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2.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常需要在墙体外的两个侧模板之间充填混凝土,由于混凝土的重量较大,充填时一方面需要对两侧模板进行加固,以避免墙体变形;另一方面,在充填时,需要先将两侧模板撑开,以保证两侧模板之间的距离一定,避免两侧模板的顶端之间相接触,影响墙体的充填形状。
3.墙体加固时通常需要采取对拉螺杆,将其插入到两侧模板之间,并在两端实现固定,实现对两侧模板的固定和撑开,但是由于该装置置于墙体内,所以在墙体装填完毕后,通常会将对拉螺杆留在墙体内,浪费材料,并影响墙体的质量;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侧模板外部设置加固装置,改进了内部设置加固装置的弊端,但是在墙体外部设置侧模板加固装置时,还需要另加撑开装置以避免两侧的模板向中间靠拢,往往使得解决侧模板的加固和撑开问题时采用的结构非常复杂,且由于该两种装置需要分别安装,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旨在解决在侧模板外设置加固结构和撑开结构时,导致整个侧模板加固撑开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用于加固和撑开墙体两侧的侧模板,包括:
6.伸缩梁组件,置于两个所述侧模板的顶部,且沿垂直于所述侧模板的板面方向伸缩;
7.加固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加固组件的顶部分别固定在所述伸缩梁组件的固定端和伸缩端,两组所述加固组件用于配合夹紧两个所述侧模板;以及
8.撑开组件,设有两个顶端分别与所述伸缩梁组件的固定端和伸缩端固定的撑开件,两个所述撑开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模板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模板的板面抵接。
9.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撑开件分别与两组所述加固组件之间形成插接槽,两个所述插接槽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模板的顶端插接。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伸缩梁组件包括:
11.套管,沿垂直于所述侧模板的方向延伸,与其中一个所述加固组件和其中一个所述撑开件分别固定连接;
12.套杆,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套管内,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套管,所述套杆的伸出端与另一个所述加固组件和另一个所述撑开件分别固定连接;
13.驱动件,沿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套管和所述套杆分别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套杆在所述套管内伸缩。当驱动件驱动所述套杆沿所述套管滑动时,位于所述伸缩
梁组件两侧的加固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以适应不同墙体的厚度需求。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
15.两个固定块,分别与所述套管和所述套杆固定连接;
16.动力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连接,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或远离。
17.示例性的,所述动力件为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固定块,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旋接。
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上固定连接有刻度尺,且所述刻度尺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设置。
19.示例性的,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刻度尺上的刻度线位置对应的指针。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固组件包括:
21.加固竖杆,顶部固定在所述伸缩梁组件上,一侧与所述侧模板的外壁相贴合;
22.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加固竖杆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梁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固竖杆固定连接。加固竖杆在侧模板两侧实现固定,第一支撑板对加固竖杆进行支撑,以避免加固竖杆在混凝土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压变形,可保证墙体质量。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固组件与所述侧模板贴合的侧壁嵌接有加固横杆,所述加固横杆用于在至少两组所述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配合使用时,将相邻的所述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连为一体。由于一般进行施工的墙体长度较长,常需要多个所述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配合使用,可通过加固横杆对相邻两组所述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之间的墙体进行进一步固定。
2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组件与所述侧模板贴合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加固横杆嵌装于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侧模板的板面贴合。
25.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设置有伸缩梁组件,沿垂直于两侧模板方向伸缩,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本装置还设置有两组加固组件,分别置于两侧模板的外部对墙体的侧模板实现固定,避免墙体的易位或变形,墙体加工完成后只需要拆卸外部的设备即可,无需在墙体内设置螺杆,能够避免产生墙体孔隙,提高墙体内部的质量;同时,在加固组件和伸缩梁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撑开组件,可将侧模板的顶端连接在撑开件和加固组件之间,以实现将两侧模板撑开,避免在墙体充填之初,两侧模板顶端靠接在一起,使两侧模板之间的距离改变,造成墙体厚度不均匀,使充填的墙体发生变形;将撑开组件和加固组件固定在伸缩梁组件上,使加固所述侧模板的结构和撑开所述侧模板的结构结合在一起,便于使撑开结构随加固结构一通同安装和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加固横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伸缩梁组件;11、套管;12、套杆;13、刻度尺;2、加固组件;21、加固竖杆;211、卡槽;22、第一支撑板;3、撑开组件;31、撑开件;311、插接槽;32、第二支撑板;4、加固横杆;5、紧固件;6、侧模板;7、墙体;8、驱动件;81、固定块;82、螺杆;821、转动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2.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包括伸缩梁组件1、加固组件2和撑开组件3;伸缩梁组件1置于两个侧模板6的顶部,且沿垂直于侧模板6的板面方向伸缩;伸缩梁组件1的上方沿其伸缩方向固定连接有驱动件8;加固组件2设置有两组,两组加固组件2用于配合夹紧两个侧模板6;撑开组件3设有两个顶端分别与伸缩梁组件1的固定端和伸缩端固定的撑开件31,两个撑开件31分别位于两个侧模板6之间,且分别与两个侧模板的6的板面抵接。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设置有伸缩梁组件1,通过驱动件8驱动伸缩梁组件1沿垂直于两侧模板6方向伸缩,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7;本装置还设置有两组加固组件2,分别置于两个侧模板6的外部对墙体7的侧模板6实现固定,避免墙体7的易位或变形,墙体7加工完成后只需要拆卸外部的设备即可,无需在墙体7内设置螺纹拉杆,能够避免产生墙体7孔隙,提高墙体7内部的质量;同时,在加固组件2和伸缩梁组件1之间还设置有撑开组件3,可将侧模板6的顶端连接在在撑开件31和加固组件2之间,以实现将两侧模板6撑开,避免在墙体7充填之初,两侧模板6顶端靠接在一起,使两侧模板6之间的距离改变,造成墙体7厚度不均匀,使充填的墙体7发生变形;将撑开组件3和加固组件2固定在伸缩梁组件1上,使加固侧模板6的结构和撑开侧模板6的结构结合在一起,便于使撑开结构随加固结构一同安装和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4.示例性的,两个撑开件31分别与两组加固组件2之间形成插接槽311,两个插接槽311分别与两个侧模板6的顶端插接。具体的,撑开件31和加固组件2之间开设有开口向下的插接槽311,侧模板6顶端插入插接槽311内,以实现对侧模板6的夹紧。
35.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梁组件1包括套管11、套杆12和驱动件8,套管11沿垂直于侧模板6的方向延伸,与其中一个加固组件2和其中一个撑开件31分别固定连接;套杆12的一端滑动穿设于套管11内,另一端延伸出套管11,套杆12的伸出端与另一个加固组件2和另一个撑开件31分别固定连接;驱动件8沿套管11的延伸方向设置,且与套管11和套杆12分别连接,用于带动套杆12在套管11内伸缩。驱动件8用于驱动套杆12在套管11内做伸缩运动,当套杆12向套管11的伸出端外伸长时,固定在伸缩梁组件1两端的加固组件2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增大,此时,可在两侧模板6之间充填混凝土以获得厚度较大的墙体7;反之,当套杆12向套管11内收缩时,固定在伸缩梁组件1两端的加固组件2之间的距离随之减小,此时,可在两个侧模板6之间充填混凝土以获得厚度较小的墙体7。为避免套杆12在套管11内晃动,优选的,使套杆12的外周壁与套管11的内周壁相贴合。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件8包括固定块81和动力件,固定块8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套管11和套杆12固定连接;动力件分别与两个固定块81连接,用于驱动两个固定块81相互靠近或远离。当两个固定块81靠近或远离彼此时,与固定块81固定连接的套管11和套杆12也随之运动,使得固定在套管11和套杆12上的加固组件2之间的距离改变,以适应不同墙体7的厚度。
37.示例性的,上述动力件为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的螺杆82,螺杆8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固定块81,且分别与两个固定块81旋接。需要说明的是,螺杆82上设置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个固定块81上分别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螺纹。当旋转螺杆82时,由于螺杆82上两段螺纹旋向相反,所以可以使两个固定块81之间的距离改变。
38.示例性的,螺杆8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扶手821,方便手动调节螺杆82的位置。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管11上固定连接有刻度尺13,且刻度尺13的长度方向沿套管11的延伸方向设置,用于确定两侧模板6之间的厚度。
40.另外,在两个固定块81上设置有与刻度尺13上的刻度线位置对应的指针,通过两个指针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清楚的判断两个侧模板6之间的距离变化。
4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加固组件2包括加固竖杆21和第一支撑板22;加固竖杆21的顶部固定在伸缩梁组件1上,且加固竖杆21的一侧与侧模板6的外壁相贴合;第一支撑板22与加固竖杆21成夹角设置,第一支撑板22的一端与伸缩梁组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加固竖杆21固定连接。
4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支撑板2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板22分别位于加固竖杆21垂直于侧模板6的两侧面上,以实现对两侧模板6的对称支撑,避免墙体7偏移。
43.请参阅图1和图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撑开件31上设有第二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2的一端与伸缩梁组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撑开件31背离加固竖杆21的一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32将撑开件31与压紧在侧模板6上,避免撑开件31向墙体7内部发生偏移。
4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加固组件2与侧模板6贴合的侧壁嵌接有加固横杆4,加固横杆4用于在至少两组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配合使用时,将相邻的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连为一体。由于一般进行施工的墙体7长度较长,常需要多个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配合使用,可通过加固横杆4对相邻两组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之间的墙体7进行进一步固定。
4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相邻两组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之间沿垂直于加固竖杆21方向安装有加固横杆4,加固横杆4的两端穿过加固竖杆21,并与侧模板6相抵接。
46.优选的,在加固组件2与侧模板6贴合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211,加固横杆4嵌装于卡槽211内,且与侧模板6的板面贴合,以对两组上述侧模板加固及撑开装置之间的墙体7部分外的侧模板6进行加固支撑,保持整个墙面的平直。
47.一些实施例中,加固竖杆21上沿垂直于加固横杆4方向设置有紧固件5,紧固件5的一端穿过加固竖杆21并与加固横杆4相抵接,以使加固横杆4压紧侧模板6。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