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护目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除霜护目镜。
背景技术:2.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有更多的人开始追求不同的体育娱乐,进行体育娱乐前需要佩戴好运动装备,众多的运动装备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护目镜,护目镜广泛应用于滑雪运动中。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人们在进行滑雪运动时,周围环境温度较低,护目镜佩戴到人脸后,护目镜与人脸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而人眼散发出的热量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形成温差,导致护目镜的镜片内部易产生水滴或水雾,阻隔用户视线,不便于用户进行正常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在滑雪过程中,护目镜能够自动对护目镜镜片进行除霜处理,保证用户正常、安全的进行运动,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除霜护目镜。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除霜护目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自动除霜护目镜,包括镜架,镜架包括前镜框和后镜框,前镜框设置有镜片,后镜框两端共同连接有弹力带,前镜框和后镜框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前镜框、后镜框、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共同形成第一空腔,前镜框远离后镜框一侧对应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定位条,定位条两端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进风块,进风块、定位条和前镜框共同形成第二空腔,镜片两端卡接于第二空腔内,每个进风块均开设有多个进风孔,进风孔与第二空腔相连通,前镜框对应每个进风块位置处均开设有进风槽,前镜框对应每个进风槽内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与第一空腔相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在滑雪帽上套好弹力带,然后对应人眼调整好后镜框的位置,带好护目镜后即可进行滑雪运动。滑雪过程中,从进风块对应的进风孔进入的空气,在第二空腔和进风槽内穿过第一海绵片和透气孔进入第一空腔,从而减少镜片内外的温度差,保证第一空腔内的空气流通,除去镜片内壁生成的水雾,保证用户使用护目镜时更加安全、方便。
8.可选的,所述前镜框对应每个进风槽内均设置有第一海绵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第一海绵片减缓空气通过透气孔进入第一空腔时的速度,同时减少进入第一空腔的空气量,保证人眼不会受到伤害。
10.可选的,每个所述进风孔的内径由远离前镜框一侧向靠近前镜框一侧方向减小。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滑雪时,进风孔远离前镜框位置处的口径较大,从而使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内进入更多的空气。进风孔靠近前镜框位置处的口径较小,从而使进入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内的空气减缓的进行流动,保证空气缓慢流动,保证人眼的安全。
12.可选的,每个所述进风块均开设有斜面,斜面由进风块向靠近镜片一侧向下倾斜,进风孔开设于进风块对应斜面位置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前镜框和后镜框整体为弧形,斜面使更多的空气通过进风孔进入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提高空气的流通量,保证除霜的效果。
14.可选的,所述后镜框远离前镜框一侧对应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海绵垫,第一海绵垫远离后镜框一侧连接有第二海绵垫,第二海绵垫远离后镜框一侧连接有海绵绒垫。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防止多余的空气进入第一空腔,防止对用户的眼睛造成伤害。同时海绵绒垫更加贴合人脸,并减少对人脸的刮蹭,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
16.可选的,所述上连接板开设有多个上透气口,上连接板设置有第二海绵片,第二海绵片覆盖所有上透气口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空气通过第二空腔进入第一空腔后,通过第二海绵片和上透气口排出,保证进入第一空腔的空气能够正常流通,提高除霜的效率,同时第二海绵片防止多余的空气从上透气口进入,保证人眼的舒适。
18.可选的,所述下连接板开设有多个下透气口,下连接板对应每个下透气口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三海绵片,第三海绵片覆盖下透气口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空气通过第二空腔进入第一空腔后,通过第三海绵片和下透气口排出,进一步提升第一空腔内空气流通的效果,提高除霜的效率,同时第三海绵片防止多余的空气从下透气口进入,提高人眼的舒适度。
20.可选的,所述弹力带靠近后镜框一侧连接有多条橡胶条。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弹力带上的橡胶条抵接于滑雪帽,增大弹力带和滑雪帽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滑雪过程中护目镜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进风块、进风孔和透气孔的设计,保证镜片内壁的空气流通,从而除去镜片上的水珠和水滴;
24.2.第一海绵片的设计,保证从透气孔进入的空气缓慢的进行流通,保证人眼的舒适感;
25.3.斜面的设计,保证进风孔能够进入更多的空气,提高除霜的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进风块结构剖视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镜架结构剖视图;
29.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镜架;11、前镜框;111、镜片;112、进风槽;113、透气孔;114、第一海绵片;12、后镜框;121、第一海绵垫;122、第二海绵垫;123、海绵绒垫;13、弹力带;131、橡胶条;14、上连接板;141、第一空腔;142、上透气口;143、第二海绵片;15、下连接板;151、下透气口;152、第三海绵片;2、定位条;21、进风块;211、进风孔;212、斜面;22、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除霜护目镜。参照图1,一种自动除霜护目镜包括镜架1,镜架1包括前镜框11和后镜框12。前镜框11设置有镜片111。后镜框12两端共同连接有弹力带13。使用时,将弹力带13套在头上,将后镜框12对应人眼带好,即可正常进行运动。
33.参照图1,弹力带13靠近后镜框12一侧固定连接有多条橡胶条131,橡胶条131的长度与弹力带13的长度相同。用户使用时,滑雪时还要佩戴滑雪帽,弹力带13套在滑雪帽上时,弹力带13上的橡胶条131抵接于滑雪帽,从而增大摩擦力,防止护目镜脱落。
34.参照图2和图3,前镜框11和后镜框12对应顶部位置处共同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14,前镜框11和后镜框12对应底部位置处共同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15,前镜框11、后镜框12、上连接板14和下连接板15共同形成第一空腔141。前镜框11两端位置处均开设有进风槽112,进风槽112开设于前镜框11远离后镜框12一侧。前镜框11对应每个进风槽112内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13,透气孔113沿进风槽112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透气孔113与第一空腔141相连通。前镜框11对应每个进风槽112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片114。前镜框11远离后镜框12一侧对应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条2,定位条2对应每个进风槽112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进风块21。进风块21、定位条2和前镜框11共同形成第二空腔22,镜片111两端卡接于第二空腔22内。每个进风块21均开设有多个菱形的进风孔211,进风孔211沿进风块21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进风孔211与第二空腔22相连通。用户使用时,滑雪过程中,空气通过进风块21对应的进风孔211进入第二空腔22和进风槽112,然后通过第一海绵片114和透气孔113进入第一空腔141,从而使第一空腔141内的空气流通,降低第一空腔141内的温度,防止镜片111内壁生成水雾,保证用户正常使用护目镜。第一海绵片114防止空气直接通过透气孔113对人眼造成伤害。
35.参照图2和图4,每个进风孔211的内径由远离前镜框11一侧向靠近前镜框11一侧方向减小。每个进风块21均开设有斜面212。斜面212由进风块21向靠近镜片111一侧向下倾斜设置,进风孔211开设于进风块21对应斜面212位置处。用户使用时,进风孔211远离前镜框11的口径大能够使更多的空气进入第二空腔22和第一空腔141,进风孔211靠近前镜框11的口径小能够使空气缓慢的进入第二空腔22和第一空腔141,实现空气流通并防止空气流速过快对人眼造成伤害。护目镜整体为弧形,斜面212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空气的流通量,保证空气的正常流通。
36.参照图2和图3,后镜框12远离前镜框11一侧对应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121。第一海绵垫121远离后镜框1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垫122。第二海绵垫122远离第一海绵垫121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绒垫123。用户使用时,第一海绵垫121和第二海绵垫122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使后镜框12更加贴合人脸。海绵绒垫123较为柔软,从而减少对人脸的刮蹭,提高舒适感。
37.参照图2和图3,上连接板14开设有多个上透气口142,上连接板14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片143,第二海绵片143覆盖所有上透气口142设置。下连接板15开设有多个下透气口151,下连接板15对应每个下透气口151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海绵片152,第三海绵片152覆盖下透气口151设置。用户使用时,从进风孔211进来的空气通过第二空腔22和第一空腔141,然后通过第二海绵片143从上透气口142排出,通过第三海绵片152从下透气口151排
出,从而使空气快速流通,提高空气的流动量,增强除霜的效果。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自动除霜护目镜的实施原理为:用户使用时,将弹力带13在滑雪帽上带好,并使橡胶条131抵接于滑雪帽,防止弹力带13打滑,然后调整后镜框12的位置,使其对准人眼,并使海绵绒垫123抵接于人脸,然后进行滑雪运动。滑雪过程中,空气通过进风块21斜面212对应的进风孔211进入第二空腔22,然后从第二空腔22通过进风槽112、第一海绵片114和透气孔113进入第一空腔141,第一海绵片114减缓空气进入第一空腔141的速度从而减少对人眼的伤害。空气在第一空腔141内流动后分别通过第二海绵片143和第三海绵片152从上透气口142和下透气口151排出,第一空腔141内的温度在空气流通后降低,减少镜片111内壁生成水雾的情况,便于用户正常、安全的佩戴护目镜。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