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


背景技术:

2.钢筋保护层一般指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是建筑混凝土结构中用于保护钢筋的。从混凝土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钢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在混凝土梁施工中,一般是先将梁钢筋保护层置于待浇灌模板中,用垫块支撑在模板与梁钢筋保护层之间,来防止钢筋外漏,这种方法由于是垫块提供了多个控制点来控制梁钢筋保护层与模板之间的距离,垫块不易控制,容易发生漏筋等情况。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包括:
7.钢筋笼;
8.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钢筋笼上,且所述钢筋笼通过多组支撑组件架设在混凝土梁模板上。
9.优选的,所述钢筋笼包括构造筋和箍筋,四根规格相同的所述构造筋通过若干个箍筋固定联结。
10.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座、转动折板、套管和固定螺钉,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动折板,且所述转动折板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管壁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中插设有固定螺钉。
11.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开设在固定座上。
12.优选的,所述套管套设在钢筋笼上侧的构造筋上,且所述套管通过固定螺钉与构造筋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通过开设的安装孔穿过安装钉固定在混凝土梁模板上。
14.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四组或八组,且所述支撑组件均匀的分设在钢筋笼中上侧两根构造筋的两端。
15.优选的,所述钢筋笼的底部与混凝土梁模板的内底壁之间留有间距。
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由于钢筋笼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并与混凝土梁模板底部留有一定的间距,因此拆卸混凝土梁模板之后钢筋笼上的钢筋不会出现外漏的效果;
18.2、本实用新型利用钢钉将固定座钉混凝土梁模板上并旋紧固定螺钉,从而完成支撑组件对钢筋笼在混凝土梁模板上的支撑,与传统的使用水泥垫块相比,利用支撑组件限
制钢筋笼操作简单,且在混凝土浇筑震动压实的时候支撑组件不易偏离位置,避免钢筋笼出现滑脱导致发生漏筋的现象;
19.3、本实用新型若想调节钢筋笼在混凝土梁模板内高度时,取出固定座内的钢钉后沿着混凝土梁模板内滑,因此固定座沿着混凝土梁模板内滑后转动折板上转,并开始提升钢筋笼,从而可以有效的调节钢筋笼与混凝土梁模板的间距;
20.4、本实用新型若想回收支撑组件,可以将钢筋笼两端安装有支撑组件的构造筋处不进行混凝土浇筑,而混凝土梁模板内混凝土在凝固后,将固定螺钉旋松并取出固定座上的钢钉,再将套管从钢筋笼上取下,从而支撑组件可以回收并可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经济实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所示钢筋笼通过支撑组件安装在混凝土梁模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3所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1、钢筋笼;11、构造筋;12、箍筋;2、支撑组件;21、固定座;22、转动折板;23、套管;24、固定螺钉;25、安装孔;3、混凝土梁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8.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所述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包括:钢筋笼1和支撑组件2。
2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述钢筋笼1包括构造筋11和箍筋12,四根规格相同的所述构造筋11通过若干个箍筋12固定联结,所述支撑组件2安装在钢筋笼1上,且所述钢筋笼1通过多组支撑组件2架设在混凝土梁模板3上,而所述钢筋笼1的底部与混凝土梁模板3的内底壁之间留有间距。
30.需要说明的是:钢筋笼1通过多组支撑组件2架设在混凝土梁模板3的规定位置,使得钢筋笼1与混凝土梁模板3之间相距一定距离,后续在混凝土浇筑完工后,由于钢筋笼1通过支撑组件2支撑并与混凝土梁模板3底部留有一定的间距,因此拆卸混凝土梁模板3之后钢筋笼1上的钢筋不会出现外漏的效果。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固定座21、转动折板22、套管23和固定螺钉24,所述固定座21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转动折板22,且所述转动折板22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套管23,所述套管23的上管壁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中插设有固定螺钉24,而所述支撑组件2还包括安装孔25,且所述安装孔25开设在固定座21上,所述套管23套设在钢筋笼1上侧的构造筋11上,且所述套管23通过固定螺钉24与构造
筋11固定连接,而所述固定座21通过开设的安装孔25穿过安装钉固定在混凝土梁模板3上。
32.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时,将套管23套设到钢筋笼1上侧的构造筋11的端头,调节好钢筋笼1在混凝土梁模板3内的位置和高度后,利用钢钉将固定座21钉混凝土梁模板3上并旋紧固定螺钉24,从而完成支撑组件2对钢筋笼1在混凝土梁模板3上的支撑,与传统的使用水泥垫块相比,利用支撑组件2限制钢筋笼1操作简单,且在混凝土浇筑震动压实的时候支撑组件2不易偏离位置,避免钢筋笼1出现滑脱导致发生漏筋的现象;
33.还需要说明的是:若想调节钢筋笼1在混凝土梁模板3内高度时,取出固定座21内的钢钉后沿着混凝土梁模板3内滑,由于钢筋笼1两侧均受支撑组件2的支撑力,且固定座21与套管23通过转动折板22转动连接,因此固定座21沿着混凝土梁模板3内滑后转动折板22上转,并开始提升钢筋笼1,因此可以有效的调节钢筋笼1与混凝土梁模板3的间距;
34.而在本实施例中:若想回收支撑组件2,可以将钢筋笼1两端安装有支撑组件2的构造筋11处不进行混凝土浇筑(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钢筋笼1靠近支撑组件2的位置处加装隔板),而混凝土梁模板3内混凝土在凝固后,将固定螺钉24旋松并取出固定座21上的钢钉,再将套管23从钢筋笼1上取下,从而支撑组件2可以回收并可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经济实用性,而未浇筑的部分后续在支撑组件2取下后进行浇筑即可。
35.其中,所述支撑组件2设置四组或八组,且所述支撑组件2均匀的分设在钢筋笼1中上侧两根构造筋11的两端。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37.安装时,将套管23套设到钢筋笼1上侧的构造筋11的端头,调节好钢筋笼1在混凝土梁模板3内的位置和高度后,利用钢钉将固定座21钉混凝土梁模板3上并旋紧固定螺钉24,从而完成支撑组件2对钢筋笼1在混凝土梁模板3上的支撑,与传统的使用水泥垫块相比,利用支撑组件2限制钢筋笼1操作简单,且在混凝土浇筑震动压实的时候支撑组件2不易偏离位置,避免钢筋笼1出现滑脱导致发生漏筋的现象,而若想调节钢筋笼1在混凝土梁模板3内高度时,取出固定座21内的钢钉后沿着混凝土梁模板3内滑,由于钢筋笼1两侧均受支撑组件2的支撑力,且固定座21与套管23通过转动折板22转动连接,因此固定座21沿着混凝土梁模板3内滑后转动折板22上转,并开始提升钢筋笼1,因此可以有效的调节钢筋笼1与混凝土梁模板3的间距;若想回收支撑组件2,可以将钢筋笼1两端安装有支撑组件2的构造筋11处不进行混凝土浇筑(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钢筋笼1靠近支撑组件2的位置处加装隔板),而混凝土梁模板3内混凝土在凝固后,将固定螺钉24旋松并取出固定座21上的钢钉,再将套管23从钢筋笼1上取下,从而支撑组件2可以回收并可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经济实用性,钢筋笼1通过多组支撑组件2架设在混凝土梁模板3的规定位置,使得钢筋笼1与混凝土梁模板3之间相距一定距离,后续在混凝土浇筑完工后,由于钢筋笼1通过支撑组件2支撑并与混凝土梁模板3底部留有一定的间距,因此拆卸混凝土梁模板3之后钢筋笼1上的钢筋不会出现外漏的效果。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