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广角透镜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广角透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各种摄像系统的广角透镜。


背景技术:

2.在广角透镜中,为了获得高分辨率,提出了一种5组6片的透镜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广角透镜中,从物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有前组、光圈及后组,在前组中,从最靠物侧朝向像侧至少依次配置有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凹曲面的负弯月透镜,第二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凹曲面的负弯月透镜。专利文献1等所记载的广角透镜用于汽车的传感器装置。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575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然而,就专利文献1等所记载的广角透镜而言,由于第一透镜露在外部,因此汽车行驶中的飞石等来自外部的冲击施加到第一透镜。其结果是,第一透镜有可能损坏。
8.鉴于以上的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广角透镜,即使为了提高对于冲击的强度而增加第一透镜的厚度,该广角透镜也能够获得合适的负的光焦度。
9.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角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有前组、光圈以及后组,在所述前组中,配置于最靠物侧的第一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凹曲面的负弯月透镜,当将所述第一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设为t1(mm),且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
11.1.500≤t1/f0≤1.850。
12.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一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t1和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之比(t1/f0)超过下限(1.500),所以第一透镜的厚度变厚。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透镜由于冲击而损坏。另外,由于比(t1/f0)设置了上限(1.500),所以能够抑制第一透镜变得过厚。因此,能够防止第一透镜变得过厚而不能获得合适的负的光焦度。
13.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所述前组中,从最靠物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有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在所述后组中,从最靠物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有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凹曲面的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是物侧的透镜面及像侧的透镜面均为凸曲面的双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是物侧的透镜面及像侧的透镜面均为凸曲面的双凸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凹曲面的负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是物侧的透镜面及像侧的透镜面为凸曲面的双凸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及所述第六透镜是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接合而成的接合
透镜。据此,能够通过将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设为凸曲面来确保摄像区域。另外,由于在将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配置在了光圈的后方,所以即使是广角,也可以修正各种像差。另外,由于将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配置在了光圈的后方,所以能够将向成像面的入射角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够应对高像素的摄像元件。此外,由于第五组是双凹第五透镜和双凸第六透镜的接合透镜,所以有利于倍率色差的修正。因此,能够抑制随着广角化的倍率色差的产生。
14.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当将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的凹陷量设为sag31(mm),且将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的直径设为d31(mm)时,凹陷量sag31及直径d31满足以下条件式:0<|sag31/(d31/2)|<0.060。在该方式中,由于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的凹陷量sag31和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的半径(d31/2)之比(sag31/(d31/2))的绝对值超过下限(0),所以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不会成为平面。因此,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另外,由于对比(sag31/(d31/2))的绝对值设置了上限(0.060),所以能够避免凹陷量大的凹面和凹陷量大的凸面在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对置。因此,能够抑制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和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之间的多重反射。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和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之间的多重反射而导致的环状的叠影的产生。
15.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设为f1(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6.000<f1/f0<-4.500。在该方式中,由于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一透镜的焦距f1之比(f1/f0)超过下限(-6.000),所以能够将广角透镜广角化,并且小型化。另外,由于对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一透镜的焦距f1之比(f1/f0)设置了上限(-4.500),所以第一透镜的屈光度变得合适,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
16.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当将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设为f1(mm),且将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设为f2(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2.000<f1/f2<2.400。在该方式中,由于第一透镜的焦距f1和第二透镜的焦距f2之比(f1/f2)超过下限(2.000),所以能够将广角透镜广角化。另外,由于对第一透镜的焦距f1和第二透镜的焦距f2之比(f1/f2)设置了上限(2.400),所以能够适当地修正畸变像差。
17.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设为f3(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3.500<f3/f0<5.000。在该方式中,由于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三透镜的焦距f3之比(f3/f0)超过下限(3.500),所以能够避免第三透镜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因此,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另外,由于对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三透镜的焦距f3之比(f3/f0)设置了上限(5.000),所以能够减小透镜直径或透镜系统整体的物体间距离。因此,能够将广角透镜小型化。
18.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设为f2(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2.800<f2/f0<-2.100。在该方式中,由于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二透镜的焦距f2之比(f2/f0)超过下限(-2.800),所以能够减小透镜直径或透镜系统整体的物体间距离。因此,能够将广角透镜小型化。另外,由于对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二透镜的焦距f2之比(f2/f0)设置了上限(-2.100),所以能够避免第二透镜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因此,能够确保摄像区域,并且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
19.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所述第四透镜
的焦距设为f4(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2.800<f4/f0<4.000。在该方式中,由于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四透镜的焦距f4之比(f4/f0)超过下限(2.800),所以能够避免第四透镜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因此,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另外,由于对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四透镜的焦距f4之比(f4/f0)设置了上限(4.000),所以能够减小透镜直径或透镜系统整体的物体间距离。因此,能够将广角透镜小型化。
20.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及所述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456(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2.000<f456/f0<3.000。在该方式中,由于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f456之比(f456/f0)超过下限(2.000),所以能够避免后组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因此,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因此,能够实现高的光学特性。另外,由于对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f456之比(f456/f0)设置了上限(3.000),所以能够避免后组的光焦度变得过弱。因此,能够将广角透镜小型化。
21.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所述第五透镜及所述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56(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5.000<f56/f0<7.000。在该方式中,由于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五透镜及所述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f56之比(f56/f0)在条件的范围内,所以能够适当地修正色差。
22.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设为r42时,满足以下条件式:-5.000<r42/f0<-2.800。在该方式中,由于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42之比(r42/f0)超过下限(-5.000),所以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另外,因为对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和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42之比(r42/f0)设置了上限(-2.800),所以能够抑制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变得过小。因此,能够成型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
23.在本发明中,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设为d0,且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时,满足以下条件式:10.000<d0/f0<18.000。在该方式中,由于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d0和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之比(d0/f0)超过下限(10.000),所以能够适当地修正球面像差或畸变像差。另外,由于对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d0和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之比(d0/f0)设置了上限(18.000),所以能够抑制透镜直径变得过大,并且能够避免透镜系统整体的全长变长。因此,能够将广角透镜小型化。
24.发明效果
25.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一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t1和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之比(t1/f0)超过下限(1.500),所以第一透镜的厚度变厚。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透镜由于冲击而损坏。另外,由于比(t1/f0)设置了上限(1.500),所以能够抑制第一透镜变得过厚。因此,能够防止第一透镜变得过厚而不能获得合适的负的光焦度。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广角透镜的说明图。
27.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
28.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
29.图4表示图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
30.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
31.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广角透镜的说明图。
32.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
33.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
34.图9是表示图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
35.图10是表示图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
36.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广角透镜的说明图。
37.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
38.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
39.图14是表示图1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
40.图15是表示图1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
41.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广角透镜的说明图。
42.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
43.图18是表示图1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
44.图19是表示图1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
45.图20是表示图1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
46.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广角透镜的说明图。
47.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
48.图23是表示图2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
49.图24是表示图2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
50.图25是表示图21所示的广角透镜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
51.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广角透镜的说明图。
52.图27是表示图2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
53.图28是表示图2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
54.图29是表示图2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
55.图30是表示图26所示的广角透镜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广角透镜100,对实施方式1、2、3、4、5、6进行说明。在本技术发明中,“透镜面的直径(diameter)”是透镜面的光学有效直径。所谓有效直径是在考虑到有助于成像的所有光线和透镜面相交的交点时,由径向上的最靠外侧的点(离光轴最远的点)构成的圆的直径。“凹陷量(sag)”是在将与光轴正交的假想平面设为假想基准面时,从透镜面的有效直径的最外周的假想基准面的光轴l上的点到透镜面的光轴l上的点的距离。另外,在凹陷量为正值的情况下,假想基准面上的光轴l的点位于比透镜面的光轴l上的点更靠近物侧,在凹陷量为负值的情况下,假想基准面上的光轴l的点位于比透镜面的光轴l上的点更靠近像侧。
57.(实施方式1)
58.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广角透镜100的说明图。此外,在图1中表示表面编号
时,对非球面标注“*”。如图1所示,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具有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依次配置的前组110、光圈80、后组120及红外线截止滤光片81。前组110由从最靠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及第三透镜30构成。后组120由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构成。对于第六透镜,在像侧lb依次配置有平板状的红外线截止滤光片81、透光性的罩82及拍摄元件85。
59.第一透镜10是像侧lb的透镜面102(第二面2)为凹曲面的负弯月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弯月透镜),物侧la的透镜面11(第一面1)是凸曲面。第二透镜是像侧lb的透镜面22(第四面4)为凹曲面的负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物侧la的透镜面21(第三面3)为凸曲面。第三透镜30是物侧la的透镜面31(第五面5)及像侧lb的透镜面32(第六面6)均为凸曲面的双凸透镜,是正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镜)。第四透镜40是物侧la的透镜面41(第七面7)及像侧lb的透镜面42(第8面8)均为凸曲面的双凸透镜,是正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镜)。第五透镜是像侧lb的透镜面52(第十一面11)为凹曲面的负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第五透镜50的物侧la的透镜面51(第十面10)是凹曲面。第六透镜60是物侧la的透镜面61及像侧lb的透镜面62(第十二面12)为凸曲面的双凸透镜,是正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镜)。第五透镜50和第六透镜60构成第五透镜50的像侧lb的透镜面52和第六透镜60的物侧la的透镜面61由粘接剂(未图示)接合的接合透镜70,第五透镜50的像侧lb的透镜面52及第六透镜60的物侧la的透镜面61构成第十一面11。根据该结构,相对于光圈80在像侧lb,第五透镜50和第六透镜60构成接合透镜70,因此,能够适当地修正色差。理想的是,粘接剂是在固化后也具有弹性的材质。
60.光圈80构成第七面7。红外线截止滤光片81的物侧la的面811构成第十三面13,像侧lb的面812构成第十四面14。罩82的物侧la的面821构成第十五面15,像侧lb的面822构成第十六面16。摄像元件85的拍摄面构成第十七面17。
61.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是由丙烯酸树脂类、聚碳酸酯类、聚烯烃类等构成的塑料透镜。因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即使在该情况下,第一透镜10及第四透镜40也是玻璃透镜。与光圈80相邻的第四透镜40是玻璃透镜,随着温度变化的折射率变化小。因此,能够提高广角透镜100的温度特性。因此,能够遍及大的温度范围实现进一步的高分辨率化。另外。因为配置于最靠物侧la的第一透镜10是玻璃透镜,所以难以对第一透镜10造成损伤等。在本方式中,第二透镜20的透镜面21、22、第三透镜30的透镜面31、32、第五透镜50的透镜面51、52及第六透镜60的透镜面61、62是非球面。第一透镜10的透镜面11、12及第四透镜40的透镜面41、42是球面。
62.(透镜结构)
63.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的各透镜的结构等如表1所示,在表1中,作为广角透镜100的特性,示出以下特性。此外,表1及后述的表2~7所示的值进行了基于四舍五入的小数部分的处理。
64.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effective focal length)
65.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d0(total track)
66.透镜系统整体的f值(image space)
67.半视场角(half field angle)
68.另外,在表1中示出了各面的以下的项目。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是mm。在此,
在透镜面是朝向物侧突出的凸面或者朝向物侧凹陷的凹面的情况下,将曲率半径设为正值,在透镜面是朝向像侧突出的凸面或者朝向像侧凹陷的凹面的情况下,将曲率半径设为负值。
69.曲率半径(radius)
70.厚度(thickness)
71.折射率nd
72.阿贝数νd
73.焦距f
74.另外,在表1中示出由下式(等式1)表示非球面的形状时的非球面系数a4、a6、a8、a10
··
。在下式中,将凹陷量(光轴方向的轴)设为z,将与光轴垂直方向的高度(光线高度)设为r,将圆锥系数设为k,将曲率半径的倒数设为c。
75.【等式1】
[0076][0077]
【表1】
[0078]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00.912mmtotal track d012.463mmimage space f/#2.03half field of angle110deg
[0079][0080]
surfc(1/radius)ka4a6a8a1036.36704e-030.00000e+001.85968e-02-3.23942e-03-1.12025e-045.59540e-0548.13771e-01-1.00000e+005.18753e-021.46973e-021.92409e-02-1.23604e-0251.10736e-010.00000e+00-1.88525e-021.74278e-02-9.25972e-034.35823e-036-3.61916e-010.00000e+002.02050e-037.76870e-03-2.99549e-03-1.71495e-0310-4.00816e-020.00000e+00-1.87608e-02-1.94575e-023.94528e-02-4.84194e-02111.15934e+00-1.00000e+009.50681e-02-7.25104e-022.06821e-031.77497e-02
12-4.81506e-01-1.00000e+003.83919e-02-2.86114e-022.17271e-02-7.47041e-03
[0081]
如表1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2mm,从第一透镜10的物侧la的透镜面11到摄像元件85的距离即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d0为12.463mm,透镜系统整体的f值为2.03,半视场角为110deg。
[0082]
(广角透镜100的像差特性)
[0083]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表示最大视场角(110.000deg/半角)下的倍率色差。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图5的(a)、(b)、(c)、(d)表示相对于光轴所成的角度为0
°
、30
°
、60
°
、95
°
时的切线方向(y方向)及径向方向(x方向)上的横向像差。
[0084]
此外,在图2~图5中,对波长在486nm、588nm、656nm处的各像差标注b、g及r。另外,关于图4所示的像散,对径向方向的特性标注s,对切线方向的特性标注t。另外,图4所示的失真表示拍摄中央部和周边部的像的变化比率,可以说,失真的数值的绝对值越小,越是高精度的透镜。
[0085]
如图2~图5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将球面像差、倍率色差、像散(失真)及横向像差修正到适当的水平。
[0086]
(有关冲击对策等的结构)
[0087]
在表2中示出了与以下说明的条件式对应的各数值,在图2中也示出了后述的实施例2~6的数值。此外,在表2中示出与以下说明的条件式对应的各数值,在图2中也示出了后述的实施例2~4的数值。此外,表2所示的比表示在使用将表1、3、4、5、6、7所示的各值四舍五入之前的值计算之后进行了基于四舍五入的小数处理的值。
[0088]
【表2】
[0089]
条件 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6(1)1.500≤t1/f0≤2.0001.7761.7361.7361.6801.9921.614(2)0<|sag31/(d31/2)|<0.0600.0250.0350.0350.0360.0020.035(3)-6.000<f1/f0<-4.500-5.144-5.404-5.404-5.242-5.092-5.074(4)2.000<f1/f2<2.4002.0812.1652.1662.0772.2651.958(5)3.500<f3/f0<5.0003.7384.1114.1104.0503.5664.405(6)-2.800<f2/f<-2.100-2.472-2.496-2.494-2.524-2.248-2.591(7)2.800<f4/f0<4.0003.2323.0903.0903.0682.9683.570(8)2.000<f456/f0<3.0002.9702.8912.8912.9042.9882.951(9)5.000<f56/f0<7.0006.0525.9315.9236.2515.7646.270(10)-5.000<r42/f0<-2.800-3.125-3.120-3.120-3.105-2.641-3.387(11)10.000<l/f0<18.00013.66913.56113.56013.39513.64313.375
[0090]
如表1、表2所示,当将第一透镜10在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设为t1(mm),且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1):1.500≤t1/f0≤2.000...条件式(1)。
[0091]
在本条件中,更优选满足:1.600≤t1/f0≤1.850...条件式(1a)。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在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t1为1.691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2mm。因此,比(t1/f0)为1.776,满足条件式(1)。
[0092]
由于比(t1/f0)超过下限(1.500),所以第一透镜的厚度变厚。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透镜10由于冲击而损坏。另外,由于比(t1/f0)设置了上限(1.500),所以能够抑制第一透镜
10变得过厚。因此,能够防止第一透镜10变得过厚而不能获得合适的负的光焦度。
[0093]
当将第三透镜30的物侧la的透镜面31的凹陷量设为sag31(mm),且将第三透镜30的物侧la的透镜面3l的直径设为d31(mm)时,凹陷量sag31及直径d31满足以下条件式(2):0<|sag31/(d31/2)|<0.060...条件式(2)。更具体而言,sag31为0.037mm,d31为2.929mm。因此,比(sag31/(d31/2))的绝对值为0.025,满足条件式(2)。
[0094]
由于比(sag31/(d31/2))的绝对值超过下限(0),所以第三透镜30的物侧la的透镜面31不会成为平面。因此,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另外,由于对比(sag31/(d31/2))的绝对值设置了上限(0.060),所以能够避免凹陷量大的凹面和凹陷量大的凸面在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对置。因此,能够在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和第三透镜的物侧的透镜面之间抑制多重反射。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第二透镜20的像侧lb的透镜面22和第三透镜30的物侧la的透镜面31之间的多重反射而导致的环状的叠影的产生。
[0095]
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第一透镜10的焦距设为f1(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3):-6.000<f1/f0<-4.500

条件式(3)。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2mm,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690mm。因此,比(f1/f0)为-5.144,满足条件式(3)。
[0096]
由于比(f1/f0)超过下限(-6.000),所以能够将广角透镜100广角化,并且小型化。另外,由于对比(f1/f0)设置了上限(-4.500),所以第一透镜10的屈光度合适,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
[0097]
当将第一透镜10的焦距设为f1(mm),且将第二透镜20的焦距设为f2(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4):2.000<f1/f2<2.400

条件式(4)。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690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254mm。因此,比(f1/f2)为2.081,满足条件式(4)。
[0098]
由于比(f1/f2)超过下限(2.000),所以能够将广角透镜100广角化。另外,由于对比(f1/f2)设置了上限(2.400),所以能够适当地修正畸变像差。
[0099]
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第三透镜的焦距设为f3(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5):3.500<f3/f0<5.000

条件式(5)。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2mm,第三透镜30的焦距f3为3.409mm。因此,比(f3/f0)为3.738,满足条件式(5)。
[0100]
由于比(f3/f0)超过下限(3.500),所以能够避免第三透镜30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因此,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另外,由于对比(f3/f0)设置了上限(5.000),所以能够减小透镜直径或透镜系统整体的物体间距离d0。因此,能够将广角透镜100小型化。
[0101]
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第二透镜20的焦距设为f2(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6):-2.800<f2/f0<-2.100

条件式(6)。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2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254mm。因此,比(f2/f0)为-2.472,满足条件式(6)。
[0102]
由于比(f2/f0)超过下限(-2.800),所以能够减小透镜直径或透镜系统整体的物体间距离d0。因此,能够将广角透镜100小型化。另外,由于对比(f2/f0)设置了上限(-2.100),所以能够避免第二透镜20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因此,能够确保摄像区域,并且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
[0103]
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第四透镜40的焦距设为f4(mm)时,满
足以下条件式(7):2.800<f4/f0<4.000

条件式(7)。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2mm,第四透镜40的焦距f4为2.947mm。因此,比(f4/f0)为3.232,满足条件式(7)。
[0104]
由于比(f4/f0)超过下限(2.800),所以能够避免第四透镜40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因此,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另外,由于对比(f4/f0)设置了上限(4.000),所以能够减小透镜直径或透镜系统整体的物体间距离d0。因此,能够将广角透镜100小型化。
[0105]
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设为f456(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8):2.000<f456/f0<3.000

条件式(8)。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2mm,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456为2.708mm。因此,比(f456/f0)为2.970,满足条件式(8)。
[0106]
由于比(f456/f0)超过下限(2.000),所以能够避免后组120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因此,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因此,能够实现高的光学特性。另外,由于对比(f456/f0)设置了上限(3.000),所以能够避免后组120的光焦度变得过弱。因此,能够将广角透镜100小型化。
[0107]
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设为f56(mm)时,满足以下条件式(9):5.000<f56/f0<7.000

条件式(9)。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2mm,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56为5.518mm。因此,比(f56/f0)为6.052,满足条件式(9)。
[0108]
由于比(f56/f0)在条件的范围内,从而能够适当地修正色差。
[0109]
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mm),且将第四透镜40的像侧lb的透镜面42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设为r42时,满足以下条件式(10):-5.000<r42/f0<-2.800

条件式(10)。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2mm,第四透镜40的像侧lb的透镜面42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42为-2.849mm。因此,比(r42/f0)为-3.125,满足条件式(10)。
[0110]
由于比(r42/f0)超过下限(-5.000),所以能够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另外,由于对比(r42/f0)设置了上限(-2.800),所以能够抑制第四透镜40的像侧lb的透镜面42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变得过小。因此,能够成型第四透镜40的像侧lb的透镜面42。
[0111]
当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设为d0,且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0时,满足以下条件式(11):10.000<d0/f0<18.000

条件式(11)。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d0为12.463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2mm。因此,比(d0/f0)为13.669,满足条件式(11)。
[0112]
由于比(d0/f0)超过下限(10.000),所以能够适当地修正球面像差或畸变像差。由于对比(d0/f0)设置了上限(18.000),所以能够抑制透镜直径变得过大,并且能够避免透镜系统整体的全长变长。因此,能够将广角透镜100小型化。
[0113]
(实施方式2)
[0114]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广角透镜100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表示最大视场角(110.000deg/半角)下的倍率色差。图9是表示图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图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图10中的(a)、(b)、(c)、(d)表示相对于光轴所成的角度为0
°
、30
°
、60
°
、95
°
时的切线方向(y方向)及径向方向(x方向)上的横向像差。
[0115]
如图6所示,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与实施方式1同样,也具有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依次配置的前组110、光圈80、后组120及红外线截止滤光片81。前组110由从最靠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及第三透镜30构成。后组120由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构成。
[0116]
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的各透镜的结构等如表3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从第一透镜10的透镜面11到拍摄元件85的距离即全长为12.501mm,透镜系统整体的f值为2.0,半视场角为110deg。如图7~图10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将球面像差、倍率色差、像散(失真)及横向像差修正到适当的水平。
[0117]
【表3】
[0118]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00.922mmtotal track d012.501mmimage space f/#2.00half field of angle110deg
[0119][0120]
surfc(1/radius)ka4a6a8a1034.16412e-020.00000e+008.37813e-03-1.82784e-03-1.10854e-062.01334e-0548.48191e-01-1.00000e+004.91542e-024.48973e-031.36797e-02-6.13036e-0356.56771e-020.00000e+00-1.25150e-024.84745e-031.01819e-03-7.38322e-046-3.59056e-010.00000e+003.95372e-033.77368e-03-1.95869e-03-8.02568e-0510-3.80062e-020.00000e+00-2.55829e-023.22804e-041.14547e-02-2.00567e-02111.10848e+00-1.00000e+006.59667e-02-4.03808e-02-7.94757e-031.77867e-0212-4.82616e-01-1.00000e+003.28090e-02-2.02601e-021.81129e-02-6.95727e-03
[0121]
如表2所示,由于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满足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条件式(1)、(2)、(3)、(4)、(5)、(6)、(7)、(8)、(9)、(10)、(11),所以能够实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0122]
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在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t1为1.600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因此,比(t1/f0)为1.736,满足条件式(1)及条件(1a)。
[0123]
更具体而言,sag31为0.052mm,d31为2.980。因此,比(sag31/(d31/2))的绝对值为0.035,满足条件式(2)。
[0124]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981mm。因此,比(f1/f0)为-5.404,满足条件式(3)。
[0125]
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981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301mm。因此,比(f1/f2)为2.165,满足条件式(4)。
[0126]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三透镜30的焦距f3为3.790mm。因此,比(f3/f0)为4.111,满足条件式(5)。
[0127]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301mm。因此,比(f2/f0)为-2.496,满足条件式(6)。
[0128]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四透镜40的焦距f4为2.848mm。因此,比(f4/f0)为3.090,满足条件式(7)。
[0129]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456为2.665mm。因此,比(f456/f0)为2.891,满足条件式(8)。
[0130]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56为5.468mm。因此,比(f56/f0)为5.931,满足条件式(9)。
[0131]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四透镜40的像侧lb的透镜面42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42为-2.876mm。因此,比(r42/f0)为-3.120,满足条件式(10)。
[0132]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d0为12.501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因此,比(d0/f0)为13.561,满足条件式(11)。
[0133]
(实施方式3)
[0134]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广角透镜100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表示最大视场角(100.000deg/半角)下的倍率色差。图14是表示图1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图1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图15中的(a)、(b)、(c)、(d)表示相对于光轴所成的角度为0
°
、30
°
、60
°
、95
°
时的切线方向(y方向)及径向方向(x方向)上的横向像差。
[0135]
如图11所示,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与实施方式1同样,也具有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依次配置的前组110、光圈80、后组120及红外线截止滤光片81。前组110由从最靠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及第三透镜30构成。后组120由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构成。
[0136]
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的各透镜的结构等如表4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从第一透镜10的透镜面11到拍摄元件85的距离即全长为12.501mm,透镜系统整体的f值为2.0,半视场角为100deg。如图12~图15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将球面像差、倍率色差、像散(失真)及横向像差修正到适当的水平。
[0137]
【表4】
[0138]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00.922mmtotal track d012.501mmimage space f/#2.00half field of angle100deg
[0139][0140]
surfc(1/radius)ka4a6a8a1034.15364e-020.00000e+008.38266e-03-1.82788e-03-1.19452e-062.01383e-0548.48515e-01-1.00000e+004.92396e-024.54456e-031.36891e-02-6.12468e-0356.57406e-020.00000e+00-1.24973e-024.86594e-031.02227e-03-7.37367e-046-3.59067e-010.00000e+003.94928e-033.77506e-03-1.95084e-03-8.54624e-0510-3.79649e-020.00000e+00-2.55362e-023.01286e-041.14257e-02-2.00761e-02111.10876e+00-1.00000e+006.60016e-02-4.03158e-02-8.03035e-031.76654e-0212-4.82893e-01-1.00000e+003.28070e-02-2.02456e-021.81197e-02-6.95663e-03
[0141]
如表2所示,由于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满足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条件式(1)、(2)、(3)、(4)、(5)、(6)、(7)、(8)、(9)、(10)、(11),所以实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0142]
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在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t1为1.600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因此,比(t1/f0)为1.736,满足条件式(1)及条件式(1a)。
[0143]
更具体而言,sag31为0.053mm,d31为2.979mm。因此,比(sag31/(d31/2))的绝对值为0.035,满足条件式(2)。
[0144]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982mm。因此,比(f1/f0)为-5.404,满足条件式(3)。
[0145]
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982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299mm。因此,比(f1/f2)为2.166,满足条件式(4)。
[0146]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三透镜30的焦距f3为3.789mm。因此,比(f3/f0)为4.110,满足条件式(5)。
[0147]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299mm。因此,比(f2/f0)为-2.494,满足条件式(6)。
[0148]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四透镜40的焦距f4为2.848mm。因此,比(f4/f0)为3.090,满足条件式(7)。
[0149]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456为2.665mm。因此,比(f456/f0)为2.891,满足条件式(8)。
[0150]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
焦距f56为5.460mm。因此,比(f56/f0)为5.923,满足条件式(9)。
[0151]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第四透镜40的像侧lb的透镜面42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42为-2.876mm。因此,比(r42/f0)为-3.120,满足条件式(10)。
[0152]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d0为12.501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22mm。因此,比(d0/f0)为13.560,满足条件式(11)。
[0153]
(实施方式4)
[0154]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广角透镜100的说明图。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图18是表示图1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表示最大视场角(110.000deg/半角)下的倍率色差。图19是表示图1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图20是表示图1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图20中的(a)、(b)、(c)、(d)表示相对于光轴所成的角度为0
°
、30
°
、60
°
、95
°
时的切线方向(y方向)及径向方向(x方向)上的横向像差。
[0155]
如图16所示,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与实施方式1同样,也具有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依次配置的前组110、光圈80、后组120及红外线截止滤光片81。前组110由从最靠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及第三透镜30构成。后组120由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构成。
[0156]
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的各透镜的结构等如表5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3mm,从第一透镜10的透镜面11到拍摄元件85的距离即全长为12.500mm,透镜系统整体的f值为2.0,半视场角为110deg。如图17~图20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将球面像差、倍率色差、像散(失真)及横向像差修正到适当的水平。
[0157]
【表5】
[0158]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00.933mmtotal track d012.500mmimage space f/#2.00half field of angle110deg
[0159][0160]
surfc(1/radius)ka4a6a8a10
34.37961e-020.00000e+008.33139e-03-1.80958e-033.72217e-062.03431e-0548.32184e-01-1.00000e+005.06134e-025.11206e-031.43285e-02-5.98319e-0356.57486e-020.00000e+00-1.10084e-024.73599e-031.26986e-03-8.84471e-046-3.60205e-010.00000e+005.07709e-033.62562e-03-2.07080e-03-2.40870e-0510-3.80856e-020.00000e+00-2.52681e-021.21462e-031.15418e-02-1.90604e-02111.10021e+00-1.00000e+006.85707e-02-3.26943e-02-4.13996e-031.39510e-0212-4.63449e-01-1.00000e+003.27124e-02-2.09426e-021.79191e-02-6.95049e-03
[0161]
如表2所示,因为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满足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条件式(1)、(2)、(3)、(4)、(5)、(6)、(7)、(8)、(9)、(10)、(11),实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0162]
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在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t1为1.567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3mm。因此,比(t1/f0)为1.680,满足条件式(1)及条件式(1a)。
[0163]
更具体而言,sag31为0.054mm,d31为2.984mm。因此,比(sag31/(d31/2))的绝对值为0.036,满足条件式(2)。
[0164]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3mm,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892mm。因此,比(f1/f0)为-5.242,满足条件式(3)。
[0165]
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892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355mm。因此,比(f1/f2)为2.077,满足条件式(4)。
[0166]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3mm,第三透镜30的焦距f3为3.779mm。因此,比(f3/f0)为4.050,满足条件式(5)。
[0167]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3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355mm。因此,比(f2/f0)为-2.524,满足条件式(6)。
[0168]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3mm,第四透镜40的焦距f4为2.863mm。因此,比(f4/f0)为3.068,满足条件式(7)。
[0169]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3mm,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456为2.710mm。因此,比(f456/f0)为2.904,满足条件式(8)。
[0170]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3mm,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56为5.833mm。因此,比(f56/f0)为6.251,满足条件式(9)。
[0171]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3mm,第四透镜40的像侧lb的透镜面42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42为-2.898mm。因此,比(r42/f0)为-3.105,满足条件式(10)。
[0172]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d0为12.500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3mm。因此,比(d0/f0)为13.395,满足条件式(11)。
[0173]
(实施方式5)
[0174]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广角透镜100的说明图。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图23是表示图2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表示最大视场角(110.000deg/半角)下的倍率色差。图24是表示图2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图25是表示图21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图25中的(a)、(b)、(c)、(d)表示相对于光轴所成的角度为0
°
、30
°
、60
°
、95
°
时的切线方向(y方向)及径向方向(x方向)上的横向像差。
[0175]
如图21所示,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与实施方式1相同,也具有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依次配置的前组110、光圈80、后组120及红外线截止滤光片81。前组110由从最靠物侧la
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及第三透镜30构成。后组120由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构成。
[0176]
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的各透镜的结构等如表6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6mm,从第一透镜10的透镜面11到拍摄元件85的距离即全长为12.500mm,透镜系统整体的f值为1.99,半视场角为110deg。如图22~图25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将球面像差、倍率色差、像散(失真)及横向像差修正到适当的水平。
[0177]
【表6】
[0178]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00.916mmtotal track d012.500mmimage space f/#1.99half field of angle110deg
[0179][0180]
surfc(1/radius)ka4a6a8a1036.10810e-020.00000e+00-2.53171e-033.81158e-05-1.57431e-060.00000e+0049.66071e-01-7.19725e-01-2.42022e-032.31813e-03-1.86552e-03-8.06233e-0551.10424e-010.00000e+00-2.31363e-02-1.17825e-027.06376e-042.77933e-046-3.99990e-010.00000e+005.19543e-03-8.82307e-035.90711e-03-4.96802e-0410-1.64759e-010.00000e+00-3.23941e-029.17858e-04-5.78297e-043.53571e-04119.63063e-01-8.37146e-014.13250e-02-5.89492e-021.98700e-02-4.93299e-0512-5.48099e-01-1.19070e+002.36439e-02-4.06015e-041.37032e-033.42468e-07
[0181]
如表2所示,因为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满足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条件式(1)、(2)、(3)、(4)、(5)、(6)、(7)、(8)、(9)、(11),所以实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0182]
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在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t1为1.825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6mm。因此,比(t1/f0)为1.992,满足条件式(1)。
[0183]
更具体而言,sag31为-0.003mm,d31为2.447mm。因此,比(sag31/(d31/2))的绝对值为0.002,满足条件式(2)。
[0184]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6mm,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665mm。因此,比(f1/f0)为-5.092,满足条件式(3)。
[0185]
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665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060mm。因此,比(f1/f2)为2.265,满足条件式(4)。
[0186]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6mm,第三透镜30的焦距f3为3.268mm。因此,比(f3/f0)为3.566,满足条件式(5)。
[0187]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6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060mm。因此,比(f2/f0)为-2.248,满足条件式(6)。
[0188]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6mm,第四透镜40的焦距f4为2.719mm。因此,比(f4/f0)为2.968,满足条件式(7)。
[0189]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6mm,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456为2.738mm。因此,比(f456/f0)为2.988,满足条件式(8)。
[0190]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6mm,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56为5.281mm。因此,比(f56/f0)为5.764,满足条件式(9)。
[0191]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d0为12.500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16mm。因此,比(d0/f0)为13.643,满足条件式(11)。
[0192]
(实施方式6)
[0193]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广角透镜100的说明图。图27是表示图2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球面像差的说明图。图28是表示图2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倍率色差的说明图,表示最大视场角(110.000deg/半角)下的倍率色差。图29是表示图2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像散及失真的说明图。图30是表示图26所示的广角透镜100的横向像差的说明图,图30中的(a)、(b)、(c)、(d)是相对于光轴所成的角度为0
°
、30
°
、60
°
、95
°
时的切线方向(y方向)及径向方向(x方向)上的横向像差。
[0194]
如图26所示,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与实施方式1相同,也具有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依次配置的前组110、光圈80、后组120及红外线截止滤光片81。前组110由从最靠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及第三透镜30构成。后组120由从物侧la朝向像侧lb配置的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构成。在本方式中,第二透镜20的物侧la的透镜面21(第三面3)是凹曲面。其他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0195]
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的各透镜的结构等如表7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5mm,从第一透镜10的透镜面11到拍摄元件85的距离即全长为12.499mm,透镜系统整体的f值为1.99,半视场角为110deg。如图27~图30所示,在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中,将球面像差、倍率色差、像散(失真)及横向像差修正到适当的水平。
[0196]
【表7】
[0197]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00.935mmtotal trackd012.499mmimage space f/#1.99half field of angle110deg
[0198][0199]
surfc(1/radius)ka4a6a8a103-1.08284e-010.00000e+005.60907e-02-1.37058e-021.44741e-03-6.06201e-0546.36544e-01-1.09582e-016.36603e-023.71655e-029.93287e-03-2.47329e-0253.12440e-020.00000e+00-1.39725e-031.16123e-02-4.75614e-03-2.29056e-036-3.55667e-010.00000e+006.84029e-031.40792e-02-1.97181e-028.88177e-03108.60553e-020.00000e+00-1.16961e-02-1.16410e-022.16486e-02-1.65970e-02111.06784e+00-7.52255e-017.04338e-02-9.37235e-027.09619e-02-2.88800e-0212-3.74788e-01-3.43454e-013.09007e-02-1.67752e-022.19789e-02-1.14855e-02
[0200]
如表2所示,因为本方式的广角透镜100满足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条件式(1)、(2)、(3)、(5)、(6)、(7)、(8)、(9)、(10)、(11),所以实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0201]
更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0在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t1为1.508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5mm。因此,比(t1/f0)为1.614,满足条件式(1)及条件式(1a)。
[0202]
更具体而言,sag31为0.053mm,d31为3.028mm。因此,比(sag31/(d31/2))的绝对值为0.035,满足条件式(2)。
[0203]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5mm,第一透镜10的焦距f1为-4.741mm。因此,比(f1/f0)为-5.074,满足条件式(3)。
[0204]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5mm,第三透镜30的焦距f3为4.116mm。因此,比(f3/f0)为4.405,满足条件式(5)。
[0205]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5mm,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为-2.421mm。因此,比(f2/f0)为-2.591,满足条件式(6)。
[0206]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5mm,第四透镜40的焦距f4为3.336mm。因此,比(f4/f0)为3.570,满足条件式(7)。
[0207]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5mm,第四透镜40、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456为2.757mm。因此,比(f456/f0)为2.951,满足条件式(8)。
[0208]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5mm,第五透镜50及第六透镜60的合成焦距f56为5.859mm。因此,比(f56/f0)为6.270,满足条件式(9)。
[0209]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5mm,第四透镜40的像侧lb的透镜面42
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42为-3.165mm。因此,比(r42/f0)为-3.387,满足条件式(10)。
[0210]
更具体而言,透镜系统整体的物像间距离d0为12.499mm,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0为0.935mm。因此,比(d0/f0)为13.375,满足条件式(11)。
[0211]
(其他实施方式)
[02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0为玻璃透镜,但也可以为塑料透镜。在该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透镜10的像侧lb的透镜面102设为非球面。
[0213]
附图标记说明
[0214]
10

第一透镜;20

第二透镜;30

第三透镜;40

第四透镜;50

第五透镜;60

第六透镜;70

接合透镜;80

光圈;81

红外线截止滤光片;85

拍摄元件;100

广角透镜;110

前组;120

后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