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变壳体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箱式变压器将传统变压器集中设计在箱式壳体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噪声、低损耗、高可靠性,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商业中心、轻站、机场、厂矿、企业、医院、学校等场所;在箱变壳体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到对板材进行折弯的工艺。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2238707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便于夹持的箱变壳体加工折弯机,其可对板材进行横向和垂直方向限位,防止在折弯过程中因折弯部分受力,导致不折弯部分发生变形,降低产品质量,影响正常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包括工作台、横梁、顶梁、t型螺栓和螺母,工作台底端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撑腿,每两组支撑腿之间连接有横梁,顶梁底端设置有两组液压缸,液压缸与液压泵连接,液压缸底端与液压活塞顶端滑动连接,两组液压活塞底端均与压刀顶端连接,t型槽内放置有t型螺栓,t型螺栓顶端同心穿过通孔与螺母配合连接,将限位板固定,工作台前端设置有承载装置。
4.但是,一种便于夹持的箱变壳体加工折弯机对箱变壳体折弯承接台进行调节时较为不便,而采用液压缸和电机驱动的方式进行压持、折弯加工,功耗较高,无法实现箱变壳体的快速压持折弯加工,折弯效率较低。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箱变壳体折弯承接台进行调节时较为不便,而采用液压缸和电机驱动的方式进行压持、折弯加工,功耗较高,无法实现箱变壳体的快速压持折弯加工,折弯效率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靠近加工台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延展臂,所述延展臂远离支撑板另一端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块,所述压块底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插接有抵持块,所述抵持块位于矩形槽内部的一侧焊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弹簧,所述抵持块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压板,且压板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防滑垫,所述压块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折弯头。
7.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气缸推动压块垂直下降对箱变壳体进行压持,此时,压板推动抵持块向矩形槽的内部移动,随后折弯头对箱变壳体进行折弯加工,而抵持块在限位板和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压板对箱变壳体进行压持定位,很好的提升了箱变壳体折弯加工时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延展臂靠近气缸的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凸块,且凸块远离延展臂另一端顶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压块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光杆,且光杆滑动连接在通孔的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底部外壁的四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端焊接有底座。
10.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轴心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丝杠,所述加工台一端外壁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与丝杠呈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
11.进一步的,所述丝杠外侧壁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沿滑槽滑动的滑块,且滑块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承接台。
12.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顶部外壁靠近滑槽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轴心处焊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侧壁的两端均套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承接台之间呈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的气缸,气缸推动压块垂直下降对箱变壳体进行压持,此时,压板推动抵持块向矩形槽的内部移动,随后折弯头对箱变壳体进行折弯加工,而抵持块在限位板和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压板对箱变壳体进行压持定位,很好的提升了箱变壳体折弯加工时的稳定性,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15.2.通过设置的光杆,气缸推动压块进行升降时,压块带动光杆沿通孔进行滑动,很好的提升了压块升降调节时的稳定性,结构合理,稳定性高,适合推广。
16.3.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外侧壁两端螺纹连接的滑块沿滑槽进行滑动,滑块可带动承接台靠拢,使得承接台可根据箱变壳体长度的不同进行及时的调节。
17.4.通过设置的限位块,滑块带动承接台进行移动时,承接台带动限位块沿导向杆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很好的提升了承接台进行调节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的加工台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的气缸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的压块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加工台;2、支撑板;3、支撑腿;4、底座;5、滑槽;6、限位槽;7、伺服电机;8、导向杆;9、丝杠;10、限位块;11、滑块;12、承接台;13、延展臂;14、气缸;15、凸块;16、压块;17、折弯头;18、光杆;19、通孔;20、矩形槽;21、抵持块;22、压板;23、防滑垫;24、限位板;2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一种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靠近加工台1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延展臂13,延展臂13远离支撑板2另一端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缸14,且气缸14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块16,压块16底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矩形槽20,且矩形槽20的内部插接有抵持块21,抵持块21位于矩形槽20内部的一侧焊接有限位板24,且限位板24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弹簧25,抵持块21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压板22,且压板22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防滑垫23,压块16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折弯头17,气缸14推动压块16垂直下降对箱变壳体进行压持,此时,压板22推动抵持块21向矩形槽20的内部移动,随后折弯头17对箱变壳体进行折弯加工,而抵持块21在限位板24和弹簧25的作用下推动压板22对箱变壳体进行压持定位,很好的提升了箱变壳体折弯加工时的稳定性。
25.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气缸14推动压块16垂直下降对箱变壳体进行压持,此时,压板22推动抵持块21向矩形槽20的内部移动,随后折弯头17对箱变壳体进行折弯加工,而抵持块21在限位板24和弹簧25的作用下推动压板22对箱变壳体进行压持定位,很好的提升了箱变壳体折弯加工时的稳定性。
26.进一步的,延展臂13靠近气缸14的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凸块15,且凸块15远离延展臂13另一端顶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9,压块16顶部外壁中心处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光杆18,且光杆18滑动连接在通孔19的内部,气缸14推动压块16进行升降时,压块16带动光杆18沿通孔19进行滑动,很好的提升了压块16升降调节时的稳定性。
27.进一步的,加工台1底部外壁的四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腿3,且支撑腿3的底端焊接有底座4,支撑腿3可对加工台1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了加工台1折弯加工时的稳定性。
28.进一步的,加工台1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滑槽5,且滑槽5的轴心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丝杠9,加工台1一端外壁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与丝杠9呈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为丝杠9的转动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支持。
29.进一步的,丝杠9外侧壁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沿滑槽5滑动的滑块11,且滑块11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承接台12,丝杠9带动外侧壁两端螺纹连接的滑块11沿滑槽5进行滑动,滑块11可带动承接台12靠拢,使承接台12可根据箱变壳体长度的不同进行及时调节。
30.进一步的,加工台1顶部外壁靠近滑槽5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6,且限位槽6的轴心处焊接有导向杆8,导向杆8外侧壁的两端均套接有限位块10,且限位块10与承接台12之间呈固定连接,限位块10沿导向杆8滑动连接在限位槽6的内部,使承接台12进行调节时可以更加稳定牢靠。
31.采用上述伺服电机7带动丝杠9转动,丝杠9带动外侧壁两端螺纹连接的滑块11沿滑槽5进行滑动,滑块11可带动承接台12靠拢,此时,承接台12带动限位块10沿导向杆8滑动连接在限位槽6的内部,很好的提升了承接台12进行调节时的稳定性,使得承接台12可根据箱变壳体长度的不同进行及时的调节。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该箱变壳体快速折弯加工设备使用时,操作者首先根据箱变壳体长度的不同对承接台12进行调节,伺服电机7带动丝杠9转动,丝杠9带动外侧壁
两端螺纹连接的滑块11沿滑槽5进行滑动,滑块11可带动承接台12靠拢,此时,承接台12带动限位块10沿导向杆8滑动连接在限位槽6的内部,很好的提升了承接台12进行调节时的稳定性,使得承接台12可根据箱变壳体长度的不同进行及时的调节,然后启动气缸14,气缸14推动压块16垂直下降对箱变壳体进行压持,压块16带动光杆18沿通孔19进行滑动,此时,压板22推动抵持块21向矩形槽20的内部移动,随后折弯头17对箱变壳体进行折弯加工,而抵持块21在限位板24和弹簧25的作用下推动压板22对箱变壳体进行压持定位,很好的提升了箱变壳体折弯加工时的稳定性。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