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顶绿化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2.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对屋面防水、种植机制、蓄排水系统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增加凹凸蓄排水片的铺设难度。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的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结构。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结构包括:一种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层,还包括:涂料防水层、防水卷材层、凹凸排水片层、培育土层和土表绿化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的上方依次设置有涂料防水层、防水卷材层、凹凸排水片层、培育土层和土表绿化层,所述涂料防水层涂抹在混凝土浇筑层的表面,所述防水卷材层铺设在涂料防水层的上方,所述凹凸排水片层与防水卷材层配合安装,所述培育土层铺设在凹凸排水片层的上方。
7.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分为a段、b段和c段,所述混凝土浇筑层 a段表面呈现弧形,其弧形两端与圆心连线形成的扇形夹角为135
°
,所述混凝土浇注层b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
°

8.优选的,所述凹凸排水片层包括凹凸蓄排水片、连接板、连接块、凹槽、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一橡胶垫,所述防水卷材层的上方铺设有多个凹凸蓄排水片,所述凹凸蓄排水片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凹凸蓄排水片的侧壁位于连接板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固定块,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块,所述凹槽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橡胶垫。
9.优选的,所述防水卷材层为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为梯形块。
11.优选的,所述培育土层由团粒土壤组成。
12.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屋面做两次防水处理,除用防水涂料外,为保证防水效果,全过程检测及进行渗漏试验,并加铺防水卷材和凹凸蓄排水片;
15.屋面雨水传输采用自调节式结构,在屋面雨水调蓄、净化、再利用方面有了突破性的改进,以低影响开发为理念,连接地上、地下雨水,科学处理雨线,形成以屋面雨水为中心的循环生态利用圈,实现屋面循环蓄用与屋面植物长效绿色并行效果,为避免土壤植被滑动,采用轻质型、具有良好抗滑、抗冲刷性能的团粒土壤,确保土壤稳定,同时又具有保水性能,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16.在对凹凸蓄排水片进行铺设时,连接板插入凹槽的内部,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均用胶粘的方式分别与凹槽和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屋面呈现弧形,两个凹凸蓄排水片连接时呈现相对倾斜的状态,从屋面的最高处开始向着两边延伸铺设,高度位置处于下方的凹凸蓄排水片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多个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配合,连接板与凹凸蓄排水片之间呈现倾斜设置,连接板的与第一橡胶垫紧密接触,保证连接板与凹槽配合的稳定性,便于进行铺设,第二橡胶垫与另一个凹凸蓄排水片表面紧密接触,避免更多的水向下渗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板与凹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料防水层、防水卷材层、凹凸排水片层、培育土层和土表绿化层位置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凸蓄排水片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凹凸蓄排水片配合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混凝土浇筑层;2、涂料防水层;3、防水卷材层;4、凹凸排水片层;5、培育土层;6、土表绿化层;7、凹凸蓄排水片;8、连接板;9、连接块;10、凹槽;11、第一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3、第一橡胶垫;14、第二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板与凹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料防水层、防水卷材层、凹凸排水片层、培育土层和土表绿化层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凸蓄排水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凹凸蓄排水片配合结构示意图。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结构包括:涂料防水层2、防水卷材层3、凹凸排水片层4、培育土层5和土表绿化层6。
2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覆绿式建筑屋顶绿化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层1,还包括:涂料防水层2、防水卷材层3、凹凸排水片层4、培育土层5和土表绿化层6,所述混凝土浇筑层1的上方依次设置有涂料防水层2、防水卷材层3、凹凸排水片层4、培育土层5和土表绿化层6,所述涂料防水层2涂抹在混凝土浇筑层1的表面,所述防水卷材层 3铺设在涂料防水层2的上方,所述凹凸排水片层4与防水卷材层3配合安装,所述培育
土层5铺设在凹凸排水片层4的上方,所述土表绿化层6种植培育在培育土层5上,土表绿化层6可以选择的植物众多,在此我们列举如下:金山绣线菊、花叶蔓长春、绵毛水苏、多花筋骨草、矮化型美丽月见草、阔叶麦冬、金叶苔草、无毛紫露草、中华景天、垂盆草;涂料防水层2与防水卷材层3 之间可设置保护层,比如设置水泥砂浆层、小粒径细石混凝土层均可;混凝土浇筑层1下方设置的各种支撑结构及建筑物属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特征,在此不做赘述。
27.如图1所示,所述混凝土浇筑层1分为a段、b段和c段。a段、b段和c段分别为弧形段a段,与弧形段形成一定角度方便排水的斜坡段b段,以及与b段连接的c段。
28.如图1所示,所述混凝土浇筑层1a段表面呈现弧形,其弧形两端与该弧形的圆心连线形成的扇形夹角为135
°
,所述混凝土浇注层b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
°
,a段与b段接触点的圆弧切线与b段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大于 90
°
且小于180
°
的角度,实际的角度可根据施工的便捷性选择,便于排水。
29.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凹凸排水片层4包括凹凸蓄排水片7、连接板8、连接块9、凹槽10、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2和第一橡胶垫13,所述防水卷材层3的上方铺设有多个凹凸蓄排水片7,所述凹凸蓄排水片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凹凸蓄排水片7的侧壁位于连接板8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固定块12,所述连接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块 11,所述凹槽10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橡胶垫13。
30.所述防水卷材层3为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3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2均为梯形块,便于两者相互配合,利用凹凸蓄排水片7自身的重力便于进行铺设。
32.所述培育土层5由团粒土壤组成,确保土壤稳定,同时又具有保水性能,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3.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块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14,表面更多的水从两个凹凸蓄排水片7之间向下渗透。
34.在对凹凸蓄排水片7进行铺设时,连接板8插入凹槽10的内部,第一橡胶垫13和第二橡胶垫14均用胶粘的方式分别与凹槽10和连接块9的表面固定连接,屋面呈现弧形,两个凹凸蓄排水片7连接时呈现相对倾斜的状态,从屋面的最高处开始向着两边延伸铺设,高度位置处于下方的凹凸蓄排水片7 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多个第一固定块11与第二固定块12配合,连接板8的与第一橡胶垫13紧密接触,保证连接板8与凹槽10配合的稳定性,便于进行铺设,第二橡胶垫14与另一个凹凸蓄排水片7表面紧密接触,避免更多的水向下渗透,在凹凸蓄排水片7的外围做好搭边,并且铺设排水管道,排水管道靠近凹凸蓄排水片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进水口,排水管道远离凹凸蓄排水片7 的表面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量少于进水口,集中排水,先对c段进行铺设,再对b段进行铺设。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