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生产用设备,具体涉及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2.电梯井道框架是电梯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梯井道框架与电梯井的关系都像人骨与人的关系一样,电梯井道框架精度高了,整个成品电梯井精度才高,而精度则影响了后续在电梯井道框架上安装玻璃至今的间隙等,从而影响整个电梯井质量,故电梯井道框架的进度对于整个电梯井质量非常重要。
3.为了实现生产电梯井道框架,电梯井道框架是由若干单个架体拼接形成,单个架体之间采用焊接的技术连接在一起,而焊接时则需要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
4.现有技术中,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包括:至少四个支撑装置,每个支撑装置就像支脚一样支撑整个电梯井道定位工作,支撑定位后方便焊接电梯井道框架,每个支撑装置仅仅是放置在工作平面上,每个支撑装置之间没有联系,因此导致定位精度降低,进而降低了电梯井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各个支撑装置之间没有联系而导致定位精准度不高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包括:连接梁、水平仪、若干基准立架、若干移动立架、若干第一支撑座、若干第二支撑座以及若干底座;基准立架和移动立架至少有两对,基准立架靠近移动立架的侧面为基准面,基准面待加工电梯井道框架紧贴,基准立架上安装有水平仪,水平仪用于测试基准面是否位于竖直平面上;所有基准架均连接至连接梁,每一基准立架基准面上均固定有第一支撑座;每对基准立架与移动立架之间通过底座连接;移动立架上连接有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支撑待加工电梯井道框架。
8.优选的是,该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还包括:移动座以及连接机构,移动座能相对底座在远离或靠近基准立架的方向上移动,每一移动座上均连接有移动立架以及第二支撑座,移动座通过连接机构定位在底座上。
9.优选的是,连接机构包括:螺杆以及两螺帽,螺杆螺纹连接有两螺帽,两螺帽配合夹紧底座和移动座,移动座上开设有供螺杆穿过得条形孔,底座开设有供螺杆穿过的穿孔。
10.优选的是,对应每个移动座连接机构有两个,对应每个移动座条形孔有两个。
11.优选的是,底座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以及支撑板,支撑板为“工”字型,支撑板两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有距离。
12.优选的是,支撑板包括:上板体、中间板体以及下板体,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通过中间板体连接,下板体连接第一支撑块,上板体安装基本立架和移动立架,下板体宽度小于
上板体宽度。
13.优选的是,移动立架包括:紧贴板和第一三角板,紧贴板与待加工电梯井道框架紧贴,紧贴板上背离基准立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三角板。
14.优选的是,紧贴板为“工”字型。
15.优选的是,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均包括:承载板以及两第二三角板,承载板底部与两第二三角板连接,第二三角板焊接在所在基准立架或移动立架上。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通过设置支撑座,实现了将每对基准立架与移动立架连接起来,也就是将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连接起来,从而使得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有对应关系;再者,通过设置连接梁,将所有基准立架连接起来,也就是将所有第一支撑座连接起来,从而使得所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都是相互关联的,所有基准立架与移动立架也是相互关联起来的,也就是以基准立架的基准面为标准设置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以及移动立架,使得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支撑面所在位置精准,移动立架的紧贴面也精准,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准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9.图1为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移动立架处的放大图。
21.附图标记:连接梁1、移动立架2、紧贴板21、第一三角板22、基准立架3、第一支撑座5、承载板51、第二三角板52、第二支撑座6、底座7、第一支撑块71、第二支撑块72、支撑板73、上板体731、中间板体732、下板体733、连接机构8、螺杆81、螺帽82、移动座9。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3.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包括:连接梁1、水平仪(图中未示)、若干基准立架3、若干移动立架2、若干第一支撑座5、若干第二支撑座6以及若干底座7;基准立架3和移动立架2至少有两对,基准立架3靠近移动立架2的侧面为基准面,基准面待加工电梯井道框架紧贴,基准立架3上安装有水平仪,水平仪用于测试基准面是否位于竖直平面上;所有基准架均连接至连接梁1,每一基准立架3基准面上均固定有第一支撑座5;每对基准立架3与移动立架2之间通过底座7连接;移动立架2上连接有第二支撑座6,第一支撑座5和第二支撑座6支撑待加工电梯井道框架。
24.为了使得该工装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电梯井道框架,实现了根据不同宽度的电梯井道框架移动移动座9,且移动移动座9后通过调节连接机构8定位,该电梯井道框架定位工装还包括:移动座9以及连接机构8,移动座9能相对底座7在远离或靠近基准立架3的方向上移动,每一移动座9上均连接有移动立架2以及第二支撑座6,移动座9通过连接机构8定位在底座7上。
25.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连接机构8,连接机构8包括:螺杆81以及两螺帽82,螺杆81螺纹连接有两螺帽82,两螺帽82配合夹紧底座7和移动座9,移动座9上开设有供螺杆81穿过得条形孔,底座7开设有供螺杆81穿过的穿孔。两个螺帽82配合夹紧了底座7和移动座9,从而使得调节后移动座9不能相对底座7移动。
26.为了保证移动座9定位后的稳定性,对应每个移动座9连接机构8有两个,对应每个移动座9条形孔有两个。两个连接机构8同时对移动座9进行定位,使得定位更加牢靠,从而降低了定位后移动座9相对底座7移动的风险。
27.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底座7,且方便根据支撑板73两端地面的平整度调节支撑板73的水平位置,底座7包括:第一支撑块71、第二支撑块72以及支撑板73,支撑板73为“工”字型,支撑板73两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块71和第二支撑块72,第一支撑块71与第二支撑块72之间有距离。通过设置支撑板73由第一支撑块71和第二支撑块72支撑,实现了可以根据调节第一支撑块71的表面和第二支撑块72的表面来调节支撑板73的水平度,从而方便调节基准立架3的基准面是否在水平面上。
28.支撑板73包括:上板体731、中间板体732以及下板体733,上板体731与下板体733之间通过中间板体732连接,下板体733连接第一支撑块71,上板体731安装基本立架和移动立架2,下板体733宽度小于上板体731宽度。此种设计使得支撑板73的下板体733能够将上板体731上开设的穿孔悬出,从而方便操作螺帽82。
29.移动立架2包括:紧贴板21和第一三角板22,紧贴板21与待加工电梯井道框架紧贴,紧贴板21上背离基准立架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三角板22。第一三角板22增加了移动立架2与移动座9连接的牢靠性,且避免了移动立架2与待加工井道框架紧贴的时候移动立架2偏倒。
30.紧贴板21为“工”字型。保证了劲铁板强度的同时,也为移动立架2旁腾出了空间,方便饿了操作螺母。
31.第一支撑座5和第二支撑座6均包括:承载板51以及两第二三角板52,承载板51底部与两第二三角板52连接,第二三角板52焊接在所在基准立架3或移动立架2上。通过此设计,实现了调节两第二三角板52来调节第一支撑座5或第二支撑座6支撑面的水平度,从而使得支撑面能与基准面垂直,从而提高电梯井道框架焊接的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3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