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
2.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3.目前的装饰行业正在向着工业化模块化安装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吊顶饰板装饰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4.跌级吊顶是目前装修领域最常见的装修手段,而在跌级吊顶的安装时通常都是先安装高位板,再在高位板边缘安装立框板,最后在立框板底端安装底位板进行收边,以达到层次分明的结构,而且立框板在安装时的稳定程度十分重要,立框板安装稳定,底位板才可以稳定安装,所以对于立框板的安装的稳定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中国专利发明专利cn108240065a公开了一种欧式跌级吊顶。欧式跌级吊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面、依次连接的一级顶板、立板、以及二级顶板,一级顶板的高度大于二级顶板的高度,一级顶板和二级顶板分别位于立板的两侧;一级顶板安装在两个墙面上;垂直连接的立框板和三级顶板,立框板安装在二级顶板上远离立板的一端,立框板的高度小于二级顶板的高度;三级顶板朝远离二级顶板的方向延伸。欧式跌级吊顶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欧式跌级吊顶。上述发明提供的欧式跌级吊顶,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周期短,保证了欧式跌级吊顶能够快速安装、减少对顶面上原始混凝土的破坏,提高施工现场环境的整洁性,降低劳动强度。
5.但是上述吊顶安装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立框板需要开槽折弯加工,加工繁琐,与高位板连接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稳定,安装复杂,一旦安装有误差,将会导致整个跌级吊顶稳定性严重不足,且立框板是安装在高位板上的,那么整个跌级部分的重量承载于高位板上,安全性大大降低,而且安装高位板时,需要进行打钉,裸露于高位板的下方,美观性差。
6.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直接将高位板和立框板都挂载于龙骨下方的第二高位件上,高位板和立框板的重量都直接承载于龙骨处,高位板通过搭载进行安装,立框板通过卡接进行安装,安装简单,且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另外高位板无须打钉,美观性好的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9.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包括高位板、立框板以及龙骨,所述龙骨底部设置有第二高位件,所述高位板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高位件连接的第一高位件,所述第二高位件远离所述第一高位件的一端设置有辅助件,所述立框板端部设置有通过立框卡
件与所述辅助件连接的端部件,所述端部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连板,所述立框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口,所述第一高位件上设置有伸出板,所述第二高位件靠近所述第一高位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伸出板连接的凸起板,所述第二高位件远离所述凸起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辅助件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辅助件下端设置有第二夹口,所述立框卡件上设置有用于插入至所述第一夹口内的第一延伸柱和用于插入至所述第二夹口内的第二延伸柱。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辅助件包括方型板和与所述方型板连接的挂板,所述方型板上方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挂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且所述第二夹口设置于所述挂板下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夹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延伸柱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夹口向远离所述高位板的一侧水平开口设置,所述第二开口向远离所述高位板的一侧水平开口设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延伸柱和第二延伸柱垂直设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延伸柱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延伸柱上设置有第二凸起。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夹口和第二夹口均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立框卡件为一体成型件。
17.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直接将高位板和立框板都挂载于龙骨下方的第二高位件上,高位板和立框板的重量都直接承载于龙骨处,高位板通过搭载进行安装,立框板通过卡接进行安装,安装简单,且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另外高位板无须打钉,美观性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立框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方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挂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高位板,11、第一高位件,114、伸出板,12、第二高位件,124、凸起板,125、第一开口,13、龙骨,2、立框板,51、立框卡件,511、第一延伸柱,512、第二延伸柱,513、第一凸起,514、第二凸起,52、辅助件,521、第二夹口,522、方型板,523、挂板,524、第二开口,53、端部件,531、第一侧板,532、第二侧板,533、连板,534、第一夹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5.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和步骤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的流程并不仅仅是单独进行,而是多个步骤相互交叉进行。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9.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及系统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30.实施例一:如图1至5所示,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包括高位板1、立框板2以及龙骨13,所述龙骨13底部设置有第二高位件12,所述高位板1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高位件12连接的第一高位件11,所述第二高位件12远离所述第一高位件11的一端设置有辅助件52,所述立框板2端部设置有通过立框卡件51与所述辅助件52连接的端部件53,所述端部件53包括第一侧板531、第二侧板53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31和第二侧板532的连板533,所述立框板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板531和第二侧板532之间,所述第一侧板531远离所述第二侧板5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口534,所述第一高位件11上设置有伸出板114,所述第二高位件12靠近所述第一高位件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伸出板114连接的凸起板124,所述第二高位件12远离所述凸起板1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125,所述辅助件5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25内,所述辅助件52下端设置有第二夹口521,所述立框卡件51上设置有用于插入至所述第一夹口534内的第一延伸柱511和用于插入至所述第二夹口521内的第二延伸柱512。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龙骨13安装在吊挂件下方的方钢件上,第二高位件12安装与龙骨13上,高位板1通过第一高位件11与第二高位件12进行连接,安装有端部件53的立框板2通过立框卡件51和辅助件52与第二高位件12进行连接,也就是说,高位板1和立框板2连接的时候,高位板1和立框板2的重量都直接传递至龙骨13处,高位板1受到的承载压力小,整个吊顶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32.首先是龙骨13和第二高位件12的结构,实际上龙骨13也是一个向下开口的夹口,第二高位件12具有向上延伸插入至夹口内的延伸柱,延伸柱插入至夹口内之后,第二高位件12的位置便固定了,第二高位件12靠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125,第二高位件12远离墙体的一侧(即靠近高位板1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板124。
33.然后是高位板1的安装,所述高位板1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高位件12连接的第一高位件11,所述第一高位件11上设置有伸出板114,即第一高位件11远离高位板1的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水平向远离高位板1的方向延伸的伸出板114,在安装高位板1时,先将第一高位件11安装至高位板1的端部,然后提升高位板1,使得第一高位件11端部的伸出板114搭载在第二高位件12远离墙体的一侧的凸起板124上,完成高位板1的搭载。
34.再然后是立框板2的安装,所述第二高位件12远离所述第一高位件11的一端设置有辅助件52,所述立框板2端部设置有通过立框卡件51与所述辅助件52连接的端部件53,即先将辅助件52安装在第二高位件12靠近墙体的一侧,然后再立框板2端部安装端部件53,再将立框卡件51与所述端部件53连接,整体提升立框卡件51使得立框卡件51与辅助件52连接,完成立框板2的安装。
35.在这里,第一步是安装辅助件52,所述第二高位件12远离所述凸起板1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125,所述辅助件5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25内,所述辅助件52下端设置有第二夹口521;第二步是安装端部件53,所述端部件53包括第一侧板531、第二侧板53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31和第二侧板532的连板533,所述立框板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板531和第二侧板532之间,所述第一侧板531远离所述第二侧板5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口534;接着是立框卡件51,所述立框卡件51上设置有用于插入至所述第一夹口534内的第一延伸柱511和用于插入至所述第二夹口521内的第二延伸柱512。即安装立框板2时,向将辅助件52插入至第一开口125处,使得第二夹口521向下延伸;然后在立框板2端部安装端部件53,使得立框板2端部插入至端部件53的第一侧板531和第二侧板532之间;再然后将立框卡件51与所述端部件53连接,使得立框卡件51的第一延伸柱511插入至第一夹口534内;最后整体提升立框板2,使得立框卡件51的第二延伸柱512插入至第二夹口521内。
36.这样,高位板1和立框板2的安装都是通过卡插连接,无须打钉,且安装效率高。
37.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直接将高位板和立框板都挂载于龙骨下方的第二高位件上,高位板和立框板的重量都直接承载于龙骨处,高位板通过搭载进行安装,立框板通过卡接进行安装,安装简单,且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另外高位板无须打钉,美观性好。
38.实施例二,如图1至5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辅助件52包括方型板522和与所述方型板522连接的挂板523,所述方型板522上方设置有第二开口524,所述挂板523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524内,且所述第二夹口521设置于所述挂板523下端。方型板522插入至第一开口125内,挂板523插入至方型板522上的第二开口524内,挂板523下端的第二夹口521方便第二延伸柱512插入。
39.在这里,所述第一夹口534向远离所述高位板1的一侧水平开口设置,所述第二开口524向远离所述高位板1的一侧水平开口设置。
40.那么,所述第一延伸柱511和第二延伸柱512垂直设置。第一延伸柱511水平插入至第一夹口534内,第二延伸柱512自下往上竖直插入至第二夹口521内。
41.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延伸柱511上设置有第一凸起513,所述第二延伸柱512上设置有第二凸起514,第一延伸柱511插入至第一夹口534内时,第一凸起513穿过第一夹口534的开口处,即可完成第一延伸柱511与端部件53的连接;同样的,第二延伸柱512插入至
第二夹口521内时,第二凸起514穿过第二夹口521的开口处,即可完成第二延伸柱512与挂板523的连接。
42.当然,所述第一夹口534和第二夹口521均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方便第一延伸柱511上的第一凸起513和第二延伸柱512上的第二凸起514穿过。
43.实际上第一夹口534和第二夹口521均为两块相互靠近延伸的夹板组成,两块夹板都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延伸柱插入。
44.还有,所述第一夹口53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延伸柱51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一侧板531侧面可以设置有多组第一夹口534,立框卡件5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延伸插入至多组第一夹口534内的第一延伸柱511。
45.最后,所述立框卡件51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件结构稳定好,且直接现场使用,装配式安装效率高。
46.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7.s1:在墙顶上龙骨,在龙骨下方安装第二高位件;
48.s2:在高位板端部安装第一高位件,抬升高位板,使得第一高位件的伸出板搭载在第二高位件的凸起板上,完成高位板的安装;
49.s3:在第二高位件的第一开口处设置辅助件,使得辅助件下端的第二夹口向下延伸设置;
50.s4:在立框板上端安装端部件,使得立框板上端插入至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
51.s5:在端部件侧边安装立框卡件,使得立框卡件的第一延伸柱插入至第一侧板侧边的第一夹口内;
52.s6:整体提升立框板,使得立框卡件的第二延伸柱自下往上插入至第二夹口内,完成立框板的安装。
53.而且,在执行步骤s5时,第一延伸柱和第一夹口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且多个第一延伸柱分别插入至多个第一夹口内。
54.本实用新型一种立框板与吊顶高位板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直接将高位板和立框板都挂载于龙骨下方的第二高位件上,高位板和立框板的重量都直接承载于龙骨处,高位板通过搭载进行安装,立框板通过卡接进行安装,安装简单,且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另外高位板无须打钉,美观性好。
55.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