即让上帘51a展开的最大距离。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之中轨54最大的移动行程为中轨移动行程d1,其由窗帘轨道52的底侧至中轨54的顶侧的距离。对比至图6b至图6c的移动行程,图6b的第一转动行程p1对应至图1之中轨移动行程d1。此外,此时拉绳12无法继续拉动,让中轨54处于下限位置而无法再继续下降,故可避免中轨54持续下降而产生卷线装置565、566内的绳线569、568内空转的现象,进而避免绳线569、568发生交叠、缠绕的情况。
70.反之,当要卷收上帘51a时,可通过拉绳12通过变速装置562带动传动杆564朝第一方向g1旋转时,卷线装置565、566用以卷放相对应的绳线569、568,让中轨54朝上升方向l2上升,传动杆564的杆体5642连动于第一转动件110,使得第一转动件110同时朝第一方向g1
相对于第二转动件120旋转,第一转动件110的第一头部112沿着轴线l朝远离第二转动件120的第二头部122的方向移动,此时,中轨54的上升距离被限制在前述第一转动行程p1的范围内,更具体而言,当中轨54被移动至窗帘轨道52的底侧,而被窗帘轨道52挡住而无法在继续上升时,第一转动件110即无法再继续转动而处在第一转动件110的上限位置,进而让卷线装置565、566无法继续卷收相对应的绳线569、568,可避免卷线装置565、566内的绳线569、568交叠、缠绕的问题产生。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可借由窗帘限位装置100的第一转动行程p1来限制中轨54的移动行程,这第一转动行程p1的距离是基于中轨54的上升或下降移动行程而定。
71.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借由窗帘限位装置,限制与控制窗帘的之中轨及下轨的升降行程,防止卷线装置内的绳线上的绳线发生交叠、缠绕。
72.再者,本发明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是一公母配合结构,使得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互可旋转螺合,第二转动件与固定座体为另一个公母配合结构,使得第二转动件与固定座体相互可旋转螺合,形成一组公件、母件、公件、母件的结合型态。
73.另外,本发明窗帘限位装置中的第一转动件中的第一头部的的尺寸等于第二转动件中的第二头部的尺寸,使得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旋转以相互螺合时,第一头部的尺寸与第二头部的尺寸相同,使得第一头部与第二头部相互接触端面受力能平均分配,而能降低转动件因位移造成的损害发生。
74.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