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一种分隔式量子点透镜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分隔式量子点透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隔式量子点透镜。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量子点透镜为一体式设计,通过将量子点材料与透镜材料混合在一起制备而成,在量子点透镜的表面做有一层防水阻隔层,该种方案制作的量子点透镜成本高,且阻隔水氧性的效果差,另外,由于量子点材料各向异性的存在,导致采用该种量子点透镜的视觉效果不佳。
3.在专利号为201811203312.7所提及的一种分体式量子点透镜及背光模组,所述分体式量子点透镜包括上下拼接设置的上部分透镜和下部分透镜,所述上部分透镜中与下部分透镜直接接触的一面为第一接触面;所述下部分透镜中与上部分透镜直接接触的一面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或第二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非穿透的内凹孔,所述内凹孔内填充有量子点材料。本发明的量子点透镜由于采用了上下分体式设计,并且在上部分透镜的第一接触面和/或在下部分透镜的第二接触面上设置内部填充有量子点材料的内凹孔,解决了现有的量子点透镜成本高,视觉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4.然而,在光线穿过量子点材料到达量子点透镜的上方时,我们发现上述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以下缺陷:外界点光源变为面光源后,特别是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光线的扩散效果,将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修改为弧形面后,达到将面光源进一步发散的目的,然而这种进一步发散的面光源在经过量子点材料后没有经过二次配光,导致面光源的光斑没有完全打开,反而影响了后续光线向外的扩散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分隔式量子点透镜,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隔式量子点透镜,其结构包括上下拼接设置的上透镜和下透镜,其创新点在于:上透镜和下透镜之间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弧面夹层,弧面夹层内部的厚度均匀设置,弧面夹层的内部均匀填充有量子点荧光树脂胶,量子点荧光树脂胶uv光固化后形成为厚度均匀的固化层;
7.下透镜的内部设有空气填充腔,空气填充腔位于弧面夹层的正上方,空气填充腔和下透镜底部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20mm。
8.进一步的,上述弧面夹层包括两个向上凸起的上弧面层、下弧面层,上弧面层、下弧面层的表面均设有特殊微结构的光学面;
9.上述空气填充腔包括两个形状均为异形的左空腔和右空腔,左空腔和右空腔覆盖在上弧面层的上方,左空腔和右空腔的内部相连通且连接位置和上弧面层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10.进一步的,上述光学面为经过磨砂处理的粗糙面。
11.进一步的,上述左空腔和右空腔均为异形弧面。
12.进一步的,上述左空腔或者右空腔的内部均设有若干用于增大发光角度的锥形空腔,锥形空腔的宽度在逐渐远离上弧面层时逐渐扩大。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隔式量子点透镜,上下拼接的上透镜、下透镜设计降低了现有技术中量子点透镜一体化设计而导致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弧面夹层厚度均匀的设置使得固化层的厚度保持均匀,从而确保了后续量子点透镜制作而成的背光模具色域高,亮度高,背光颜色均匀。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隔式量子点透镜,在光源经过弧面夹层后,面光源进一步扩散,此时,面光源源通过空气填充腔向外扩散,通过空气的折射产生特殊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打开光源的光斑,提高了光线向外的发散效果。
16.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隔式量子点透镜,空气填充腔选择形状为异形的左空腔、右空腔,这种异形形状的设置满足了光线不同方向的折射效果,进而能够将光源中的光斑完全打开,确保了光线经过空气填充腔向外的发散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9.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包括上下拼接设置的上透镜1和下透镜2,上透镜1和下透镜2之间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弧面夹层 3,弧面夹层3内部的厚度均匀设置,弧面夹层3的内部均匀填充有量子点荧光树脂胶,量子点荧光树脂胶uv光固化后形成为厚度均匀的固化层;
20.下透镜2的内部设有空气填充腔7,空气填充腔7位于弧面夹层3的正上方,空气填充腔7和下透镜2底部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20mm。
21.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下拼接的上透镜1、下透镜2设计降低了现有技术中量子点透镜一体化设计而导致成本高的问题,而弧面夹层3的内部用于填充量子点荧光树脂胶,一方面使得上透镜1、下透镜2之间相互粘接,同时弧面夹层3厚度均匀的设置使得固化层的厚度保持均匀,从而确保了后续量子点透镜制作而成的背光模具色域高,亮度高,背光颜色均匀。
2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光源经过弧面夹层3后,面光源进一步扩散,此时,光源通过空气填充腔7向外扩散,通过空气的折射产生特殊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打开光源的光斑,提高了光线向外的发散效果。
23.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弧面夹层3包括两个向上凸起的上弧面层31、下弧面层32,上弧面层31、下弧面层32的表面均设有特殊微结构的光学面;
24.上述空气填充腔7包括两个形状均为异形的左空腔71和右空腔72,左空腔71和右空腔72覆盖在上弧面层31的上方,左空腔71和右空腔72的内部相连通且连接位置和上弧面
层31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25.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光学面为经过磨砂处理的粗糙面。
26.在本实用新型中,这种向上凸起的上弧面层31、下弧面层32有利于光线的扩散,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弧面层31、下弧面层32可以为半球面或者椭圆半球面或者非球面的曲面结构,同时,特殊微结构的光学面经过磨砂处理,使得光学面表面粗糙,有利于荧光树脂胶在光学面上的吸附,从而确保了固化层在弧面夹层3内部的稳定性。
27.在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填充腔7选择形状为异形的左空腔71、右空腔 72,这种异形形状的设置满足了光线不同方向的折射效果,进而能够将光源中的光斑完全打开,确保了光线经过空气填充腔7向外的发散效果。
28.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左空腔71和右空腔72均为异形弧面。
29.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先方案,上述左空腔71或者右空腔72的内部均设有若干用于增大发光角度的锥形空腔4,锥形空腔4的宽度在逐渐远离上弧面层31时逐渐扩大。
30.在本实用新型中,左空腔71或者右空腔72选择异形弧形面有利于光线的进一步的发散,其次,在光线经过左空腔71或者右空腔72的内部时,锥形空腔4的设计使得光线在左空腔71或者右空腔72能够根据锥形空腔4的形状逐步向外扩散,而光线这种逐渐递增的扩散的方式确保了光线向外扩散的质量。
31.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