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屋面一般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通常会在屋面的边沿处设置有排水装置,用于排放屋面上的雨水。
3.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429923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屋面排水装置,包括设置于屋檐边沿处的天沟,天沟用于收集屋面上的雨水。另外,天沟上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远离天沟的一端延伸至地面上,用于排放天沟上的雨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屋檐上的雨水通过排水管直接排放至地面,当天气炎热时,只能通过室内空调进行降温,无法对屋檐上的雨水进行收集,用于喷淋降温,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合理利用雨水,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6.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于屋檐上的天沟,所述天沟上连通有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远离天沟一端设置有蓄水箱,所述排水管与蓄水箱之间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装置;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与蓄水箱相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部分敷设于屋檐上,所述出水管远离蓄水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封住其端口的密封塞;所述出水管位于屋檐处设置有雾化喷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屋檐上的雨水流入天沟内,通过排水管将天沟内的雨水输送至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排入蓄水箱内,对雨水进行收集。在天气炎热时,利用抽水泵将蓄水箱内的水输送至雾化喷头处,可对屋檐进行喷淋降温,对雨水进行利用。
9.可选的,所述雾化喷头有多个且沿出水管的轴向分布。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水管上设置多个雾化喷头,可以扩大喷淋的面积,达到雾化喷淋降温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蓄水箱上开设有溢流口。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箱内的雨水过多时,可通过溢流口排出,从而不影响排放天沟上的雨水。
13.可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和可拆卸连接于过滤箱内的过滤网罩,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网罩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中含有落叶等杂质时,可通过过滤网罩进行过滤。
15.可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安装块,所述过滤网罩上设置有与安装块相抵接的抵接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抵接块抵接于安装块上,将过滤网罩安装于过滤箱内。
17.可选的,所述过滤箱上连通有位于排水管下方的排污管,所述过滤箱位于排污管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其连通的开关阀。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过滤箱时,可对过滤箱进行冲刷后将其箱内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
19.可选的,所述过滤箱上可拆卸连接有盖板,所述过滤箱上开设有供盖板抵接的安装槽,所述盖板完全容纳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盖板的连接组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箱上设置盖板,便于将过滤网罩取出清理;另外,也便于对过滤箱内进行清理。
21.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盖板上的第一磁铁、设置于安装槽内壁上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位置相对应且磁性相反。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利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靠近吸合,从而将盖板可拆卸连接于过滤箱上。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4.1.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
25.2.对雨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本实施例过滤箱与蓄水箱的截面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屋檐;2、天沟;3、排水管;4、墙壁;5、蓄水箱;511、溢流管;6、过滤装置;611、过滤箱;612、过滤网罩;7、连通管;8、控制阀;9、安装块;10、抵接块;11、盖板;12、安装槽;13、把手;14、第一磁铁;15、第二磁铁;16、排污管;17、开关阀;18、抽水泵;19、输水管;20、出水管;21、塞子;22、雾化喷头;23、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参照图1,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固定于屋檐1四周侧上的天沟2。天沟2上连通有排水管3,用于排放雨水。屋檐1的底部固定有墙壁4,排水管3沿墙壁4敷设,并且排水管3通过u型卡扣和螺栓固定于墙壁4上。
33.参照图1和图2,排水管3远离天沟2的一端设置有预埋于地下的蓄水箱5,用于收集天沟2上的雨水。蓄水箱5的顶部凸出于地面23上,蓄水箱5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连通有位于地面23上方位置的溢流管511,用于排放蓄水箱5内多余的水。
34.参照图1和图3,在排水管3与蓄水箱5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6,过滤装置6用于过滤
雨水中的杂质。过滤装置6包括与蓄水箱5相连通的过滤箱611,过滤箱611放置于蓄水箱5的顶部。过滤箱611靠近顶部的一侧侧壁上连通有连通管7,连通管7远离过滤箱611的一端与蓄水箱5相连通。另外,连通管7位于靠近过滤箱611处安装有控制阀8,用于控制过滤箱611与蓄水箱5的连通。
35.参照图3,过滤装置6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过滤箱611内的过滤网罩612,过滤网罩612为顶部开口结构,并且过滤网罩612的四周侧分别与过滤箱611的内壁相抵接。另外,过滤箱611的相对两内壁上分别固定有安装块9,过滤网罩612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抵接块10,并且抵接块10的底部抵接于安装块9的顶部。利用抵接块10抵接于安装块9上,将过滤网罩612可拆卸连接于过滤箱611内。
36.参照图1和图2,排水管3远离天沟2的一端位于过滤箱611靠近其顶部位置的侧壁上,使用时,排水管3内的雨水直接排入过滤网罩612内。为了过滤雨水中细小的颗粒或碎石,过滤网罩612上的孔径大小由其底部所在侧朝向其顶部所在侧呈递增设置。
37.参照图3,为便于将过滤网罩612从过滤箱611内取出,过滤箱611上可拆卸连接有盖板11。盖板11位于过滤箱611的顶部位置,并且过滤箱611位于盖板11处开设有可完全容纳盖板11的安装槽12,盖板11的底部抵接于安装槽12的底壁上。另外,盖板11的顶部固定有把手13,用于拔取盖板11。盖板11与安装槽1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用于固定盖板11。
38.参照图3,连接组件包括嵌设于盖板11底部的第一磁铁14、嵌设于安装槽12底壁上的第二磁铁15,第一磁铁14和第二磁铁15的磁性相反且位置相对应。当盖板11盖设于安装槽12内时,第一磁铁14和第二磁铁15靠近吸合,从而将盖板11固定于过滤箱611上。
39.参照图1和图3,过滤箱611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连通有排污管16,排污管16位于排水管3的下方位置。当需要清理过滤箱611时,可通过排污管16将过滤箱611内的污水排出。另外,排污管16位于靠近过滤箱611处安装有开关阀17。清理时,利用控制阀8关闭过滤箱611与蓄水箱5的连通,然后打开开关阀17,将过滤箱611内的污水通过排污管16排出。
40.参照图2和图3,蓄水箱5的顶部固定有抽水泵18,抽水泵18的进水口连通有输水管19,输水管19远离抽水泵18的一端延伸至蓄水箱5的底部。抽水泵18的出水口连通有沿墙壁4敷设至屋檐1上的出水管20,出水管20远离抽水泵18的一端位于屋檐1上。出水管20远离抽水泵18的一端过盈配合有塞子21,用于封闭出水管20的管口。
41.参照图2和图4,出水管20位于屋檐1处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22,多个雾化喷头22沿出水管20的径向呈间隔分布。使用时,利用抽水泵18将蓄水箱5内的雨水输送至雾化喷头22处,雨水通过雾化喷头22喷射而出,在屋檐1上形成雾化状态,对屋檐1进行喷淋降温。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实施原理为:下雨时,天沟2上的雨水通过排水管3输送至过滤箱611内进行过滤,然后再将雨水输送至蓄水箱5内,对雨水进行收集。当需要使用时,利用抽水泵18将蓄水箱5内的雨水输送至雾化喷头22处,通过雾化喷头22对屋檐1进行喷淋降温,具有合理利用雨水的效果。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