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尤其涉及定影装置中对压力进行调整的加压结构。


背景技术:

2.对于图像形成装置而言,以将调色剂转印在纸张上并通过加热并加压的方式对图像进行定影,此时,纸张在加压部与加热部之间通过。为了使纸张顺畅地通过加压部与加热部之间以形成良好的定影图像,加压部与加热部之间的压力(通纸压力)应保持稳定。若加压部与加热部之间的压力不稳定,则对纸张施加的压力也不稳定,导致图像质量不佳。
3.然而,在以往的装置中,加压部与加热部之间的压力无法被可靠地保持为稳定的压力。这样,如上所述,则会影响图像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加压机构的压力稳定的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有加热部和加压辊,上述加热部与上述加压辊之间呈夹持状态,通过使纸张通过上述加热部与上述加压辊之间的夹持部,由此将图像定影于该纸张,上述定影装置还具备:压力调整机构,该压力调整机构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马达、移动轴、轴承以及与上述移动轴和上述轴承连接的施力部件,上述压力调整机构使上述加压辊相对于上述加热部移动来对上述加压辊施加的压力进行调整;压力保持部,上述的压力保持部与上述压力调整机构连接,对上述压力调整机构的上述移动轴的移动进行引导,使上述移动轴沿被引导的方向移动。
6.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具有压力调整机构,能够对加压辊与加热部之间的压力即通纸压力进行调整,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而使通纸压力不同,由此使得纸张能够顺畅地通过加压辊与加热部之间的夹持部,确保定影质量。尤其在发生了卡纸等情况时,能够调整压力来去除被卡主的纸张,从而使装置不易被损坏。
7.并且,本发明的定影装置还具备压力保持部,其通过对压力调整机构的移动进行引导,由此能够抑制在压力调整机构的移动中移动轴的振动,从而使压力调整过程中压力的变化均匀、顺畅,在确保了定影质量的同时,也确保了装置的耐久性。此外,在通过压力调整机构对压力进行调整后,压力调整机构停止移动。凭借压力保持部还能够对静止状态下的移动轴进行保持,防止其因振动等而产生的移动。这样,不但降低了装置受损的可能性,还确保了压力被为止在调整后的压力,从而使定影质量良好。
8.并且,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移动轴设置有通孔,该通孔沿上述移动轴的轴向而形成为长孔,上述轴承在与上述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上述通孔连通,上述压力保持部具备引导销,该引导销的两端穿过通孔以及安装孔,并固定于上述轴承,上述引导销的外径与上述通孔的内径一致或略小于上述通孔的内径,引导上述移动轴使其相对于上述引导销沿上述移动轴的轴向移动
9.根据上述结构,在移动轴设置有沿移动轴的轴向形成的长孔,将上述压力保持部的引导销穿过长孔。由于引导销的外径与长孔的内径一致或略小于上述通孔的内径,因此移动轴能够相对于引导销沿轴向移动来进行调整压力,而径向上的移动被限制。这样,能够确保压力调整机构发挥正常的功能,且能够抑制移动轴在径向上的振动,使得压力调整的过程平稳,且使得调整后的压力不产生波动,从而确保定影质量。
10.此外,通过长孔与引导销的配合而构成就能够获得上述效果,因此使得装置的结构简单,抑制了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11.并且,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可以构成为:上述压力保持部具备定位板,上述定位板具有定位孔,上述定位孔的内径与上述移动轴的外径一致或略大于上述移动轴的外径,上述移动轴能够穿过上述定位孔,使上述移动轴相对于上述定位孔沿上述移动轴的轴向移动。
12.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定位板,且在定位板设置定位孔,并使移动轴在调整压力而进行移动时能够穿过定位孔。通过设定定位孔的孔径来对移动轴沿其轴向的移动进行引导,因此也能够限制移动周在径向上的移动(振动)。这样,也能够使得压力调整的过程平稳,且使得调整后的压力不产生波动,从而确保定影质量。
13.并且,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可以构成为:上述引导销由具有润滑性的树脂材料构成,或者由金属材料构成,且表面涂有润滑剂。
14.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使移动轴相对于引导销的移动顺畅,能够降低引导销与移动轴的通孔之间的接触摩擦而造成的通孔与引导销之间的间隙扩大,而导致无法有效抑制移动轴的振动。并且还能够降低两者摩擦所产生的异音。
15.并且,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可以构成为:上述引导孔为在上述移动轴的轴向上延伸的拉伸孔。
16.根据这样的结构,使引导孔形成为拉伸孔,能够增大与移动轴的接触面积。这样,能够有效地对引导孔进行沿轴向的引导而抑制径向上的振动。并且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大,能够有效地抑制两者接触摩擦而产生的异音。
17.并且,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可以构成为:上述压力调整机构还具备:一对连杆,其能够绕位于一端的点转动,与上述马达连接,通过马达驱动而能够绕与马达连接的点转动;一对凸轮,它们分别与上述连杆的另一端接触,能够将其旋转传递至一对上述连杆而使上述连杆绕上述点转动,连接轴,其在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对上述凸轮,上述连接轴与上述马达连接,通过马达驱动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一对上述凸轮旋转,上述移动轴与上述连杆连接于靠近上述连杆的一端的位置,通过上述连杆绕上述点的转动而进行移动,通过上述移动轴的移动,使上述加压辊相对于上述加热部移动,由此对上述加压辊施加的压力进行调整。
18.通过作为驱动源的马达对连接轴进行驱动而使凸轮转动,并经由凸轮构造使连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轴移动,最终使与压力调整机构连接的加压辊相对于加热部移动,由此使加压辊与加热部之间的夹持力改变,从而调节加压辊施加的压力。这样,能够对加压辊与加热部之间的夹持力进行无级的调节。并且,使移动轴与连杆连接,由此移动轴伴随连杆的转动而移动,由于移动轴的移动通过压力保持部进行引导,因此使得与压力调整机构连接的加压辊的移动变得平稳,从而使压力的变更平稳。
19.并且,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可以构成为:上述压力调整机构能够将上述压力调
整为全压模式与轻压模式,在全压模式下,上述压力调整机构以使上述加压辊接近上述加热部的方式使上述连杆转动,在上述轻压模式下,上述压力调整机构以使上述加压辊远离上述加热部的方式使上述连杆朝与全压模式下相反的方向转动。
20.根据这样的结构,使压力调整为二级,即全压模式与轻压模式。在进行定影时,加压辊以全压模式施加压力,使纸张通过加压辊与加热部之间。当发生卡纸等情况下,压力调整机构将模式变更为轻压模式,减少由加压辊施加的压力,从而能够使卡主的纸张被顺利地去除。这样,能够在全压模式与轻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应对不同的情况,使得控制简单。并能够仅通过驱动连接轴来带动连杆转动来完成模式的切换,使得结构简单。
21.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那样的定影装置。
22.根据上述各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使加压机构的压力稳定的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影装置的侧视图。
24.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影装置的立体图。
25.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力调整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26.图4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压力保持部的剖视图。
27.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压力保持部的立体图。
28.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侧视图。
29.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31.实施方式1
32.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定影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力调整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具备加压辊2和加热部3,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呈夹持状态,在进行对纸张定影打印时,纸张通过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的夹持部,由未图示的加热部使调色剂融化,并在加压辊2施加的压力的作用下,将调色剂牢固地定着于纸张,由此进行定影的工作。
33.定影装置1还具备压力调整机构4,该压力调整机构4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马达(未图示)、移动轴5、轴承6以及与上述移动轴5和上述轴承6连接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7。
34.此外,本发明的压力调整机构4还具备一对连杆8,连杆8能够以位于其一端的点p转动,连杆8的与p点所在的一端相反的一端具有滚轮9,该滚轮9能够转动且与由连接轴10连接的一对凸轮11分别接触。
35.并且,移动轴5在连杆8的靠近滚轮9的位置与该连杆8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轴5、轴承6以及弹簧7分别设置有一对,并经由移动轴5分别与一对连杆8连接。
36.这样,在通过压力调整机构4对加压辊2所施加的压力进行调整时,作为驱动源的马达驱动连接轴10,使在其两端的凸轮11旋转。凸轮11的旋转经由滚轮9被传递至一对连杆
8而使连杆8绕点p转动。连杆8绕点p的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移动轴5移动,该移动轴5的移动能够通过与加压辊连接的连结部件(板连结件、支架等)被传递至加压辊2,由此使得加压辊2相对于加热部3相对地移动,从而调节加压辊2施加于加热部3的压力。
37.具体而言,在进行定影工作时,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通过纸张,因此需要在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具有一定的压力来确保调色剂可以定着在纸张上且使该纸张顺畅并匀速地通过。因此,在该情况下,马达对连接轴10进行驱动而带动凸轮11旋转,此时,凸轮11朝图1所示的逆时针旋转,由此使与凸轮11接触的连杆8朝靠近加热部3的方向绕p点转动。此时,连杆8带动移动轴5移动,且移动轴5带动与连结部件连接的加压辊2使其以接近加热部3的方式移动。由此使得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的压力相对增大。
38.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进行定影工作时的压力调整模式称为“全压模式”。即,在全压模式下,压力调整机构4以使加压辊2接近加热部3的方式使连杆8旋转,以使得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的压力较大。一般该情况下,在全压模式下,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的压力为900n-1000n。
39.这里,连杆8形成为能够以点p为支点转动的转动臂(悬臂)结构,弹簧7与移动轴5的轴承6连接,轴承6与覆盖于该轴承6的外部的板连接件k连接,该板连接件k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加压辊2。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弹簧7能够经由轴承6和板连接件k对加压辊2施加使加压辊2贴近加热部3的作用力。。并且,在远离转动支点即点p的位置,移动轴5与连杆8连接,从而使得移动轴5能够移动的形行程增大(此处,对于成对的部件,仅对一侧的结构进行说明,另一侧的结构相同)。
40.如上所述,在全压模式下,马达对连接轴10驱动而使得一对连杆8朝靠近加热部2的方向转动。移动轴5伴随连杆8的转动而以与连杆8的连接点n转动并同时朝使弹簧7压缩的方向移动。
41.另一方面,当发生了卡纸等情况时,纸张被卡在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此时,需要将卡在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的纸张去除。这样,就需要相对地减小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的压力,使得能够顺利地将纸张去除。
42.具体而言,当发生卡纸等情况时,马达对连接轴10进行驱动带动凸轮旋转,此时,凸轮11朝图1所示的顺时针旋转,由此使与凸轮11接触的连杆8朝远离加热部3的方向绕p点转动。此时,连杆8带动移动轴5移动,且移动轴5带动与连结部件连接的加压辊2使其以远离加热部3的方式移动。由此使得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的压力相对减小。
43.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发生卡纸等情况下需要减小压力时的压力调整模式称为“轻压模式”。即,在轻压模式下,压力调整机构以使加压辊2远离加热部3的方式使连杆8转动,以使得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的压力减小,确保纸张能够顺利地被去除。一般该情况下,在轻压模式下,加压辊2与加热部3之间的压力为150n-250n。
44.相对地,在轻压模式下,移动轴5伴随连杆8的转动而以与连杆8的连接点n为支点转动并同时朝使弹簧7松弛的方向移动。
45.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压力调整为二级,即全压模式与轻压模式。在进行定影时,加压辊以全压模式施加压力,使纸张通过加压辊与加热部之间。当发生卡纸等情况时,压力调整机构将模式变更为轻压模式,减少由加压辊施加的压力,从而能够使卡主的纸张被顺利地去除。这样,能够在全压模式与轻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来应对不同的情况,使得控
制简单。并能够仅通过驱动连接轴使得连杆转动来完成模式的切换,使得结构简单。
46.此外,还能够在进行比普通纸厚的打印纸例如信封纸的通纸时,即,在对比普通纸厚的打印纸进行打印时,通过调整为轻压模式,使加压辊与加热部之间的压力减小,能够使比普通纸厚的打印纸顺畅地通过加压辊与加热部之间的夹持部,从而确保打印质量。
47.另一方面,通过在待机状态下调整为轻压模式,使加压辊与加热部之间的压力减小,有利于加压辊与加热部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48.在上述全压模式以及轻压模式的任一种模式下,移动轴5均伴随连杆8的转动而以与连杆8的连接点n为支点转动,并同时朝使弹簧7压缩或者松弛的方向移动,并在调整压力后,即,在切换为全压模式以及轻压模式后,保持弹簧的作用力以保持加压辊2的稳定。但是,在以往的结构中,为了提供移动轴转动的空间而设置有避让孔,移动轴穿过该避让孔,与避让孔之间在上下方向(移动轴的径向)上具有间隙,该间隙导致移动轴的(径向)位置不精确,即有可能偏上或偏下。这样,在以往的装置中,因避让孔与移动轴之间存在的间隙而使得移动轴难以被保持在其应该所在的位置,致使弹簧的压缩量不精确,而使得压力辊所施加的压力不精确,最终导致夹持部的压力不精准,无法确保打印质量。
49.对此,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备压力保持部,其能够对压力调整过程中,即在全压模式以及轻压模式的切换中对移动轴的移动进行引导,从而使得移动轴的移动平稳。并在在压力调整后,即切换全压模式以及轻压模式后,对移动轴的位置进行保持,由此抑制上述移动轴的径向上的移动,抑制由移动轴的移动所引起的压力不稳的情况。
50.图4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压力保持部12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压力保持部12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在上述移动轴5设置有通孔51,该通孔51沿移动轴5的轴向而形成为长孔,通孔的中心与移动轴5的轴线相交。轴承6在与通孔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61,该安装孔61与通孔51连通。压力保持部12具备引导销13,该引导销13的两端穿过通孔51以及安装孔61,并固定于上述轴承6。
51.如图4所示,引导销13的穿过通孔51部分的外径与通孔51的内径一致,也可以略小于通孔51的内径。利用这样的机构,能够对移动轴5的移动进行引导,使其沿轴向上的移动平稳,并限制其径向上的移动。
52.具体而言,在进行全压模式以及轻压模式的切换中,连杆8带动移动轴5以与连杆8的连接点n为支点转动,此时,弹簧7的远离连杆8的一端(图4中右端)固定于移动轴5而不与移动轴5发生相对移动,而弹簧7的靠近连杆8的一端(图4中左端)固定于轴承6,与轴承6一同相对于移动轴5移动,使得弹簧7被压缩或松弛。引导销13穿过轴承6以及板连接件k,在上述弹簧7被压缩或松弛过程中,经由轴承6带动板连接件k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有板连接件k的加压辊2一同移动,由此对加压辊2施加的压力进行调整,即切换全压模式以及轻压模式。
53.在这样的过程中,引导销13在移动轴5长孔51内相对于移动轴5沿该移动轴5的轴向移动,而移动轴5相对于引导销13在径向上的移动被限制,从而使得移动轴5被引导。并且,在切换为全压模式或轻压模式后,引导销13保持移动轴5的相对位置,确保移动轴5在径向上的位置精度。
54.这样,通过引导销13在长孔51中对移动轴5的移动进行引导,能够抑制在压力调整的过程中移动轴5在径向上的位置精度的降低,从而使压力调整过程平稳,在确保了定影质量的同时,也确保了装置的耐久性。此外,在通过压力调整机构对压力进行调整后,压力调
整机构停止移动。凭借压力保持部12(引导销13与通孔51的配合)能够确保静止状态下的移动轴5的位置精度,使得压力辊所施加的压力精确,确保打印质量。
55.并且,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为了进一步使移动轴的移动平稳,可以使引导销13由具有润滑性的树脂材料构成,或者由金属材料构成,且表面涂有润滑剂。
56.这样,能够进一步使移动轴5相对于引导销13的移动顺畅,能够降低引导销13与移动轴的通孔51之间的接触摩擦而造成的通孔51与引导销13之间的间隙扩大,而导致无法有效抑制移动轴5的振动的情况。并且还能够降低两者摩擦所产生的异音。
57.实施方式2
58.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压力保持部的结构之外,其余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实施方式中,仅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并省略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说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实施方式1中相同的附图标记。
59.如图6以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力保持部与实施方式1不同。不采用引导销与通孔的配合,而是设置定位板14,定位板14与保持移动轴5、轴承6以及弹簧7的支架15连接,定位板14由金属板构成,例如以包围移动轴5、轴承6以及弹簧7的方式具有多个折弯面。其中,位于移动轴5的靠近弹簧7的一端的端部,即与同连杆8连接的一端相反的一端的端部,以表面大致与移动轴5的轴向垂直的方式形成有折弯面16,并且在该折弯面16形成有引导孔17。
60.该引导孔17例如形成为开放孔,即,在孔的一侧可以具有开口18。该开口18例如与移动轴5以点n转动的轨迹所在的平面垂直。具体来说,如图6所述,移动轴5以点n转动的轨迹面为该侧视图的平面,开口18朝向纸面的里侧。该定位孔17的内径(内周面最小距离)例如形成为与移动轴5的外径一致,或略大于移动轴5的外径。当移动轴5移动时能够穿过引导孔17,由此对上述移动轴5的移动进行引导。
61.这样,也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能够使得压力调整的过程平稳,从而确保定影质量。
62.并且,使移动轴5的穿过引导孔17的一端的端部在全压模式以及轻压模式的任意模式中,均穿过引导孔17,即移动轴5始终位于引导孔17的内部。
63.这样,也能够对静止状态下的移动轴5的位置进行保持,防止其因振动等而在径向上产生移动而导致调整后的压力不稳定。
6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使压力调整的过程平稳并对静止状态下的移动轴的位置进行保持。引导孔可以形成为在移动轴的轴向上延伸的拉伸孔。
65.根据这样的结构,使引导孔形成为拉伸孔,能够增大与移动轴的接触面积。这样,能够有效地对引导孔进行沿轴向的引导而抑制径向上的振动。并且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大,能够有效地抑制两者接触摩擦而产生的异音。
66.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来实现。例如,对于在发明内容部分中记载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而言,能够适当地对它们进行替换或组合。另外,对于在本说明书中未作为必要技术特征而进行说明的部分,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删除。
67.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定影装置。因此也能够获得上述相应的技术效
果。
68.附图标记说明
69.1:定影装置;2:加压辊;3:加热部;4:压力调整机构;5:移动轴;6:轴承;7:弹簧;8:连杆;9:滚轮;10:连接轴;11:凸轮;12:压力保持部;13:引导销;14:定位板;15:支架;16:折弯面;17:引导孔;18:开口;p:连杆与马达的连接点;n:移动轴与连杆的连接点;k:板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