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种植用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种植用水肥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种植用水肥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农业大力发展的今天,水肥一体化由于其省工、省时、省力、省钱、及时的特点,得到了大力推广与发展。现有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是将肥料溶解在配肥桶中的水中后,通过水肥一体化管道,用滴灌、喷灌等方式对农作物进行施用。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水肥一体化施肥设备对肥料的配比方式比较繁琐,无法进行精准施肥,往往容易造成肥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种植用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设置底座固定架以及后续其他构件提供主要支撑,通过放置槽为第一浓缩桶、第二浓缩桶以及第三浓缩桶提供放置位置,同时可以保证在移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滑动侧翻现象,对第一浓缩桶、第二浓缩桶以及第三浓缩桶起到保护作用,进而通过第一浓缩桶可盛放第一种大量元素肥料,通过第二浓缩桶可以盛放第二种大量元素肥料,通过第三浓缩桶可以盛放微量元素肥料,通过固定架为固定组件提供支撑,通过固定组件可以对比例施肥器进行固定,进而通过比例施肥器可以按照设定的比例将肥料精准的抽取到主管道内,进而通过主管道可以将各个比例施肥器抽取到的肥料输送到混合桶内,进而通过所抽取到的肥料与混合桶内的水进行混合备用,进而通过压力泵将和出水管的配合将混合桶内配好的肥料供给到滴管组件内,进而通过滴管组件对每一株植物进行定量施肥,从而本装置通过上述各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快速实现定量配比肥料和实现对农作物精准施肥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种植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包括底座和固定架,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侧开设有三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分别放置有第一浓缩桶、第二浓缩桶以及第三浓缩桶,所述第一浓缩桶、所述第二浓缩桶以及所述第三浓缩桶上侧均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比例施肥器,所述连接管上均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比例施肥器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底座一侧放置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连接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分别与所述比例施肥器固定连接,所述主管道靠近所述混合桶一侧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混合桶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泵的出水口连接有滴管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座固定架以及后续其他构件提供主要支撑,通过放置槽为第一浓缩桶、第二浓缩桶以及第三浓缩桶提供放置位置,同时可以保证在移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滑动侧翻现象,对第一浓缩桶、第二浓缩桶以及第三浓缩
桶起到保护作用,进而通过第一浓缩桶可盛放第一种大量元素肥料,通过第二浓缩桶可以盛放第二种大量元素肥料,通过第三浓缩桶可以盛放微量元素肥料,通过固定架为固定组件提供支撑,通过固定组件可以对比例施肥器进行固定,进而通过比例施肥器可以按照设定的比例将肥料精准的抽取到主管道内,进而通过主管道可以将各个比例施肥器抽取到的肥料输送到混合桶内,进而通过所抽取到的肥料与混合桶内的水进行混合备用,进而通过压力泵将和出水管的配合将混合桶内配好的肥料供给到滴管组件内,进而通过滴管组件对每一株植物进行定量施肥,从而本装置通过上述各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快速实现定量配比肥料和实现对农作物精准施肥的效果。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两端均铰接有弧形夹持板,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板远离所述连接块一端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有螺母。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架为连接块提供支撑,通过连接块为弧形夹持板提供支撑,通过两个弧形夹持板可以对不同型号大小的比例施肥器进行夹持,提高装置的适用性,进而通过紧固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可以使得比例施肥器稳定固定,从而不仅可以保证比例施肥器在使用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可方便对比例施肥器进行安拆,便于对比例施肥器的维修保养。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滴管组件包括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侧壁,所述分流管道与所述压力泵的出水口螺纹连接,所述分流管道螺纹连接有若干滴灌管。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流管可以对来自混合桶内的肥料进行初步的储存,进而通过分流管可以将肥料均匀的分配给各个滴灌管内,进而通过滴灌管铺设在植物根部可以实现对每株植物进行定量施肥。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下侧连接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部支撑板,所述底座下侧套设于所述底部支撑板内,所述底部支撑板与所述底座的底侧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减震法兰。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部支撑板和底座为减震法兰提供连接支撑,进而通过减震法兰均匀布设在底座和底部支撑板之间可以有效的装置在使用过程或是移动过程产生的振动或者晃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震法兰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与所述底部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固定块,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一一对应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弹簧线圈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以及弹簧线圈组成的减震法兰可以有效的对底座上部产生的振动或晃动进行缓冲限制,同时通过弹簧线圈的设置相较于普通弹簧使得减震的稳定性更好,减震过程的自身弹性形变量较为稳定,从而可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部支撑板下侧的边角处均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一侧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一端与所述底部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
伸缩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轮可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从而减少工作人员体力的消耗,进而通过伸缩柱可以对防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当防滑板通过伸缩柱的伸长与地面抵接时可以防止滚轮的滚动,从而保证装置的定位稳定性,当防滑板通过伸缩升高脱离地面时可以方便滚轮滚动,从而方便装置移动。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通过设置底座固定架以及后续其他构件提供主要支撑,通过放置槽为第一浓缩桶、第二浓缩桶以及第三浓缩桶提供放置位置,同时可以保证在移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滑动侧翻现象,对第一浓缩桶、第二浓缩桶以及第三浓缩桶起到保护作用,进而通过第一浓缩桶可盛放第一种大量元素肥料,通过第二浓缩桶可以盛放第二种大量元素肥料,通过第三浓缩桶可以盛放微量元素肥料,通过固定架为固定组件提供支撑,通过固定组件可以对比例施肥器进行固定,进而通过比例施肥器可以按照设定的比例将肥料精准的抽取到主管道内,进而通过主管道可以将各个比例施肥器抽取到的肥料输送到混合桶内,进而通过所抽取到的肥料与混合桶内的水进行混合备用,进而通过压力泵将和出水管的配合将混合桶内配好的肥料供给到滴管组件内,进而通过滴管组件对每一株植物进行定量施肥,从而本装置通过上述各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快速实现定量配比肥料和实现对农作物精准施肥的效果;
20.2.通过固定架为连接块提供支撑,通过连接块为弧形夹持板提供支撑,通过两个弧形夹持板可以对不同型号大小的比例施肥器进行夹持,提高装置的适用性,进而通过紧固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可以使得比例施肥器稳定固定,从而不仅可以保证比例施肥器在使用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可方便对比例施肥器进行安拆,便于对比例施肥器的维修保养;
21.3.通过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以及弹簧线圈组成的减震法兰可以有效的对底座上部产生的振动或晃动进行缓冲限制,同时通过弹簧线圈的设置相较于普通弹簧使得减震的稳定性更好,减震过程的自身弹性形变量较为稳定,从而可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图2中b-b的剖视图。
26.附图标记:1、底座;2、固定架;3、放置槽;4、第一浓缩桶;5、第二浓缩桶;6、第三浓缩桶;7、比例施肥器;8、连接管;9、第一阀门;10、固定组件;101、连接块;102、弧形夹持板;103、紧固螺栓;104、螺母;11、混合桶;12、主管道;13、第二阀门;14、出水管;15、压力泵;16、滴管组件;161、分流管道;162、滴灌管;17、减震组件;171、底部支撑板;172、减震法兰;1721、上连接板;1722、下连接板;1723、第一固定块;1724、第二固定块;1725、弹簧线圈;18、滚轮;19、伸缩柱;20、防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种植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包括底座1和固定架2,底座1与固定架2固定连接,底座1为固定架2和后续其他构件的安装提供支撑,底座1上侧开设有三个放置槽3,放置槽3内分别放置有第一浓缩桶4、第二浓缩桶5以及第三浓缩桶6,通过放置槽3为第一浓缩桶4、第二浓缩桶5以及第三浓缩桶6提供放置位置,同时可以保证在移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滑动侧翻现象,对第一浓缩桶4、第二浓缩桶5以及第三浓缩桶6起到保护作用,进而通过第一浓缩桶4可盛放第一种大量元素肥料,通过第二浓缩桶5可以盛放第二种大量元素肥料,通过第三浓缩桶6可以盛放微量元素肥料,第一浓缩桶4、第二浓缩桶5以及第三浓缩桶6上侧均通过连接管8连接有比例施肥器7,较优为比例施肥器7为市场现有的设备,具体采用的型号不做限制,连接管8上均设有第一阀门9,通过第一阀门9可以保证比例施肥器7在误操作情况下不会抽取浓缩桶内肥料,比例施肥器7通过固定组件10与固定架2连接,通过固定架2为固定组件10提供支撑,通过固定组件10可以对比例施肥器7进行固定,底座1一侧放置有混合桶11,较优为混合桶11与底座1不连接,从而方便随混合桶11进行更换,同时在运输装置时可以减轻装置整体的重量,混合桶11连接有主管道12,混合桶11与主管道12的连接方式宜为插接设置,主管道12分别与各比例施肥器7固定连接,此处主管道12与比例施肥器7可通过连接短管分别与两者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主管道12与比例施肥器7的固定连接,方便安拆,其中连接短管为示出,主管道12靠近混合桶11一侧设有第二阀门13,通过第二阀门13可以阻断主管道12中的废料继续流进混合桶11,混合桶11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连接于压力泵15的进水口,压力泵15与底座1固定连接,压力泵15的出水口连接有滴管组件16,而通过压力泵15将和出水管14的配合将混合桶11内配好的肥料供给到滴管组件16内,进而通过滴管组件16对每一株植物进行定量施肥。
29.如图3所示,固定组件10包括连接块101,连接块101与固定架2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架2为连接块101提供支撑,连接块101相对的两端均铰接有弧形夹持板102,两个弧形夹持板102相对设置,通过连接块101为弧形夹持板102提供支撑,两个弧形夹持板102形成抱箍状,通过两个弧形夹持板102可以对不同型号大小的比例施肥器7进行夹持,提高装置的适用性,两个弧形夹持板102远离连接块101一端通过紧固螺栓103连接,紧固螺栓103螺纹连接有螺母104,通过连接块101为弧形夹持板102提供支撑,通过两个弧形夹持板102可以对不同型号大小的比例施肥器7进行夹持,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30.如图1所示,滴管组件16包括分流管道161,分流管道161与压力泵15的出水口螺纹连接,分流管道161螺纹连接有若干滴灌管162,通过分流管可以对来自混合桶11内的肥料进行临时的储存,进而通过分流管可以将肥料均匀的分配给各个滴灌管162内,进而通过滴灌管162铺设在植物根部可以实现对每株植物进行定量施肥,较优为滴灌管162为软管设置,同时滴灌管162与分流管道161的连接处是可变形的,从而方便滴灌管162转动方向而不会发生折叠。
31.如图1和图4所示,底座1下侧连接有减震组件17,减震组件17包括底部支撑板171,底座1下侧套设于底部支撑板171内,底座1与底部支撑板171相对滑动连接,底部支撑板171与底座1之间连接有若干减震法兰172,通过减震法兰172底座1可以在底部支撑板171内一
定的滑动位移,进而通过减震法兰172均匀布设在底座1和底部支撑板171之间可以有效的装置在使用过程或是移动过程产生的振动或者晃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减震法兰172包括上连接板1721和下连接板1722,上连接板1721与底座1固定连接,下连接板1722与底部支撑板171固定连接,上连接板1721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固定块1723,下连接板1722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固定块1724,第一固定块1723与第二固定块1724一一对应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弹簧线圈1725固定连接,通过弹簧线圈1725的设置相较于普通弹簧使得减震的稳定性更好,减震过程的自身弹性形变量较为稳定,从而可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32.如图1所示,底部支撑板171下侧的边角处均连接有滚轮18,通过滚轮18可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从而减少工作人员体力的消耗,滚轮18一侧设有伸缩柱19,伸缩柱19一端与底部支撑板171固定连接,伸缩柱1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板20,进而通过伸缩柱19可以对防滑板20的高度进行调节,当防滑板20通过伸缩柱19的伸长与地面抵接时可以防止滚轮18的滚动,从而保证装置的定位稳定性,当防滑板20通过伸缩升高脱离地面时可以方便滚轮18滚动,从而方便装置移动。
33.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移动到指定的位置,通过伸缩柱19伸长将防滑板20与地面抵接,保证装置不会通过滚轮18再进行移动,进而将提前融化好的第一种大量元素和第二种大量元素分别装在第一浓缩桶4和第二浓缩桶5内,将使用的微量元素装入第三浓缩桶6内,通过固定组件10将三个比例施肥器7分别固定在固定架2上且分别对应第一浓缩桶4、第二浓缩桶5和第三浓缩桶6设置,进而通过连接管8将比例施肥器7与其对应的浓缩桶连接好,初始状态完全关闭第一阀门9,进而通过主管道12将三个比例施肥器7依次固定连通在一起,并将主管道12与混合桶11连通,在混合桶11内注入一定量的备用水,初始状态关闭第二阀门13,关闭压力泵15,各构件连接完毕后,对比例施肥器7设定参数数值,确定每个不比例施肥器7要抽取的量,进而打开连接管8上的第一阀门9和主管道12上的第二阀门13,启动比例施肥器7按照设定的比例将肥料精准的抽取到主管道12内,进而通过主管道12可以将各个比例施肥器7抽取到的肥料输送到混合桶11内,进而通过所抽取到的肥料与混合桶11内的水进行混合备用,进而通过压力泵15将和出水管14的配合将混合桶11内配好的肥料供给到滴管组件16内,进而通过滴管组件16对每一株植物进行定量施肥即可。
3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