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体系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深基坑支护需要采用混凝土水平支撑梁或者横撑钢管等大量的内支撑,而跨度大的深基坑多采用“水平横撑梁+立柱桩”的形式,这种支撑形式需要在基坑开挖至梁底标高先进行浇筑,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横撑下挖土;地下室施工时,需要换撑梁结构达到设计强度、拆除横撑梁,才能结构层施工。对项目工期和项目成本是非常不利的。传统的有横撑的设计方案已经逐渐不再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代替基坑支护中横撑,实现无横撑支护。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解决传统深基坑支护水平混凝土水平支撑梁带来的工艺及工期制约问题,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取消传统深基坑支护水平混凝土水平支撑梁。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包括支护桩、立柱桩、角撑、冠梁,还包括钢筋混凝土板带,钢筋混凝土板带侧向与悬臂桩相连,局部双排桩之间采用连梁连接,连梁下方通过格构柱与立柱桩连接。
5.进一步地,钢筋混凝土板带侧向与悬臂桩相连,局部双排桩之间采用连梁连接,竖向荷载由钢筋混凝土板带、格构柱及立柱桩传递至持力层。
6.进一步地,基坑土侧向荷载由悬臂桩、角撑梁传递至持力层。
7.进一步地,双排桩位于基坑各边中间位置,双排桩通过连梁连接密布于基坑各边的中间区域。
8.进一步地,所述角撑位于基坑各边的边角位置,基坑的其中至少一个边角位置的角撑范围向基坑中心扩展至靠近基坑中心1/3-1/2位置处。
9.进一步地,钢筋混凝土板带顶部位置设有钢筋混凝土挡板。
10.进一步地,钢筋混凝土挡板位置设有临时护栏,且在钢筋混凝土挡板外侧设有截水沟。
11.进一步地,地下的不同楼层之间的连接处设有与悬臂桩连接的换撑梁。
12.进一步地,地下的最低楼层的一侧设有同底板砼回填,同底板砼回填与悬臂桩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同底板砼回填的底部设有截水沟。
14.综上,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5.在保证基坑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双排桩的数量、加大角撑的范围、增加支护桩的深度等方式,代替基坑横向水平撑。避免拆撑对整体结构的影响,保证项目整体工
期、节省项目成本。
16.用双排桩+角撑的形式代替水平支撑梁的基坑支护体系,极大地方便了施工,节省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平面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m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为图1中n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为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剖面示意图;
21.图5为格构柱、立柱桩的立面示意图。
22.图中:
23.a-钢筋混凝土板带;b-悬臂桩;c-角撑梁;d-格构柱;e-连梁;f-立柱桩;g-钢筋混凝土挡板;h-临时护栏;i-截水沟;j-换撑梁;k-同底板砼回填。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5.如图1-图3所示,该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包括支护桩、立柱桩f、角撑、冠梁。还包括钢筋混凝土板带a,钢筋混凝土板带a侧向与悬臂桩b相连,局部双排桩之间采用连梁e连接,连梁e下方通过格构柱d与立柱桩f连接。
26.钢筋混凝土板带a侧向与悬臂桩b相连,局部双排桩之间采用连梁e连接,竖向荷载由钢筋混凝土板带a、格构柱d及立柱桩f传递至持力层(图5)。基坑土侧向荷载由悬臂桩b、角撑梁c传递至持力层。
27.双排桩位于基坑各边中间位置,双排桩通过连梁e连接密布于基坑各边的中间区域。
28.所述角撑位于基坑各边的边角位置,基坑的其中至少一个边角位置的角撑范围向基坑中心扩展至靠近基坑中心1/3-1/2位置处。即增大角撑的支撑的数量和支撑范围。
29.如图4所示,钢筋混凝土板带a顶部位置设有钢筋混凝土挡板g。钢筋混凝土挡板g位置设有临时护栏h,且在钢筋混凝土挡板g外侧设有截水沟i。
30.地下的不同楼层之间的连接处设有与悬臂桩b连接的换撑梁j。地下的最低楼层的一侧设有同底板砼回填k,同底板砼回填k与悬臂桩b连接。同底板砼回填k的底部设有截水沟i。
31.通过增加双排桩的数量、加大角撑的范围、增加支护桩的深度等方式,代替基坑横向水平撑。
32.在保证基坑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双排桩的数量、加大角撑的范围、增加支护桩的深度等方式,代替基坑横向水平撑。避免拆撑对整体结构的影响,保证项目整体工期、节省项目成本。
33.用双排桩+角撑的形式代替水平支撑梁的基坑支护体系,极大地方便了施工,节省了施工成本。
34.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包括支护桩、立柱桩、角撑、冠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筋混凝土板带,钢筋混凝土板带侧向与悬臂桩相连,局部双排桩之间采用连梁连接,连梁下方通过格构柱与立柱桩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板带侧向与悬臂桩相连,局部双排桩之间采用连梁连接,竖向荷载由钢筋混凝土板带、格构柱及立柱桩传递至持力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基坑土侧向荷载由悬臂桩、角撑梁传递至持力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双排桩位于基坑各边中间位置,双排桩通过连梁连接密布于基坑各边的中间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撑位于基坑各边的边角位置,基坑的其中至少一个边角位置的角撑范围向基坑中心扩展至靠近基坑中心1/3-1/2位置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板带顶部位置设有钢筋混凝土挡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挡板位置设有临时护栏,且在钢筋混凝土挡板外侧设有截水沟。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地下的不同楼层之间的连接处设有与悬臂桩连接的换撑梁。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地下的最低楼层的一侧设有同底板砼回填,同底板砼回填与悬臂桩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底板砼回填的底部设有截水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中间横撑的大跨度深基坑支护体系,包括支护桩、立柱桩、角撑、冠梁,还包括钢筋混凝土板带,钢筋混凝土板带侧向与悬臂桩相连,局部双排桩之间采用连梁连接,连梁下方通过格构柱与立柱桩连接。在保证基坑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双排桩的数量、加大角撑的范围、增加支护桩的深度等方式,代替基坑横向水平撑。避免拆撑对整体结构的影响,保证项目整体工期、节省项目成本。用双排桩+角撑的形式代替水平支撑梁的基坑支护体系,极大地方便了施工,节省了施工成本。节省了施工成本。节省了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 邓俊峰 骆明足 楚艳海 张忠振 李冰 王树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局集团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