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工程卷材铺贴机。
背景技术: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等场所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基础和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为了防止建筑墙体的侧壁上渗水,需要人工搭起架子进行铺贴,铺贴过程费时费力,十分消耗体力,且效率低。另外在铺贴时需要用火烤,十分危险,因此设计一款效率高和可自动化铺贴的防水工程卷材铺贴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效率高和可自动化铺贴的防水工程卷材铺贴机。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防水工程卷材铺贴机,它包括机体、连接组和铺贴装置,所述机体的底端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连接组收放装置,所述连接组收放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排传送辊,两排所述传送辊之间留有供所述连接组穿过的间隙;所述传送辊连接有传送辊驱动机构;
6.所述连接组包括多节首尾铰接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底端棱边设置有倒角;所述机体的前侧设置有弧形通道,所述连接组依次穿过所述连接组收放装置和弧形通道后与所述铺贴装置连接;所述弧形通道侧壁上铰接连接一个u形的导向杆,且铰接连接处设置有初始状态下使所述导向杆向下倾斜的第一扭簧;所述导向杆的铰接连接处延伸一个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通过一根拉线与所述机体连接;
7.所述铺贴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可转动设置一个压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连接,且铰接连接处设置有初始状态使所述第二支架向下倾斜的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第二支架转动的第二支架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可转动设置一个卷筒;
8.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喷火装置,所述喷火装置包括导向筒、连杆、喷火管和液化罐,所述导向筒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连接;所述喷火管固定在所述导向筒的一侧,所述喷火管上设置多个喷火嘴;所述喷火管通过管子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所述液化罐连接。
9.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摩擦力,保证传送的安全可靠性,所述传送辊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当然,还可以设计上其他增大摩擦力的涂层或部件。
10.上述的导向筒只有导向作用,使用完成后还需要将卷材切割,为了提高操作便利性,本发明进步一设计了便于切割的操作装置,具体的,所述导向筒上设置一个第一条形开口,所述第一条形开口上滑动设置一个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顶端固定一个把手,所述切割
刀的底端固定一个挡块,所述把手的底壁以及所述挡块的顶壁贴合所述导向筒的外表面。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杆和牵引绳,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可竖直滑动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的导向板后与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前侧。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铰接连接一个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一个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板体的后侧设置一个开口槽,所述第二板体的前端滑动在所述开口槽内,所述开口槽内设置多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开口槽内壁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顶在第二板体上;所述第二板体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一个踩踏板,两个所述踩踏板分别穿过所述开口槽侧壁设置的第二条形开口;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伸缩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
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限位孔,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支架保持平行时,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螺栓对应。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传送辊驱动机构包括传送辊驱动电机,同一排的传送辊的之间通过链条和链轮驱动连接;所述传送辊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传送辊驱动连接。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使用时,通过机体上的连接组收放装置实现铺贴装置的收放,在铺贴时,在导向杆的作用下,连接组底端的铺贴装置紧贴墙壁,在竖直下滑的过程中实现自动铺贴。通过在第一支架的端部可转动设置一个压辊,可实现对防水卷材的碾压,确保防水卷材紧贴墙壁。通过设置导向筒,可随着防水卷材的位置改变方向,确保喷火嘴对准防水卷材,提高喷火效果。通过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成铰接连接,并且设置第二支架驱动机构,当铺贴装置运动到底端时,在第二支架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二支架自动发生摆动,确保铺贴装置继续铺贴防水卷材。通过在导向筒上设置第一条形开口,并在第一条形开口上滑动设置一个切割刀,铺贴完成时,可拉动切割刀上的把手将防水卷材切断。通过设置伸缩板,当铺贴装置运动到底端时,为了确保防水卷材呈90度直角铺贴在墙壁和地面之间,此时,只需摆动连接组和用脚踩踩踏板即可,铺贴效率高。
附图说明
17.附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3为本发明铺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4为本发明铺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5为本发明铺贴装置接近底端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附图6为本发明的附图1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23.附图7为本发明切割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4.附图8为本发明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9为本发明的附图3中局部b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机体1、连接组收放装置11、传送辊111、传送辊驱动机构112、弧形通道12、圆盘121、环形槽122、弧形罩123、导向杆13、连接端131、第一扭簧14、拉线15、夹持部151、行走轮16、支撑板17、连接组2、连接块21、连接头211、连接槽212、圆杆213、倒角214、铺贴装置3、第一支架 31、压辊311、套筒312、导向板313、第二支架32、卷筒321、第二支架驱动机构33、升降杆331、弧形板3311、牵引绳332、喷火装置34、导向筒341、第一条形开口3411、切割刀3412、把手3413、挡块3414、连杆342、喷火管343、喷火嘴3431、液化罐344、开口3441、伸缩板4、第一板体41、耳板411、开口槽412、第二条形开口4121、压缩弹簧413、第二板体42、踩踏板421、限位机构43、限位螺栓431、限位孔432、墙体5、防水卷材6。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28.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的防水工程卷材铺贴机,它包括机体1、连接组2 和铺贴装置3,机体1的底端安装有行走轮16,具体实施时,行走轮16可设置四个,行走轮16可采用万向轮。机体1上设置有连接组收放装置11,连接组收放装置1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排传送辊111,为了增大摩擦力,优选的,在每个传送辊111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29.两排传送辊111之间留有供连接组2穿过的间隙,两排传送辊111的旋转方向相反,在同时转动时,可驱动连接组2向前滑动或者向后滑动,实现连接组2的收放。传送辊111连接有传送辊驱动机构112;传送辊驱动机构112包括传送辊驱动电机,同一排的传送辊111的之间通过链条和链轮驱动连接。传送辊驱动电机和其中一个传送辊111驱动连接,使用时,可在传送辊111和传送辊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减速器,每排传送辊111分别通过一个传送辊驱动机构112驱动旋转,也可通过一个传送辊驱动机构112驱动两个传送辊111。
30.连接组2包括多节首尾铰接连接的连接块21,连接块2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21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槽212,连接头211的端部套置在连接槽212内设置的圆杆213上。连接块21的侧壁底端棱边设置有倒角214,倒角214为倒圆角。这样连接块21只能向一侧摆动,如附图2所示,位于连接组2上的连接块21只能向靠近墙体5的一侧摆动。机体1的前侧设置有弧形通道12,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机体1的前端固定一个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端部固定一个圆盘121,圆盘121上设置一个环形槽122,并在圆盘121的外表面固定一个弧形罩123,弧形罩123、圆盘121与环形槽122之间形成弧形通道12,弧形通道12的内部尺寸远大于连接块21,以防止连接块21被卡住。
31.连接组2依次穿过连接组收放装置11和弧形通道12后与铺贴装置3连接;弧形通道12侧壁上铰接连接一个u形的导向杆13,且铰接连接处设置有初始状态下使导向杆13向下倾斜的第一扭簧14,导向杆13的作用是为了挤压位于弧形通道12下方的连接组2,使弧形通道12下方的连接组2的底端向靠近墙体5的方向摆动,确保铺贴装置3贴紧墙体5,同时当铺贴装置3紧贴墙体 5的侧壁时,位于弧形通道12下方的连接组2呈直线状态,避免发生摆动。导向杆13的铰接连接处延伸一个连接端131,连接端131通过一根拉线15与机体1连接。初始状态,可手拽拉线15使导向杆13顺时针方向摆动,优选的,在拉线15的末端连接一个夹持部151。当导向杆13与连接组2不接触时,位于弧形通道12下方的连接组2保持竖直状态。此时,可任意摆动铺贴装置3。
32.铺贴装置3包括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第二支架32的顶端与连接组2固定连接;第一支架31的一端可转动设置一个压辊311,通过压辊311 挤压防水卷材6,可使防水卷材6贴在墙体的表面。另一端与第二支架32铰接连接,且铰接连接处设置有初始状态使第二支架32向下倾斜的第二扭簧(未显示),第二扭簧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将第二扭簧套置在铰接连接轴上,第二扭簧的一端与第二支架32固定,第二扭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31固定。
33.第一支架31上设置有可驱动第二支架32转动的第二支架驱动机构33,具体实施方式为:第二支架驱动机构33包括升降杆331、牵引绳332,升降杆331的顶端可竖直滑动在第一支架31的侧壁上,具体的,可在第一支架31的侧壁上固定一个套筒312,套筒312套置在升降杆331上。牵引绳332的一端与第二支架32连接,牵引绳33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架31上设置的导向板 313后与升降杆331固定连接;导向板313固定在第一支架31的前侧,优选的,在升降杆331的底端固定一个弧形板3311。如附图5所示,使用时,当升降杆331的底端接触到地面后,升降杆331会向上滑动,并通过牵引绳332 拉动第二支撑架32使其摆动,避免第二支撑架32的底端接触地面。第二支撑架32在摆动时,不影响铺贴装置3继续向下运动。
34.第二支架32的底端可转动设置一个卷筒321;使用时,将防水卷材6缠绕在卷筒321上,在墙体5的侧壁上由上到下进行铺贴时,卷筒321会发生转动,为了避免卷筒321任意转动,可将卷筒321的转轴设置换成阻尼转轴。
35.第一支架31上设置有喷火装置34,喷火装置34包括导向筒341、连杆 342、喷火管343和液化罐344,导向筒341通过连杆342与第一支架31铰接连接,使用时,防水卷材6的一端缠绕在卷筒321上,防水卷材6的另一端穿过导向筒341后并绕过压辊311进行铺贴。喷火管343固定在导向筒341的一侧,喷火管343上设置多个喷火嘴3431,使用时,可采用电子打火。喷火管 343通过管子与设置在第一支架31上的液化罐344连接,附图中仅显示液化罐344和喷火管343,两者的端部均有开口3441,实际使用时,通过管子将两个开口3441连接即可。
36.导向筒341上设置一个第一条形开口3411,第一条形开口上滑动设置一个切割刀3412,切割刀3412的顶端固定一个把手3413,切割刀3412的底端固定一个挡块3414,把手3413的底壁以及挡块3414的顶壁贴合导向筒341 的外表面。铺贴完成后,可用手拉把手3413将防水卷材6割断。
37.第一支架31的后端铰接连接一个伸缩板4,伸缩板4包括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第一板体41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一个耳板411,耳板411与第二支架32铰接连接,也可套置在压辊311的转轴上。第一板体41的后侧设置一个开口槽412,第二板体42滑动在开口槽412内,第二板体42的前端滑动在开口槽412内,开口槽412内设置多个压缩弹簧413,压缩弹簧413的一端顶在开口槽412内壁上,压缩弹簧413的另一端顶在第二板体42上。第二板体42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一个踩踏板421,初始状态,在压缩弹簧413 的作用下,第二板体42伸出。踩踏板421穿过开口槽412侧壁设置的第二条形开口4121;第二支架32和伸缩板4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43。
38.限位机构43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31上的限位螺栓431,限位螺栓431与第一支架31螺纹连接,第一板体41上设置有限位孔432,当第一板体41与第一支架31保持平行时,限位孔432与限位螺栓对应。初始铺贴时,如附图 1所示,伸缩板4转动到上方,且伸缩板4的侧壁贴在液化罐344上,为了避免伸缩板4自由摆动,可在伸缩板4的铰接连接处设置一个扭簧。
当铺贴动作进行到墙体5侧壁底端时,转动伸缩板4,使伸缩板4和第一支架31保持平行,并旋拧限位螺栓431将伸缩板4固定。之后位于机体1位置的操作人员拉动拉线15,使导向杆13脱离连接组2,位于墙体5侧壁底端的操作人员摆动铺贴装置3,之后伸缩板4随着铺贴装置3摆动,第二板体42会刮墙壁和位于墙壁底端一侧的水平地面,使防水卷材6在地面和墙壁之间呈90度夹角的状态铺贴,如附图5所示,初始状态,防水卷材6呈弧形(实线),经伸缩板 4刮完之后呈90度紧贴在墙体5侧壁和地面上(虚线)。在刮防水卷材6时,操作人员可脚踩踩踏板421确保第二板体42伸出。
39.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40.第一步,将机体1移动到铺贴位置。
41.第二步,将防水卷材6的顶端固定在墙体5的顶端,之后打开喷火装置 34上的喷火嘴3431开始加热防水卷材6,同时连接组收放装置11开始驱动连接组2伸长,使铺贴装置3下降,在导向杆13的作用下,铺贴装置3上的压辊311紧贴墙壁,铺贴装置3在下降的过程开始铺贴,直至铺贴到墙体5侧壁的底端。
42.第三步,操作人员拉动把手3413割断防水卷材6,之后位于机体1上的操作人员手拉拉线15,之后位于墙体5侧壁底端的操作人员摆动铺贴装置3,之后固定伸缩板4将防水卷材6铺贴到墙体5侧壁和地面上。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