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背光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背光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显示行业的发展,直下式背光以及侧入式背光逐步占据整个显示背光市场,由于直下式背光具有显示效果好、可分区控制等优势,并伴随着miniled的引进,直下式背光逐步在高端市场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3.然而,由于miniled灯板上的灯珠排布非常密集,容易产生灯珠间的光串扰问题,例如灯珠发射的光线传播至相邻的灯珠,导致本该不发光的灯珠对应像素发光,又例如,相邻且共同发光的灯珠相互发射光线导致对应像素更亮。因此,解决目前灯珠光串扰现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目前背光模块灯珠易产生光串扰的技术问题。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6.电路板;
7.多个发光元件,发光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
8.其中,电路板上具有多个凸起的支撑部,支撑部位于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且支撑部表面覆盖有反射膜。
9.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围合形成矩形;或者
10.支撑部围合形成圆形。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
12.第一支撑部呈直线状设置在发光元件左右两侧,第二支撑部呈直线状设置在发光元件的前后两侧,同一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围合形成矩形;或者
13.第一支撑部呈弧形设置在发光元件左右两侧,第二支撑部呈弧形设置在发光元件前后两侧,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90
°
,且同一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围合形成圆形。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沿远离电路板的方向,支撑部平行于电路板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和/或者
15.沿远离电路板的方向,支撑部表面任意一点与最近的发光元件中心线的距离逐渐增大。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支反射膜还覆盖电路板安装发光元件的一面,且反射膜开设有对应安装发光元件的通孔。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还包括扩散板,扩散板设置于支撑部上,支撑部与扩散板点接触或者线接触。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的形状为半椭圆体,半椭圆体的顶点与扩散板接触;或者
19.支撑部的形状为棱锥,棱锥的顶点与扩散板接触。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制备方法,包括:
21.提供一电路板;
22.在电路板上成型多个凸起的支撑部;
23.在支撑部上覆盖反射膜;
24.在相邻的支撑部之间,固定发光元件。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膜还覆盖电路板固定发光元件的一面,在相邻的支撑部之间,固定发光元件步骤之前,方法还包括:
26.采用激光切割反射膜形成通孔,以在电路板上暴露用于固定发光元件的焊盘。
2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模块。
28.本技术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支撑部,该支撑部位于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并在支撑部表面上覆盖反射膜,在发光元件发光时,由于支撑部的遮挡以及反射膜对光线的反射效应,相邻的发光元件不会产生光串扰现象;同时该凸起的支撑部可以支撑背光模块的其他组件,例如扩散板等光学膜片,保证了整个背光模块结构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支撑部的一种布置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支撑部的另一种布置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支撑部的另一种布置示意图;
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块制备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35.其中,10电路板,11支撑部,111第一支撑部,112第二支撑部,20发光元件,30反射膜,31通孔,40扩散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8.在本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40.首先,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背光模块包括:
41.电路板10;
42.多个发光元件20,发光元件20设置于电路板10上;
43.其中,电路板10上具有多个凸起的支撑部11,支撑部11位于相邻的发光元件20之间,且支撑部11表面覆盖有反射膜30。
44.具体的,电路板10用于承载多个发光元件20,并集成有为多个发光元件20提供连接电源用的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0可以具有柔性,例如采用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可挠性的印刷电路板10。示例性的,电路板10可以为单面板,由于背光模块仅需要单面发光,因此发光元件20主要集中在电路板10的一面上,而单面板的电路主要集中在电路板10的一面,进而可以简化电路板10的结构并降低背光模块的制造成本。可以理解的,根据实际需要,对于电路板10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双面板或者多层板。
45.发光元件20作为背光模块的发光源,其发出的光线经过显示模块后可以显示图像,例如,对于包括液晶层、偏光片以及彩色滤光片的显示模块,液晶层、偏光片控制发光元件20发出的光线是否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颜色,最终由多个像素点的颜色组成图像。可以理解的,本技术中的发光元件20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显示模块提供发光源,例如采用量子点膜片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具体的,发光元件20可以为发光二极管。
46.在本技术中,电路板10上具有多个凸起的支撑部11,支撑部11位于相邻的发光元件20之间,且支撑部11表面覆盖有反射膜30,在发光元件20发光时,由于支撑部11的遮挡以及反射膜30对光线的反射效应,射向侧面相邻发光元件20对应区域的光线会被反射膜30反射回来,进而相邻的发光元件20不会产生光串扰现象;同时该凸起的支撑部11还可以用于支撑背光模块的其他组件,例如扩散板40等光学膜片,保证了整个背光模块结构的稳固性。
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1围合形成矩形,以避免与四周相邻的发光元件20产生光串扰现象;在本技术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1还可以围合形成圆形,支撑部11的弧形面在反射光线时将光线反射至发光元件20的中心处,在避免相邻发光元件20光串扰现象的同时可以提高发光元件20出光的集中性。
48.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部11的一种布置示意图,其中,支撑部11
包括围绕发光元件20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部111,以及围绕发光元件20前后两侧的第二支撑部112,由于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围绕发光元件20的四周,发光元件20向四周射出的光线会被该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反射回来,从而同时避免了与四周相邻的发光元件20产生光串扰现象。
49.具体的,作为一示例性的,参阅图2,第一支撑部111呈直线状设置在发光元件20左右两侧,第二支撑部112呈直线状设置在发光元件20的前后两侧,同一发光元件20对应的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围合形成矩形。对于矩形的发光元件20,直线状设置的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围合形成矩形可以更好的包围发光元件20,有利于进一步避免发光元件20射出的光线输入相邻发光元件20对应的区域。
50.作为又一示例性的,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部11的另外一种布置示意图,其中,第一支撑部111呈弧形设置在发光元件20左右两侧,第二支撑部112呈弧形设置在发光元件20前后两侧,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90
°
,且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围合形成圆形。由于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呈弧形设置,因此第一支撑部111与第二支撑部112具有面向发光元件20的弧形面,该弧形面在反射光线时将光线反射至发光元件20的中心处,在避免相邻发光元件20光串扰现象的同时提高了发光元件20出光的集中性。
51.可以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指导,对发光元件20的形状以及支撑部11的设置还可以做出等同的修改设计,例如,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部11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发光元件20为圆形,而支撑部11设环形设置在圆形发光元件20的外周。
52.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光线无法射至支撑部11正上方,而导致相邻发光元件20之间的支撑部11上方区域产生暗缝现象,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电路板10的方向,支撑部11平行于电路板10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即支撑部11自下而上其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使得支撑部11上部遮挡的面积减小,使得发光元件20射出的光线可以进入支撑部11上方的区域,进而减小了支撑部11上方的无光区,避免了支撑部11正上方产生的暗缝现象,同时支撑部11下部横截面积较大可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扩散板40等组件。
5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支撑部11平行于电路板10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的实施例,沿远离电路板10的方向,支撑部11表面任意一点与最近的发光元件20中心线的距离逐渐增大,即支撑部11面向最近发光元件20的侧面为曲面,该曲面自下而上向远离发光元件20的一侧弯曲,在光线照射到曲面上时,经曲面处反射膜30反射的光线朝向发光元件20正上方射出,因此该曲面不仅可以使得支撑部11上部遮挡的面积减小,还有利于使反射的光线朝向发光元件20正上方进而提高出光率,避免了支撑部11将光线反射至发光元件20下部降低出光率的现象。
5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1与电路板10一体化成型,使得支撑部11与电路板10一体化而避免支撑部相对于电路板10滑动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整个背光模块的结构稳固性。示例性的,以热冲压工艺为例,在对电路板10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冲压机在相应的模具内对电路板10进行冲压,以在电路板10上得到所需的支撑部11。可以理解的,在电路板10上一体化成型支撑部11还可以采用其他工艺,例如,对电路板10原材料铜板进行冲压成型,预先制备形成支撑部11,再完成电路板10的其他制备过程,例如电路转印、电路腐蚀等。
55.进一步的,为了同时对发光元件20射向电路板10的光线进行反射,参阅图1,反射膜30还覆盖电路板10安装发光元件20的一面,且反射膜30开设有对应安装发光元件20的通孔31,在发光元件20发出的光线射向其底部的电路板10时,覆盖电路板10上的反射膜30对光线进行反射,使得光线在反射后经发光元件20正上方射出,从而提高了出光率。而反射膜30上的通孔31可以便于发光元件20的安装,例如对于发光元件20为发光二极管的实施例,反射膜30的通孔31可以与电路板10安装发光二极管的焊盘对应,以便元将发光元件20焊接在电路板10上。
56.可以理解的,对于发光元件20为其他发光件的实施例,反射膜30通孔31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应修改调整。
5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块还可以包括扩散板40,扩散板40设置于支撑部11上,支撑部11与扩散板40点接触或者线接触。光线在射入扩散板40后使其发生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物理现象,从而改变光线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射以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进而保证了背光模块的出光均匀性;而将支撑部11与扩散板40设置点接触或线接触,有利于减小扩散板40与支撑部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了扩散板40存在较多的光线无法射入的区域,进而影响扩散板40光扩散效果的现象。
58.具体的,作为一示例性的,支撑部11的形状为半椭圆体,半椭圆体的顶点与扩散板40接触;作为又一示例性的,支撑部11的形状为棱锥,棱锥的顶点与扩散板40接触,进而使得支撑部11与扩散板40之间形成点接触。可以理解的,支撑部11还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三棱柱,其中棱柱的一边与扩散板40接触从而实现线接触。
59.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关于背光模组的描述旨在清楚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验证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指导下可以做出等同的修改设计,例如,将发光元件20矩形阵列排布在电路板10上改变为发光元件20呈三角形或六边形阵列排列。
60.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技术中的背光模块,在背光模块之上,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制备方法,参阅图5,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模块制备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其中,背光模块制备方法包括:
61.步骤s501,提供一电路板10;
62.电路板10用于承载多个发光元件20,并集成有为多个发光元件20提供连接电源用的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0可以具有柔性,例如采用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可挠性的印刷电路板10。示例性的,电路板10可以为单面板,由于背光模块仅需要单面发光,因此发光元件20主要集中在电路板10的一面上,而单面板的电路主要集中在电路板10的一面,进而可以简化电路板10的结构并降低背光模块的制造成本。可以理解的,根据实际需要,对于电路板10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双面板或者多层板。
63.步骤s502,在电路板10上成型多个凸起的支撑部11;
64.支撑部11用于分隔相邻的发光元件20,以阻隔射向侧面相邻发光元件20对应区域的光线。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1呈直线状设置在发光元件20左右两侧,第二支撑部112呈直线状设置在发光元件20的前后两侧,同一发光元件20对应的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围合形成矩形。在本技术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1呈弧形设置在发光元件20左右两侧,第二支撑部112呈弧形设置在发光元件20前后两侧,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90
°
,且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
112围合形成圆形。
65.具体的,在电路板10上的一体化成型支撑部11可以采用冲压成型工艺,以热冲压工艺为例,在对电路板10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冲压机在相应的模具内对电路板10进行冲压,以在电路板10上得到所需的支撑部11。可以理解的,在电路板10上一体化成型支撑部11还可以采用其他工艺,例如,对电路板10原材料铜板进行冲压成型,预先制备形成支撑部11,再完成电路板10的其他制备过程,例如电路转印、电路腐蚀等。
66.步骤s503,在支撑部11上覆盖反射膜30;
67.反射膜30用于反射射向侧面相邻发光元件20对应区域的光线,以避免相邻发光元件20之间的光串扰现象。示例性的,反射膜30可以为金属反射膜30、全电介质反射膜30等。作为一示例性的,可以采用吸塑工艺在支撑部11上覆盖反射膜30,将反射膜30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支撑部11的表面,待冷却成型后即在支撑部11上覆盖了反射膜30。作为又一示例性的,还可以在支撑部11表面涂覆具有反射功能溶液,待溶液凝结形成具有反射功能的膜片后完成对支撑部11上覆盖反射膜30的过程。
68.步骤s504,在相邻的支撑部11之间,固定发光元件20。
69.具体的,以发光元件20为发光二极管为例,固定发光元件20可以通过焊锡焊接在固定电路板10的焊盘上从而实现发光元件20的固定以及电连接。可以理解的,固定发光元件20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激光焊接。
70.本技术通过在电路板10上一体化成型支撑部11,该支撑部11位于相邻的发光元件20之间,并在支撑部11表面上覆盖反射膜30,在发光元件20发光时,由于支撑部11的遮挡以及反射膜30对光线的反射效应,相邻的发光元件20不会产生光串扰现象;同时该凸起的支撑部11可以支撑背光模块的其他组件,例如扩散板40等光学膜片,保证了整个背光模块结构的稳固性。
71.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步骤s504和步骤s503的实施顺序可以互换,例如,先在电路板10上固定发光元件20,然后采用吸塑工艺覆盖反射膜30,若反射膜30翻盖发光元件20,则可以用激光切割反射膜30以露出发光元件20。
7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先覆盖反射膜30然后固定发光元件20的实施例,反射膜30还可以覆盖电路板10固定发光元件20的一面,在相邻的支撑部11之间,固定发光元件20步骤之前,背光模块制备方法还包括采用激光切割反射膜30形成通孔31,以在电路板10上暴露用于固定发光元件20的焊盘。由于反射膜30经激光切割后开设通孔31,通孔31的位置与焊盘位置对应,发光元件20射向其底部的光线同样会被反射膜30反射,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发光元件20的出光率。
73.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技术中的背光模块,在背光模块之上,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因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从而具有上述背光模块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74.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同时,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
合。
75.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