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近些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分布式光伏需要大量的光照地面资源,而充分利用既有建筑屋面,不仅节地,而且对太阳能的利用是分散获取、就地消费,可节省高压传输与变配电成本。
3.但是,既有建筑屋面基本都未考虑安装太阳能光伏的荷载,一般而言,现有屋面的承载力是不足以增加安装太阳能光伏设备的荷载的。常规的屋面系统加固方案是将檩条加密。该加固方法是在原有轻钢屋面的每两相邻檩条之间加插一根檩条予以加密,如此一来,屋面承载加强显著,但其用材成本大,而且基本上需要全面积施工,因而对生产的影响比较大,其安装成本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在原有轻钢屋面的每两相邻檩条之间加插一根檩条予以加密,如此一来,屋面承载加强显著,但其用材成本大,而且基本上需要全面积施工,因而对生产的影响比较大,其安装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包括屋顶檩条1,檩条作为横梁,其下翼缘中间部位是负荷最大的部位,在此处将檩条加强,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并予以有效解决;第二竖向吊杆5与横向吊杆11的连接处连接有钢丝绳6的一端,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屋面钢梁2的底边一边缘连接,第一竖向吊杆4、第二竖向吊杆5之间增加斜撑进行加固,将荷载分散在厂房柱上,此加固方式也能承担一部分沿水管方向的水平推力,施工简便、经济节约、结构可靠且合理。
5.一种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包括屋顶檩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檩条1的下翼缘拼接有屋面钢梁2,所述屋面钢梁2下端连接有c型钢3,所述c型钢3的两侧连接有第一竖向吊杆4,所述第一竖向吊杆4的两侧的设有第二竖向吊杆5,第二竖向吊杆5的顶部与屋顶檩条1的下翼缘连接,第一竖向吊杆4、第二竖向吊杆5的底部与横向吊杆11连接,第二竖向吊杆5与横向吊杆11的连接处连接有钢丝绳6的一端,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屋面钢梁2的底边一边缘连接。
6.进一步的,第二竖向吊杆5与第一竖向吊杆4间隔平行设置。
7.进一步的,第二竖向吊杆5、第一竖向吊杆4与横向吊杆11均通过第一螺栓7垂直连接。
8.进一步的,第一螺栓7为高强度螺栓,第一螺栓7为m14*160的高强度螺栓。
9.进一步的,第二竖向吊杆5与横向吊杆1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螺栓8,第二螺栓8为镀锌圆环螺栓,第二螺栓8与横向吊杆11连接且位于第二竖向吊杆5靠近第一竖向吊杆4侧。
10.进一步的,第二螺栓8的顶部连接有第三螺栓9的一端,第三螺栓9为花篮螺栓,第
三螺栓9的另一端连接有钢丝绳6的一端。
11.进一步的,屋面钢梁2连接的钢丝绳6的连接方式为交叉连接。
12.进一步的,第二竖向吊杆5与屋顶檩条1的下翼缘通过槽钢10连接。
13.进一步的,横向吊杆11由两根间隔平行的横向吊杆11组成。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包括屋顶檩条1,檩条作为横梁,其下翼缘中间部位是负荷最大的部位,在此处将檩条加强,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并予以有效解决;第二竖向吊杆5与横向吊杆11的连接处连接有钢丝绳6的一端,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屋面钢梁2的底边一边缘连接,第一竖向吊杆4、第二竖向吊杆5之间增加斜撑进行加固,将荷载分散在厂房柱上,此加固方式也能承担一部分沿水管方向的水平推力,施工简便、经济节约、结构可靠且合理。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的结构图。
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7.屋顶檩条1屋面钢梁2c型钢3第一竖向吊杆4第二竖向吊杆5钢丝绳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8第三螺栓9槽钢10横向吊杆11
1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的结构图。
20.一种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包括屋顶檩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檩条1的下翼缘拼接有屋面钢梁2,所述屋面钢梁2下端连接有c型钢3,所述c型钢3的两侧连接有第一竖向吊杆4,所述第一竖向吊杆4的两侧的设有第二竖向吊杆5,第二竖向吊杆5的顶部与屋顶檩条1的下翼缘连接,第一竖向吊杆4、第二竖向吊杆5的底部与横向吊杆11连接,第二竖向吊杆5与横向吊杆11的连接处连接有钢丝绳6的一端,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屋面钢梁2的底边一边缘连接。
21.所述第二竖向吊杆5与第一竖向吊杆4间隔平行设置。
22.所述第二竖向吊杆5、第一竖向吊杆4与横向吊杆11均通过第一螺栓7垂直连接。
23.所述第一螺栓7为高强度螺栓,第一螺栓7为m14*160的高强度螺栓。
24.所述第二竖向吊杆5与横向吊杆1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螺栓8,第二螺栓8为镀锌圆
环螺栓,第二螺栓8与横向吊杆11连接且位于第二竖向吊杆5靠近第一竖向吊杆4侧。
25.所述第二螺栓8的顶部连接有第三螺栓9的一端,第三螺栓9为花篮螺栓,第三螺栓9的另一端连接有钢丝绳6的一端。
26.所述屋面钢梁2连接的钢丝绳6的连接方式为交叉连接。
27.所述第二竖向吊杆5与屋顶檩条1的下翼缘通过槽钢10连接。
28.所述横向吊杆11由两根间隔平行的横向吊杆11组成。
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包括屋顶檩条1,檩条作为横梁,其下翼缘中间部位是负荷最大的部位,在此处将檩条加强,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并予以有效解决;第二竖向吊杆5与横向吊杆11的连接处连接有钢丝绳6的一端,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屋面钢梁2的底边一边缘连接,第一竖向吊杆4、第二竖向吊杆5之间增加斜撑进行加固,将荷载分散在厂房柱上,此加固方式也能承担一部分沿水管方向的水平推力,施工简便、经济节约、结构可靠且合理。
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包括屋顶檩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檩条(1)的下翼缘拼接有屋面钢梁(2),所述屋面钢梁(2)下端连接有c型钢(3),所述c型钢(3)的两侧连接有第一竖向吊杆(4),所述第一竖向吊杆(4)的两侧的设有第二竖向吊杆(5),第二竖向吊杆(5)的顶部与屋顶檩条(1)的下翼缘连接,第一竖向吊杆(4)、第二竖向吊杆(5)的底部与横向吊杆(11)连接,第二竖向吊杆(5)与横向吊杆(11)的连接处连接有钢丝绳(6)的一端,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屋面钢梁(2)的底边一边缘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竖向吊杆(5)与第一竖向吊杆(4)间隔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竖向吊杆(5)、第一竖向吊杆(4)与横向吊杆(11)均通过第一螺栓(7)垂直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栓(7)为高强度螺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竖向吊杆(5)与横向吊杆(1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螺栓(8),第二螺栓(8)为镀锌圆环螺栓,第二螺栓(8)与横向吊杆(11)连接且位于第二竖向吊杆(5)靠近第一竖向吊杆(4)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栓(8)的顶部连接有第三螺栓(9)的一端,第三螺栓(9)为花篮螺栓,第三螺栓(9)的另一端连接有钢丝绳(6)的一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屋面钢梁(2)连接的钢丝绳(6)的连接方式为交叉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竖向吊杆(5)与屋顶檩条(1)的下翼缘通过槽钢(10)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吊杆(11)由两根间隔平行的横向吊杆(11)组成。

技术总结
为了解决在原有轻钢屋面的每两相邻檩条之间加插一根檩条予以加密,如此一来,屋面承载加强显著,但其用材成本大,而且基本上需要全面积施工,因而对生产的影响比较大,其安装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车间二次吊挂加固结构,包括屋顶檩条,檩条作为横梁,其下翼缘中间部位是负荷最大的部位,在此处将檩条加强,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并予以有效解决;第二竖向吊杆与横向吊杆的连接处连接有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屋面钢梁的底边一边缘连接,第一竖向吊杆、第二竖向吊杆之间增加斜撑进行加固,将荷载分散在厂房柱上,此加固方式也能承担一部分沿水管方向的水平推力,施工简便、经济节约、结构可靠且合理。结构可靠且合理。结构可靠且合理。


技术研发人员:宋吉庆 李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源一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6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