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一种可更换镜片的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更换镜片的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护目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更换镜片的护目镜。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体育娱乐,进行体育娱乐时需要佩戴运动装备,运动装备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护目镜,护目镜广泛应用于滑雪运动等。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护目镜在长期佩戴过程中,镜片会有一定的磨损或刮花,用户佩戴时会影响视线,用户难以更换新的镜片,只能重新购买新的护目镜,护目镜难以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用户方便、快捷的更换镜片,能够重复使用护目镜,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更换镜片的护目镜。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更换镜片的护目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可更换镜片的护目镜,一种可更换镜片的护目镜,包括镜架,镜架包括前镜框和后镜框,前镜框设置有镜片,后镜框两端共同连接有弹力带,前镜框远离后镜框一侧对应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定位框,定位框包括上定位条和下定位条,下定位条由具有弹性的硅胶制成,上定位条和下定位条靠近两端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上定位条和下定位条对应每个第一卡接槽内均开设有第二卡接槽,镜片靠近后镜框一侧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对应每个第一卡接槽位置处均连接有第一卡接块,每个第一卡接块对应每个第二卡接槽位置处均连接有第二卡接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护目镜在长期佩戴后,镜片会产生磨损和刮花。用户用手掰动定位框对应的下定位条能够使其产生形变,固定架底部的两个第二卡接块能够移出第二卡接槽,同时第一卡接块能够移出第一卡接槽,然后拉动镜片,把镜片从定位框上取下来,随后将新的镜片通过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安装到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内。保证用户更换镜片时更加快捷、方便,便于用户能够反复使用护目镜,延长护目镜的使用寿命。在滑雪帽上套好弹力带,然后对应人眼调整好后镜框的位置,带好护目镜后即可进行滑雪运动。
8.可选的,所述前镜框和后镜框对应边缘位置处共同连接有连接板,前镜框、后镜框、连接板共同形成第一空腔,定位框两端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进风块,进风块、定位框和前镜框共同形成第二空腔,镜片两端卡接于第二空腔内,每个进风块均开设有多个进风孔,进风孔与第二空腔相连通,前镜框对应每个进风块位置处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与第一空腔相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滑雪过程中,从进风块对应的进风孔进入的空气,在第二空腔内穿过透气孔进入第一空腔,从而减少镜片内外的温度差,保证第一空腔
内的空气流通,除去镜片内壁生成的水雾,保证用户使用护目镜时更加安全、方便。
10.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二卡接块均开设有斜面,斜面由远离第一卡接块一端向靠近第一卡接块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第二卡接块通过斜面能够更加顺畅的卡接进入第二卡接槽内,提高用户安装镜片的效率。
12.可选的,所述上定位条两端靠近下定位条位置处均连接有加固条,加固条远离上定位条一端连接于下定位条底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加固条的材质硬度大于下定位条的材质硬度,提高下定位条的稳定性,保证第二卡接块不会从下定位条对应的第二卡接槽内滑出。
14.可选的,所述前镜框底部靠近两个加固条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前镜框对应每个第一限位槽内均设置有第一磁铁,上定位条靠近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上定位条对应第二限位槽内设置有第二磁铁,固定架对应每个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位置处均连接有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第三磁铁与第一磁铁相吸,第四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将新镜片对准定位框时,第三磁铁与第一磁铁相吸,第四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保证用户调整镜片位置时更加快捷,保证用户对准镜片后再按动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保证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不会折断,延长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的使用寿命。同时使镜片与定位框固定的更紧密。
16.可选的,所述弹力带设置有日字扣。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在弹力带上滑动日字扣,能够调整弹力带的长短,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感。
18.可选的,所述后镜框远离前镜框一侧对应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海绵垫,第一海绵垫远离后镜框一侧连接有第二海绵垫,第二海绵垫远离后镜框一侧连接有海绵绒垫。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防止多余的空气进入第一空腔,防止对用户的眼睛造成伤害。同时海绵绒垫更加贴合人脸,并减少对人脸的刮蹭,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
20.可选的,所述连接板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多个上透气口和下透气口,连接板对应上透气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海绵片,第一海绵片覆盖所有上透气口设置,连接板对应每个下透气口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海绵片,第二海绵片覆盖下透气口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空气通过第二空腔进入第一空腔后,通过第一海绵片和上透气口排出,空气通过第二空腔进入第一空腔后,通过第二海绵片和下透气口排出,保证进入第一空腔的空气能够正常流通,提高除霜的效率,同时第一海绵片防止多余的空气从上透气口进入,第二海绵片防止多余的空气从下透气口进入,提高人眼的舒适度。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第一卡接块、第二卡接块和定位框的设计,保证用户能够快捷、方便的更换镜片,提高护目镜的使用率;
24.2.斜面的设计,保证第二卡接块能够更加快捷的进入第二卡接槽内;
25.3.日字扣的设计,保证用户能够调节弹力带的长度和松紧,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架结构剖视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进风块结构剖视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镜架结构剖视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限位槽结构剖视图;
32.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3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限位槽结构剖视图;
34.图9是图8中c部分的放大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镜架;11、前镜框;111、镜片;112、透气孔;12、后镜框;121、第一海绵垫;122、第二海绵垫;123、海绵绒垫;13、弹力带;131、日字扣;132、橡胶条;2、定位框;21、上定位条;211、加固条;22、下定位条;23、第一卡接槽;231、第二卡接槽;24、固定架;241、第一卡接块;242、第二卡接块;243、斜面;244、第三磁铁;245、第四磁铁;3、连接板;31、第一空腔;32、上透气口;321、第一海绵片;33、下透气口;331、第二海绵片;4、进风块;41、第二空腔;42、进风孔;5、第一限位槽;51、第一磁铁;6、第二限位槽;61、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更换镜片111的护目镜。参照图1,一种可更换镜片111的护目镜包括镜架1,镜架1包括前镜框11和后镜框12。前镜框11设置有镜片111。后镜框12两端共同连接有弹力带13。使用时,将弹力带13套在头上,将后镜框12对应人眼带好,即可正常进行运动。
38.参照图1,弹力带13靠近后镜框12位置处连接有日字扣131。用户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日字扣131在弹力带13上移动,从而调节弹力带13的长度,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弹力带13靠近后镜框12一侧固定连接有多条橡胶条132,橡胶条132的长度与弹力带13的长度相同。用户使用时,滑雪时还要佩戴滑雪帽,弹力带13套在滑雪帽上时,弹力带13上的橡胶条132抵接于滑雪帽,从而增大摩擦力,防止护目镜脱落。
39.参照图2和图3,前镜框11远离后镜框12一侧对应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框2。定位框2包括上定位条21和下定位条22,下定位条22由具有弹性的硅胶制成。上定位条21和下定位条22靠近两端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23,第一卡接槽23开设于上定位条21和下定位条22相互靠近一侧。上定位条21和下定位条22对应每个第一卡接槽23内均开设有第二卡接槽231。镜片111靠近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4,固定架24固定连接于镜片111靠近后镜框12一侧。固定架24两端对应每个第一卡接槽23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241,第一卡接块241卡接于第一卡接槽23内。每个第一卡接块241对应每个第二卡接槽231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块242,第二卡接块242固定连接于第一卡接块241远离固定架24一侧,第二卡接块242固定连接于第一卡接块241远离镜片111位置处。用户使用时,镜片111长期佩戴后有磨损和刮花后,用户用手掰动下定位条22,下定位条22较软并产生形变,从而使固定架24底部的两个第二卡接块242从第二卡接槽231移出,同时第一卡接块241
从第一卡接槽23移出,然后拉动镜片111即可将镜片111从定位框2上取下,并更换新的镜片111。保证用户能够及时、快速的更换镜片111,保证用户重复使用护目镜,保证用户佩戴时护目镜时视野清晰。
40.参照图2和图3,每个第二卡接块242远离第一卡接块241一侧均开设有斜面243,斜面243由远离第一卡接块241一端向靠近第一卡接块241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用户使用时,斜面243使第二卡接块242能够更加顺畅的卡接进第二卡接槽231内,便于用户安装镜片111,提高安装效率。
41.参照图1和图2,上定位条21两端靠近下定位条22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条211,加固条211远离上定位条21一端固定连接于下定位条22底部。用户使用时,加固条211材质硬度比下定位条22材质硬度大,保证下定位条22的稳定性,防止第二卡接块242从下定位条22对应的第二卡接槽231内滑出。
42.参照图4和图5,前镜框11和后镜框12对应边缘位置处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前镜框11、后镜框12、连接板3共同形成第一空腔31。定位框2两端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进风块4,进风块4、定位框2和前镜框11共同形成第二空腔41,镜片111两端卡接于第二空腔41内。每个进风块4均开设有多个菱形的进风孔42,进风孔42沿进风块4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进风孔42与第二空腔41相连通。前镜框11对应每个进风块4位置处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12,透气孔112与第一空腔31相连通。用户使用时,滑雪过程中,空气通过进风块4对应的进风孔42进入第二空腔41,然后通过透气孔112进入第一空腔31,从而使第一空腔31内的空气流通,降低第一空腔31内的温度,防止镜片111内壁生成水雾,保证用户正常使用护目镜。
43.参照图4和图5,连接板3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多个上透气口32和下透气口33,连接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片321,第一海绵片321覆盖所有上透气口32设置,连接板3对应每个下透气口33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片331,第二海绵片331覆盖下透气口33设置。用户使用时,从进风孔42进来的空气通过第二空腔41和第一空腔31,然后通过第一海绵片321从上透气口32排出,通过第二海绵片331从下透气口33排出,从而使空气快速流通,提高空气的流动量,增强除霜的效果。
44.参照图4,后镜框12远离前镜框11一侧对应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121。第一海绵垫121远离后镜框1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垫122。第二海绵垫122远离第一海绵垫121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绒垫123。用户使用时,第一海绵垫121和第二海绵垫122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使后镜框12更加贴合人脸。海绵绒垫123较为柔软,从而减少对人脸的刮蹭,提高舒适感。
45.参照图6和图7,前镜框11底部靠近两个加固条211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第一限位槽5开设于前镜框11远离后镜框12一侧。前镜框11对应每个第一限位槽5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51。固定架24底部对应每个第一磁铁51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磁铁244。第三磁铁244与第一磁铁51相吸。用户使用时,将镜片111放到定位框2上时,第三磁铁244与第一磁铁51相吸,便于用户快速对准镜片111下端的位置处,防止用户没有对准镜片111就按动第一卡接块241和第二卡接块242,防止用户将第一卡接块241和第二卡接块242按断。同时提高镜片111与定位框2的固定强度。
46.参照图8和图9,上定位条21靠近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6,第二限位槽6开设于上定位条21靠近下定位条22一侧。上定位条21对应第二限位槽6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磁
铁61。固定架24顶部对应第二磁铁61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四磁铁245,第四磁铁245与第二磁铁61相吸。用户使用时,将镜片111放到定位框2上时,第四磁铁245与第二磁铁61相吸,便于用户快速对准镜片111上端的位置处,防止用户没有对准镜片111就按动第一卡接块241和第二卡接块242,防止用户将第一卡接块241和第二卡接块242按断。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更换镜片111的护目镜的实施原理为:用户使用时,镜片111在长期佩戴后会产生磨损和刮花的情况,需要对镜片111更换时,用手掰动下定位条22的底部,下定位条22产生形变后,下定位条22对应的第二卡接槽231弹出固定架24底部的两个第二卡接块242,同时下定位条22对应的第一卡接槽23弹出第一卡接块241,然后拽动镜片111,使第三磁铁244与第一磁铁51分离,第四磁铁245与第二磁铁61分离,从定位框2上将镜片111取下来,然后更换好新的镜片111。保证用户及时、快速的对镜片111进行更换,保证用户能够重复使用护目镜。安装好镜片111后,调整好日字扣131在弹力带13上的位置处,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将弹力带13在滑雪帽上带好,并使橡胶条132抵接于滑雪帽,防止弹力带13打滑,然后调整后镜框12的位置,使其对准人眼,并使海绵绒垫123抵接于人脸,然后进行滑雪运动。滑雪过程中,空气从进风块4对应的进风孔42进入第二空腔41,然后从第二空腔41通过透气孔112进入第一空腔31,空气在第一空腔31内流动后分别通过第一海绵片321和第二海绵片331从上透气口32和下透气口33排出,第一空腔31内的温度在空气流通后降低,减少镜片111内壁生成水雾的情况,便于用户正常、安全的佩戴护目镜。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