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根系阻隔板及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根系阻隔板及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系阻隔板及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2.无土栽培可以在传统农业无法利用的盐碱地、戈壁、沙漠等非可耕地上进行蔬菜生产,同时无土栽培也是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连作障碍指的是同一作物或者近源作物在连年种植后,在正常的管理下出现生长发育不良、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病虫害严重等现象)的有效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开发无土栽培技术是实现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也是蔬菜生产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化的新型栽培方式。
3.盆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现有的盆栽容器大都是无机材料烧结而成,结构本身致密不透气,通常要在容器底部开有小孔以实现排水和保证透气性。中国专利zl201510214349.x公开了一种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及其应用,其设计了一种带有排水小孔的栽培槽,其包括多孔隔板、起过滤作用的多孔材料、珍珠岩和带有定植孔的盖板,解决了盆栽蔬菜排水和透气的问题。但是该栽培槽对于番茄、黄瓜等生长周期较长的蔬菜,由于其根系发达,且排水口处湿度较大,大量根系随着水流方向进入小孔堵塞回水孔,导致排水和通气不畅,以致出现沤根等问题,影响产量和效益。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栽培相关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土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一种根系阻隔板,所述根系阻隔板包括:
7.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包括相连的不透水区域和透水区域;
8.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本体部分的下方,以支撑所述本体部,所述支撑部中至少部分的位置对应于所述透水区域与所述不透水区域的分界处,该至少部分支撑部设有流通结构,以将液体流通至栽培装置的排水口。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不透水区域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透水区域的上表面。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不透水区域的上表面至所述透水区域的上表面呈一定坡度,所述坡度为2
°±
0.5
°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流通结构为水平方向穿透的孔结构。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流通结构为齿形开口向下的锯齿形结构。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流通结构为齿形开口向下的梳型结构。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不透水区域和透水区域的分布呈格状相邻设置,所述不透水区域和透水区域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多个。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不透水区域和透水区域的分布呈环状相邻设置,所述不透水区域和透水区域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多个。
1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栽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栽培槽和所述的根系阻隔板,所述根系阻隔板设于所述栽培槽的内部底部上方,所述栽培槽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位置对应所述根系阻隔板的不透水区域。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栽培槽在对应所述不透水区域的侧面设置通孔;优选地,所述栽培装置还包括无纺布,该无纺布铺设在所述根系阻隔板的上面。
18.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有效阻断水分在排水孔处的聚集,增加栽培槽透水部分的基质湿度,降低排水口处湿度,增加透气性,从而有效减少排水口处的根系,防止根系阻塞排水孔。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根系阻隔板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根系阻隔板在栽培槽内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根系阻隔板在栽培槽内的切面图;
22.附图标号:
23.10根系阻隔板,100本体部,101不透水区域,102透水区域,200支撑部,201流通结构;
24.a栽培槽,a10底部,a101排水口,a20侧面,a20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26.为了防止栽培槽的排水口处聚集根系,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一种根系阻隔板,用于设置在栽培槽内部,如图1、图2、图3所示,根系阻隔板10包括:
27.本体部100,所述本体部包括相连的不透水区域101和透水区域102;
28.支撑部200,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本体部分的下方,以支撑所述本体部100,所述支撑部200中至少部分的位置对应于所述透水区域102与所述不透水区域101的分界处,该至少部分支撑部设有流通结构201,以将液体流通至栽培装置的排水口。
29.上述技术方案,可将栽培槽内底部的水流作引导,划分为与栽培槽的排水口对应的不透水区域,及远离排水口的透水区域,如此使得栽培的植物的根系会顺着透水区域生长,远离排水口,从而解决了根系在排水口聚集导致堵塞排水口的问题。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透水区域101的上表面高于透水区域102的上表面,以便使得水流自然而然流向透水区域。
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透水区域101的上表面至透水区域102的上表面呈一定坡度,坡度为2
°±
0.5
°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流通结构201为水平方向穿透的孔结构,便于水流从透水区域102下方这侧流至透水区域102下方。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流通结构201为齿形开口向下的锯齿形结构,水流可以穿过齿间空隙,从透水区域102下方这侧流至透水区域102下方。
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流通结构201为齿形开口向下的梳型结构,水流可以穿过梳齿间空隙,从透水区域102下方这侧流至透水区域102下方。
35.上述流通结构201均能有效阻挡可能在根系阻隔板下方生长的较长的根系。当然,流通结构201不限于上述结构类型,可替换为相似的具有透水作用还能阻挡大部分根系穿过的结构。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透水区域101和透水区域102的分布呈格状相邻设置,不透水区域101和透水区域102的数量可分别为一个或多个。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透水区域101和透水区域102的分布呈环状相邻设置,不透水区域101和透水区域102的数量可分别为一个或多个。
3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栽培装置,如图2、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栽培槽a和所述的根系阻隔板10,根系阻隔板10设于栽培槽a的内部底部a10上方,栽培槽a的底部a10设有排水口a101,排水口a101的位置对应根系阻隔板10的不透水区域101。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栽培槽a在对应所述不透水区域101的侧面a20设置通孔a201,以便栽培槽通风透气。
40.优选地,所述栽培装置还包括无纺布(图中未示出),该无纺布可铺设在所述根系阻隔板10的上面,以减少根系向下生长。
4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有效阻断水分在排水孔处的聚集,增加栽培槽透水部分的基质湿度,降低排水口处湿度,增加透气性,从而有效减少排水口处的根系,防止根系阻塞排水孔。
42.实施例
43.一种侧面带有透气孔的栽培槽a,在栽培槽a的长侧面中间约1/3长度范围内开通孔a201(如图2),通孔a201的直径为5mm,通孔a201之间的间隔为10mm,通孔a201距离栽培槽底部10mm,栽培槽a两侧均开通孔a201。栽培槽a的底部放置具有过滤和支撑作用的根系阻隔板10(如图1),根系阻隔板10的本体部100下方位于中间约1/3长度范围的两侧均分布有20mm高的支撑部200,根系阻隔板10中间高,向两侧逐渐降低,坡度为2
°
;根系阻隔板10中间约1/3长度范围为密封无孔结构(图1标记2),其为不透水区域101,两侧为网状结构(图1),其为透水区域102;根系阻隔板10中间约1/3长度范围两侧有两道20mm高的锯齿状支撑部200,其可以阻隔根系从一侧向另一侧生长(如图3)。
44.本实用新型所述根系阻隔板10在使用时,首先将根系阻隔板10(图1)放入栽培槽a内(图2),然后在栽培槽a内放入栽培基质,并定植蔬菜。在对蔬菜进行灌水时,水经过栽培基质渗入根系阻隔板10,根系阻隔板10两侧的水经根系阻隔板10流入栽培槽a底部,根系阻隔板10中间部分是密封的,此处无法流下水。水流入栽培槽底部后,再从栽培槽底部两侧经根系阻隔板10的支撑部200位置处进入排水口a101。随着蔬菜根系的生长,当根系生长到根系阻隔板10处,由于中间部分为密封结构,根系无法穿透,便会向两侧生长,由此阻断了根系直接经由根系阻隔板10中间进入排水口a101;根系阻隔板10两侧的根系随着生长期的延续,延长部分根系会进入栽培槽a的底部,向着排水口a101的方向生长,根系阻隔板10的支撑部200流通结构201的设计能有效阻挡根系进入排水口且不影响排水。根系阻隔板10的设
计有效地减少了根系进入排水口a101的量。
45.本实用新型所述盆栽果菜根系阻隔板10进一步的优化实例,在根系阻隔板10的上面铺一层无纺布来减少根系向下生长;同时,在栽培槽a中间两侧面开孔,以增加通风,降低湿度,根系有着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湿度降低后根系不再朝着排水孔a101的方向生长,从而减少了根系进入排水口a101。
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7.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有效阻断水分在排水孔处的聚集,增加栽培槽透水部分的基质湿度,降低排水口处湿度,增加透气性,从而有效减少排水口处的根系,防止根系阻塞排水孔。
4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9.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0.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实施例的各零部件、装置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