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喷涂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多层防护性能好的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多层防护性能好的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防护性能好的保护膜。


背景技术:

2.保护膜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数码产品保护膜,汽车保护膜,家用保护膜,食品保鲜保护膜等,随着手机等数码产品在中国的普及,保护膜已经慢慢的成为屏幕保护膜的一种统称,而其在屏幕保护膜领域的功能也是五花八门,最早高清防刮。
3.目前,保护膜的防护性能较为单一,在使用过程中保护膜容易出现刮划,在用在电磁设备上,产生的静电力会使得尘埃吸附在保护膜上,保护膜模糊不清,影响保护膜的使用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多层防护性能好的保护膜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防护性能好的保护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保护膜容易出现刮划,在用在电磁设备上,产生的静电力会使得尘埃吸附在保护膜上,保护膜模糊不清,影响保护膜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防护性能好的保护膜,包括保护膜本体,所述保护膜本体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防水膜层,所述保护膜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硅胶吸附层,且硅胶吸附层和透明防水膜层与保护膜本体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硅胶吸附层的下方设置有剥离纸,且剥离纸与硅胶吸附层相贴合,所述透明防水膜层的上方设置有自修复抗刮膜,且自修复抗刮膜与透明防水膜层贴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保护膜本体包括基材层、缓冲层和防静电层,且缓冲层和防静电层均设置在基材层的上方,所述缓冲层设置在基材层与防静电层之间,且缓冲层与基材层和防静电层贴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的上方设置有阻燃层,且阻燃层与防静电层贴合连接。
8.优选的,所述阻燃层与透明防水膜层之间设置有滤光膜片层,且滤光膜片层与阻燃层和透明防水膜层贴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基材层与硅胶吸附层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层,且隔热保温层与基材层和硅胶吸附层贴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外部设置有封边胶框,且封边胶框与基材层、隔热保温层、硅胶吸附层、缓冲层、防静电层、阻燃层、滤光膜片层和透明防水膜层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封边胶框上设置有石墨烯吸热块,且石墨烯吸热块与封边胶框设置为一体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内部设置有纤维玻璃丝,纤维玻璃丝设置有若干个,且纤维玻璃丝在基材层的内部等距设置,所述纤维玻璃丝十字交叉设置在基材层的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自修复抗刮膜、纤维玻璃丝和透明防水膜层的设置,自修复抗刮膜可以自动的对划痕进行修复,纤维玻璃丝增加了保护膜的韧性强度,透明防水膜
层增加了保护膜的防水性能。解决了保护膜使用性能不佳的问题。
14.2.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隔热保温层和阻燃层的设置,隔热保温层可以降低保护膜与保护件之间的热传递效果,阻燃层可以避免保护膜自身温度过高自燃,确保了保护膜高温环境下使用性能。解决了保护膜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15.3.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石墨烯吸热块和毛细孔的设置,石墨烯吸热块可以将保护膜上的热量吸收释放,而毛细孔则能更快实现热疏导,控制保护膜的形变效果。解决了传递到保护膜上的热量不能快速释放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材层截面图。
19.图中:1、保护膜本体;2、自修复抗刮膜;3、剥离纸;4、石墨烯吸热块;5、基材层;6、隔热保温层;7、硅胶吸附层;8、毛细孔;9、纤维玻璃丝;10、缓冲层;11、防静电层;12、阻燃层;13、滤光膜片层;14、透明防水膜层;15、封边胶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层防护性能好的保护膜,包括保护膜本体1,保护膜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透明防水膜层14,保护膜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硅胶吸附层7,且硅胶吸附层7和透明防水膜层14与保护膜本体1设置为一体结构,透明防水膜层14增加了保护膜的防水性能,而硅胶吸附层7便于将保护膜贴合到保护件上,硅胶吸附层7的下方设置有剥离纸3,且剥离纸3与硅胶吸附层7相贴合,透明防水膜层14的上方设置有自修复抗刮膜2,且自修复抗刮膜2与透明防水膜层14贴合连接,自修复抗刮膜2可以起到防刮作用,还能自我对轻微刮痕修复。
22.进一步,保护膜本体1包括基材层5、缓冲层10和防静电层11,且缓冲层10和防静电层11均设置在基材层5的上方,缓冲层10设置在基材层5与防静电层11之间,且缓冲层10与基材层5和防静电层11贴合连接。通过缓冲层10可以在按压保护模时相应起到缓冲,防静电层11使得保护膜具备防静电性能。
23.进一步,防静电层11的上方设置有阻燃层12,且阻燃层12与防静电层11贴合连接。通过阻燃层12则能避免保护膜高温燃烧。
24.进一步,阻燃层12与透明防水膜层14之间设置有滤光膜片层13,且滤光膜片层13与阻燃层12和透明防水膜层14贴合连接。通过滤光膜片层13可以对照射到保护膜上的光线进行滤光处理。
25.进一步,基材层5与硅胶吸附层7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层6,且隔热保温层6与基材层5和硅胶吸附层7贴合连接。通过隔热保温层6可以降低保护膜与保护件之间的热传递效果。
26.进一步,基材层5的外部设置有封边胶框15,且封边胶框15与基材层5、隔热保温层6、硅胶吸附层7、缓冲层10、防静电层11、阻燃层12、滤光膜片层13和透明防水膜层14连接为一体结构,封边胶框15上设置有石墨烯吸热块4,且石墨烯吸热块4与封边胶框15设置为一体结构,石墨烯吸热块4上设置有毛细孔8,毛细孔8设置有若干个,且毛细孔8在石墨烯吸热块4上等距设置。通过石墨烯吸热块4和毛细孔8可以更好的将保护膜上的热量吸收释放。
27.进一步,基材层5的内部设置有纤维玻璃丝9,纤维玻璃丝9设置有若干个,且纤维玻璃丝9在基材层5的内部等距设置,纤维玻璃丝9十字交叉设置在基材层5的内部。通过纤维玻璃丝9增加了基材层5结构强度和韧性。
28.工作原理:使用时,揭下剥离纸3,将硅胶吸附层7接触保护件即可将保护膜贴合在保护膜上,自修复抗刮膜2可以对保护膜上的划痕自我进行修复;石墨烯吸热块4和毛细孔8可以将保护膜上的热量吸收释放,从而控制保护膜的温度;隔热保温层6大大降低了保护膜与保护件时间的热传导,纤维玻璃丝9和缓冲层10增加了保护膜的强度和韧性,提高了保护膜的抗撕扯性能;防静电层11使得保护膜具备防静电效果,阻燃层12则能避免保护膜在高温环境下出现隐患。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