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器声学 专利正文
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室内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环境、人体都有着严重的危害。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降噪已成为生活追求的必要手段。目前,室内噪声的来源包括两部分,一是来自于室外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二是来自于室内生活噪声等,如企业建筑物内部安装的高源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的噪声对于室内环境工作者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扰乱了人们的日常,引发疾病,直接危害到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室内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公害。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解决了针对室内高源设备运行产生噪声后,吸声隔声效果较差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包括墙体以及与墙体垂直固定的楼板,所述墙体右侧固定安装有共振吸声结构,共振吸声结构底部固定于楼板上方,楼板与共振吸声结构之间浇筑有水泥砂浆层,而在水泥砂浆层顶面上的共振吸声结构右侧与其垂直安装有多孔吸声结构;
7.多孔吸声结构包括有结构本体以及置于结构本体内上下对称的钢板,于两块钢板的相对板面上设置有对其进行支撑的u型槽,位于结构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镂空橡胶隔振垫,其中镂空橡胶隔振垫与水泥砂浆层的长度等值,两块钢板和镂空橡胶隔振垫与结构本体的左右侧壁间隔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第一玻璃棉。
8.优选的,钢板设置厚度为3mm,其上下设置的两块钢板之间固定安装u型槽而隔离的空腔内延伸填充的第一玻璃棉密度为20kg/cm3且厚度为5cm,而垫设在结构本体下的镂空橡胶隔振垫的设置厚度为10mm。
9.优选的,共振吸声结构包括有1mm的固定钢板,沿固定钢板下端固定有对称安装的穿孔板,其中穿孔板之间开设有预留空腔,空腔侧填充有第二玻璃棉。
10.优选的,穿孔板上开设有贯通孔,孔径直径为5mm,而在其上的穿孔率为2%,在穿孔板内填充的第二玻璃棉为密度为25kg/cm3,填充厚度为5cm。
11.优选的,共振吸声结构与墙体之间留有150mm的空腔进行降噪。
12.优选的,镂空橡胶隔振垫下端铺设的水泥砂浆层厚度为20mm。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在钢板与u型槽之间隔离出的空腔内延伸填充密度为20kg/cm3且厚度为5cm的第一玻璃棉,且将填充的第一玻璃棉延伸翻折于填充缝隙基础上,减小振动表面和楼板活其他刚性壁的接触产生的撞击声,即减少机构本体产生的噪音,进而在具体设置本结构的时候保证其降噪效果。
16.2、通过设置多孔吸声结构包括的结构本体,其中结构本体为木质或金属构造框架,置于结构本体内放置有3mm厚的钢板,多孔材料具有吸声性能,进而解决了因多孔材料大多比较松散进而不能直接布置在室内和气流通道中,因此把吸声材料放进木制的或者金属框中,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测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孔吸声结构轴测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共振吸声结构轴测结构图。
21.图中:1、墙体;2、楼板;3、共振吸声结构;4、水泥砂浆层;5、多孔吸声结构;51、结构本体;52、钢板;53、u型槽;54、橡胶隔振垫;55、第一玻璃棉;31、固定钢板;32、穿孔板;33、第二玻璃棉。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3.图1

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工作时,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包括墙体1以及与墙体垂直固定的楼板2,所述墙体1右侧固定安装有共振吸声结构3,共振吸声结构3底部固定于楼板2上方,与楼板2与共振吸声结构3之间浇筑有水泥砂浆层4,而在水泥砂浆层4顶面上等长的铺设有10mm的镂空橡胶隔振垫54,镂空橡胶隔振垫54顶面上的共振吸声结构3右侧与其垂直安装有多孔吸声结构5;
24.具体的,多孔吸声结构5包括有结构本体51,其中结构本体51为木质或金属构造框架,置于结构本体51内放置两块上下对称的有3mm厚的钢板52,结构本体51顶板底壁上安装的钢板52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钢板52的u型槽53,同时u型槽53的底端固定胶接有安装在结构本体51底板顶壁上的钢板52,且在两块钢板52与u型槽53之间隔离出的空腔内延伸填充有密度为20kg/cm3且厚度为5cm的第一玻璃棉55,其中镂空橡胶隔振垫54与水泥砂浆层4的长度等值,以进行加强密封性,镂空橡胶隔振垫54下端铺设的水泥砂浆层4厚度为20mm,将建筑密封膏填充缝隙基础上,减小振动表面和楼板2或其他刚性壁的接触产生的撞击声,即减少机构本体51产生的噪音,进而在具体设置本结构的时候保证其降噪效果,多孔吸声结构5与共振吸声机构3进行垂直安装,且设置在楼板2上,且在共振吸声结构3以及多孔吸声结构5与楼板2之间铺设镂空橡胶隔振垫54和水泥砂浆层4意在减少振动,减少撞击声。
25.具体的,共振吸声结构3包括有1mm厚,其上穿孔的孔径直径为5mm,且穿孔率为2%
的固定钢板31,沿固定钢板31左右对称安装有穿孔板32,其中穿孔板32之间开设有预留空腔,空腔内填充有第二玻璃棉33,在穿孔板32的预留空腔内填充的第二玻璃棉33密度为25kg/cm3、厚度为5cm的,其中共振吸声结构3与墙体1之间留有150mm的空腔进行降噪,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穿孔板32空腔侧加衬如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材料,可以改善吸声性能,而共振吸声机构可设置在房间的墙壁和吊顶壁上。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包括墙体(1)以及与墙体垂直固定的楼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右侧固定安装有共振吸声结构(3),共振吸声结构(3)底部固定于楼板(2)上方,楼板(2)与共振吸声结构(3)之间浇筑有水泥砂浆层(4),而在水泥砂浆层(4)顶面上的共振吸声结构(3)右侧与其垂直安装有多孔吸声结构(5);多孔吸声结构(5)包括有结构本体(51)以及置于结构本体(51)内上下对称的钢板(52),于两块钢板(52)的相对板面上设置有对其进行支撑的u型槽(53),位于结构本体(5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镂空橡胶隔振垫(54),其中镂空橡胶隔振垫(54)与水泥砂浆层(4)的长度等值,两块钢板(52)和镂空橡胶隔振垫(54)与结构本体(51)的左右侧壁间隔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第一玻璃棉(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板(52)设置厚度为3mm,其上下设置的两块钢板(52)之间固定安装u型槽(53)而隔离的空腔内延伸填充的第一玻璃棉(55)密度为20kg/cm3且厚度为5cm,垫设在结构本体(51)下的镂空橡胶隔振垫(54)的设置厚度为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共振吸声结构(3)包括有1mm的固定钢板(31),沿固定钢板(31)下端固定有对称安装的穿孔板(32),其中穿孔板(32)之间开设有预留空腔,空腔侧填充有第二玻璃棉(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穿孔板(32)上开设有贯通孔,孔径直径为5mm,而在其上的穿孔率为2%,在穿孔板(32)内填充的第二玻璃棉(33)为密度为25kg/cm3,填充厚度为5c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共振吸声结构(3)与墙体(1)之间留有150mm的空腔进行降噪。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镂空橡胶隔振垫(54)下端铺设的水泥砂浆层(4)厚度为2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包括墙体以及与墙体垂直固定的楼板,所述墙体右侧固定安装有共振吸声结构,共振吸声结构底部固定于楼板上方,与楼板与共振吸声结构之间浇筑有水泥砂浆层,而在水泥砂浆层顶面上的共振吸声结构右侧与其垂直安装有多孔吸声结构,多孔吸声结构包括有结构本体以及置于结构本体内上下对称的钢板,于两块钢板的相对板面上设置有对其进行支撑的U型槽,位于结构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镂空橡胶隔振垫,其中镂空橡胶隔振垫与水泥砂浆层的长度等值,两块钢板和镂空橡胶隔振垫与结构本体间隔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第一玻璃棉。解决了针对室内高源设备产生噪声后,吸声隔声效果较差的问题。效果较差的问题。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霞 关君男 田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长之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