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结构及其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结构及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湿地消落带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结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2.消落带又称为水位涨落带、消涨带等,是河流、湖泊、水库中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被水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出露水面,成为陆地的一段特殊区域,属于湿地范畴。消落区对污染物的净化功能十分显著。在保护水库、湖泊和河流水体等方面,消落区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对消落带的生态修复,主要在消落带种植植物,以起到消落带生态修复功能,但是发现在施工时种植了大量的挺水、浮水植物,短期内,植物长势较好,景观效果较好,经过一个生长周期后,则表现出生长不良,生态服务周期短,经常需要重新种植现象。造成施工养护成本增加,消落带植物生态服务功能减弱。
3.国内与国外虽然经济技术、生态环境、工业发展及历史背景不同,但国内与国外关于消落带植被恢复的集中点却大体相同。国内外关于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落带植被演替研究、消落带植被构成研究、消落带适生植物筛选研究、消落带植被恢复限制因素研究、消落带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等。
4.近年来大部分关于消落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少部分消落带研究在华南及西南地区进行,这些研究主要包括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和消落带开发利用与管理等方面,其中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是重中之重。
5.水库消落带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常年水淹、水浪侵蚀加地表径流,带走大量氮稱等营养元素,且消落带土壤干早较重,土壤贫瘠程度较大,植被难以生存逐渐萎缩,大部分地区消落带植被消失殆尽;

水王流失严重,经常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6.张建春等对安徽潜水退化河岸带采用先锋物种引入技术和生物工程措施,设计了元竹-枫杨-苔草模式和意杨-紫穗槐-河柳-苔草2种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优化配置模式,恢复后的河岸带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加,土壤结构和养分条件得到改善。
7.刘信安等利用香根草与工程综合技术,可以治理消落带的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8.李昌晓等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条件下落羽杉与池杉幼苗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模拟研巧究。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消落带植物生长长势不良,耐水淹性差,长时间没顶水淹无法存活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适应水位变化,生长长势好,耐水淹性强,可长时间没顶水淹,可持续性强的一种消落带水生植物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方法。
10.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11.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结构,包括消落带和设置在消落带边
坡上的梯田式结构,梯田式结构具有若干级阶梯,每一级阶梯上种植有腺柳以及在腺柳中间种植耐水淹草本植物。
12.优选地,相邻的阶梯的高度为20-60cm。
1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方法,先将消落带整理为梯田式结构,在梯田式结构的不同阶梯上栽种腺柳,在腺柳之间栽种耐水淹草本植物。
14.优选地,腺柳栽种的间距为40-80cm。
15.优选地,所述耐水淹草本植物为水蓼、紫云英、蚊母草的一种或多种。
16.优选地,腺柳栽种之后进行日常的肥水管理。
17.优选地,腺柳种植于高水位的阶梯和中水位阶梯上。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消落带种植腺柳,由于腺柳既能够满足水库消落带长期水淹和长期裸露的生境生长,又具有一定的生物量(每年高达10kg生物量),对水库消落带的景观生态和水土流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在腺柳之间间种耐水淹草本植物,能够进一步对土壤进行稳固,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另外,将消落带整理成梯田式结构,能够在水淹期退后储存一定水分的作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腺柳和耐水淹草本植物的栽种示意图;
21.图中,1-腺柳,2-耐水淹草本植物,3-消落带,a-高水位,b-中水位,c-低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5.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参照图1至图2。
27.实施例1
28.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结构,包括消落带3和设置在消落带3边坡上的梯田式结构,梯田式结构按照水位涨幅(高水位a、中水位b以及低水位c,相邻水位
涨幅1-2m之间)设置具有至少3级阶梯,相邻阶梯上种植有腺柳1以及在腺柳中间种植耐水淹草本植物2,具体地,由于水位涨幅导致的消落带的出现,需要对这部分的消落带进行植被覆盖,改善水土流失,因此,腺柳1种植于高水位的阶梯上和中水位阶梯上。通过在消落带种植腺柳,由于腺柳既能够满足水库消落带长期水淹和长期裸露的生境生长,又具有一定的生物量,对水库消落带的景观生态和水土流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在腺柳之间间种耐水淹草本植物,能够进一步对土壤进行稳固,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另外,将消落带整理成梯田式结构,能够在水淹期退后储存一定水分的作用。
2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腺柳栽种的间距为40-80cm。
30.实施例2
31.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方法,先将消落带整理为梯田式结构,在高度为20cm的梯田式结构上栽种腺柳,本实施例在梯田式结构进行,腺柳种植密度40cm
×
40cm,腺柳栽种之后进行日常的肥水管理在腺柳之间栽种耐水淹草本植物,具体为水蓼。
32.实施例3
33.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方法,先将消落带整理为梯田式结构,在高度为40cm的梯田式结构上栽种腺柳,本实施例在梯田式结构进行,腺柳种植密度40cm
×
40cm,腺柳栽种之后进行日常的肥水管理在腺柳之间栽种耐水淹草本植物,具体为水蓼。
34.实施例4
35.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方法,先将消落带整理为梯田式结构,在高度为60cm的梯田式结构上栽种腺柳,本实施例在梯田式结构进行,腺柳种植密度40cm
×
40cm,腺柳栽种之后进行日常的肥水管理在腺柳之间栽种耐水淹草本植物,具体为水蓼。
36.实施例5
3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出的变化,具体是腺柳种植密度40cm
×
60cm。
38.实施例6
39.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出的变化,具体是腺柳种植密度40cm
×
80cm。
40.实施例7
41.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作出的变化,具体是耐水淹草本植物,具体为紫云英。
42.实施例8
4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作出的变化,具体是耐水淹草本植物,具体为蚊母草。
44.对比例1(无间种耐水淹草本植物)
45.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方法,先将消落带整理为梯田式结构,在高度为20cm的梯田式结构上栽种腺柳,本实施例在梯田式结构进行,腺柳种植密度40cm
×
40cm,腺柳栽种之后进行日常的肥水管理。
46.对比例2(无梯田结构)
47.一种基于耐淹没腺柳的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方法,在高度为20cm的消落带边坡上栽种腺柳,腺柳种植密度40cm
×
40cm,腺柳栽种之后进行日常的肥水管理在腺柳之间栽种耐水淹草本植物,具体为水蓼。
48.对腺柳进行模拟水淹试验:具体为对栽种后的腺柳进行水淹试验,分别没顶水淹0d、5d、10d、20d、40d,观察水淹后腺柳的生长情况,结果见表1。
49.表1腺柳水淹试验测验结果
50.试样0d5d10d20d40d腺柳长出新芽长出新芽长出新芽长出新芽长出新芽
51.从表1可以看出,没顶水淹40d后,腺柳长出新芽,说明腺柳具有较优异的耐水淹能力,即在水淹情况下不会死亡,由于低水位长期有水,因此,在低水平不种植腺柳,优选在中水位、高水位甚至超高水位种植腺柳,腺柳是一种在水中不易死亡又能在旱地中生长,适合湿地消落带生态恢复植物的选取。
52.同时观察2020年按照上述实施例方式在治理万年珠溪湿地公园的湿地消落带时,经历低水位、中水位以及高水位之后,枯水期(低水位)为每年10月份至来年3月份;涨水期(高水位)每年4月份至9月份,观察消落带的植被覆盖率。观察结果见表2。
53.表2消落带植被覆盖结果
[0054][0055][0056]
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的覆盖率高于对比例,根据对比例1的分析可知,对比例1中无间种耐水淹草本植物,对于腺柳之间漏出的土壤,经水位上升下降引起的冲刷,从而使得植被覆盖率较低;对比例2的分析可知,实施例中先进行梯田整理,使得腺柳和耐水淹草本植物在经历涨水和退水行为后,梯田的阶梯处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蓄水的作用,对植物
进行供水,另一方面梯度的设置一定能够对水土的冲刷起到缓冲的作用,因此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制备的成活率,从而制备覆盖率提高,再者,腺柳生长快、根系发达、生物量大,成熟单株一年的生物量可达10kg,适合水旱两种不同环境下的种植应用,尤其适合于消落带治理上。
[0057]
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附加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以及叠加使用。
[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