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及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2.建筑楼板层施工时,往往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模板,施工完成后再对脚手架及模板进行拆除,费事费工,影响项目工期,而且搭设、拆卸脚手架及模板时还容易造成设施及人员损伤,重要的是,在某些工况下,因现场条件限制,混凝土楼板浇筑无法支模或拆模等,如采用普通压型钢板代替模板,无法解决双向板的工况,且因其强度较小,大跨度板仍需要结合脚手架支撑使用;采用pc叠合板其自重大,运输及吊装不便,且施工时也需要搭设模板、脚手支撑,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拆模。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及实施方法,要解决楼板层施工需支模或拆模的不便及叠合板自重过大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包括底钢板,固定在底钢板上的钢筋桁架,以及浇筑在底钢板和钢筋桁架上的混凝土浇筑层,钢筋桁架为互相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排钢筋桁架,钢筋桁架包括腹杆钢筋、设置在腹杆钢筋顶部的上弦筋,以及对称设置在腹杆钢筋底部两侧的下弦筋,上弦筋和下弦筋所在的平面共同构成三棱柱状结构,腹杆钢筋底部和底钢板焊接固定,上弦筋和下弦筋在与腹杆钢筋的交接处焊接固定在腹杆钢筋上;底钢板上、相邻钢筋桁架之间设有通长的加强凸起,加强凸起为由钢板弯折成型的横截面为几字型的中空凸起结构,加强凸起底部折边焊接在底钢板上,混凝土浇筑层与底钢板之间设有新增板筋,新增板筋包括横向板筋和纵向板筋,横向板筋和纵向板筋交汇处通过绑丝绑定,混凝土浇筑层浇筑在底钢板上。
5.进一步的,底钢板为0.5mm以上厚度的矩形镀锌钢板,单块底钢板宽度不大于576mm。
6.更进一步的,底钢板的长度边两边部分别设有上阶梯折边状的上企口和下阶梯折边状的下企口,相邻底钢板边部通过上企口和下企口进行扣接,楼板四周的混凝土梁侧边固定有梁边角钢,梁边角钢通过化学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梁上,底钢板的外围边与梁边角钢焊接固定。
7.更进一步的,相邻排钢筋桁架间距不大于188mm,边部排钢筋桁架中轴距离钢板边部距离不大于100mm。
8.更进一步的,混凝土梁边部设有预埋板,预埋板为条状钢板,预埋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梁上,上弦筋和下弦筋的两端端部均焊接固定在预埋板上。
9.更进一步的,腹杆钢筋高度为80mm,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为120mm。
10.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预制场地将钢筋桁架焊接在底钢板上,相邻排钢筋桁架中轴间距不大于188mm,边部排钢筋桁架中轴距离钢板边部距离不大于100mm,然后在底钢板上、相邻钢筋桁架之间焊接通长的加强凸起,将加强凸起底部折边焊接在底钢板上。
11.步骤2,将钢筋桁架和加强凸起焊接完成的底钢板吊装到预定位置,将相邻底钢板边部通过上企口和下企口进行扣接,将底钢板的宽度边与混凝土梁上固定的梁边角钢焊接固定,然后将钢筋桁架两端端部与混凝土梁边部的预埋板焊接固定。
12.步骤3,将横向板筋和纵向板筋两端与相邻板筋焊接固定,横向板筋和纵向板筋交汇处绑丝绑定,然后浇筑混凝土浇筑层,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为120m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用底钢板和混凝土浇筑层结合制成的叠合板,在楼板层施工时,无需支模、拆模,可适用于双向板、单向板、悬挑板等各种形式的结构板,质量轻巧,制作简单,大跨板块可拆分成多个小板块,方便运输与安装,通过在底钢板与混凝土浇筑层之间设置加强凸起,增加混凝土浇筑层与底钢板的接触面积,加强混凝土浇筑层与底钢板的结合强度,同时在底钢板与混凝土浇筑层之间设置中空的加强凸起,减少叠合板的自身重量,减轻楼层自重负担,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加强凸起与底钢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底钢板与梁边角钢连接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底钢板;2、钢筋桁架;3、混凝土浇筑层;4、腹杆钢筋;5、上弦筋;6、下弦筋;7、加强凸起;8、新增板筋;9、横向板筋;10、纵向板筋;11、上企口;12、下企口;13、梁边角钢;14、化学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7.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18.楼板施工中大多需满堂支模,而且在某些工况下,因现场条件限制,混凝土楼板浇筑无法支模或拆模等,如采用普通压型钢板代替模板,无法解决双向板的工况,且因其强度较小,大跨度板仍需要结合脚手架支撑使用,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包括底钢板1,固定在底钢板1上的钢筋桁架2,以及浇筑在底钢板1和钢筋桁架2上的混凝土浇筑层3,底钢板1为0.5mm以上厚度的镀锌钢板,底钢板1
为宽度不大于576mm的矩形钢板,底钢板1的长度边两边部分别设有上阶梯折边状的上企口11和下阶梯折边状的下企口12,相邻底钢板1边部通过上企口11和下企口12进行扣接,楼板四周的混凝土梁侧边固定有梁边角钢13,梁边角钢13通过化学螺栓14固定在混凝土梁上,底钢板1的外围边与梁边角钢13焊接固定。
19.如图1所示,钢筋桁架2为均匀间隔且互相平行设置的多排钢筋桁架2,相邻排钢筋桁架2间距不大于188mm,边部排钢筋桁架2中轴距离钢板边部距离不大于100mm,钢筋桁架2包括腹杆钢筋4、设置在腹杆钢筋4顶部的上弦筋5,以及对称设置在腹杆钢筋4底部两侧的下弦筋6,上弦筋5和下弦筋6所在的平面共同构成三棱柱状结构,腹杆钢筋4底部和底钢板1焊接固定,腹杆钢筋4高度为80mm,上弦筋5和下弦筋6在与腹杆钢筋4的交接处焊接固定在腹杆钢筋4上,混凝土梁边部设有预埋板,预埋板为条状钢板,预埋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梁上,上弦筋5和下弦筋6的两端端部均焊接固定在预埋板上,如图2所示,底钢板1上、相邻钢筋桁架2之间设有通长的加强凸起7,加强凸起7为由钢板弯折成型的横截面为几字型的中空凸起结构,加强凸起7底部折边焊接在底钢板1上,通过在底钢板1与混凝土浇筑层3之间设置加强凸起7,增加混凝土浇筑层3与底钢板1的接触面积,加强混凝土浇筑层3与底钢板1的结合强度,同时在底钢板1与混凝土浇筑层3之间设置中空的加强凸起7,减少叠合板的自身重量,减轻楼层自重负担,混凝土浇筑层3与底钢板1之间设有新增板筋8,新增板筋8包括横向板筋9和纵向板筋10,新增板筋8为两层,两层新增板筋8分别位于叠合板底层及中上层,横向板筋9和纵向板筋10两端均与相邻楼板中板筋或原板筋焊接固定,横向板筋9和纵向板筋10交汇处通过绑丝绑定,混凝土浇筑层3浇筑在底钢板1上,混凝土浇筑层3厚度为120mm。
20.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预制场地将钢筋桁架2焊接在底钢板1上,相邻排钢筋桁架2中轴间距不大于188mm,边部排钢筋桁架2中轴距离钢板边部距离不大于100mm,然后在底钢板1上、相邻钢筋桁架2之间焊接通长的加强凸起7,将加强凸起7底部折边焊接在底钢板1上。
21.步骤2,将钢筋桁架2和加强凸起7焊接完成的底钢板1吊装到预定位置,将相邻底钢板1边部通过上企口11和下企口12进行扣接,将底钢板1的宽度边与混凝土梁上固定的梁边角钢13焊接固定,然后将钢筋桁架2两端端部与混凝土梁边部的预埋板焊接固定。
22.步骤3,将横向板筋9和纵向板筋10两端与相邻板筋焊接固定,横向板筋9和纵向板筋10交汇处绑丝绑定,然后浇筑混凝土浇筑层3,混凝土浇筑层3厚度为120mm。
23.本发明通过用底钢板和混凝土浇筑层结合制成的叠合板,在楼板层施工时,无需支模、拆模,可适用于双向板、单向板、悬挑板等各种形式的结构板,质量轻巧,制作简单,大跨板块可拆分成多个小板块,方便运输与安装,通过在底钢板与混凝土浇筑层之间设置加强凸起,增加混凝土浇筑层与底钢板的接触面积,加强混凝土浇筑层与底钢板的结合强度,同时在底钢板与混凝土浇筑层之间设置中空的加强凸起,减少叠合板的自身重量,减轻楼层自重负担。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