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2.基础是指建筑物地平面以下的承重结构,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子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地基。变电站包括端子箱、开关箱、互感器等设备,设备基础常采用混凝土基础,抗压强度、耐久性和抗冻性比较好,保证变电站电力能源能够稳定传输。但是,当变电站受到外界干扰,容易发生设备基础沉降或者倾斜问题,给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危害,现有的纠正方法是开挖重建,但是,在松软地基上开挖重建周期长,还有可能出现再次沉降,需要再重建,而且设备上部有带电母线,相邻设备间有带电运行设备,无法应用大型作业工具。
3.公告号为cn10126126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以落锤式弯沉仪(fwd)、探地雷达(gpr)无损检测为基础的半刚性基层路面病害检测与高聚物注浆维修方法。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探地雷达(gpr)检测评价路面性能,判断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病害情况。在需要进行病害处治的路段按一定间距打注浆孔并注射高聚物材料对路面进行修复。注射的高聚物材料在膨胀过程中可自行填充、加固松散区或软弱区。但是,该专利没有采用修复装置抬升道路基础,仅仅通过路面上垂直布置注浆管注射高聚物材料抬升路面,对标高粗放治理修复,修复精准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装置和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装置,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且位于地平面上方的钢钎、设置在钢钎上方的工字钢梁、设置在地平面上且位于工字钢梁两端用于支撑工字钢梁的液压千斤顶,所述钢钎和工字钢梁之间连接钢丝绳套,所述混凝土基础底部两个深度位置与地平面之间分别布置至少一根注浆管。
6.优选地,所述钢钎与地平面距离为3-8cm。
7.优选地,所述液压千斤顶与地平面之间还设置条形枕木,两条形枕木间隔宽度大于混凝土基础宽度。
8.优选地,所述注浆管入地点与混凝土基础的水平距离是混凝土基础地下深度的1/3-1/2。
9.优选地,所述两个深度位置分别为距离混凝土基础底部向下300-500mm处和与混凝土基础底部相平处。
10.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方法,采用上述的修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在混凝土基础一侧或者两侧水平打孔,装入钢钎,钢钎位于地平面上方;
(2)在钢钎上方搭设工字钢梁,工字钢梁两端用液压千斤顶支撑,并且在钢钎和工字钢梁之间连接钢丝绳套,混凝土基础底部一定深度位置与地平面之间布置至少一根注浆管一,通过注浆管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注入高聚物材料,填充松散区或者空洞区;(3)启动支撑工字钢梁两端的液压千斤顶,抬升至设计位置后停止升降,然后在注浆管一上方再布置至少一根注浆管二,通过注浆管二在混凝土基础底部注入膨胀水泥,来填实抬升后混凝土基础底部的缝隙;(4)注浆完成后,截断注浆管,拆卸修复装置,完成修复。
11.优选地,步骤(1)所述钢钎与地平面距离为3-8cm。
12.优选地,步骤(2)所述液压千斤顶与地平面之间还设置条形枕木,两条形枕木间隔宽度大于混凝土基础宽度。
13.优选地,所述注浆管一或者注浆管二入地点与混凝土基础的水平距离是混凝土基础地下深度的1/3-1/2。
14.优选地,所述注浆管一位于地平面以下一端距离混凝土基础底部的距离为300-500mm;所述注浆管二位于地平面以下一端与混凝土基础底部相平。
15.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1. 本发明在沉降或者倾斜的变电站设备的混凝土基础侧面接近地平面处水平打孔,装入钢钎,然后用钢丝绳套上端套在工字钢梁上,下端套在插入混凝土基础的钢钎上,工字钢梁由两只大吨位液压千斤顶上,液压千斤顶底部垫条形枕木,两枕木间隔宽度、工字钢梁长度均大于混凝土基础宽度,形成门型起重态势,通过液压千斤顶调整混凝土基础平面精准高度,再通过不同位置的注浆管并且在修复装置抬升混凝土基础前后两次分别注入高聚物材料和膨胀混凝土,填充密实,修复精准,钢度大,稳固混凝土基础效果好,而且解决变电站混凝土基础上部带电、开挖重建周期长、大型机械设备无法作业问题,实现非开挖微创治理基础沉降、倾斜问题,治理成本低,快速有效。
16.2. 本发明混凝土基础底部两个深度位置与地平面之间分别布置至少一根注浆管,注浆管入地点与混凝土基础的水平距离是混凝土基础地下深度的1/3-1/2,两个深度位置分别为距离混凝土基础底部向下300-500mm处和与混凝土基础底部相平处,层层注浆,分次注浆,注浆充分。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发明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混凝土基础,2-地平面,3-条形枕木,4-液压千斤顶,5-工字钢梁,6-钢丝绳套,7-钢钎,8-注浆管一,9-注浆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装置,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基础1上且位于地平面2上方的钢钎7、设置在钢钎7上方的工字钢梁5、设置在地平面2上且位于工字钢梁5
两端用于支撑工字钢梁5的液压千斤顶4,工字钢梁5长度大于混凝土基础1宽度,钢钎直径19mm,通过在混凝土基础1侧面上打孔插入混凝土基础侧面,钢钎7与地平面2距离为3-8cm,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选择 5cm,方便钢钎7抬升混凝土基础1;液压千斤顶吨位≥5吨,钢钎7和工字钢梁5之间连接钢丝绳套6;混凝土基础1底部两个深度位置与地平面之间分别布置至少一根注浆管,进一步地,注浆管入地点与混凝土基础的水平距离是混凝土基础地下深度的1/3-1/2,优选1/2,方便施工;进一步地,混凝土基础1底部向下300-500mm处与地平面之间布置至少一根注浆管一8,混凝土基础1底部相平处与地平面之间布置至少一根注浆管二9,图1中示意了倾斜情况,布置一根注浆管一8和一根注浆管二9,图2中示意了沉降情况,布置两根注浆管一8和两根注浆管二9,根据实际需要,注浆管一8或者注浆管二9还可以是多根,可以布置在混凝土基础一侧或者两侧,方便在需要修复的位置注入充足的修复材料,稳固混凝土基础,防止再次沉降或者倾斜。
20.进一步地,液压千斤顶4与地平面之间还设置条形枕木3,两条形枕木3间隔宽度大于混凝土基础宽度,条形枕木增加了液压千斤顶与地平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防止液压千斤顶施力过程中陷入地平面之下。
21.实施例2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修复方法,采用实施例1的修复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以下步骤:(1)在混凝土基础1一侧或者两侧水平打孔,参见图1倾斜情况一侧打孔,参见图2沉降情况两侧打孔,装入钢钎7,钢钎7位于地平面上方,钢钎7与地平面距离为3-8cm,优选为5cm;(2)在钢钎7上方搭设工字钢梁5,工字钢梁5两端用液压千斤顶4支撑,并且在钢钎7和工字钢梁5之间连接钢丝绳套6,混凝土基础1底部向下300-500mm深度位置与地平面之间开设注浆孔,注浆孔直径为16mm,注浆孔内布置注浆管一8,图1中示意了倾斜情况,布置一根注浆管一8,图2中示意了沉降情况,在混凝土基础1两侧对称布置两根注浆管一8,通过注浆管一8在混凝土基础1底部注入高聚物材料,例如专利cn109679052b专利公开的高聚物材料,利用其非水和膨胀性填充松散区或者空洞区;(3)启动支撑工字钢梁5两端的液压千斤顶4,抬升至设计位置后停止升降,然后在注浆管一8上方再布置注浆管二9,混凝土基础1底部相平处与地平面之间开设注浆孔,注浆孔直径为16mm,注浆孔内布置注浆管二9,图1中示意了倾斜情况,布置一根注浆管二9,图2中示意了沉降情况,在混凝土基础1两侧对称布置两根注浆管二9,通过注浆管二9在混凝土基础1底部注入膨胀水泥,来填实抬升后混凝土基础底部的缝隙;注浆管一8或者注浆管二9入地点与混凝土基础的水平距离是混凝土基础地下深度的1/3-1/2,优选1/2,方便施工;根据实际需要,注浆管一8或者注浆管二9还可以是多根,可以布置在混凝土基础一侧或者两侧,方便在需要修复的位置注入充足的修复材料,稳固混凝土基础,防止再次沉降或者倾斜;(4)注浆完成后,截断注浆管一8和注浆管二9,拆卸修复装置,完成修复。
22.进一步地,液压千斤顶4与地平面之间还设置条形枕木3,两条形枕木3间隔宽度大于混凝土基础宽度,条形枕木增加了液压千斤顶与地平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防止
液压千斤顶施力过程中陷入地平面之下。
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