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余热垃圾烘干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余热垃圾烘干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垃圾烘干分选机。


背景技术:

2.湿垃圾(英文名称:organic waste)又称为厨余垃圾、有机垃圾,即易腐垃圾,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湿垃圾是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动物内脏、鱼鳞、树叶、杂草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3.在全国各地的垃圾堆场的资源化处置过程中,整个行业内遇到了以南方为主的潮湿垃圾难处理的难题,主要由于垃圾含水率高,会造成筛分设备堵塞,需要频繁的人工清理;有的垃圾处理过程中,设备运行一两个小时就要人工清理一两个小时,不仅增加了成本,还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效率。同时,垃圾的含水率大后,轻物质重量增加,加上泥土粘连等,最终造成分选效果不理想,效果不佳。
4.现在市场上的垃圾烘干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烘干效果不明显,处理后的垃圾带有水分;垃圾分选不彻底,常常混杂在一起;处理后的尾气含有污染直接排放出去,影响环境安全;烘干机上热量过大,普通散热风扇散热效果低,导致温度过高,影响运行效率,易产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烘干分选效果好、散热能力强、尾气环保无污染的余热垃圾烘干分选机。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垃圾烘干分选机,包括烘干筛分机,烘干分选机、余热利用系统、输送机、废气处理机构和散热装置,所述烘干筛分机和所述烘干分选机之间通过所述输送机连接,所述烘干筛分机和所述烘干分选机的一侧均连接有所述余热利用系统,所述烘干筛分机上远离所述余热利用系统一侧连接有所述废气处理机构,所述烘干分选机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废气处理机构,所述废气处理机构中装有筛网,所述烘干筛分机背部连接有所述散热装置,所述烘干筛分机和所述散热装置间涂抹有导热硅脂。
7.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管路、阀门和控制系统,所述烘干筛分机底部开设有出口一,所述烘干分选机靠近所述输送机一侧连接有出口二,所述烘干分选机另一侧连接有出口三。
8.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机构包括吸收部、吸附部、导风管、防水透气膜、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筛网远离所述进气口一侧设置有所述吸收部,所述吸收部和所述吸附部之间设有所述防水透气膜,所述吸附部远离所述防水透气膜一侧装有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两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吸收部和所述吸附部两侧均匀固定有导风管。
9.优选的,所述吸收部包括支架、第一反应壳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反应壳通过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废气处理机构内部,所述第一反应壳上端开设有三个进气孔,所述气液分离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废气处理机构的内部,所述气液分离器上开设有集气口,所述气液分离器远离所述集气口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在所述第一反应壳的正下方。
10.优选的,所述吸附部包括固定板、第二反应壳和风机,所述第二反应壳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废气处理机构内部,所述第二反应壳数量为2个,两个所述第二反应壳均开设有进气孔,两个所述第二反应壳间铰接在一起,所述风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废气处理机构内部,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二反应壳的正下方。
11.优选的,所述导风管包括管体、第一滑轨和导流片,所述第一滑轨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管体内部,所述导流片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导流片数量为6个。
12.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主体、限位板、横管、u型管、第二滑轨和旋转部,所述主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烘干筛分机后部,所述横管和所述u型管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横管一端连通有所述u型管,所述横管另一端连通有进水口,一根所述u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根所述横管,所述主体底端的横管上远离所述u型管一端连通有出水口,所述第二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下两端,所述旋转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旋转部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下两端,所述旋转部数量为10个,两个上下所述旋转部间通过翅片连接在一起。
13.优选的,所述横管包括外管、内管和集热片,所述外管内部设置有所述内管,所述内管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集热片,所述集热片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凹槽。
14.优选的,所述旋转部包括固定螺栓、圆槽、弹簧管和连接板,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翅片、所述圆槽和所述连接板将三者固定,所述圆槽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连接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弹簧管,所述弹簧管上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翅片。
15.优选的,所述横管和所述u型管采用的材质为铜管,所述第一反应壳中填充有低挥发溶剂或不挥发性溶剂,两个所述第二反应壳中装有吸附剂。
16.优选的,所述烘干筛分机将垃圾的腐殖土从出口一分离出来,所述烘干分选机将垃圾中的重物质从出口二分离出来,轻物质从出口三分离出来,所述重物质包括砖石、瓦块,所述轻物质包括塑料破布。
17.优选的,所述烘干分选机采用耐高温密闭滚筒筛,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余热是热解或焚烧发电的余热。
18.优选的,所述风机采用轴流风机。
19.优选的,所述横管数量为5个,所述u型管数量为4个,所述翅片数量为5个,所述第二滑轨数量为2个,所述限位板数量为2个,所述集热片数量为6个。
20.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21.废气处理机构采用双吸部设置,可以将尾气中的污染气体净化吸附吸收,变成干净无污染的气体排出。双吸部中间设有防水透气膜,可以把水分隔绝在外,不会随气体排出。散热装置设有横铜管和u型铜管,横管内装有集热片,主体上有可以滑动旋转的翅片与横管接触,可以从多角度对烘干筛分机进行散热,保证烘干筛分机的正常运行温度,提高工作效率。
22.且本新型的占地面积小空间成本低,利用热解或焚烧发电的余热,降低了垃圾烘干的成本,使垃圾烘干可行并产生经济效益。
2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垃圾烘干分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废气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管的剖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横管的剖视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烘干筛分机与散热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垃圾烘干分选工艺流程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烘干筛分机;2、烘干分选机;3、余热利用系统;4、输送机;5、废气处理机构;1-1、出口一;2-1、出口二;2-2、出口三;6、进气口;7、筛网;8、第一反应壳;81、支架;82、进气孔;83、集气口;84、气液分离器;85、出气口;9、第二反应壳;91、固定板;92、吸附剂;93、风机;10、排气口;11、密封块;12、导风管;121、管体;122、导流片;123、第一滑轨;13、主体;14、限位板;15、进水口;16、出水口;17、第二滑轨;18、横管;181、外管;182、内管;183、散热凹槽;184、集热片;19、u型管;20、翅片;21、滑块;22、固定螺栓;23、圆槽;24、防水透气膜;25、导热硅脂;26、弹簧管;2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34.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35.实施例
36.如图1和图7所示,一种余热垃圾烘干分选机,包括烘干筛分机1,烘干分选机2、余热利用系统3、输送机4、废气处理机构5和散热装置,烘干筛分机1和烘干分选机2之间通过输送机4连接,烘干筛分机1和烘干分选机2的一侧均连接有余热利用系统3,烘干筛分机1上远离余热利用系统3一侧连接有废气处理机构5,烘干分选机2的另一侧连接有废气处理机构5,废气处理机构5中装有筛网7,烘干筛分机1背部连接有散热装置,烘干筛分机1和散热装置间涂抹有导热硅脂25,其具有高导热率,极佳的导热性,良好的电绝缘性,较宽的使用温度,很好的使用稳定性,较低的稠度和良好的施工性能。余热利用系统3包括管路、阀门和
控制系统,烘干筛分机1底部开设有出口一1-1,烘干筛分机1将垃圾的腐殖土从出口一1-1分离出来,烘干分选机2靠近输送机4一侧连接有出口二2-1,烘干分选机2另一侧连接有出口三2-2。烘干分选机2将垃圾中的重物质从出口二2-1分离出来,轻物质从出口三2-2分离出来,重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砖石、瓦块,轻物质包括塑料破布等可燃物质。烘干分选机2能够将垃圾按照轻重物质的标准划分开来,并且从不同的出口分离出来。
37.如图2所示,废气处理机构5包括吸收部、吸附部、导风管12、防水透气膜24、进气口6和排气口10,筛网7远离进气口6一侧设置有吸收部,筛网7将气体带来的固体杂质排除在外,保证废气处理机构5中无固体,从而方便尾气处理。吸收部和吸附部之间设有防水透气膜24,其可以将水分隔绝在外,不会随气体排出到吸附部。吸附部远离防水透气膜24一侧装有排气口10,排气口10两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11,密封块11防止气体从两侧漏出,保证净化后的气体只从排气口10排出。吸收部和吸附部两侧均匀固定有导风管12。吸收部包括支架81、第一反应壳8和气液分离器84,第一反应壳8通过支架81固定连接在废气处理机构5内部,第一反应壳8上端开设有三个进气孔82,气液分离器84固定连接在废气处理机构5的内部,气液分离器84上开设有集气口83,气液分离器84远离集气口83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口85,气液分离器84在第一反应壳8的正下方,气液分离器84将水分和气体分离,水分存储在自身内部,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85排出。吸附部包括固定板91、第二反应壳9和风机93,第二反应壳9通过固定板91固定连接在废气处理机构5内部,第二反应壳9数量为2个,两个第二反应壳9均开设有进气孔82,两个第二反应壳9间铰接在一起,风机93固定连接在废气处理机构5内部,风机93在第二反应壳9的正下方,风机93采用轴流风机。第一反应壳8中填充有低挥发溶剂或不挥发性溶剂,将尾气中污染有害的气体吸收。两个第二反应壳9中装有吸附剂92,吸附剂92固体表面吸附尾气,当其表面杂质过多时,启动风机93,将其表面杂质吹掉,使其脱附。利用吸附一再生一再吸附的循环过程,将废气中污染物质去除,并排出干净气体。
38.如图3所示,导风管12包括管体121、第一滑轨123和导流片122,第一滑轨123通过螺纹连接在管体121内部,导流片122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123上,导流片122数量为6个,气体进入时,会带动导流片122沿着第一滑轨123旋转,因为导流片122顶部的倾斜度相同,会产生定向的轴流风旋涡,加速气体的运动。
39.如图4所示,散热装置包括主体13、限位板14、横管18、u型管19、第二滑轨17和旋转部,主体13固定连接在烘干筛分机1后部,横管18和u型管19固定连接在主体13上,主体13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横管18一端连通有u型管19,横管18另一端连通有进水口15,一根u型管19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根横管18,主体13底端的横管18上远离u型管19一端连通有出水口16,第二滑轨17对称设置在主体13的上下两端,旋转部通过滑块21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17上,旋转部对称设置在主体13的上下两端,旋转部数量为10个,两个上下旋转部间通过翅片20连接在一起。
40.如图5所示,横管18包括外管181、内管182和集热片184,外管181内部设置有内管182,内管182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集热片184,集热片184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凹槽183。从进水口15加入水或制冷液,液体流入外管181和内管182,通过外管181实现换热,通过集热片184实现快速收集热量,并通过内管182和其上的散热凹槽183进行散热,能实现快速换热和集热散热。横管18和u型管19采用的材质为铜管,铜的导热性较强,可以将大部分热量传导出
来。证烘干筛分机1的正常运行温度,提高工作效率。
41.如图6所示,旋转部包括固定螺栓22、圆槽23、弹簧管26和连接板27,固定螺栓22贯穿所述翅片20、圆槽23和连接板27将三者固定,圆槽23固定连接在滑块21上,连接板27上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管26,弹簧管26上远离连接板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翅片20。通过旋转连接板27,滑块21滑动,拉伸弹簧管26,改变翅片20与横管18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横管18换热表面积,使其散热效果更好。
42.烘干分选机2采用耐高温密闭滚筒筛,余热利用系统3的余热是热解或焚烧发电的余热,降低了垃圾烘干成本,使垃圾烘干可行并产生经济效益。横管18数量为5个,u型管19数量为4个,翅片20数量为5个,第二滑轨17数量为2个,限位板14数量为2个,集热片184数量为6个。
43.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经过前处理的垃圾通过输送机4运输到烘干筛分机1上,对垃圾实现同时筛分和烘干,将垃圾的腐殖土从出口一1-1分离出来。与此同时,烘干筛分机1上的散热装置开始工作,水从进入口15进入,沿着横管18和u型管19流动,液体流入外管181和内管182,通过外管181实现换热,通过集热片184实现快速收集热量,并通过内管182和其上的散热凹槽183进行散热,能实现快速换热和集热散热,且可根据情况通过调节旋转部来调整翅片20与横管18的接触面积,从而根据情况改变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进行双向散热,保证烘干筛分机1的正常运行温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输送机4将其余的垃圾运输到烘干分选机2中,将垃圾的重物质从出口二2-1分离出来,轻物质从出口三2-2分离出来,余热利用系统3在上述过程中将余热分别通入烘干筛分机1和烘干分选机2中去除潮湿垃圾的一部分水分。垃圾烘干后产生的尾气通过废气处理机构5进行环保处理,通过双吸部,在第一反应壳8和第二反应壳9中对尾气进行吸收吸附,导风管12形成轴流旋涡加速尾气运动,从而加快尾气处理,将净化后的气体从出气口85排出。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