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循环室内水景池。
背景技术:2.水景现多指人文水景观,即喷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喷泉设备已经十分先进,各种音乐喷泉、程控喷泉、激光喷泉已经层出不穷,变化多端,规模可大可小,射程可高可低,喷出的水,大者如珠,细者如雾,变化万千,引人入胜,喷泉,使静水变为动水,使水也有了灵魂,又辅之以各种灯光效果,使水体具有丰富多彩的形态,目前在一些高档场所,一般均会在室内设计水景造型,而这些水景池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水池在清洗时容易溅出水池外,导致水池外的地面湿滑,人员易滑倒;其二,水池中的污渍和垃圾在清洗后不容易取出,需要清洗人员用扫帚或手取出,清洗人员的清洗效率较低;
3.综上所述,现有的水景池难以满足高档场所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循环室内水景池,该水景池在清洗时能够升起阻挡墙,避免清洗的水溅出外墙体至地面。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水循环室内水景池,包括外围体以及喷泉机构,所述外围体内设有第一池槽,所述喷泉机构位于第一池槽内,所述喷泉机构用于将第一池槽内的水向上喷起形成喷泉,所述第一池槽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外围体的四周壁上表面均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设有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升降动力组以及卷帘,所述升降动力组用于将卷帘向上展开以形成一个阻挡墙。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动力组包括升降柱、气缸以及电机,所述升降柱位于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卷帘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自由端绕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自由端与升降柱的顶端连接,所述气缸驱动升降柱在竖直面上运动,且所述电机驱动固定端转动,以使所述自动端向上伸出升降槽外或缩回升降槽内。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池槽内还设有内层组,所述内层组包括由下而上池面逐渐减小的若干内层体,位于底层的内层体内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与第一池槽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吸水通道,所述喷泉机构包括喷柱以及气泵,所述气泵位于蓄水腔内,所述喷柱的一端竖直依次穿过若干内层体且延伸至顶层的内层体外表面,所述气泵用于将蓄水腔内的水冲压至喷柱内。
9.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内层体之间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绕设在位于上层的内层体外侧面,且所述缓冲槽设置在位于下层的内层体上,所述缓冲槽底部一侧设有与缓冲槽相通的清理管,所述清理管的一端水平延伸至下层的缓冲槽正上方,延伸至缓冲槽正上方的清理管一端设于用于密封的管盖。
10.进一步的,底层的内层体上的清理管上还设有污渍套,所述污渍套包括套筒,所述
套筒一侧套设在清理管上,所述套筒的开口朝下,所述套筒的开口上设有第一过滤层。
11.进一步的,所述内层体的上表面四周均设有朝向外侧的若干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用于引导缓冲槽内的水沿引导槽流出。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围体的四周侧壁内还设有用于连通升降槽与第一池槽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靠近升降槽的一端高于靠近第一池槽的一端,所述排水通道与卷帘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将升降槽滴落的水引导至排水通道内。
1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槽的开口处铰接有用于封闭升降槽开口的橡胶垫。
14.进一步的,所述吸水通道上还设有用于阻挡异物进入蓄水腔内的第二过滤层。
15.进一步的,所述喷柱顶端外表面绕设有用于缓冲喷泉下落的花瓣状挡片。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气缸驱动升降柱向上伸出,且电机同步驱动固定端转动,以使卷帘打开后随着升降柱伸出升降槽外形成阻挡门,其目的是能够阻挡清洗时溅出的水,防止水溅出外围体外至地面而造成地面湿滑。
17.2、位于上层的缓冲槽内的污渍能够通过清洗管冲洗至下层的缓冲槽内,最下层的缓冲槽内堆积的污渍能够通过清洗管冲洗至污渍套内,水可以从套筒的第一过滤层流出,污渍就限制在套筒内,当冲洗完成后,可以拆卸下污渍套和第一过滤层而将污渍倒出,其目的是解决了清洗工人还需扫帚或手捡污渍杂质,提高清洗的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0.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21.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
22.图5是图1中c处放大图。
23.附图标记:1、外围体;2、喷泉机构;21、喷柱;22、气泵;3、第一池槽;4、出水管;5、升降槽;6、阻挡机构;61、卷帘;601、阻挡墙;62、升降柱;63、气缸;7、内层体;71、蓄水腔;8、吸水通道;9、缓冲槽;10、清理管;11、污渍套;111、套筒;112、第一过滤层;12、引导槽;13、排水通道;14、挡板;15、橡胶垫;16、第二过滤层;17、花瓣状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5.由于目前在一些高档场所,一般均会在室内设计水景造型,而这些水景池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水池在清洗时容易溅出水池外,导致水池外的地面湿滑,人员易滑倒;其二,水池中的污渍和垃圾在清洗后不容易取出,需要清洗人员用扫帚或手取出,清洗人员的清洗效率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这种水循环室内水景池,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外围体1以及喷泉机构2,外围体1内设有第一池槽3(外围体1为方形的水池),喷泉机构2位于第一池槽3内,喷泉机构2用于将第一池槽3内的水向上喷起形成喷泉,第一池槽3底部设有
出水管4,外围体1的四周壁上表面均设有升降槽5(四条侧壁上分别设有升降槽5,升降槽5的开口处铰接有用于封闭升降槽5开口的橡胶垫15,当需要打开升降槽5的开口时,人工将橡胶垫15翻转即可,当需要关闭升降槽5的开口时,人工将橡胶垫15翻转堵塞升降槽5的开口,橡胶垫15堵塞能提高密封性),升降槽5内设有阻挡机构6,阻挡机构6包括升降动力组以及卷帘61,升降动力组用于将卷帘61向上展开以形成一个阻挡墙601,当清洗时,可以选择三边的外围体1侧壁上的卷帘61上升成阻挡墙601,另一面由人工进行冲洗,其目的是能够阻挡清洗时溅出的水,防止水溅出外围体1外至地面而造成地面湿滑。
26.如图3所示,升降动力组包括升降柱62、气缸63以及电机,升降柱62位于气缸63的输出端上,卷帘61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自由端绕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自由端与升降柱62的顶端连接,气缸63驱动升降柱62在竖直面上运动,且电机驱动固定端转动(气缸63和电机是同步驱动的),以使自动端向上伸出升降槽5外或缩回升降槽5内,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冲洗时,清洗员将对面升降槽5上的橡胶垫15翻转,然后将两侧升降槽5上的橡胶垫15翻转,此时控制打开升降槽5的三面外围体1侧壁内的电机和气缸63同步工作,气缸63驱动升降柱62上升,此时电机转动将绕设的卷帘61松开,卷帘61的自由端随着气缸63一同上升,最终形成一道阻挡墙601。
27.如图2所示,第一池槽3内还设有内层组,内层组包括由下而上池面逐渐减小的若干内层体7(本实用新型中具有5层内层体7,如同多层蛋糕叠加,且如同台阶状),位于底层的内层体7内设有蓄水腔71,蓄水腔71与第一池槽3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吸水通道8(吸水通道8上还设有用于阻挡异物进入蓄水腔71内的第二过滤层16,第二过滤层16即为滤网),喷泉机构2包括喷柱21以及气泵22,气泵22位于蓄水腔71内,喷柱21的一端竖直依次穿过若干内层体7且延伸至顶层的内层体7外表面(喷柱21顶端外表面绕设有用于缓冲喷泉下落的花瓣状挡片17),气泵22用于将蓄水腔71内的水冲压至喷柱21内,当气泵22将蓄水腔71内的水压入喷柱21内后向上喷出水柱,水柱下落的水落在花瓣状的挡片上,然后再流入最上层的内层体7缓冲槽9内,最后再流至第一池槽3内,其目的在于能够使得水景池内的水形成循环流动,避免形成死水而容易有异味。
28.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内层体7之间设有缓冲槽9,缓冲槽9绕设在位于上层的内层体7外侧面,且缓冲槽9设置在位于下层的内层体7上(即每一层的内层体7上均设有缓冲槽9,然后上层的内层体7位于下层内层体7的缓冲槽9内),缓冲槽9底部一侧设有与缓冲槽9相通的清理管10,清理管10的一端水平延伸至下层的缓冲槽9正上方,延伸至缓冲槽9正上方的清理管10一端设于用于密封的管盖,当水景池处于正常的循环状态时,管盖密封住清理管10,而当需要进行冲洗时,管盖全都拆卸下,缓冲槽9内的污渍和杂质从清理管10流向下一层的缓冲槽9内,如图4所示,底层的内层体7上的清理管10上还设有污渍套11,污渍套11包括套筒111,套筒111一侧套设在清理管10上,套筒111的开口朝下,套筒111的开口上设有第一过滤层112,当上层缓冲槽9内的污渍冲洗至底层缓冲槽9内后,清理人员将底层的缓冲槽9内的污渍冲洗至清理管10,污渍从清理管10流进污渍套11内,水经过第二过滤层16向下流至第一池槽3内,第一过滤层112为过滤网,而污渍就留在污渍套11内,拆卸下污渍套11后再拆卸下套筒111将污渍倒出,第一池槽3内的污渍和水可以直接从底部出水管4排出。
29.如图5所示,内层体7的上表面四周均设有朝向外侧的若干引导槽12,当缓冲槽9内的水满时,水会从沿引导槽12流出,再沿内层体7的侧壁流下,本实用新型中每个缓冲槽9底
部均设有光照朝向上方的色彩灯,起到一个美观的作用。
30.如图3所示,由于清理员在冲洗时,水会溅落在阻挡墙601上,此时部分水沿着阻挡墙601滑落至升降槽5内,为了避免升降槽5内积满水,在外围体1的四周侧壁内还设有用于连通升降槽5与第一池槽3的排水通道13,排水通道13靠近升降槽5的一端高于靠近第一池槽3的一端(排水通道13是倾斜设置的,这样水能顺利的流入第一池槽3内),排水通道13与卷帘61之间设有水平或者与排水通道13同一直线的挡板14,挡板14的头端设有橡胶片,当水落在挡板14上时,水沿挡板14滑落至排水通道13内,而橡胶片是竖直设置的,且橡胶片无限贴近阻挡墙601,其目的是避免大量的水从挡板14与阻挡墙601之间的间隙落下。
3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