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热电厂供热管网的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热电厂供热管网的防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厂供热管网的防冻装置。


背景技术:

2.热电厂发电后的热水通常会向外运输进行供暖,在热电厂中,供热管大多处于裸露状态,在天气较冷时,供热管内的介质容易出现冻结现象,需要防冻设备进行防护。
3.现有供热管网的防冻装置大多采用在管道上绕设加热丝进行加热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难以设置在管道弯头处、供热不够精准、热量难以保存、能耗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专用于管道弯头防冻、供热精准、可保存热量、能耗小的热电厂供热管网的防冻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热电厂供热管网的防冻装置,包括:
6.防冻柜,所述防冻柜用于容纳管道弯头及连接在所述管道弯头两端部的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防冻柜由保温材料制成;
7.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防冻柜内;
8.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水箱的顶盖上开设有的多个排气孔,所述水箱上连接有贯穿所述防冻柜侧壁的补水管,所述水箱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水箱内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
9.所述管道弯头的外壁上贴合有温度传感器;
10.所述防冻柜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补水管通断及所述加热装置开关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液位传感器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构成温度反馈结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数值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液位传感器构成液位反馈结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出的液面高度控制所述补水管的通断。
11.优选地,所述防冻柜包括具有上开口的柜体和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柜体上的顶板,所述柜体的左侧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水平管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呈u形,所述第一安装槽贯穿所述左侧板的上端面,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竖直管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呈u形,所述第二安装槽贯穿所述顶板的后侧壁。
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可拆卸地插设有第一抵紧板,所述第一抵紧板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贴合在所述水平管的外壁上并将所述水平管挤紧,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可拆卸地插设有第二抵紧板,所述第二抵紧板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贴合在所述竖直管的外壁上并将所述竖直管抵紧。
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对向侧设有与所述柜体的侧壁相抵紧的限位
块。
14.优选地,所述防冻柜可上下移动地设置,所述防冻柜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防冻柜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面上的底板、用于将所述防冻柜支撑在所述底板上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至少有三根。
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杆同轴设置的第二螺杆、旋套,所述第一螺杆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并向上竖直延伸,所述第二螺杆连接在所述防冻柜的底部并向下竖直延伸,所述第二螺杆上外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旋套与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部螺纹连接。
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旋套的外壁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防滑条纹。
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管道弯头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弧形条。
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弧形条的内壁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槽。
2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电厂供热管网的防冻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管道弯头及连接在管道弯头两端部的竖直管和水平管的防冻柜及设置在防冻柜内的水箱,通过在水箱内设置加热装置,在水箱顶盖上开设多个排气孔,在水箱上连接贯穿防冻柜侧壁的补水管,在水箱上设置用于检测水箱内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在管道弯头外壁上贴合温度传感器,在防冻柜外壁上设置用于控制补水管通断及加热装置开关的控制器,使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能够通过加热水箱内的水形成水蒸气对防冻柜内的管道弯头进行无死角防冻,并起到保存热量、形成保温层的作用,断电上不会立即失温,通过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还能实现供热精准、减小能耗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局部进行了剖视。
23.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24.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25.图4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26.其中:1.管道弯头;2.竖直管;3.水平管;10.防冻柜;11.柜体;111.左侧板;112.第一安装槽;113.第一抵紧板;12.顶板;121.第二安装槽;122.第二抵紧板;123.限位块;20.水箱;21.加热装置;22.顶盖;221.排气孔;23.补水管;24.液位传感器;30.温度传感器;31.弧形条;32.凹槽;40.控制器;50.驱动组件;51.底板;52.伸缩杆;521.第一螺杆;522.第二螺杆;523.旋套;524.防滑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8.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上下方向是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左右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前后方向是指图3中的下上方向。
29.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电厂供热管网的防冻装置,包括:防冻柜10和水箱20,其中,防冻柜10用于容纳管道弯头1及连接在管道弯头1端部的竖直管2和水平管3,防冻柜10由保温材料制成,具体材料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水箱20设置在防冻柜10内,水箱20内设置有加热装置21,水箱20的顶盖22上开设有的多个排气孔221,水箱20上连接有贯穿防冻柜10侧壁的补水管23,水箱20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水箱20内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24;管道弯头1的外壁上贴合有温度传感器30;防冻柜10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补水管23通断及加热装置21开关的控制器40,控制器40与液位传感器24及温度传感器30电连接,控制器40与温度传感器30构成温度反馈结构,控制器40根据温度传感器30检测出的温度数值控制加热装置21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器40还与液位传感器24构成液位反馈结构,控制器40根据液位传感器24检测出的液面高度控制补水管23的通断。
30.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加热水箱内的水形成水蒸气对防冻柜内的管道弯头进行无死角防冻,并起到保存热量、形成保温层的作用,断电上不会立即失温,通过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还能实现供热精准、减小能耗的技术效果
31.在本实施例中,防冻柜10包括具有上开口的柜体11和可拆卸地设置在柜体11上的顶板12,柜体11的左侧板11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水平管3的第一安装槽112,第一安装槽112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呈u形,第一安装槽112贯穿左侧板111的上端面,顶板1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竖直管2的第二安装槽121,第二安装槽121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呈u形,第二安装槽121贯穿顶板12的后侧壁,第一安装槽112内可拆卸地插设有第一抵紧板113,第一抵紧板113的下端部呈圆弧形,第一抵紧板113的下端部与第一安装槽112的底壁贴合在水平管3的外壁上并将水平管3挤紧,第二安装槽121内可拆卸地插设有第二抵紧板122,第二抵紧板122的前端部呈圆弧形,第二抵紧板122的前端部与第二安装槽121的底壁贴合在竖直管2的外壁上并将竖直管2抵紧,第一抵紧板113与第一安装槽112的相对锁定和第二抵紧板122与第二安装槽121的相对锁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32.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使防冻柜10与管道弯头1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确保防冻柜10内水蒸汽对管道弯头1的加热效果。
33.为便于防冻柜10与管道弯头1及竖直管2和水平管3的对位,在本实施例中,防冻柜10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具体地,防冻柜10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驱动防冻柜10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50,驱动组件50包括固定在安装面上的底板51、用于将防冻柜10支撑在底板51上的伸缩杆52,伸缩杆52有四根,这四根伸缩杆52分布在防冻柜10的四个角处,四根伸缩杆52的结构相同,具体结构为:伸缩杆52包括第一螺杆521、与第一螺杆521同轴设置的第二螺杆522、旋套523,第一螺杆521连接在底板51上并向上竖直延伸,第二螺杆522连接在防冻柜10的底部并向下竖直延伸,第二螺杆522上的外螺纹与第一螺杆521上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旋套523与第一螺杆521的上端部和第二螺杆522的下端部螺纹连接,在旋转旋套523时,能够带动伸缩杆52改变高度,从而带动防冻柜10上下移动,为便于发力,旋套523的外壁上设有多条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防滑条纹524。
34.为方便顶板12与柜体11的对位,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2的下表面的前后侧设有与柜体11的侧壁相抵紧的限位块。
35.为方便温度传感器30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管道弯头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温度传感器30的弧形条31,弧形条31的内壁设有用于容纳温度传感器30的凹槽32,弧形条31
可采用卡箍、支持杆等现有方式固定在管道弯头1上或防冻柜10内,使弧形条31与管道弯头1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
36.可以想到的是,为避免防冻柜10内水蒸气压力过大,柜体11与顶板12的连接、抵紧板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必然是非密闭连接。
3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